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蛙蝌蚪与幼蛙的人工饲养王宝贵,王建军,付立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136100)林蛙和其他蛙类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所以人工孵化饲养是目前迅速发展的养蛙业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工作。但饲养的方法不当,就会造成大量的蝌蚪死亡,或者长期不变态。...  相似文献   

2.
凹耳蛙的分类地位及蛙亚科一新属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丕鹏  陆宇燕  吕顺清 《四川动物》2006,25(2):206-209,F0002
对凹耳蛙模式标本产地的蛙类及蝌蚪进行了调查,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和生长发育到完成变态的观察,结果发现一种没有腹吸盘的小型蝌蚪是凹耳蛙的蝌蚪.由此证明凹耳蛙不具有湍蛙型蝌蚪,应不属于湍蛙属蛙类.对凹耳蛙成体和蝌蚪特征的分析表明其与蛙亚科其他属及所辖种不同,建议另立新属.  相似文献   

3.
镉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栖动物幼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变化和化学污染物都很敏感,为研究镉对两栖动物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将37—38期黑王证蛙(Rana.nigromaculata)蝌蚪暴露于含不同浓度镉的水中饲养,直至完全变态,观察幼体生长发育过程,记录蝌蚪完全变态所需时间,平均体重和平均长度增长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升高,蝌蚪的啤均体重和平均长度的增长率降低,完全变态所需时间增长。说明Cd^2+污染可抑制黑斑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延缓变态。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我国本土两栖动物种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甲状腺生物学和甲状腺干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黑斑蛙蝌蚪发育的形态变化: 第26-40阶段,后腿芽生长并逐渐分化出五趾结构;42阶段,开始进入变态高峰期,前肢展开,尾吸收,蝌蚪身体发生巨大形变;46阶段,蝌蚪完全变态成小蛙。随着形态学的变化,甲状腺的组织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26-37阶段,甲状腺体积较小,增长缓慢;38阶段甲状腺体积迅速膨大,进入高峰期,甲状腺的发育达到顶峰;随着变态完成,甲状腺又逐渐缩小。甲状腺组织学变化的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变态前期,下颌中3,3',5-三碘代-L-甲腺原氨酸(T3)水平增长缓慢,进入变态期后,T3含量迅速升高,在变态高峰期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黑斑蛙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吻合。对黑斑蛙甲状腺系统的研究,可为日后使用黑斑蛙开展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0年至2012年对海南鹦哥岭两栖类动物进行了调查,野外采集到广西棱皮树蛙Theloderma kwangsiensis的蛙卵,对蛙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对蝌蚪与幼蛙进行了人工饲养。结果显示:该蛙繁殖时间为3月中旬,蛙卵孵化时间为14 d,6个月左右完成变态,蝌蚪唇齿式为Ⅰ∶2+2/1+1∶Ⅱ。该蛙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建议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6.
有关棘胸蛙(Ranaspinosa)蝌蚪的饲养方法,邓春华(1987)、杨伟国(1990)分别作为扼要介绍,而对于提高蝌蚪成活率的研究尚无报道,本文将综合我们的试验方法、结果以及由此而得出的提高棘胸蛙蝌蚪成活率的方法。一、试验方法 (一)蝌蚪来源 1、野外捕捞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蝌蚪。 2、野外捕捞卵进行人工孵化获得的蝌蚪。  相似文献   

7.
大蟾蜍蝌蚪与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将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及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分别饲养在5℃、15℃、25℃3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定时定量喂食及测量其全长、体长、体宽的变化,分析温度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5℃下,大蟾蜍蝌蚪的全长和中国林蛙蝌蚪的全长及体长的增长速率最快;在25℃下,大蟾蜍蝌蚪的体长、体宽和中国林蛙蝌蚪的体宽的增长速率最快。(2)在不问温度条件下,大蟾蜍蝌蚪的全长和体长与时间都呈指数关系,而体宽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呈一种对数增长关系;中国林蛙蝌蚪的全长和体长与时间都呈对数关系,而体宽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呈一种线形关系,并且相关系数尺都在0.75以上。(3)在相同时间内,25℃的温度条件下大蟾蜍蝌蚪和中国林蛙蝌蚪的变态率最高;在5℃的温度条件下,两种蝌蚪都不能完成变态发育过程,温度对大蟾蜍蝌蚪和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生长发育速度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相似文献   

