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中强  郭镇 《古生物学报》2022,61(3):343-357
腕足动物是古生代海洋中最重要的底栖生物类群之一, 然而该门类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中遭受巨大的打击, 在中、新生代海洋中被严重地边缘化。为了评价大灭绝对腕足类宏演化过程的影响, 本文聚焦于大灭绝后的复苏过程, 从多样性、壳饰演化、古地理区系三个方面分析全球腕足动物的复苏过程与模式。多样性统计表明, 腕足类的属级分异度大灭绝后大幅降低, 在安尼期快速上升, 并在诺利期达到三叠纪最高水平。相较于晚三叠世的新生分子, 多数早三叠世的新生属种消亡更快, 多为短延限分子。早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腕足类各个目的壳饰演化趋势迥异, 说明并非受同一因素控制; 壳饰的发育程度与被捕食压力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反, 不同腕足目自身的演化历史对壳饰变化具有更显著的影响。网络分析发现腕足类的古生物地理分区性在大灭绝后显著下降, 至奥伦尼克期才再次出现分异现象。中三叠世各地出现大量土著分子, 使腕足类古生物地理分异性更加明显, 甚至可能超过了大灭绝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三叠纪和侏罗纪的生物地理区系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古生物地理区系资料,阐述下述4个问题:(1)扬子地台中三叠世晚期的海退事件;(2)华南-华北陆块的拼合,应发生于中三叠世安尼晚期至拉丁期;(3)三叠纪南盘江“地槽”,裨上是一个断陷盆地,它的最强烈活动期也发生于中三叠世它尼晚期至拉丁期,与化南-华北的拼合及扬子地台的海退同时进行;(4)自中三叠世晚期后,华南东部与西部之间在地质发展史上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运动,特别是晚三叠世和早-部侏罗世。  相似文献   

3.
李宁  王成文 《古生物学报》2015,54(2):250-260
吉中地区发育了普里道利期—洛霍考夫期Retziella、杜内期通气沟组以及空谷期—沃德期哲斯等腕足动物群。前两者属于"暖水"动物群、后者属于"凉水"动物群。同时参考珊瑚和等动物群分析,说明吉中地区从普里道利期至阿瑟尔期发育"暖水"动物群,从空谷期到沃德期发育"凉水"动物群。"凉、暖"转换是以寿山沟组的Monodiexodina动物群为代表,发生在萨克马尔期。"凉、暖"水动物群的发育及其转换是构造古地理与气候变化双重因素导致的结果。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佳-蒙地块均位于中—低纬度带。吉中地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乃至中泥盆世)腕足动物群属于"暖水"动物群,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中-澳生物地理区。石炭纪,东欧板块东北缘、哈萨克斯坦板块大部分地区、佳-蒙地块南缘属于特提斯洋北缘构造域,发育了特提斯洋北缘腕足动物群,形成了特提斯北缘生物地理区,吉中地区腕足动物群属于这一生物地理区。空谷期—沃德期凉水型哲斯腕足动物群的形成是由于佳-蒙地块西端与塔里木板块以及华北板块西端拼合,形成了西拉木伦洋构造域,以及此时期全球降温事件导致的结果。古生物地理、构造古地理以及古气候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表明吉中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应属于佳-蒙地块南缘的大陆边缘沉积。  相似文献   

