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和苯丙氨酸(Phe)对‘湘研5号’辣椒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维生素c以及干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0和1000mg·L-1 MeJA处理60d后的辣椒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7%和58.4%:同时500mg.L-1 MeJA处理能促进辣椒果实中的二氢辣椒素、维生素C的积累,对干物质积累也有一定作用。60mg·L-1 Phe处理能提高辣椒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干物质的含量,但对维生素C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辣椒素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浩明  高蓝 《广西植物》2001,21(3):284-286
报道了一种用有机溶剂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用吸附层析法纯化辣椒素的方法。该方法可结合现行的辣椒红色素生产工艺 ,具备一定的工业化可行性。由此法得到的样品可满足药用辣椒素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羊角椒辣味物质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羊角椒中辣味物质纯度与组成,表明辣味物质由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降二氢辣椒素组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天然辣椒素经化学.酶法转化为天然辣椒素酯类物质的方法。在30℃,香草醇、脂肪酸酯分别为50、75mmol/L的100mL脱水丙酮溶液,以1g固定化的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反应24h,目标化合物产率可达63%。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后,所得产物经质谱确证其含有天然辣椒素酯(capsiate)、二氢辣椒素酯(dihydrocapsiate)、降二氢辣椒素酯(nordihydrocapsiate)、高二氢辣椒素酯(homodi-hydrocapsiate)等。制备HPLC分离后得到辣椒素酯和二氢辣椒素酯,以^1HNMR及MS确定结构。活性测试表明辣椒素酯类物质具有激活PPARγ的生物活性及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湘研15号辣椒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与镉(Cd^2+)在辣椒米实不同发育时期对辣椒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处理后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变化与POD活性以及叶片光合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湘研15号辣椒植株经ABA与Cd^2+处理后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与61.4%,POD活性均显著升高,二者处理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P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均有下降趋势。ABA处理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转色期比对照降低12.8%~21.7%,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值显著增加;Cd^2+处理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转色期比对照减少18%~25%,红熟期减少13%-26%,叶片叶绿素相对值在红熟期之前比CK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5%醋酸钠饱和乙醇溶液抽提辣椒树脂油中的辣椒素,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在紫外波长280 nm处测定。用此法分析测得福建特产"小米椒"的辣椒素含量为10.38%。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受体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新生大鼠辣椒素皮下注射,成年后脊髓内3H-埃托菲(3H-etorphine)结合位点数的变化。发现新生鼠辣椒素处理可以引起脊髓后角浅层及中央管周围’H-etorphine结合位点明显减,其中Ⅰ、Ⅱ层自显影银粒数减少36%左右。Ⅲ层减少20%,中央管周围减少11%。而前角及背外测束3H-etorphine结合位点数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脊髓内初级感觉传入细纤维上有阿片受体分布。本研究为探明阿片类物质在脊髓水平的痛觉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辣椒素类物质-4-O-β-D-葡萄糖苷类化合物(3).首先,以BF3·OEt2为催化剂,用五乙酰葡萄糖酯与辣椒素类物质反应得到中间体辣椒素类物质4-O-β-D-四乙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2),以硅胶柱色谱纯化收率为22%,LC-MS分析表明含有降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a,M 623)、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b,M635)、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c,M 637)、高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d,M 651);中间体2易水解为目标化合物3,收率63%.1H NMR分析表明化合物2及3均为β构型.  相似文献   

9.
辣椒素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选取95%的乙醇和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中的辣椒素。结果表明,以9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效果好于正己烷,辣椒素的提取率最高可达1.77%,高于正己烷的1.12%的提取率。用滤纸片法研究辣椒素对大肠杆菌等8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辣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较弱,对黑曲霉、青霉、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噬热链球菌没有作用。辣椒素经过高温灭菌后,抑菌作减弱,培养时间对抑菌圈的影响不大。以正己烷为助溶剂,确定辣椒素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0mg/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辣椒素的镇痛时间是否在炎性条件下发生改变,以及辣椒素在产生镇痛作用前的痛觉过敏时间是否受炎性条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昆明雌性小鼠50只,(实验前对其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作为基础值),随机分为五组(n=10),:生理盐水组,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一组(吐温80:95%乙醇:生理盐水=1:1:8配置),0.5%辣椒素实验二纽(C0.5),剩余小鼠用完全性弗氏佐剂建立炎性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三组,0.5%辣椒素实验四组。各组小鼠均采用右后足给药,0.05ml。观察给药后1,4,7小时后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时间,以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结果:1.五组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比较:五组小鼠的基础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一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二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在注药后7小时内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2-5天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三天效果最强,作用最明显,第六天恢复至基础值。3.实验三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18.20天恢复至基础值。4.实验四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在注药后4小时内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4小时后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18—19天恢复至基础值,注药后第二,三天效果最强,作用最明显,以后作用逐渐减退但仍高于基础值。结论:辣椒素的镇痛时间在炎性条件下延长,而且延长的时间与炎性条件持续的时间保持一致。辣椒素在产生镇痛作用前的痛觉过敏时间在炎性条件下缩短。  相似文献   

