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深红酵母及其产生的类胡萝卜素的培养优化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小型发酵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深红酵母和类胡萝卜素有影响,初始pH值越低,色素的积累量越高,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能有效地增加色素积累的速度和初始色素积累量,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色素积累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木质纤维素原料水解产物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木糖,其中葡萄糖很容易发酵,致使木糖成为木质纤维素发酵的关键,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1766是自然界木糖发酵性能较好的天然酵母之一。研究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pH值、摇床转速等因素对休哈塔假丝酵母1766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休哈塔假丝酵母发酵木糖制乙醇工艺的适宜条件为好氧条件,发酵时间为2d,发酵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50r/min,初始pH值为5,此时乙醇收率最高可达68.62%。  相似文献   

3.
烟梗是卷烟工业的一种典型固态废弃物,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waste tobacco stem,WTS),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一株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JLC固态发酵WTS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PB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在选择的10个相关因素中,装载量、培养时间和酵母粉添加量是影响类胡萝卜素产量的3个关键因素。在PB实验条件下,深红酵母JLC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高量可达21.54μg/g。  相似文献   

4.
深红酵母JLC固态发酵废弃烟梗制备类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梗是卷烟工业的一种典型固态废弃物,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waste tobacco stem,WTS),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一株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JLC固态发酵WTS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PB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在选择的10个相关因素中,装载量、培养时间和酵母粉添加量是影响类胡萝卜素产量的3个关键因素。在PB实验条件下,深红酵母JLC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高量可达21.54μg/g。  相似文献   

5.
发酵条件对短梗霉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短梗霉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初始蔗糖浓度,酵母膏浓度,NH4^ 浓度,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发酵条件对短梗霉多糖发酵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条件对多糖发酵有显著的影响,当初始pH,初始蔗糖浓度,NH4^ 浓度,酵母膏浓度和装液量分别为6.5,5.0%,0.5g/L,0.2%和25ml时多糖的产量达到最大值;但接种量在2.0%-7.0%之间对多糖的产量影响不大,可见,通过对培养条件的调整,有助于短梗霉多糖的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红酵母NZ-01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红酵母菌株NZ-01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发酵工艺与中试生产。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研究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中试放大生产。结果显示,该菌最适生长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蔗糖10g/L,酵母膏10g/L,牛肉膏2.5g/L;色素合成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g/L,蔗糖10g/L,酵母膏2.5g/L,牛肉膏5g/L。最适生长起始pH值为6.0,最适接种量为8%,生长周期为44h;最适色素合成起始pH值为7.0,最适色素合成接种量为8%,色素合成周期为48h。发酵优化后的色素产量3.88μg/mL较优化前1.71μg/mL提高了127%。中试产量达3.05μg/mL。红酵母菌NZ-01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以应用于中试生产虾青素,有规模化生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补料发酵方式对发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夫酵母的不同补料发酵方式进行了研究,期望提高发酵产率,以便对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恒pH葡萄糖-氨水流加培养,色素量和生物量均具有最大值,分别为54.3μg/ml和49.5μg/ml;其次是指数流加培养,色素量和生物量分别为49.9μg/ml和47.4mg/ml;恒pO2流加方式下色素量和生物量分别为34.04ug/ml和35.4mg/ml;恒pH葡萄糖流加方式所得的色素量和生物量最小,分别为32.3μg/ml和31.5mg/ml。不同的补料发酵方式对发夫酵母生长和色素形成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粘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是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的产量找出粘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对粘红酵母菌体生长和色素形成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蔗糖40g/L、酵母粉20g/L、转速150r/min、装液量30mL/500mL、发酵时间84h。在此条件下,粘红酵母摇瓶发酵的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产量分别达15.17g/L、718.6μg/g、10.9mg/L,依次比初始发酵提高了1倍、7.4倍和15.8倍。发酵过程动态分析表明,84h色素产量达最高峰。  相似文献   

9.
陈敏  王静馨 《生物技术》1995,5(4):37-39,46
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作为评价指标、加权单纯形方法优化发酵过程工艺条件。应用本方法,对以谷氨酸发酵废液为原料的酵母发酵过程的发酵温度、pH、菌种量、初始糖浓度、通气量及流加液糖浓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酿酒酵母突变株J-X25胞内合成GSH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筛选得高产谷胱甘肽(GSH)产生酵母甲硫氨酸缺陷型变株J-X25为试验菌株。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佳发酵温度为30℃、最佳装液量为100ml/500ml、接种量10%、摇床转速为220r/min。在酵母细胞培养到对数期,加入过氧化氢刺激细胞发生应激反应和乳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改变细胞通透性,GSH总量达到0.253g/L,比不添加两者情况下的GSH产量高出52%。结果表明优化培养条件后,J-X25胞内积累GSH比出发株提高79%。  相似文献   

