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孕妇水囊引产4─6个月龄的胎儿取肝,采用LaBrecque方法提取人肝刺激因子(hHSS)。经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肝DNA法测定其生物活性。表明此hHSS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采用皮下注射CCl4和饮用10%乙醇来制备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了hHSS的保护肝脏作用。结果表明:hHSS可使CCl4-乙醇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死亡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肝组织切片表明:hHSS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明显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hHSS对CCl4-乙醇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四氯化碳(CCl4)损伤正常大鼠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细胞原癌基因(c-fos/c-jun)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表明,当成年大鼠的静息期肝细胞受到CCl4损伤性刺激后,c-fos/c-jun产物(Fos和Jun)水平升高,在CCl4处理后30min开始升高,在4h时消失。8h后Fos/Jun再度出现,并持续24h以上。ICC法表明,Jun阳性细胞为靠近肝中央静脉区的肝实质细胞。根据上述资料推测,肝受CCl4损伤后肝细胞的原癌基因c-fos/c-jun出现即时的与滞后的两次表达,这与肝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有关,这种基因表达也许可作为肝再生过程中识别特殊体液因子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采用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法,观察了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r-hHGF对CCl4染毒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hHGF保护组较CCl4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内丙氨酸转氨酶、钾离子漏出明显降低。结果提示,r-hHGF可减轻CCl4对肝细胞膜的损伤,提高细胞膜的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大鼠再生肝刺激因子抗四氯化碳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德正  邵青 《生理学报》1993,45(5):498-504
我们以往的研究证明,大鼠再生肝具有抗四氯化碳损伤的能力。本工作进一步研究其机制,首先从部分(68%)肝切除后不同的再生肝的取肝刺激因子,用^3H胸腺嘧喧核苷测定rHS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切除肝后72h的rHSS活性较对照组约增加7.7倍。然后将rHSS注射给小鼠,观察其抗CCl4损伤肝的效应,具体表现如下:rHSS能减少CCl4中毒小鼠的死亡率和降低CCl4所增高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鼠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24h,并利用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细胞损伤模型,检定15-甲基-前列腺素F2α(15-Mt-PGF2α)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15-Mt-PGF2α可显著降低中毒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并降低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稳定脂质膜。(2)显著促进中毒肝细胞RNA和DNA的合成。(3)超微结构证实15-Mt-PGF2α能减轻CCl4对肝细胞脂质膜,染色质,线粒体,内质网和核蛋白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肝缺血再灌流损伤和复方丹参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后再灌流时酶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肝缺血2小时后再灌流3小时,肝SDH、Mg2+-ATPase、G-6-Pase的活性明显降低,LDH、ACP的活性明显增强。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颗粒明显减少,肝窦扩大、窦壁内皮细胞肿胀,胆小管扩张,微绒毛减少、断裂。复方丹参对肝细胞的缺血再灌流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采用无血清原供培养大鼠肝细胞法,观察了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r-hHGF对CCl4染毒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hHGF保护组较CCl4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内丙氨酸转氨酶,钾离子漏出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与秋水仙碱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4组、川芎嗪组和秋水仙碱组。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组比较,川芎嗪组血清ALT、丙二醛(MDA)、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肝组织MDA明显减低,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显著减轻,结蛋白(Desmin)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两治疗组之间,血清PCⅢ、HA及肝组织Desmin阳性细胞数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无显著差异。表明川芎嗪有明显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和肝纤维化作用。秋火仙碱抗肝纤维化效应与之相似,但无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四氯化碳(CCl4)损伤正常大鼠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细胞原癌基因(c-fos/c-jun)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表明,当成年大鼠的静息期肝细胞受到CCl4损伤性刺激后,c-fos/c-jun产物(Fos和Jun)水平升高,在CCl4处理后30min开始升高,在4h时消失。8h后Fos/Jun再度出现,并持续24h以上。ICC法表明,Jun阳性细胞为靠近肝中央静脉区  相似文献   

