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神经节苷脂GM_3参入肌质网膜后Ca~(2+)-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GM_3参入肌质网膜后,对肌质网Ca~(2+)ATP酶活性(ATP水解活力与转运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当参入的GM_3浓度为8μmol/L、参入时间为120min、温度为30℃时,对Ca~(2+)-ATP酶的激活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镧、轧、镱及四种配合物对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La~(3+),Gd~(3+)和Yb~(3+)对肌质网Ca~(2+)-ATP酶有激活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它们对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增大;而La~(3+),Gd~(3+)和Yb~(3+)对纯化的Ca2~(+)-ATP酶则只有抑制作用;Gd─N─乙酰─缬氨酸和Yb─丙氨酰代丙氨酸配合物对肌质网膜和纯化的Ca~(2+)-ATP酶活性的影响与Gd~(3+)及Yb~(3+)类似,但其激活程度和抑制程度比Gd~(3+)及Yb~(3+)小;Gd─DTPA和Yb-DTPA对Ca2~(+)-ATP酶活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跨膜Ca^2+梯度对肌质网Ca^2+—ATP酶调节的特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曾报道跨膜Ca^2+梯度可通过膜脂影响肌质网Ca^2+-ATP酶的构象和活性。本文就跨膜Ca^2+-ATP酶的构象和活性。本文就跨膜Ca^2+梯度对肌质网Ca^2+-ATP酶的调节是否具有特异性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特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跨膜Ca^2+梯度对肌质网Ca^2+-ATP酶功能的调节不能归结于跨膜Ca^2+深度梯度所导致的膜电位的作用,离子载体FCCP可消除跨膜电位但并不影响肌  相似文献   

4.
地衣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NK-27菌株发酵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盐析沉淀,两次DEAE纤维素和SephadexG-10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制备PAGE筹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SDS-凝胶电泳测得纯化后的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为26kD,用凝胶聚焦电泳测得等电点PI为5.0。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最后温度为60℃,稳定pH为6.0—9.0,稳定温度为40℃。金属离子中Mg ̄(2+)、Ca ̄(2+)、Fe ̄(2+)、Ni ̄(2+)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Sn ̄(2+)、Zn ̄(2+)、Al ̄(3+)、Ag ̄+和Hg ̄(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NK-27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葡萄甘露聚糖和角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Km值分别为7.14和5.56mg·ml ̄(-1);V_(max)分别为200.53和157.45μmol·mg ̄(-1)·min ̄(-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铝和铝+_钙对小麦功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H^+-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及共动力学参数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在质膜和液泡膜微囊制剂中加入1.0mmol/L的AI^3+(AICI3)时,H^2+-ATP囊制剂中加入1.0mmol/L的AI^3+(AICI3)时,H^+-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笥和酶促反应的Vmax及膜流动性下降,而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神经节苷脂GM3参入肌质网膜后Ca^2+-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GM3参入肌质网膜后,对肌质网Ca^2+-ATP酶活性(ATP水解活力与转运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当参入的GM3浓度为8μmol/L、参入时间为120min、温度为30℃时,对Ca^2+-ATP酶的激活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
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8km高度的低压舱内缺氧1周及缺氧后空气中常氧恢复1周和2周,观察了左右心室功能、心肌肥厚、心肌收缩蛋白含量及其Ca ̄(2+),Mg ̄(2+)-ATP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8km缺氧1周后肺动脉压及右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左右心室±dp/dtmax及收缩指数明显降低。左右心室肌明显肥厚,心肌收缩蛋白Ca ̄(2+),Mg ̄(2+)-ATP酶活性明显减低。缺氧后常氧恢复1和2周后,左右心室功能逐渐恢复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心肌肥厚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心肌收缩蛋白Ca ̄(2+),Mg ̄(2+)-ATP酶活性也逐渐升高。因此说明:心肌收缩蛋白Ca ̄(2+),Mg ̄(2+)-ATP酶活性的改变是心功能变化的重要生化基础之一,它的减低是缺氧心肌对环境的代偿适应。  相似文献   

8.
