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化学杀虫剂造成的耐药性的增加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昆虫的生物防制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寄生于蚊体内的索科线虫(Mermithidae),当其发育成熟并从蚊体内脱出时导致宿主死亡。近年来,利用蚊体寄生线虫防制蚊虫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取得了新的进展。豫南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yunanensis Song&Peng1987)于1984年发现于河南信阳地区。19种蚊虫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它对3种库蚊、4种伊蚊及1种脉毛蚊均很敏感,对斯氏按蚊亦较敏感。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种线虫对蚊虫防制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此线虫经本室培育、繁殖和模拟试验后,于1986年在成都市郊进…  相似文献   

2.
崔峰 《昆虫知识》2005,42(4):470-470
代谢抗性是蚊虫对各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机制,但这一通路所涉及的基因仍不清楚。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媒介研究组构建了疟疾媒介冈比亚按蚊与代谢抗性相关的基因芯片,是从230个可能与杀虫剂代谢有关的基因选出的单一片段,包括细胞色素P450s、GSTs、羧酸酯酶、氧化还原基因,以及与P450氧化代谢复合体相关的基因和对照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其抗性机制。【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地区韭菜迟眼蕈蚊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敏感度,及通过增效剂实验和酶活性测定,初步探索抗性产生机制,为韭菜迟眼蕈蚊抗性治理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4个不同的韭菜迟眼蕈蚊田间种群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其中,唐山种群对3种新烟碱杀虫剂均产生了较高的抗性。研究发现,唐山种群的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比活力为(3.89±0.31)pmol/(mg·pro·min),显著高于敏感品系。增效剂PBO对唐山种群的吡虫啉毒力的增效比为2.64,高于对敏感品系的增效比1.08。因此,P450s酶活性的升高与韭菜迟眼蕈蚊对吡虫啉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细菌杀虫剂是重要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在生物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抗紫外能力低导致田间持效期短,且部分害虫对已经开发利用的细菌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在昆虫中肠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简称BBF)可能抗宿主蛋白酶,有望缓解害虫对细菌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问题。分析并综述了BBF的形成机制以及细菌对昆虫致病的作用机制,以及昆虫中肠形成BBF对细菌-昆虫共生关系和对昆虫致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蚊虫是疟疾和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媒介控制是阻断虫媒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当前对媒介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但蚊虫已对杀虫剂产生了普遍抗性,加上疟原虫等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和抗疟疫苗的缺乏,急需发展新的方法和策略用于蚊媒传染病的防控。蚊子中肠是疟原虫等病原体在蚊虫体内发育的最大屏障,是阻断疾病传播的理想靶点。基于转基因蚊的遗传控制和转基因共生菌的共生控制是降低媒介效能和阻断疾病传播的两个有前景的新策略。遗传控制是直接以媒介昆虫作为遗传操作对象,通过表达抗病效应分子来阻断疾病的传播;转基因共生菌防治则是以共生微生物作为遗传改造的对象,在宿主体内表达抗病效应分子以达到阻断疾病传播的目的。本文对这些新防治方法的现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遗传控制和共生控制在蚊媒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 Harrison,1979)是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岛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其生物学特性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由于大劣按蚊是野栖蚊种,分布和栖息于山区森林中,所以较难在自然界中观察到该蚊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我们在实验室建立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种群之后,对该蚊的郊配、产卵时间进行了观察,这对疟疾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媒介的防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在开展利用线虫来控制害虫的研究工作中,科技工作者往往对害虫各虫态线虫寄生率的计算水准不明确,造成一些概念模糊。笔者在近年实践中,觉得有必要对害虫的线虫寄生率提出一个统一的计算指标,供参考。 索线虫寄生昆虫体内,使宿主产生一系列病变,最后导致宿主死亡。尤其是雌性宿主,早期感染线虫后,生殖腺发育不全(卵巢基本不怀卵),失去生殖能力,上一代雌性褐稻虱被线虫寄生率高的田块,下一代虫量就会得到控制。因此,衡量害虫线虫寄生率的高  相似文献   

8.
