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对三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昆虫知识》1992,29(5):265-268
<正> 温度是影响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种群系统重要的边界因子之一,它对三化螟的生长及其种群数量变动有着重要的作用,蔡邦华、林郁等和张坚都曾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更详细地研究了温度对三化螟各虫期生长发育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对三化螟种群系统进行模拟和控制。 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虫源和幼虫饲养  相似文献   

2.
张坚 《昆虫知识》1992,29(1):7-9
<正> 水稻生育期对三化螟Sciropophaga ince-rtulas(Walker)生长发育有很明显的影响。根据这一结果,在三化螟综合防治措施中,提出了利用水稻对三化螟生长发育不利的生育期来避开三化螟卵盛孵期,以减轻三化螟的为害;具体做法是早稻利用早熟稻早播、早植,使它提前齐穗,以避开第二代三化螟的为害。我们通过田间试验对比调查了三化螟对早、迟熟水稻的为害情况,及其对三化螟生长发育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三化螟Tryporza incertulas(Walker)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前人已研究了三化螟的个体发育与有效积温的关系。日人藤家梓通过对梨潜叶蛾Buccuratrixpyrivarella Kuroko的研究,发现该虫测灯下各世代诱获的累积成虫数量的百分比的概率单位值与有效积温呈直线相关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对始兴县历年测灯下各世代三化螟蛾诱获累计量的百分比的概率单位值与  相似文献   

4.
<正> 虫源基数是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群体量变的主要正变因素。较大的降雨频率则不利于三化螟的飞翔、交配活动,产卵量较少,反有利于三化螟的卵寄生蜂、幼虫的菌寄生和线虫寄生,而且可能不利于蜕皮激素的产生,影响正常的化蛹。所以降雨频率作为三化螟群体量变的反变因素使用于预测式较为适宜。不利于三化螟的人为因素明显地也属于它的反变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进才 《昆虫知识》2001,38(5):396-397
20 0 0年江淮稻区 3代三化螟Tryporyzain certulas(Walker)发生危害严重 ,部分县、乡 (镇 )特大发生 ,发生危害实属历史罕见。相当一部分田块危害 (白穗 )程度可称为触目惊心。以邗江新坝为例 ,3代三化螟白穗率最高达 6 5 7% ;白穗率 3 0 %以上的田块占 1 0 %左右 ;白穗率5%~ 1 0 %的田块占 40 %~ 50 % ;5%左右的田块占 3 0 %~ 40 %。相当一部分严重危害的田块看上去象秋天的芦苇滩 ,健穗反而难以见到。本文就 2 0 0 0年三化螟的发生、防治的调查结果 ,结合过去对三化螟的一些研究阐述三化螟的几个问题 ,并提出…  相似文献   

6.
4种农业措施对三化螟种群动态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稻区是水稻三化螟主发生区。近年来,受农业机械化、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等影响,三化螟发生与为害呈现新的特点。本项研究分别在广东粤北、粤中和粤西,通过田间试验布局和调查,系统研究了隔离育秧、稻菜轮作、浸桩旋耕和烧桩4种农业措施对三化螟种群动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隔离育秧、稻菜轮作和浸桩旋耕对于三化螟发生具有明显控制作用,而烧桩对三化螟控制效果不明显。隔离育秧与塑盘育秧、露地育秧这两种耕作方式相比,第2代本田白穗率、第4代白穗率、越冬虫口密度分别降低了43.4、53.7、14.0倍和14.4、11.0、4.7倍;稻菜轮作区与非稻菜轮作区比较,第2代本田白穗率、第4代白穗率和越冬虫口密度分别降低了24.4、43.3、152.3倍;浸桩旋耕与非浸桩旋耕区比较,第2代本田白穗率、第4代白穗率和越冬虫口密度分别降低了3.7、2.7、8.9倍;烧桩处理则仅比对照田三化螟存活率略低14.9%。轻简化和机械化将是未来水稻种植主流,本文对于指导生产实践中三化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水稻螟虫(包括二、三化螟和大螟)幼虫的单一种群或混合种群和螟害株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有:三化螟(尹汝湛等,1954),大螟(李火苟,1983),大螟、二化螟(金翠霞等,1985),二、三化螟(陈东等,1985)。笔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将螟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杀虫药剂的应用对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从1972年开始,我们对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三年来在大田共发现寄生性天敌昆虫共12种(寄生蜂10种,寄生蝇2种)。已知学名的五种:①寄生于三化螟幼虫的爪哇沟姬蜂Isotimajavensis;②寄生于三化螟幼虫的三化螟茧蜂Tropo-bracon schoenobii;③寄生于三化螟卵的等腹黑卵蜂Telenomus dignus;④寄生于稻纵卷叶螟幼虫的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⑤寄生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和蛹的广大腿蜂 Brachymeria obscurata。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水稻三化螟白穗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为该虫害的监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选取9块水稻田逐丛调查资料,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 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aytor幂法则,研究三化螟白穗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三化螟白穗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度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此基础上,采用Iwao法确定了三化螟白穗的田间最适理论抽样公式;田间调查时,可用白穗丛率估计白穗种群密度,其公式为■.所建立的理论抽样公式和简易估计公式可在三化螟白穗调查、监测预报和科学防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 三化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5代(包括越冬代)。笔者根据南宁地区历年诱蛾灯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三化螟的特性,找出影响本地区三化螟各世代发生期迟、早的主要因素(5厘米深的土壤温度和雨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探索,建立了各世代发生期的预报方程。并经过1979年实际预报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广西荔浦、贵县、钦州三县的三化螟各世代发生期资料以同样的因素建立了各世代螟蛾发生期预报方程。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三化螟3个地理种群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三化螟种群间的遗传分化。36个三化螟样本共得到了9个单倍型,其中有17个变异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1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来源于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进化支上,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联合网上公布的相关物种序列进行的遗传分析表明,线粒体COⅠ基因能够对三化螟进行准确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防治三化螟的质量,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三化螟的世代分布、发生期与温度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 一、三化螟的世代分布与年平 均有效积温的关系 三化螟一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6℃以上的有效积温是450日度。我们对广西三化螟进行了年有效积温的统计,共统计90个县、市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资料年度长的由1950—1970年,年度短的由1965—1970年),取得年平均有效积温(表1)。以一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数值为间距,绘年平均有效积温等值线图(图1)。  相似文献   