4.
河西阿拉善内流区的鱼类区系和地理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铁桥 《动物学报》1991,37(2):153-167
中国西北河西阿拉善内流区,主要含石羊河、弱水、疏勒河三个分离的内陆水系,为一独立的水文单元,面积逾50万平方公里,天然分布了鲤科2属2种、鳅科条鳅亚科2属10种。组成鱼类区系的这12个土著种中,有7种/亚种为本区特有。10种无鳞条鳅和河西花斑裸鲤表征了本区和中亚山地及青藏高原的共同鱼类区系特征:区系组成简单,裂腹鱼类和无鳞条鳅类占优势,很少凶猛种类,适应高寒水体严酷环境的种类特化,和局限分布的类群分化。鲫的存在体现了本区处在青藏高原和中亚内陆干旱区边缘的特点。这些鱼类在本区也表现出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差异。 平均动物区系类似性(AFR)判别和数值聚类分析,从表相学全面相似性上阐明,本区三水系形成以弱水为中心的独立鱼类地理学单位,与柴达木盆地的区系关系最密切。特有性俭吝分析(PAE)和俭吝性种系发生分析(PAUP)产生了基本一致的区域支序图,从分替论的鱼类地理亲缘上揭示了:疏勒河与弱水,它们与石羊河,河西与柴达木(和河曲区即黄河上游),它们与青海湖是一系列姐妹群关系,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区域单系群;而陇中与河套,它们与内蒙古高原,又依次为姐妹群关系,一起组成另一大的单系群;两大单系群作为姐妹群,形成更高一级区域单系群。 进而结合有关的鱼类种系发生和区域地质历史资料,叙述了河西  相似文献   

5.
随着古生物原始资料的不断积累,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化石资料进行搜集和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丰富的原始数据,使我们进行古生物地理研究,特别是大尺度定量古生物地理研究成为可能。文章从化石数据库的建立开始,详细地介绍一种古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全球381个腕足动物属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区分出4个腕足动物生物域(北方域、冈瓦纳域、泛大洋域、古赤道域)和9个生物区[东北欧区(Northeast European)、维尔科累马区(Verkolyma)、格兰丁区(Grandian)、华夏区(Cathaysian)、基墨里区(Cim-merian)]、中蒙日区(Sino-Mongolian-Japanese)、泛大洋区(Panthalassan)、西澳区(Westralian)和澳纽区(Aus-trazean),这4个域和9个区的生物地理区系特征与它们当时的古地理位置基本吻合。同时,多维尺度分析表明,与纬度相关的温度梯度是控制腕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古地理屏障和洋流可能在腕足动物空间分布模式的形成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孢粉分为五个孢粉组合带,即:SQ、PV、AV、LP和PG带。据对盆地孢粉植物群性质的讨论及其与国内外相关孢粉植物群的对比研究,本文将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二叠世早、中期的欧美区型植物群,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安加拉区-欧美区混生型植物群和晚二叠世中、晚期的安加拉区型植物群。古地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推论,即孢粉植物群的演化历史基本反映了塔里木地块的漂移、拼合进程。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藏南部色龙西山剖面色龙组新材料建立了二叠纪腕足动物一新属Grunteagen.nov,并对模式种Grunteagrunti(shiandShen)作进一步的讨论和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8.
贵州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刚  陈服官 《动物学研究》1989,10(3):241-249
本文报道贵州省两栖动物63种,其中省新纪录2种,即阔褶蛙和锯腿树蛙。将贵州划分为黔西高原中山、黔北中山峡谷、黔中山原丘陵、黔东南低山丘陵盆地和黔南低山河谷五个动物地理省。认为黔南低山河谷省属于向华南区过渡的华中地带。讨论了各动物地理省的地貌、气候、两栖动物区系特征及地理替代种类。分析了各动物地理省两栖动物区系的相似性及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二叠纪6个时期牙形石的分布及其古地理分区的划分和演变,探讨牙形石古地区分区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古气候演变的关系,应用上述古地理分区模式恢复科迪勒拉山脉有关地体牙形石群落的古地理。  相似文献   

10.
11.
黄冰 《古生物学报》2011,(3):304-320
灭绝事件对古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已引起关注,近期研究表明奥陶纪末大灭绝事件后多样性显著高于传统认识,而全球该时期腕足动物的古生物地理分布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已发表的和最新的资料及所掌握新数据的整理,建立全球腕足动物志留纪初鲁丹(Rhuddanian)早期(残存期)13个产地72属137个出现信息(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十万大山地区兽类区系及动物地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7-2000年对广西十万大山地区兽类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鉴定和分析,初步查明十万大山地区共有兽类81种,分别隶属9目23科55属,占广西全省兽类种类的55%,其中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14种,广西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20种。  相似文献   