10.
脂质营养对中华绒螯蟹幼体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江洪波  陈立侨  周忠良  温小波 《动物学研究》2001,22(1):64-68,T001,T002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期幼体肝胰腺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蟹的肝胰腺腺管上皮由E,F,B和R4种细胞组成,其中E细胞为胚胎细胞,能分化成其他3种细胞;B,R和F细胞均呈,高柱状,腔面有发达的微绒毛,基底部有基膜,呈明显的极性分布;B细胞粗面内质网丰富,胞质中有1-2个大液泡,起分泌作用,属分泌液;F细胞内含发达的粗面内质网,还可见酶原颗粒;R细胞胞质中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游离的核糖体和脂肪滴,主要起贮存养人的作用。细胞的连接有紧密连接和中间连接2种方式。与脂质营养缺乏时相比,脂质营养充足的幼体其肝胰腺超微结构有如下特点:R细胞质中有连多的脂肪滴,线粒体呈饱满的圆形或椭圆形,且膜未见有内陷或萎缩,滑面内质网膨胀成小泡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抗四氯化碳染毒小鼠肝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测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的保肝作用,本工作观察到r-hHGF降低CCl4染毒小鼠血清ALT和AST升高的幅度,减轻肝组织受损的程度和防止肝细胞器的破坏,而且,r-hHGF的这种保肝效应所需剂量极小,为ng级。根据上述资料推测,r-hHGF为一极有效的保护小鼠肝抗CCl4损伤的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2.
绒山蝠肝细胞电镜观察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绒山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肝组织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肝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发达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在线粒体的周围有一层粗面内质网包绕,二者的密切关系,不仅在绒山蝠其他组织中,且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中均未观察到。该种肝细胞的LDH同工酶以M亚基为主,主要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显示,奶油黄、液氮致局部冻伤及CCl_4所致的三种肝损伤中也有细胞角蛋白(CK)异常表达肝细胞。(1)在局部肝冻伤及奶油黄性肝损伤中表明不伴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坏死不能直接引起肝细胞CK表达的改变;(2)在奶油黄性肝损伤中显示了卵圆细胞对肝细胞CK异常表达的诱导作用,表明层粘连蛋白(LN)可能是这种作用的媒介;(3)在CCl_4致慢性肝损伤中表明肝细胞CK异常表达和LN异常沉积无论在位相上还是在时相上都一致,提出肝小叶结构破坏可能也是通过LN异常沉积而影响肝细胞的CK表达;(4)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表明CCl_4性肝损伤中肝细胞中间丝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伴随着CK19阳性抗原决定簇的出现;(5)设计了一种局部肝冻伤模型,利用这种模型表明,CK19阳性肝细胞在肝小叶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且伴纤维组织增生时出现,随小叶结构的恢复而消失。这是对关于肝细胞CK异常表达是肝小叶结构修复过程中局部肝细胞的修复性反应这一假说的有力支持。讨论了这种改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核膜     
核膜的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核膜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及其所夹的低电子密度透明腔隙所组成。这个腔隙称为核周腔,其宽度随细胞的不同区域、类型和生理状况而异,变化幅度为150—700A。核周腔与细胞质中的粗面内质网囊腔相通连。核膜的内膜和外膜的厚度均为75A左右。但是,内膜和外膜在功能上和生化成分上是有所不同的。外膜外表面经常附着核糖体,有时与粗面内质网相连。  相似文献   

15.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生物学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亚克隆于表达质业PBV-220,构建了高效表达菌株,其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可溶性蛋白的20%,表达产物在体内具有促进肝细胞DNA合成和提高CCl4致中毒性肝功能衰竭大鼠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亚克隆于表达质粒pBV-220,构建了高效表达菌株,其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可溶性蛋白的20%,表达产物在体内具有促进肝细胞DNA合成和提高CCl4致中毒性肝功能衰竭大鼠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维道  靳程留 《兽类学报》1995,15(4):284-288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绒山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肝细胞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肝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发达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在线粒体的周围有一层粗面内质网包绕,二者的密切关系,不仅在绒山蝠其他组织中,且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中均未观察到。该种肝细胞的LDH同工酶以M型基为主,主要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观察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CCl4染毒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rhHGF(5ng/ml)预自理后可显著提高CCl4(15mmol/L)染毒肝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K^+的漏出;(2)表皮生长因子(EGF,50ng/ml)和rhHGF(5ng/ml)合用预处理肝细胞,CCl4染毒后细胞内ALT、K^+漏出较rhHGF和  相似文献   

19.
小麦耐盐系愈伤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用正筛选法选出的耐1%、2%和2.5%NaCl的小麦3个耐盐细胞系进行了详细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耐盐程度的提高,小麦愈伤组织细胞的质体膨胀状态,数量有减少的趋势。耐低盐浓度(1%NaCl)的细胞系线粒体结构与对照差别不大,而耐高浓度盐分的细胞系对对照有明显差异。耐盐系细胞的线粒体,粗糙型内质网及核糖体数量比对照细胞增加,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膨胀,细胞核核质凝聚,核膜膨胀,液泡发达,细胞壁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肝再生刺激因子对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威  梅懋华 《生理学报》1992,44(1):54-61
我们前文证明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本文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并获得如下结果:(1)HSS显著提高由CCl_4所降低肝细胞膜、线粒体膜和微粒体膜的流动性,使其上升到对照水平。(2)HSS使CCl_4所致的肝组织丙二醛升高幅度降低。(3)HSS使CCl_4所致的肝组织谷胱甘肽降低的含量回升。(4)HSS能刺激受CCl_4损伤的肝再生,促进肝细胞合成DNA和~3H-TdR掺入肝细胞DNA。这些结果提示,HSS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抗CCl_4所产生的自由基对膜脂质的过氧化。此外还加强肝细胞本身抗氧化能力和促进受损肝脏再生。这些保肝机制可能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