11.
《菌物学报》2017,(4):503-511
本研究以提高深红虫草Cordyceps cardinalis C033次级代谢产物卵孢菌素的产量为目标,对其产卵孢菌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深红虫草产卵孢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深红虫草产卵孢菌素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最佳发酵参数为:发酵时间6d,培养基初始p H 7.0,接种量6%,培养温度24℃,每500m L锥形瓶装液量100m L,摇瓶转速120r/min。用最佳培养基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后获得卵孢菌素448.70μg/m L,产量是优化前的10.14倍。该研究结果为菌株C033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等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培养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结论: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有利于鸡腿菇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在初始pH值6、接种量10%、温度26℃、250ml摇瓶装液量l00ml的条件下,鸡腿菇深层发酵结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鸡腿菇适宜发酵周期为144h,胞外多糖最高可达1.98g/L。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粉丝废液固定化红曲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明  钟键江 《菌物系统》2003,22(1):123-127
对以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 purpureus,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丝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0℃;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20%,通气量为0.35vvm,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王克明  钟键江 《菌物学报》2003,22(1):123-127
对以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purpureus,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丝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0℃;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20%,通气量为0.35vvm,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15.
利用葡萄糖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紫外线诱变处理真养产碱杆菌H16,获得高效利用葡萄糖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突变株。摇瓶发酵试验证明,突变株耐糖程度及其积累PHB的能力均优于亲株H16。PHB积累量达10g/L以上。  相似文献   

16.
汉逊德巴利酵母发酵葡萄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78株耐高渗酵母中,筛选到1株由葡萄糖发酵高产D-阿拉伯糖醇的酵母。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证实该菌株为Debaryomyces hansenii,保藏编号CICIM Y 0504。研究该酵母摇瓶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摇瓶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00 g/L,酵母膏10 g/L,初始pH值3,装液量20 mL/250 mL,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发酵120 h,D-阿拉伯糖醇浓度达90.37 g/L,转化率45.18%。在15 L发酵罐对该酵母进行扩大培养,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200 g/L的分批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64.07 g/L,转化率33.94%;葡萄糖浓度控制在30~50 g/L的分批补料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125 g/L,转化率37.5%。研究结果对葡萄糖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紫外线诱变筛选出能利用葡萄糖高积累PHB的突变侏-真养产碱杆菌920。研究了碳源和氮源对该菌株发酵积累PHB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批摇瓶发酵中碳源和氮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和0.33%。经过36h的发酵菌体干重、PHB含量、PHB浓度和PHB的产率分别为19.3g/L、56.3%、10.86g/L和0.22。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可行的细胞色素 P450测定方法。考察了以烷烃为单一碳源的酵母细胞色素P450的一氧化碳差示光谱,峰值约为455nm。观察了烷烃培养的酵母细胞色素 P450在生长期中的消长。比较了十四醇、十四醇添加苯巴比妥、以及正十四烷等三种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和发酵产物的成份。结果表明,细胞色素 P450为烷烃转化成二元酸所必需。烷烃为单一碳源培养酵母时,培养基中过量尿素(0.2%以上)促进烷烃利用和酵母生长,降低细胞色素 P450生成和二元酸的积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本研究室以前报道,提出了烷烃代谢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金宏杰  牛玉静  曹红  李春  罗婷  沈瑞麟 《菌物学报》2019,38(7):1130-1140
本实验对前期研究得到的具有高产红色素能力的产紫青霉突变菌株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9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的同时作出了对红色素的安全性评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蔗糖浓度、酵母膏浓度和装液量对红色素色价的影响;并且研究了P. purpurogenum Li-3-9产生的红色素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40g/L、酵母膏4g/L、装液量为45mL、接种量4%、培养温度32℃、初始pH值6.9、培养时间168h、摇床转速150r/min,红色素色价最高达到了11.4U/mL。通过计算斑马鱼胚胎致死率、心率、畸形率及孵化率可知,该色素无致死毒性,并且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产β—甘露聚糖酶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降糖酶的地衣芽孢杆菌,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获得高酶活力NK-27菌株,在以魔芋粉、豆饼粉为碳氮源添加无机盐的发酵培养基中,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达110.49u/ml。初始PH值、装液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产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