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硫酸盐还原菌净化含铬电镀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介驰  庹莉 《生物技术》1997,7(1):32-34
本文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在还原剂的参与下净化含铬电镀废水中间试验的工艺条件,通过净化措施,使废水中Cr(6 )含量由30~40mg/L,下降为0.1mg/L以下,达到了废水排放标准。去除率为99.67~99.97%。分批净化电镀废水103t,试验证明废水净化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消除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介绍了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几种主要方法和原理。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重金属废水主要是通过将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成不溶性的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的方式 ,或直接通过以菌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完成的。目前研究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方法有分批沉淀工艺、吸附处理工艺、化学法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工艺、全混合处理工艺及硫酸盐还原菌的厌氧上流式污泥床和流化床工艺 ,并对其主要的工艺指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以圆币草发酵液为碳源时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以圆币草(Hydrocotyle verticillata)发酵液作为碳源时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效果,以便于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方法】以厌氧污泥为硫酸盐还原菌接种菌群,添加大型水生植物圆币草发酵液,并以乙醇、乳酸钠、葡萄糖、蔗糖和乙酸钠为对照,测定不同碳源下硫酸盐还原效率,分析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Cd2+,Cu2+,Ni2+)的去除能力。【结果】硫酸盐还原菌能有效利用圆币草发酵液中有机物,在COD/SO42-为1.2、5.0和7.0时硫酸盐最大还原率分别为24.4%、43.6%和60.0%。以发酵液为碳源时硫酸盐还原效率高于葡萄糖、蔗糖和乙酸钠,但低于乙醇和乳酸钠。在添加圆币草发酵液的批次试验反应器中,对低浓度4种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d2+、Cu2+、Pb2+和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5.2%、98.7%、93.0%和89.6%。当Cd2+、Cu2+、Pb2+和Ni2+浓度为10 mg/L时,以圆币草发酵液为碳源的批次反应器对4种重金属离子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均超过90%,且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没有受到抑制。【结论】大型水生植物发酵液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的碳源,不仅能有效进行重金属废水的生物深度处理,而且可以实现大型水生植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分离和筛选适宜的SRB菌株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从77个环境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9株SRB菌株,其中5株菌通过16S rDNA序列的测序、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株菌都为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菌株,通过与Gen Bank中登录菌株比对,菌株SRB-6和SRB-8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菌株SRB-4、SRB-12和SRB-15鉴定为Desulfovibrio oxamicus。对5株硫酸盐还原菌进行了还原硫酸盐的研究,菌株SRB-12还原能力最强,经60 h培养,可还原培养基中88.83%的硫酸盐。  相似文献   