颈髓损伤后线粒体系列酶活性变化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颈髓损伤后颈髓线粒体系列酶活性变化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采用Alen法造成猫颈髓损伤,观察颈髓损伤后线粒体Ca2+,Mg2+-ATP酶、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颈髓损伤后2h至72h,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SOD活性明显降低,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P/O)、氧化磷酸化效率(OPR)也明显下降。表明颈髓损伤后Ca2+,Mg2+-ATP酶、Na+,K+-ATP酶、SOD活性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提示颈髓线粒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在颈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荧光光谱学对8PLA_2和Ca ̄(2+)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Ca ̄(2+)在BPLA_2中十分重要。在Ca ̄(2+)存在时,底物与BPLA_2的结合使酶中色氨酸残基周围的环境变得较为疏水,荧光发射谱蓝移达9nm,而无Ca ̄(2+)存在时却无此现象发生;实验证明BPLA_2分子中有一较强的疏水区,Ca(2+)可明显增强这一区域的疏水性;另外,我们还发现Ga ̄(2+)与酶的结合与酶中唯一的His残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磷脂酶A2 去脂的肌质网Ca2 + - ATPase 重组于不同比例的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ioleoylphophatidylcholine,DOPC) 和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phatidylethanolamine,DOPE) 形成脂酶体,研究了不同磷脂环境中Ca2 + - ATPase 的ATP 水解和Ca2 + 转运活力。结果表明,DOPC 和DOPE 分别有利于ATP 水解和Ca2 + 的转运,DOPE 可以增强Ca2 + - ATPase 的ATP水解和Ca2 + 转运之间的偶联效率。利用内源荧光、荧光淬灭及Forster 能量转移原理测定Ca2 + -ATPase 相应的构象变化, 发现随着DOPE/ DOPC 比例的改变使Ca2 + - ATPase 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低温,高pH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耐冷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对低温(8℃)及高pH(8.0)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水稻根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均存在Ca^2+-ATP酶,但活性远低于H^+-ATP酶。耐冷品种武育粳3号经低温(8℃)处理2d,根系质膜和液泡膜H^2+-ATP酶、Ca^2+-ATP酶海性均明显升高,至冷处理12d,H^+-ATP酶、Ca^2+-ATP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45)Ca ̄(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观察了维拉帕米、黄芪、地塞米松等药物对感染柯萨奇B_3病毒(CVB_3)的大鼠培养心肌细胞Ca ̄(2+)内流及细胞中CVB_3-RNA复制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病毒感染48h,上述三药均可显著减少感染细胞及正常对照的心肌Ca ̄(2+)内流(P<0.01和P<0.05);若在病毒感染后即加入上述药物,经48h培养后,黄芪组细胞中的CVB_3-RNA含量显著少于病毒对照组(P<0.001),维拉帕米则显著增加(P<0.01).而地塞米松对其无影响。提示黄芪与地塞米松具有一种与维拉帕米相似的减少病毒感染心肌Ca ̄(2+)内流的作用,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继发性Ca ̄(2+)损伤;但三种药物对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有不同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观察了正常及高血压大鼠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对不同浓度Ca2+及Mg2+的反应。结果表明:(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此酶最适反应的Ca2+浓度为10-6mol/L;WKY大鼠为10-4mol/L;两肾一环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为10-7mol/L,Wistar大鼠为10-4mol/L,Ca2+高于以上各相应浓度时该酶活性受到抑制;(2)作为该酶激动剂的Mg2+有其最适激活浓度,在WKY大鼠、RHR及Wistar大鼠均为4.5mol/L;(3)高浓度Mg2+(36.0mol/L)可以逆转高浓度Ca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底物Ca2+浓度的变化对Ca2+,Mg2+-ATP酶的催化活性影响极大,该酶活性的促发及维持必须有适宜浓度的Mg2+。高血压时此酶对Ca2+的敏感性增高,且Mg2+对酶保护作用更为明显。本结果提示,胞内高浓度Ca2+不仅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并可能与其发展及恶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专一性标记蛋白质巯基(-SH)的荧光探剂acrylodan测定含Mg2+的F0-ATP酶或F0-OSCP-F1-ATP酶的脂酶体的构象与无Mg2+者明显不同,前者的蛋白质的-SH基团处于疏水性更强的微环境中;在有Mg2+和OSCP同时存在下重建的F0-F1-ATP酶脂酶体较无OSCP者表现更高的水解活力或膜电位,表明OSCP增强Mg2+的促进作用,这进一步提示Mg2+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促进线粒体H+-ATP酶重建的间接作用。这些实验结果,从线粒体H+-ATP酶复合体的亚基水平的相关性上,对于我们提出的Mg2+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使之具有合适的流动性,诱导嵌入脂双层的H+-ATP酶复合体的F0的构象发生变化并传递至复合体的催化中心F1,从而使重建F1-F0-ATP酶具有较适合的蛋白构象,表现较高的重建酶活性的假设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精确地阐明了Mg2+促进线粒体F0-F1-ATP酶重建作用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5.