13.
湘北地区三化螟种群消长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湘北 4 9年水稻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种群密度消长的历史资料 ,着重分析了 1996~ 1998年连续 3年三化螟在湘北猖獗为害的原因 ,即中稻、一季晚稻面积增加 ,杂交中、晚稻“双两大”的推广 ,晚稻的大面积早插都便于三化螟辗转繁殖为害 ;稻田春收作物——油菜的大面积种植 ,增加了三化螟的有效越冬虫源 ;水稻播期拉长及品种的多元化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 ,使水稻危险生育期与蚁螟盛孵期吻合度加大 ;三化螟对农药的抗性增强和主害代发生期变得不整齐 ,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三化螟虫的分布北限有很多的说法,三化螟虫不像二化螟那样耐低温,凡是在1—2月间的平均温度在3.5℃以下的地区三化螟就难以生长,此其一。在1956年稻螟预测预报技术总结里曾提到三化螟随着水稻的向北扩种逐渐北移,但到目前为止仅是接近北纬34°的皖北宿县和涡阳等地有三化螟发现。以上二种说法  相似文献   

15.
三化螟数量与入侵时间对水稻受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庆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1,28(5):264-266
基于三化螟为害水稻的特性,建立非线性的为害函数,然后引入一个反映水稻对螟害敏感性程度的加权因子,研究三化螟数量和入侵时间对水稻受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三化螟性信息素的研究Ⅰ.求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家纬 《昆虫学报》1988,(1):110-112
目前已被鉴定出化学结构的螟蛾科性信息素近20余种,而有关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Walker)的性信息素研究,仅Ahmad(1977)报道了三化螟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位于第8和第9节节间膜处,尚未见其它报道。 国内外曾有许多研究组对三化螟性信息素进行研究,但均未获得具引诱活性的粗提物。本项研究旨在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将分题发表。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搭配、栽培技术等方面寻找减轻三化螟为害的措施,是经济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现将我们几年来的观察叙述如下: 一、三化螟发生期与水稻 生育期的关系 我县三化螟一般发生四代。第一、三代为害早、晚稻,造成枯心;第二、四代为害早、晚稻,造成白穗。发生期大致是:第一代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中下旬;第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三化螟系水稻栽培主要害虫,因气候不同,年生3至6代。在浙江省三化螟年生3至4代,主要为害双季连作晚稻、中稻和晚粳稻,造成枯心和白穗。近几年来因扩种连作稻,形成单季稻、双季稻混栽,引起了三化螟的猖獗为害;特别以晚粳稻区改种连作稻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调查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es(Walker)冬后死亡率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一定的虫量,又不致改变三化螟个体生境(挖稻蔸集中寄存于田间,次年春剥查者),从而影响其冬后死亡率和发育进度的误差,笔者采用了“坐标定点法”。这样,既克服了过去调查取样中的盲目性,又减少了剥稻蔸的工作量。 具体作法是:冬前,即待四代三化螟白穗团定型  相似文献   

20.
根据Fuzzy数学原理和三化螟生物学特性,组建了四代三化螟发生动态综合预测模型经对福建省将乐县16年四代三化螟发生期、发生量回报及1995年的预报,拟合率及正确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