13.
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古动物地理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滇西保山地块晚古生代Ting类、有孔虫、珊瑚、牙形刺、腕足类等动物群的古生物地理属性,根据牙形刺和Ting类化石,确定长期争论的丁家寨组的时代为Artinskian期,小型单体珊瑚Cyathaxonia动物群可出现在从早石炭世到二叠纪的多种沉积环境中,不一定指示冷水冈瓦纳型。根据沉积特征及对环境特别敏感的珊瑚和Ting类动物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全球构造事件,恢复保山地块的古地理演化模式。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业已系统研究过的园蛛科、狼蛛科和跳蛛科 5 5 0种中国蜘蛛的地理分布 ,讨论了在我国境内古北界和东洋界东段分界线的划分问题并提出了作者的主张 ;阐明了中国东洋界蜘蛛区系的特点 ,认为该界的西南区 (包括云、贵、川、湘西和鄂西 )是中国蜘蛛起源演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赣东北地区鱼类区系特征及我国东部地区动物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依据赣东北鱼类区系的特征,结合古地史资料,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分析其区系的形成和演化;进而对我国东部地区淡水鱼类动物地理区划进行了讨论并指出:赣东北以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应隶属于东洋区;南岭──武夷山──天台山──仙霞岭可构成东洋区南东亚亚区内次一级地理区划的分界线,即华东小区和华南小区的分界线;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应享有相同的区划级别,同处于东洋区南东亚亚区华东小区内。  相似文献   

16.
全球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早石炭世由于全球气候分带不明显,无显著植物分区现象,全球为一个一致性的植物区,即拟鳞植物区(Lepidodendropsis floral provinece)。晚石炭世和二叠纪,全球存在4个植物区,即华夏植物区(Cathaysian floral province)、欧美植物区(Euramerican floral province)、安加拉植物区(Angaran floral proince)  相似文献   

17.
二叠纪-三叠纪礁相房室海绵演化与灭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礁相房室海绵而言,早二叠世的物种数最少,中二叠世的分异度最高,晚二叠世的其次,中三叠世的较少,卡尼斯的增多,诺利期的更多。礁相房室海绵的演化反映出二叠纪-三叠纪有3次灭绝事件,分别发生在中二叠世末期、长兴期末期、卡尼期末期。这3次灭绝事件的规模各不相同:中二叠世末期的灭绝事件规模较小,它使83.8%的中二叠世礁相房室海绵种灭绝;长兴期末期的灭绝规模最大,它使100%的长兴期种灭绝;卡尼期末的灭绝事件规模也较大,它使97.7%的卡尼期种灭绝。  相似文献   

18.
早石炭世由于全球气候分带不明显,无显著植物分区现象,全球为一个一致性的植物区,即拟鳞木植物区[WT5”BX](Lepidodendropsis [WT5”BZ]floral province)。晚石炭世和二叠纪,全球存在4个植物区,即华夏植物区(Cathaysian floral province)、欧美植物区(Euramerican floral province)、安加拉植物区(Angaran floral province)和冈瓦纳植物区(Gondwanan floral province)。华夏、欧美和安加拉植物区皆位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Laurasia), 冈瓦纳植物区位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Gondwana)。本文通过对全球石炭纪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的一些焦点问题的综合评述和分析,试图为古大陆再造研究提供古植物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蚂蚁区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9,20(6):446-450
从早寒武纪至早侏罗纪,西双版纳古陆一直与其南面的缅甸古陆连为一体,并具有相同的物种起源和演化历史,但西双版纳古陆分别于晚石炭纪和中,晚侏罗纪两次沦为海洋,其物种起源与演化成果前功尽弃,蚂蚁起源于白垩纪中后期或更早,大量分化于第三纪,至白垩纪早期,西双版纳古陆同时与南面的缅甸古陆和北面的中国古陆 为一体,从此再未沦陷,因此西双版纳的物种是此时开始从缅甸古陆和中国古陆同时移入的,至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  相似文献   

20.
用模糊聚类法处理四川20县(市)的鸡形目鸟类资料。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中山-平原区,西部中山-高山区,以及川西北山原区的鸡形目鸟类区系彼此差异较大,进面对鸡形目鸟类区系的结构特点作了比较和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