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建忠 《蛇志》2011,23(2):214-217
为了突破临床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这一教学难题,作者将先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想融入教学实践进行探索,通过以医院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场境为导向的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来建立课程的学习情境方案,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医院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中学习,促进"零距离"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在护理一线工作岗位胜任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病的护理等工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护理技术人才.本文以肺炎患者护理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教学为例,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与优化,是与现如今新课改教学理念相融合,以行动体系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实践探究为目标,结合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进行知识、实践技能的整合,形成"串行"的学科体系。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以往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为更加贴近于实践,更加符合与接近工作过程的需要。工作过程与行动导向、目标导向、实践能力导向、工作需要导向等贴近生产生活需要的能力导向相符合,是现阶段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与革新。本文分析了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策略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职教育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二是适应学习者个性和职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有效的职业学习。要想达到这两个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能做什么"。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项目的恰当的选取,选取的项目不能和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学生的能力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人以Flash动画中电子贺卡为例阐述一下项目教学设计的关点。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情境,以情境为课堂背景,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效新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如果教学者能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境教学法,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实践能力和生物知识水平,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徐晓宇  王睿  邱立朋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604-5613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将制药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实验教学项目设置成入门、进阶和自主3种项目等级。实验项目内容由浅入深、逐级递进、层层相关,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线上教学手段和竞赛机制的支持。实践结果表明,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两个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在论文撰写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值得后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韩玉平 《生物学通报》2006,41(11):47-48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从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发展能力。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基于学生的直接经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和我国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探讨了"工作过程导向"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的适用性。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开设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论述了本门课程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介绍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教改经验。结果显示,实施教学改革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改善,学生就业普遍受到用人单位认可;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后续教学过程中将寻求一切可能的解决办法,坚持不懈继续完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与岗位零对接,基因工程综合实训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以产品生产流程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改革教学方法,以发展性评价为手段,强化技能形成。实践证明,"基因工程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谢涛  张儒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4):695-699
分析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师科研为驱动,项目研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0.
《基因操作技术》是我院生物实验技术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课程。本文针对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学习困难等问题,编写了相应的校企合作校本教材,并通过灵活应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巧妙设计学习任务、围绕企业典型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教学项目、开发部分双语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高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既提高了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1实践项目"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围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生物学学科特点,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以项目式学习或实践活动为载体,灵活运用STEAM理念和方法,科学设计STEAM融合教学方案,通过课前预制作模型;课堂反思、完善、应用、创新和评价模型;课后归纳、巩固、拓展和研究模型,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和探究中构建物理模型及开展生物学创新、创客活动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掌握生物学概念,提高学习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应用技术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一门集理论、实践和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现有课程在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的基础上筛选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序化教学内容,并在"学校—企业—行业—产业"共建的数字化资源支撑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开展四元二维评价。实践教学表明,我们所开发的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引入体验式教学的理念,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及特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互动过程、操作体验、实践经历等促使其主动去探索发现。通过"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体验迁移"的模式,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提升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认知兴趣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知识构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的特点,提出了对"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建议。通过多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案例,阐述了创设学习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生产性实训等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并介绍了微课程、模拟仿真软件等多种取得良好效果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行业和不断变化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我校开展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除了培养学生获得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显性胜任力外,还注重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等隐性胜任力。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岗课赛证”四元融通是以课程为中心,将岗位、竞赛和职业证书有机融合于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本课程团队以“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为抓手,通过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的方式,全面实施高等职业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基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开展模块化、项目式教学;以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赛教融合,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基于“1+X”证书制度,课程标准与技能证书标准对接,优化教学资源。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基于“岗课赛证”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职业教育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文理兼招、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中,以微生物检验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导,课程设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应用及单元实训四大模块,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融合于技能训练项目之中,构建"串行体系"结构的课程体系,部分实验内容采用学生自主设计,并且教学方法多措并举,考核方式多元化。结果表明: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照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的教学理念,详细阐述笔者教学团队经过5个轮次的教学实践和持续改进,逐步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项目的遴选、教学过程的实施方式、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以及“监控-评价与反馈-改进”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通过分析3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分布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发现笔者教学团队所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成绩,也可以保证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文中所述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有望为当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项目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思维好、团结协作能力佳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强的新型综合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将学生参与的“红绿色盲发病率及遗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于教学中的“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经验。教学过程以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为主线,以社会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还原学生参与的红绿色盲调查活动全过程。实践表明,基于假说演绎法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引入连贯的情境,有助于保证学生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螺旋渐进式地解决科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就像一个搭梯子的过程,确保学生已有的知识成为他们建构新知识的关键。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模拟环境中,学生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建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我们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过程对探究式学习中支架式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