5.
从处理硫酸盐废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ttqe reactor,ABR)的污泥中分离到1株硫酸盐还原菌,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并对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该菌株为杆状或弧状,大小为(0.5~0.7)μm×(1.4~1.9)μm,革兰染色阴性,芽胞染色阴性,能运动,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菌株最适生长pH为7.0~8.0,喜中性偏碱环境;初始[SO4^2-]为2000mg/L,OD600nm。值为1.206,SO4^2-去除率达到71%;该菌株能分别利用乳酸、丙酮酸、丁酸、乙酸、乙醇、甲醇、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进行硫酸盐异化还原,乳酸最有利于该菌SO4^2-的去除,SO4^2-去除率为91.4%,其次为丙酮酸,达到51.2%。基于16SrDNA序列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此株菌是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的硫酸盐还原菌,与Desulfovibrio具有96.0%的序列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960376 含硫酸盐废液的厌氮处理[英]/Colleran, E.…∥Antonie Leeuwenhoek J. Microbiol.-1995,67(1).-29~46[译自DBA,1995,14(7),95-04294] 造纸印刷工业、糖浆发酵工业以及食用油精炼厂在产生的含硫酸盐废水厌氧处理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毒性、甲烷产量降低、气味及腐蚀作用。综述了异化硫酸盐还原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讨论了下列各点:(1)硫酸盐还原菌在乙酸上的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海洋沉积物中富集获得硫酸盐还原菌群,改变pH值进行培养,分析pH值对硫酸盐还原性质的影响,明确菌群组成和进行硫酸盐还原功能基因预测,探究硫酸盐还原机制。【方法】分析硫酸盐还原菌群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硫酸盐还原率,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ICRUSt软件分析硫酸盐还原菌群优势菌组成及硫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相对丰度。【结果】硫酸盐还原菌群在不同pH值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硫酸盐还原率出现显著变化(P<0.01),在pH 5.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34±0.01和96.52%±0.44%。高通量测序数据显示,pH 5.0时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Bacillus),相对丰度较高的基因为同化性硫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结论】硫酸盐还原菌富集生长的最适pH 5.0,在此条件下的高硫酸盐还原率由同化性硫酸盐还原途径主导,为揭示硫酸盐还原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持,并拓宽了硫酸盐还原菌实践应用方面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生物制药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高、悬浮物高、硫酸盐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随着国家对环保排放标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否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已经成为制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生物法处理生物制药废水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生物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TDN)对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生长的影响,将从污水中分离到的硫酸盐还原菌和从pH为2~3的酸性土壤中分离到的脱氮硫杆菌(TDN)用于含适当浓度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模拟污水的处理,并测定单菌或混菌培养后系统中硫酸盐、硝酸盐浓度的变化以及硫化氢的产量。结果表明,在仅接种硫酸盐还原菌的培养系统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分别降低4.8%和1.0%;而在同时接种脱氮硫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系统中硫酸盐的含量升高了4.7%,但硝酸盐氮含量降低了25%,这一作用随着培养基中硝酸盐起始浓度的提高而得到加强。另外,混菌培养系统的硫化氢浓度比单一硫酸盐还原菌培养系统降低了65.93%。由此推断,在混菌培养系统中,脱氮硫杆菌通过其反硝化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使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从而抑制其生长并减少了硫化氢的产生。这对预防硫酸盐还原菌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合成废水为基质,研究了采用硫酸盐还原-甲烷化两相厌氧新型工艺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系统运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化-硫酸盐还原反应器的适宜pH为6.5-7.0;500mg/l的S~(2-)使SRB的硫酸盐还原活性下降;208mg/l的[H_2S]_L抑制MPB活性的95.4%;推导出估算气提塔出水回流比R的模型;以得到的工艺条件为依据处理了含19200mg/1的SO_4~(2-)和29400mg/l COD的味精废水.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对单叶黄荆(Vitex simplicifolia)模式标本的研究,结合在其模式产地的野外调查,发现单叶黄荆与黄荆(V.negundo)并无本质区别,不宜作为独立的种,但其叶片为单叶而且比较稳定,将其降级并组合为黄荆的变种。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在沈阳的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 .)上发现了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 (PucciniaxanthiiSchwein .f.sp .ambrosia trifidaeS .W .T .Batra) ,这是在我国三裂叶豚草上发现的一种新病菌。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该锈菌的冬孢子和吸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Flora of China》及其它的相关文献均无关于竹亚科簕竹属毛凤凰竹花和果的描述或记录,本文作者采集制作了该竹子繁殖器官标本,并对其进行了描述,主要特征:花枝长50~160 cm;花序为总状花序或简单的圆锥花序;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小穗含小花5~8朵,小穗轴节间形扁,长3~4 mm,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无毛;内稃线形;花丝长6~10 mm,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羽毛状;鳞被3;雄蕊6。花期3~4月。成熟颖果为细狭的长圆形,长0.8~1.0 cm,直径2.0~2.5 mm,棕褐色,果皮较厚。花标本采自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竹类植物区。  相似文献   

15.
谷勇  陈芳  吴昊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10):1055-1060
以版纳省藤的萌蘖芽为试材,从取材、材料的处理、外植体的诱导分化、芽的增殖、生根以及影响试管苗形成几个重要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版纳省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技术和方法,获得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芽的诱导分化及芽的增殖最佳配比浓度。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0.5mg·L-1NAA、0.5mg·L-1KT和0.1mg·L-1BA,产生的有效苗最多;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1.5~2.0mg·L-1IBA生长素有利于版纳省藤组培苗生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单叶黄荆(Vitex simplicifolia)模式标本的研究,结合在其模式产地的野外调查,发现单叶黄荆与黄荆(V.negundo)并无本质区别,不宜作为独立的种,但其叶片为单叶而且比较稳定,将其降级并组合为黄荆的变种。  相似文献   

17.
山楂和山楂叶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山楂和山楂叶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山楂叶中氨基酸的总含量高达10.3%,山楂中约含2.4%。  相似文献   

18.
新菌——吉林链梭菌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出7株细菌,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G-梭状菌,单、成对或链状。无荚膜,无芽抱,无鞭毛。兼性厌氧菌,在大气中培养不生长,在5%~10%CO2中或烛缸培养18~24h才能形成菌落,MacConkey培养基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5℃-37℃。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发酵糖类(指示剂用溴甲酚紫),克氏双糖铁高层和斜面均发生产酸反应,七叶苷水解试验阳性,马尿酸盐水解试验阴性。经BiologMicrostationSystem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检测无确定结果,DNAG+C含量为42.3mol%、16srRNA序列测定结果经计算机检索国际基因菌库EMBL和GenBank所有序列进行比较,表明该白与已知科、属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其表型特征,建议建立新属,命名为吉林链梭菌(Streptofusiagen.nov.Jilinasp.nov.)该菌已收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NO.0215T(T=typestrain).该菌16SrRNA片断已被国际基因库收录,接收号为U34365。  相似文献   

19.
山楂和山楂叶中25种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山楂和山楂叶中25种元素的含量,并讨论其中某些元素与山楂、山楂叶的药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表了一苏铁属新种,即秀叶苏铁,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