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两个反义基因在番茄工程植株中的生理抑制效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番茄乙烯形成酶(EF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cDNA转化番茄子叶,获得两个转基因系统,分别比较了两个基因系统果实和叶片的乙烯生成速率,果实中EFE酶活性和果胶酶活性,表明反义EFE基因在番茄工程植株中能显著抑制EFE酶活性和乙烯生成,反义PG基因则主要抑制是PG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转美州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番茄的叶片电导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美州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DP)的第三代(D3)番茄及其对照,经低温处理后进行幼苗叶片组织电导率测定,发现转基因各组电导率均比对照明显降低,说明导入的AFP基因已经表达并使番茄获得抗寒性。  相似文献   

3.
用番茄乙烯形成酶(EF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cDNA转化番茄子叶,获得两个转基因系统。分别比较了两个基因系统果实和叶片的乙烯生成速率、果实中EFE酶活性和果胶酶活性,表明反义EFE基因在番茄工程植株中能显著抑制EFE酶活性和乙烯生成;反义PG基因则主要是抑制其PG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竹梅  黄兴奇 《遗传学报》1998,25(2):155-159
通过子叶与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AGL1)共培养,将表达载体pHLPE中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一种人来源的典型糖蛋白)基因(epo)导入番茄,然后用卡那霉素进行筛选,获得了抗性植株。经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分析,证明部分抗性植株中整合了epo基因。通过对转基因番茄植株叶片的粗提蛋白进行EPOELISA检测,结果表明,hEPO在番茄中的表达量为约400pg/g叶片。经用转基因植株叶片粗提蛋白饲喂依赖于EPO的TF1细胞,表明番茄EPO具有体外(invitro)生物活性,这暗示用植物生产的EPO可作为体外药物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低温保护剂对番茄幼苗抗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由我们研制的植物低温保护剂对番茄幼苗抗寒力的影响。用植物低温保护剂处理番茄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比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电导率降低。脯氨酸、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的TTC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抗寒力鉴定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可抵抗-2℃─-5℃[-2℃(5h)─-3℃(3h)-─4℃(3h)─-5℃(1h)]长达12小时的低温,田间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可抵抗-2℃─4℃低温长达一周。  相似文献   

6.
利用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县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以^32P标记的寡核苷酸(40bp)为探针检测了细胞外钙调素对番茄细胞rbcS-3A及rbcS-3C基因表达的影响。当向暗中培养的番茄悬浮细胞(第7天)中加入外源纯化钙调素(10^-7mol/L)并处理24h后,rbcB-3A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而相同深度的S-100蛋白和BSA则没有作用。加入外源钙调素(1  相似文献   

7.
花的调节基因的开放和关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动物和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调节基因决定细胞的最终发展方向。目前,许多调节基因的表达方式已经在时间和空间上被确定下来,比如在研究花的结构基因时所涉及到的花的调节基因。现在已经明确的花的结构基因有LFY基因(LEAFY基因)、AP1基因(APETALA1基因)和AG基因(AGAMOUS基因)。其中,LFY基因和AP1基因决定花的分生组织;AG基因负责控制雄蕊和心皮。那么,这些结构基因是如何受调节基因的控制?环境因素(比如日照时间)又是如何影响花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目前已有两项研究对以上问题提…  相似文献   

8.
应用CATS法分离和鉴定猪GFAP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比较锚定序列宗踪(CATS)法,选择人和小鼠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的同源区域设计引,用PCR方法从二花脸猪基因组中分离到412bp的基因片段,经与基因资料库中已训功能基因的同源性比较,该片段可鉴定为猪的GFAP基因,利用猪-啮齿类体细胞杂克隆板将GFAP基因定位于猪12号染色体12p11-(2/3)P13区域。  相似文献   