登革热媒介昆虫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登革热在全球的流行迅速增长,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L.)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蚊虫的主要手段,每年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其产生了抗药性。关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研究,主要集中于DDT、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的抗药性,并已深入到抗药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文章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杀虫剂诱导的抗药性现状及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向阳  朱福兴  张凯 《昆虫知识》2007,44(5):632-636
就有关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ner)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作综述。甜菜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其中山东泰安抗性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高达2445.5倍;对多杀菌素等生物杀虫剂产生了中低水平的抗性;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虫酰肼的敏感性也有所降低,但昆虫生长调节剂依然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剂。对交互抗性及抗性治理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贵州烟草产区烟蚜Myzus persicae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贵州省9个地州市34个烟叶主产县市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溴氰菊酯和抗蚜威3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对贵州9个地州市34个烟叶主产县市的烟蚜种群对3种杀虫剂抗性监测结果表明:除黔西南(兴义)和毕节(黔西)2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处于敏感性下降水平(RR=4.00~4.31)外,其余32个县市的烟蚜对啶虫脒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RR=10.09~26.35);毕节(毕节)和黔东南(天柱)2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32.47~38.72),毕节(黔西)、铜仁(思南)和安顺(安顺)3个县市的烟蚜对溴氰菊酯已达到极高水平抗性(RR=184.97~237.77),其余县市的烟蚜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RR=51.27~132.08);除毕节(黔西)、黔东南(施秉、天柱)和遵义(余庆)4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抗蚜威产生低水平抗性(RR=5.90~9.46)外,其余县市的烟蚜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RR=10.05~31.66)。【结论】当前贵州烟草产区多数县市的烟蚜种群对3种杀虫剂产生低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可能与田间广泛地大量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抗性检测结果对贵州烟草产区烟蚜的杀虫剂种类选择及田间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周勇  朱航  马海昊  邓希乐  周小毛  柏连阳 《昆虫学报》2016,59(11):1254-1262
【目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该害虫在湖南省5个主要蔬菜种植区的抗药性水平,并探讨该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与解毒代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斜纹夜蛾有效防控及抗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014-2016年湖南5地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将斜纹夜蛾敏感种群3龄幼虫在死亡率40%~70%的选择压下用茚虫威进行汰选,比较了斜纹夜蛾敏感种群和抗茚虫威种群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活性。【结果】湖南5地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26.9~220.2倍的抗性,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68.3~890.8倍的抗性,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21.0~267.2倍的抗性,对相对较新型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产生了5.2~53.4倍的抗性。经茚虫威汰选后第14代[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 RR)=26.43]斜纹夜蛾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活性分别上升2.86, 1.01和1.83倍。【结论】斜纹夜蛾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斜纹夜蛾幼虫羧酸酯酶和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活性增强可能是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上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研究证明,海南省等地的微小按蚊从其形态特征(俞渊、李明馨,1984)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蒋成山等,1987)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即微小按蚊A型和B型。人工实验感染说明,两型微小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为易感(俞渊等,1987)。微小按蚊(广义)仍然是我国南方传疟媒介之一。了解该省石碌地区残留两型微小按蚊进出实验小屋和对宿主选择习性,为防制该蚊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十年来的广泛研究;证明索科线虫对防治媒介有很大的潜力。在1979—1980年,我们从安徽省旌德县境内找到一种寄生于中华按蚊幼虫的索线虫,经鉴定隶属索科罗索虫属Romanomermis一新种。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八五年和八六年在研制、试验和临床试用疟疾疫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于热带地区疟疾地方性流行区控制(更不用说根除)疟疾的方法正日益减少,到本世纪七十年代就明显地需要一种新的疟疾控制方法。由于媒介按蚊对大多数有效的(但价格越来越贵的)杀虫剂抗性日益增加,疟原虫  相似文献   

15.