8.
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它是由青蛙的受精卵经4~5d的发育而形成的。蝌蚪在水中生活,主要吃植物性食物。蝌蚪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开始变态。在变态期,内、外部各器官由适应水栖转变为适应陆栖生活。在外观上.尾部逐渐萎缩,最后趋于消失,成对的附肢代替了鳍。由孵化出蝌蚪到变态完成,形成成体幼蛙,大约需时3个月左右。幼体蝌蚪变为成体青蛙的变态过程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基因调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17年末,我国的两栖动物已记录3目14科466种,其中,无尾目Anura 10科386种。蝌蚪是无尾两栖类物种的幼体,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特征和一个特别的变态过程,是无尾目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蝌蚪的形态特征散见于各个物种的形态描述,而对蝌蚪科级分类的系统研究却阙如。本文基于蝌蚪的8个形态学分类性状,概述了我国除亚洲角蛙科Ceratobatrachidae外9个科(铃蟾科Bombinatoridae、角蟾科Megophryidae、蟾蜍科Bufonidae、雨蛙科Hylidae、蛙科Ranidae、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浮蛙科Occidozygidae、树蛙科Rhacophoridae、姬蛙科Microhylidae)的蝌蚪分类特征,系统阐述了蝌蚪科级分类特征的分类和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立志 《生物资源》2019,(5):397-401
本文对中国林蛙受精卵、蝌蚪和幼蛙等不同发育阶段生长发育的盐效应进行了综述。盐度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中国林蛙均有影响。中国林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浓度范围为0~5 g/L,孵化率超过80%;在2~3 g/L盐浓度下孵化的中国林蛙雌性个体超过90%,孵化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变化;中国林蛙蝌蚪和变态幼蛙的安全盐度上限分别为2 g/L和1.5 g/L。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国林蛙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壬基酚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评价壬基酚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将26~28期的中国林蛙蝌蚪暴露于浓度为0.05~0.5 mg·L-1壬基酚(NP)的水体中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48、72、96h蝌蚪的死亡几率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4087χ 10.202、y=9.5104χ 11.745、y=10.284χ 12.498、y=10.619,χ 13.095;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4、0.20、0.19、0.17 mg·L-1;安全浓度(SC)为0.017mg·L-1;96h的LC0为0.14 mg·L-1.证明林蛙蝌蚪的死亡几率与一定范围的NP浓度呈线性正相关.为探讨低浓度壬基酚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26期林蛙蝌蚪分别在100、60、30、10μg·L-1 NP的水体中连续暴露直至完全变态,并以3、0.3 μg·L-1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分别统计林蛙蝌蚪暴露于NP和E2,中20、40d和完成变态后幼蛙的体质量、全长以及从26期到完全变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NP浓度在100 μg·L-1以下,对林蛙蝌蚪不能致死.100、10 μg·L-1NP与3 μg·L-1E2的效应相似,均可滞后蝌蚪变态时间,降低蝌蚪变态后幼蛙的体质量.说明NP浓度在100μg·L-1以下不直接损伤蝌蚪机体,但可以通过干扰内分泌活动影响林蛙幼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樊晓丽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20,40(5):1731-1739
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本土无尾两栖类种群下降和灭绝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在中国南部丽水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on)是一种捕食本土无尾类蝌蚪的入侵物种。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受精卵和蝌蚪先后进行克氏原螯虾捕食风险的不同处理,检测孵出蝌蚪的形态特征、中期蝌蚪的形态特征、游泳表现及活动水平、变态时间与大小以及幼蛙跳跃表现,评估克氏原螯虾的捕食风险对黑斑侧褶蛙不同生长阶段幼体生长发育、运动能力及行为的综合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捕食者长期存在条件下黑斑侧褶蛙孵出蝌蚪的体长、尾长和尾肌宽均显著短于无捕食者的空白对照组和捕食者仅存在2 d的实验组,后两者处理下的蝌蚪体长差异显著,但尾长和尾肌宽差异不显著。长期捕食者存在条件下黑斑侧褶蛙蝌蚪的游泳总路程和平均游速均显著小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而蝌蚪体长、尾长、尾鳍高和尾肌高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有捕食者存在下黑斑侧褶幼蛙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的情况,而变态时间和幼蛙跳跃距离组间差异不显著。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测试时间、捕食者设置和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蝌蚪的活动频次。不同实验时间,长期捕食者存在实验组蝌蚪活动频次均小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无捕食者实验组蝌蚪的活动频次前期高于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后期低于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捕食者存在2 d实验组蝌蚪相对活动频次与检测时间相关不显著,长期捕食者存在实验组相对蝌蚪活动频次与检测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了黑斑侧褶蛙蝌蚪能够感知来自入侵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捕食风险,诱导产生较小的孵出个体、蝌蚪较低的活动水平,但这种不足可通过后期补偿生长,不影响进入陆地生境的变态个体的表型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黑斑侧褶蛙蝌蚪断尾后的补偿生长和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晓丽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20,40(6):2141-2148
动物在经历不利的生长条件或环境后往往出现补偿生长。研究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蝌蚪经历来自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捕食造成断尾损伤后的补偿生长模式、断尾损失对蝌蚪游泳能力以及变态时间与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捕食压力后,全尾组和1/3断尾组蝌蚪的体长显著大于1/2断尾组蝌蚪的体长,全尾组和1/3断尾组之间的蝌蚪体长差异不显著;第19天时,1/2断尾组蝌蚪经过补偿生长后体长显著大于全尾组蝌蚪,1/3断尾组与全尾组和1/2断尾组之间的蝌蚪体长差异均不显著;三个实验组之间蝌蚪尾长差异不显著;全尾组蝌蚪的疾游速显著大于1/2断尾组蝌蚪的疾游速,1/3断尾组蝌蚪的疾游速与全尾组和1/2断尾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严重断尾对蝌蚪疾游速产生了消极影响。三个实验组蝌蚪的变态时间和变态前后形态差异均不显著。黑斑侧褶蛙蝌蚪能够在变态前调整生长轨迹补偿早期捕食风险造成的生长损失,断尾损失并不影响变态时间与大小,断尾超过一半的蝌蚪经过补偿生长后仍要付出一定的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黑斑侧褶蛙蝌蚪形态和生理特征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对480只大小相似的蝌蚪进行快速、中速和慢速干涸处理,统计各发育时期时长和存活率,测定变态完成后幼蛙的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以及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结果表明: 对照组蝌蚪的变态时长最长,显著长于快速、中速和慢速干涸组;不同处理变态存活率在72.5%~90.8%,其中对照组最高,快速干涸组最低。对照和慢速干涸组幼蛙的体重和体长均显著高于中速和快速干涸组,快速干涸组体宽、体重与体长的比值、胴体湿重以及肺和脂肪体的湿重系数均最低,但心、脾、肾和消化器官的湿重系数和消化道各段的长度系数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不同处理幼蛙对PHA-P的最大反应值均出现于注射后3 h,且中速和慢速干涸组的最大反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快速干涸组与各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黑斑侧褶蛙蝌蚪可通过加速变态发育进程来应对干旱胁迫,但会出现个体变小、细胞介导的免疫能力下降,不利于其成功登陆。  相似文献   