9.
番茄果实由绿转红的过程中,焦磷酸: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PFP)的酸型发生转化。在体外通过胰蛋白酶处理部分纯化的番茄绿果实中PFP来探讨酶型转化的原因。蛋白免疫印渍结果证实PFP的α-亚基比β-亚基更容易受到胰蛋白酶的降解,这也是PFP经胰蛋白酶处理后酵解与生糖活性下降的原因。然而PFP的亚基经尿素解离后,以胰蛋白酶处理的蛋白免疫印渍分析却表明PFP的两种亚基均被胰蛋白酶更加有效地降解,显然α-亚基在PFP的高级结构中有更多的酶切位点外露,而β-亚基上的酶切酶点可能位于分子的内部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ProcNatlAcadSciUSA ,2 0 0 2 ,99:1 330 2~ 1 330 6早期研究表明番茄果实的梨形性状由位于第二染色体的一个隐性基因ovate所控制 ,ovate基因位于分子标记TG645附近 ,以此标记为探针筛选番茄BAC文库将该基因定位于一个长为 1 0 5kb的DNA片段内 ,进一步的分子标记定位表明该基因在含有 8个ORF的 55kbDNA内。通过PCR扩增了圆形番茄这一区域DNA并进行测序 ,结果表明突变体的ORF6中有三处发生了突变。ORF6由两个外显子和 1个内含子组成 ,有一个点突变和一个 2bp的插入或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11.
NAC(NAM-ATAF1,2-CUC2)转录因子在植物胁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探讨三舭丹基因在番茄抗低温胁迫中的功能,分离了番茄LeNLP4转录因子基因,并获得转正义LeNLP4基因番茄植株。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LeNLP4的表达受低温诱导。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在4℃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具有较高的生长量和光系统II(PSH)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速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过表达株系中SICBF1的表达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LeNLP4的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番茄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将整合在Ti质粒上的Psaur基因(生长素调节基因和细胞激动素合成酶基因的融合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番茄品种中蔬四号、强力米寿、粉红甜肉、US—Ⅰ、US—Ⅱ中。对D1代转基因番茄用聚丙稀酰凝胶电泳方法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与对照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有明显差异,谱带多少和强弱都有所不同,而且相应地出现了植株形态学上的差异。间接验证了外源DNA的导入。说明同工酶分析方法和田间形态学检测可作为转基因植株早期筛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洲拟鲽抗冻肽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物抗冻肽(AFP)以降低动物体液冰点而使其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因而AFP在防寒抗冻方面有较大的潜力。根据美洲拟鲽AFP基因的cDNA序列,人工合成了AFP及春含前导序列的proAFP的cDNA,并构建成PAFP及PPAFP原核表达载体。由于AFP表达量少且蛋白分子很小,用SDS-蛋白电泳难以检测。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把报道基因CAT的CDNA按读码框连接到AFP的3'末端,构建成融合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4.
极地海域中的鱼类非常耐寒。它们的血液里常含有两种能降低其体内冰点的蛋白质:抗冻糖蛋白(AFGP)和不含糖的抗冻蛋白或抗冻多肽(AFP)。这些蛋白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并将黄盖鲽AFP导入虹鳟鱼和大西洋鲑鱼,而改变了它们的抗冻性能。为开展中国的抗冻转基因鱼研究,本项目对中国北方的耐寒淡水鱼的抗冻基因进行了分离研究。所用实验材料鱼为中国内蒙古北部生活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waleckii),属鲤形目(Lypciniformes),鲤科(L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inae)。基本按标准方法构建瓦氏雅罗鱼的基因文库,只在包装反应至30分钟时,再加一份BHB2690制备物,并延长30分钟反应时间。所得文库的成斑率大于1×105pfu。已知AFP基因常常多至40个拷贝,故已够用。采用通用的原位分子杂交和Southern分析进行瓦氏雅罗鱼AFP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及其亚克隆分析。以北美黄盖鲽AFP基因片段为探针,从瓦氏雅罗鱼DNA文库中筛选了三个阳性克隆。图一所示为其中一个的双份膜及其复筛结果。图二为这个阳性克隆DNA经过三种限制酶切后,同时与北美黄盖鲽AFP基因片段和该基因0.4KbcDN  相似文献   

15.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转化番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将含有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的质粒pRSSGNA1通过冻融法转化到根癌土壤杆菌9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菌株LBA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栽培品种“C8”、“A39”和“A53”,获得了含GNA基因的43株转化植物株。通过卡那霉素抗性鉴定、NPTⅡ基  相似文献   

16.
几种扩血管多肽对bF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C-型心房利太(CNP)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平滑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孵育24h后,bFGF刺激VSMC增殖较对照组增加2.1倍(P〈0.01),细胞内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1.4倍(P〈0.01),PKC及MAPK活性分别增加1.5和2.5倍(P〈0.010;Adm.CGRPt CNP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有关幽门螺杆菌(HP)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基因分型方法包括:质粒分型、限制性内切酶分型(REA)、核糖分型、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RFLP)分型、任意引物PCR(AP-PCR)分型、PCR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分型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等。基因分型方法广泛用于HP的研究,如基因图的构建、感染复发、耐药机  相似文献   

18.
番茄果实由绿转红的过程中,焦磷酸:果糖-6-磷酸转移酶的酶型发生转化。在体外通过胰蛋白酶处理部分纯化的番茄绿果实中PFP来探讨酶型转化的原因,蛋白免疫印渍结果证实PFP的α-亚基比-更容易受到胰蛋白酶的降解,这也是PFP经胰蛋白酶处理后酵解与生糖活性下降的原因,然而PFP的亚基经尿素解离后,以胰蛋白酶处理的蛋白免疫印渍分析却表明PFP的两种亚基均被胰蛋白酶更加有效地降解,显然α-亚基在PFP的高级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aroG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pheA、tyrB基因的串联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脱氧-2-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DAHP)是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之一,在大肠杆菌中由aroG基因编码。本文用NTG诱变得到对苯丙氨酸类似物间氟苯丙氨酸(mFP)和对氟苯丙氨酸(pFP)有抗性的大肠杆菌突变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了aro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在λ噬菌体的pR启动子驱动下得到表达,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上出现清晰的条带,酶的比活提高了1.7倍。在pheA(编码分枝酸变位酶CM和预苯酸脱水酶PD)、tyrB(编码苯丙氨酸转氨酶PAT)基因克隆、串联克隆和表达完成的基础上,将aroG基因和pheA、tyrB基因以aroG-pheA-tyrB的顺序三基因串联到表达载体进行表达,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三个基因都能在λ噬菌体的pR启动子驱动下表达,与对照菌株相比,酶比活分别提高了1.7倍、13.9/7.8倍和2.3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原抗HFRSV衣壳蛋白McAbF3^1株轻链可变区基因,由连接肽体外连接获得单链抗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从鼠源抗HFRSV衣壳蛋白McAbF3株细胞中分离总RNA,以oligo(dT)18为引物逆转录成cDNA,通过PCR扩增出抗体的轻链(VL)和重链可变区(V11)基因,由连接本外连接获得单链抗体(SeFv)基因。将此单链抗体(SeFv)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