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具有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特异性好、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潜在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的研究.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将CRISPR/Cas9系统高效递送到体内,为CRISPR/Cas9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本文介绍CRISPR/Cas9的作用原理,简要概括目前CRISPR/Cas9系统的递送形式和常用的纳米递送载体,总结在部分肿瘤治疗中应用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对此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空硅纳米粒在细胞线粒体内的定位。方法: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及荧光影像分子,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中空硅纳米粒与线粒体分子探针在线粒体内的共定位。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进一步确认硅纳米粒在线粒体内的聚集。结果:与线粒体分子探针为共定位参照,中孔硅纳米粒在线粒体中分布的皮尔逊系数为0.758±0.033,线粒体提取结果显示,进入细胞的纳米粒有90.01±3.89%分布于线粒体。结论:中空硅纳米粒具有自发聚集于线粒体的能力,可以作为药物靶向递送载体,为线粒体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将纳米载药系统应用于肿瘤靶向递药的研究层出不穷。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具有较低的pH环境、大量新生血管生成、 不规则的血流灌注、局部缺氧等特异性的微环境,利用这些特点进行合理的纳米载药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肿瘤部位的高效递药及深层穿透, 显著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针对现有的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与设计方法进行综述,以阐述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靶向传递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增强抗癌药物对癌细胞的选择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及提高疗效一直是肝癌治疗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纳米粒子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集中于被动靶向治疗、主动靶向治疗、基因治疗、栓塞化疗及纳米粒子的直接治疗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谭妍迪  黄菊  唐心一  李锐 《生命的化学》2021,(12):2614-2619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药物靶向递送策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有关文献,简述其优势及应用,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主动性靶向递送策略、被动性靶向递送策略及内响应性和外响应性的物理化学靶向递送策略,并提出了目前的不足和未来的展望。分析表明,药物靶向递送策略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索更好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重组抗体工程在基础研究、医学和药物生产上已经成为最有希望的领域之一。重组抗体及其片段在正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占所有生物蛋白的30%以上。研究集中在抗体作为理想的癌症靶向试剂方面,最近由于FDA批准使用第一个工程化治疗抗体而使热度达到极点。过去的几年中,在设计、筛选及生产新型工程化抗体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的筛选方法已经能够分离出高亲和力的癌-靶向及抗病毒的抗体,后能够抑制病毒用于基因治疗。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另一个策略是将重组抗体片段与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毒素、酶以及生物传感器表面进行融合。双特异性抗体及相关融合蛋白也已经生产出来用于癌症的免疫治疗,在抗癌疫苗以及T细胞补充策略上有效地增强了人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新型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于难治愈性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而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材料 的设计。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的载体材料能使载体实现靶向功能,将药物定位浓集于病灶部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效低毒的作用。基于 不同的靶向策略,包括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响应肿瘤微环境的靶向,综述了近年来一些新型纳米载体材料的设计,为新型纳米靶向给药 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纳米金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早期诊断依然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关,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因具有较大毒性和缺乏特异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纳米金能够被多种基团修饰从而获得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已成为当前抗肿瘤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纳米金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携带抗肿瘤药物以及光热效应等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同时由于修饰后的纳米金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金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与其大小、形态及所带电荷有关,有关纳米金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性的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热点,其中结合肿瘤疫苗和纳米技术的纳米疫苗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纳米疫苗可以实现疫苗和佐剂的共载,且智能化的纳米载体进一步实现了抗原有效的靶向递送,促进了抗原的摄取和递呈,激活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就纳米疫苗的原理、优势、纳米材料的类型、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为后期纳米疫苗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获得的具有独特三维构象的小分子RNA 或单链DNA。核酸适 配体能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与靶点结合,同时具有自身分子质量小、免疫原性低、热/化学稳定性高、靶标分子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 于疾病诊断、治疗、生物传感器、生物标志物筛选、新药研发等领域。综述近年来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核酸 适配体的临床研究现状、市场前景及面临挑战和发展趋势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药物指供临床诊断或治疗用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利用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高亲和力的分子载体将核素定向导入特定的肿瘤组织,对肿瘤进行治疗。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相比,其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特点。随着核医学的发展,SPECT/CT、PET/CT的普及,新靶点的发现和新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利用放射性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述了放射性药物的分类、组成及特点;综述了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放射免疫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药物在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基于基因修饰的放射性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实验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放射性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与面临的挑战,以期为靶向治疗肿瘤的放射性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RNA干扰的引发物,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沉默,对基因调控及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siRNA作为药物需要克服血管屏障、实现细胞内吞及溶酶体逃逸,同时还需要避免核酸酶作用下发生降解。因此,设计合适的纳米载体以帮助siRNA成功递送进细胞并发挥作用是目前siRNA药物发展的重要目标。纳米载体的材料种类、尺寸、结构、表面修饰等精确设计是实现siRNA药物成功递送的重要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发展,siRNA药物纳米载体的精确控制制备、精准靶向递送及多功能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围绕siRNA药物纳米载体,对siRNA药物应用及其递送困难、siRNA药物纳米载体主要设计策略、目前siRNA药物上市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脂质体(LPs)由于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毒性低和成本低而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然而,LPs的靶向递送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对正常的机体细胞造成伤害,因此,如何优化LPs药物,使其具有靶向性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多肽、抗体、糖类、配体,以及核酸适配体等靶向修饰物对LPs功能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各种靶向修饰目前存在的优势与挑战,以期对LPs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肿瘤干细胞(TSC)的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而且多种TSC已被鉴定。当前TSC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靶向治疗问题。有多项实验结果支持,TSC高表达ABC转运体是其多药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靶向TSC的ABC转运体在肿瘤化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总结了靶向治疗TSC的ABC转运体的研究概况、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期在该领域研究能有更快进展。  相似文献   

16.
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的纳米囊泡,主要由细菌外膜和周质成分组成,因此表面富集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使OMVs能激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在抗肿瘤研究中,OMVs主要被用于抗肿瘤药物的递送,不仅能增加药物的肿瘤富集还能激活免疫反应协同杀伤肿瘤;同时,OMVs也用于开发肿瘤疫苗的佐剂,可显著提高免疫响应的能力。本综述主要概括了OMVs的生物发生机理、OMVs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7例乳腺癌患者,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CA153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3种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乳腺癌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3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标志物。其中CEA+CA199+CA153组合的检出敏感性较其他组合均高,特别是对早期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CEA+CA199+CA153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7例乳腺癌患者,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CA153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3种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乳腺癌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3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标志物。其中CEA+CA199+CA153组合的检出敏感性较其他组合均高,特别是对早期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CEA+CA199+CA153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研究表明,实体瘤周围环境中的胞外基质蛋白、浸润性免疫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组等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等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一个重要调控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不仅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s,tPA)构成调节纤溶活性的一对关键物质,而且参与肿瘤的侵袭、浸润和转移等多个环节并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针对近年来PAI-1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新进展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并提出PAI-1可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同时,本文也分析了PAI-1抑制剂对肿瘤干预的研究现状,指出PAI-1抑制剂对肿瘤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肿瘤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治疗后残存肿瘤细胞的复发仍然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休眠在肿瘤复发及耐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以及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都显示出细胞周期阻滞的状态.因此,对于休眠阶段肿瘤细胞的研究将可能促进肿瘤的治疗及预防肿瘤的复发.本文总结了药物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休眠的具体过程,同时认为休眠是肿瘤细胞面对药物治疗所采取的主动防御措施,而非被动逃避过程.探究药物诱导性肿瘤细胞的休眠机制对于靶向休眠肿瘤细胞治疗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