11.
探讨辣椒素和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体外构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后,分别用20μmol/L辣椒素(高剂量组)、10μmol/L辣椒素(中剂量组)、5μmol/L辣椒素(低剂量组)和1μmol/L厄沙贝坦直接处理细胞或特异性阻断CD36的表达后,再分别用20、10、5μmol/L辣椒素及1μmol/L厄贝沙坦处理,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36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素组和厄贝沙坦组OPN和CD36表达均有所下调,α-SMA表达均有所上调;阻断CD36表达后,辣椒素组和厄贝沙坦组OPN表达均有所下调,α-SMA表达均有所上调;与阻断前相比,阻断后厄贝沙坦组和辣椒素组OPN表达均有所下调,α-SMA表达均有所上调。辣椒素和厄贝沙坦均能够通过上调α-SMA的表达,下调OPN的表达,抑制CD36的表达,来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由合成表型向收缩表型转化,从而促进其动脉管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助于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相似文献   

12.
辣椒素的皮肤美容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辣椒素的药理作用,提出将其应用于皮肤美容的领域.通过理论分析、动物试验以及人体皮肤实验,提出并验证了辣椒素对皮肤的美容效果的产生机理.结果,确定了含辣椒素的乳膏中所添加辣椒素的最佳浓度.给出了应用含辣椒素乳膏时不同使用部位的最佳辣椒素含量的差别.对辣椒素在皮肤美容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Ma HJ  Wu YM  Ma HJ  Zhang LH  He RR 《生理学报》2003,55(5):505-510
应用记录肾传入神经多单位和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对麻醉家兔肾神经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20、40和60nmol/kg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兴奋肾传入纤维的活动,而动脉血压不变;(2)静脉内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40mmol/kg),可完全阻断辣椒素对肾传人纤维的兴奋作用。(3)静脉内预先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0.1mmol/kg),能延长并增强肾传入神经对辣椒素的反应。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内应用辣椒素可兴奋肾传人纤维的自发放电活动。一氧化氮作为抑制因素参与辣椒素诱导的肾传入神经兴奋。  相似文献   

14.
辣椒素家族是辣椒中含量很高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胃肠道溃疡、减肥及镇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辣椒素的药理活性取决于剂量、给药途径和不同组织中的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同剂量的辣椒素具有抗癌(20~50 mg/kg)与促癌(≥100 mg/kg),防治胃肠道溃疡(<50 mg/kg)与引起胃肠道溃疡(>100 mg/kg)的双向作用;透皮给药的长效止痛作用;在体内肝、肾、肠、肺及血液等不同部位较短的半衰期限制其在体内的临床使用。本文综述辣椒素家族成分的结构特点和辣椒素的主要药理活性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方面的研究,而许多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和低的生物利用度等代谢方面缺陷,这可能是阻碍其体内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增强活性和克服代谢缺陷的辣椒素类似物或许是开发新一代辣椒素药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辣椒素是从辣椒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纤维上的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释放并消耗大量神经肽物质,使神经细胞对伤害性刺激产生脱敏化反应,进而发挥持久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运动功能。因而在难治性疼痛类疾病中,辣椒素具有独特的治疗价值。以辣椒素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开展应用。特定位点注射辣椒素或其类似物resiniferatoxin可以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但由于辣椒素的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存在部分重叠,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同的给药方式和作用部位所产生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为深入了解辣椒素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其治疗价值,现从不同给药途径总结近几年来辣椒素镇痛作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肠系膜下神经诱发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肠系膜下神经节施加不同浓度(分别为2.5、5、10g/L)的辣椒素或其载体(对照)后,在其中枢端给予能引起反应的方波刺激,记录节后神经外周端的动作电位。结果:虽然实验动物存在个体差异,且辣椒素对其神经作用的阈值也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当辣椒素浓度为2.5~5g/L、作用3min后,即可使神经的敏感性降低;并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剂量相关性,即随着辣椒素浓度的升高,其对神经的脱敏作用也逐渐增强。结论:辣椒素对肠系膜下神经节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辣椒的主要辛辣成分是辣椒素。目前的研究揭示辣椒素有很多药理和生理作用,但其详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且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参考国内外对辣椒素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作出简述,并以后的研究及膳食辣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紫外光谱分析法对辣椒素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素稀溶液为原料,利用紫外光谱法对辣椒素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理想的萃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辣椒素对家兔房室结细胞自发活动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Q  Wu YM  He RR 《生理学报》2004,56(2):248-252
本工作旨在研究辣椒素对家兔房室结细胞自发活动的电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应用经典玻璃微电极记录方法,观察到辣椒素(1~30 μmol/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房室结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零相最大上升速度(Vmax),舒张期除极速度和起搏放电频率,而且延长复极化90%时间(APD90).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 μmol/L),以及提高灌流液中钙离子浓度(5 mmol/L),均可抑制辣椒素对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10μmol/L)对辣椒素(10μmol/L)的上述电生理效应并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辣椒素能抑制家兔房室结的自发活动,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但并非由辣椒素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海南黄灯笼椒等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辣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2.0μg/mL~20.0μg/mL,r=0.9990;精密度、稳定性实验的RSD均低于2%;平均回收率100.8%(n=9),RSD=1.87%。对海南黄灯笼椒等7个品种辣椒的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海南黄灯笼椒的辣椒素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辣椒中辣椒素含量的测定;海南黄灯笼椒辣椒素含量最高,这些信息可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