15.
以猫儿山小鲵Hynobiusmaoershanensis蝌蚪为实验对象,人工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的特征与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猫儿山小鲵蝌蚪发育正常,孵出时蝌蚪前肢芽凸起但未分化,约17 d前肢发育完成,约30 d后肢发育完成,从孵出到变态期可划分为4期,历时102 d,较其他小鲵属Hynobiu...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饰纹姬蛙蝌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温度对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蝌蚪生长的影响,将同一家系发育至28期的45只蝌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置于水温25、28、30℃条件下饲养,测定其全长、体宽、眼距、吻长及头体长5项形态指标,分析不同温度下各项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5项形态特征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全长最易表征蝌蚪的生长状况。从全长看,25℃组蝌蚪生长发育缓慢,但在12 d后有加快的趋势;30℃组在饲养第3~12 d,生长最迅速(增长率β=50.05%),但在12 d后生长明显变缓(β=9.42%),而到28 d时,已有较多蝌蚪死亡(5/15);28℃组的蝌蚪生长发育态势最好,且在饲养第28 d均超过30℃组,其在3 d后加快的生长趋势也强于25℃组。其他4项指标与全长有类似的结果。综合结果分析表明,30℃下蝌蚪在后期(21 d后)的成活率明显降低,而25℃下其生长缓慢,提示28℃是饰纹姬蛙蝌蚪比较适合的饲养温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农药对不同发育期蝌蚪的毒性,以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蝌蚪为对象,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25期、26期、35期和42期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9.5~22.0℃条件下,敌敌畏对各期蝌蚪96 h LC50分别为1.13、1.43、1.38和0.61 mg/L,各期蝌蚪对敌敌畏的敏感顺序为42期>25期>35期>26期.由此得出敌敌畏对25期、26期和35期蝌蚪属中等毒性,对42期蝌蚪则表现为高毒.因此建议农药施用应尽量避开蝌蚪的变态期进行.蛙类胚胎期(出膜后)随着发育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增强,蝌蚪期随着发育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增强.鉴于42期蝌蚪意外死亡率高的特点,认为不宜采用变态期蝌蚪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密度对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蝌蚪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将大蹼铃蟾蝌蚪分别饲养在A组(30只/L)、B组(60只/L)和C组(90只/L)3个不同的密度条件下,每天定时定量喂食和换水,每隔5 d测量和记录1次蝌蚪的全长、尾长、体宽和死亡数,并用相关性和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全长、尾长和体宽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相关性系数r值为:A组B组C组;以各组密度为自变量,大蹼铃蟾蝌蚪全长、尾长和体宽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斜率表现为:A组B组C组。大蹼铃蟾蝌蚪的生长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与存活率具有显著相关性(r=0.877,P0.01),存活率在饲养早期较高,中后期逐渐降低,且高密度下的存活率始终小于低密度。推测高密度饲养下的大蹼铃蟾蝌蚪较早进入变态期,且密度越大,蝌蚪进入变态期时的全长、尾长和体宽越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染毒东北林蛙蝌蚪对变态幼蛙肝脏组织抗氧化酶、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 3A(CYP3A)mRNA的影响.实验通过二者梯度剂量,单独、共同胁迫蝌蚪,变态完成后分析了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bE)及CYP3A mRNA表达的响...  相似文献   

20.
棘胸蛙繁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棘胸蛙繁育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棘胸蛙有不滴水不产卵的习性,通过营造滴水环境可以诱导棘胸蛙年产卵次数达6~7次,年产卵量达1960粒;另外,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可使棘胸蛙卵的孵化率和蝌蚪的变态率达96.1%和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