害虫对氟虫腈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虫腈是第一个商品化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氟虫腈为防治一些世界性的重大害虫包括对以前使用的杀虫剂具有严重抗性的害虫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氟虫腈的大量使用,害虫对该药的抗药性问题受到日益关注。至今,重要的农业害虫如小菜蛾,烟粉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及斜纹夜蛾等已经对氟虫腈产生抗药性。文章就害虫对氟虫腈的抗药性发生概况、交互抗性及抗药性机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氟虫腈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溴虫腈是目前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杀虫剂之一,为评估其抗性风险,在室内采用浸叶法,用溴虫腈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3龄幼虫进行抗性筛选,筛选18代时应用域性状分析法进行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饲养20代,用溴虫腈筛选18代,与起始种群相比,抗性增长48.2倍。域性状分析法估算得小菜蛾对溴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465,且前半段筛选的抗性遗传力(0.563)远大于后半段筛选的抗性遗传力(0.078)。在现实遗传力为室内估算值的一半,死亡率为80%-90%时,预计小菜蛾对溴虫腈抗性增加10倍,仅需要6.6-8.3代。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溴虫腈产生抗性后,对阿维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和茚虫威无交互抗性,但对丁醚脲可能具有交互抗性。结果显示:小菜蛾具有对溴虫腈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但可通过与没有交互抗性的杀虫剂的轮用来延缓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展望与概述近年来用于防治害虫的病原物和微生物产品(即生物杀虫剂)虽然带来了比用化学杀虫剂要多的好处,但它们也有某些缺点,使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采用生物杀虫剂得到的收益比较小、所以对工业没有产生强的刺激以投资研究和发展新的生物防治因子。并且,发展生物杀虫剂的工作大部分只是过去课题的延伸,即筛选可能有杀虫力的昆虫体寄生微生物大田分离物,所以还需要鉴定、开发新的方法。虽然如此,如果有适当的刺激,那么从过去和现在的生物杀虫剂工作所获得的知识,就  相似文献   

18.
颜改兰  王圣印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0):3282-3288
噻虫胺是具有内吸和触杀等多种作用方式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常用于防治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为明确抗性风险,本文研究了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对多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机制。经过45代筛选,西花蓟马对噻虫胺产生了高水平抗性(56.8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西花蓟马高抗噻虫胺种群与噻虫嗪、吡虫啉、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甲维盐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18.6>RR50>11.3),对辛硫磷及灭多威具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与溴虫腈和多杀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胡椒基丁醚(PBO)与磷酸三苯酯(TPP)对杀灭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CL)、云南田间种群(YN)和敏感种群(S)均有显著增效作用。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细胞色素P450含量(3.6倍)、细胞色素b5含量(2.9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4.9倍)和羧酸酯酶活性(2.5倍)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表明多功能氧化酶及羧酸酯酶活性增强是西花蓟马对噻虫胺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贵州稻区褐飞虱种群对六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明确贵州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3-2015年采自贵州黄平、桐梓和开阳3地的褐飞虱种群对6种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异丙威、噻虫胺、啶虫脒和醚菊酯)的抗性。【结果】贵州褐飞虱种群对不同的杀虫剂存在着抗性差异。与敏感品系相比,2013-2015年间3地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异丙威、噻虫胺的抗性均达到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RR)分别为21.88~95.38,10.91~69.36,13.00~57.23和23.11~39.54倍;而对啶虫脒和醚菊酯仍处于敏感阶段,RR分别为0.47~0.75和0.41~0.85倍。【结论】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抗性较高,可能与近年来广泛地大量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抗性动态监测结果对贵州稻区褐飞虱的杀虫剂种类调整及施药策略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昆虫抗药性和昆虫毒理动力学(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地使用一种杀虫药剂防治昆虫,会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对昆虫抗药性资料进行广泛综述时,发现了仅单独的解毒作用不能被解释为家蝇对有机氯杀虫药剂产生高抗性原因。作为一个基因。家蝇可以对有机氯产生比对有机磷杀虫剂更高的抗药性,尽管有机磷杀虫剂一般在虫体内是不太稳定的。考虑到昆虫毒理的动力学,杀虫药剂的穿透作用更显示出其实际的重要性。根据穿透和解毒的速率,慢的穿透作用是解毒作用的一个限制因子。防治敏感和抗性昆虫的观察结果,可以划出物理和生物因子之间关系的几种相关曲线图解。这些相关性不仅能说明家蝇对有机磷和有机氯杀虫剂的抗性程度,而且也助于选择出新的杀虫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