苹果果肉质膜微囊主动动输Ca^2+的Ca^2+—ATP酶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卫  何萍 《植物生理学报》1999,25(2):151-158
应用^45Ca^2+示踪法研究了苹果果肉质膜微囊依赖于Ca^2+的ATP酶(Ca^2+-ATP酶)活性与Ca^2运输之间的关系及激素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ATP酶存在于质膜上并受载体A2387刺激而活性增加,该酶活性与依赖于ATP的Ca^2+运输依抑制剂EB,游离Ca^2+和ATP浓度的变化并呈极为相似的饱和动力学特征,而其EB半抑制浓度,Ca^2+和ATP半饱和浓度分别为0.1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损伤的心肌肌膜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nol,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为模型,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对损伤心肌肌膜上N_a ̄+—K_- ̄+ATPase、C_a ̄(2+)-ATPase、M_g ̄(2+)ATPASE活性的影响。按Dahalla方法分离及鉴定心肌肌膜同时分别测定三种ATPase活性,结果:Iso组,与Tau+Iso组的三种ATPas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au组,且同时Tau+Iso组明显高于Iso组但对照组与Tau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结果提示:牛磺酸能提高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损伤的心肌膜ATPase活性,可能通过其保护心肌肌膜的结构及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旨在观察在体大鼠短暂缺血后心肌膜ATP酶活性的变化及粉防己碱(Tet)的作用。分离缺血15min、再灌注2h后及在缺血再灌注前给Tet的大鼠心肌粗制质膜和内质网,测定质膜Na+-K+-ATP酶和内质网Ca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心肌缺血15min后二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分别为假结扎组的63.6%和72.6%(P<0.01),再灌注后Na+-K+-ATP酶活性有所恢复,再灌注30min时为假结扎组的72.1%(P<0.01),而Ca2+-ATP酶活性则进一步下降,再灌注30min时为假结扎组的50.4%(P<0.01),再灌注后2h二酶活性分别升高至假结扎组的80.9%和65.3%(P<0.01)。在缺血前20min分别给予Tet64.2和96.3μmol/kg及硝苯啶(0.23μmol/kg),能明显减少内质网Ca2+-ATP酶活性的降低。结果提示心肌膜ATP酶活性的降低可能参与了短暂心肌缺血所致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Tet可减少缺血和/或再灌注时内质网Ca2+-ATP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使用Ca ̄(2+)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ura-2/AM,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测定细胞内Ca ̄(2+)的瞬间变化。结果为,在一个心搏周期中,经过大约180ms的时间,[Ca ̄(2+)]_i瞬间变化达到最大值,然后恢复到基线水平(最小值),经历了260ms。测得平均[Ca ̄(2+)]_i瞬间变化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别为346±38nmol/L和102±18nmol/L。血管紧张素Ⅱ100nmol/L引起[Ca ̄(2+)]_i瞬间变化最大值明显增加,但对[Ca ̄(2+)]_i瞬间变化的基线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ryanodine3μmol/L使[Ca ̄(2+)]_i瞬间变化的幅度明显降低。KCl50mmol/L使[Ca ̄(2+)]_i瞬间变化完全停止,并明显增加[ca ̄(2+)]_i的基线水平。结果提示,本实验模型可用来观察[Ca ̄(2+)]_i的瞬间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对硝基苯糖苷基为底物,测定了慈菇的12种糖苷酶,其中α-甘露糖苷酶、α-和β-半乳糖苷酶活力较高;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50分子筛层析,ConASepharose4B亲和层析,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从慈菇抽提液纯化了α-半乳糖苷酶。纯化酶的比活提高1072倍,活力回收15.6%,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PAGE上均显示1条蛋白质带,在α-半乳糖苷酶浓度为150mU/ml的溶液中测不到其他糖苷酶的活力。慈菇α-半乳糖苷酶的分子量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柱测定或在SDS-PAGE上测定均为60kD,酶反应的最适pH在5.8附近,最适温度为60℃。该酶分解对硝基苯基-α-半乳糖苷的K_m值为3.7×10 ̄(-4)mol/L,V_m值为2.1×10 ̄(-4)mol/L。银离子、汞离子显著抑制酶活力,D-半乳糖和密二糖均竞争性地抑制该酶水解对硝基苯基α-D-半乳糖苷的活力,根据Dixon作图求得其K_i值分别为0.92×10 ̄(-3)mol/L和1.98×10 ̄(-3)mol/L。2-脱氧-D-半乳糖和L-岩藻糖为酶活力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化学修饰  相似文献   

20.
用TBA法测定了三尖杉酯碱的膜脂氧化效应;用纳秒荧光偏振技术研究了氧化膜脂对DPH标记大鼠心肌肌质网膜脂、ANM标记心肌肌质网Ca2+-ATPa功能及磷酸化微区运动状态的影响。随膜脂中氧化磷脂的增加,肌质网膜脂双层的微粘度增加,磷脂分子摆动角减小:DPH的荧光强度减弱,荧光寿命缩短。Ca2+-ATPase的ATP水解活性降低。ANM标记Ca2+-ATPase磷酸化微区的r(t)曲线半衰期减至68±4nsec。结果提示,膜脂中氧化磷脂的含量影响膜脂双层的流动性及Ca2+-ATPase的ATP水解活性和磷酸化微区的微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