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在我国南北各省都有分布。由于甘薯具有产量高、用途广以及适应性强等优点,因之,解放十年来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下,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至1958年,全国甘薯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亿5千万亩左右,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为旋花科的蔓生草本、喜溫和短日照植物,在热带地方能开花結实,也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等对马铃薯的危害非常严重,成为制约其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在提高马铃薯抗病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是南瓜的变种,葫芦科南瓜属的一种,又名美洲南瓜、小瓜、茭瓜,在东北通常被称为角瓜。人们一般以食用嫩瓜为主。西葫芦喜湿润,喜温,不耐干旱,8℃以上即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很容易获得高产,我国南北普遍种植,是大众化蔬菜,栽培面积广、经济效益好。西葫芦霜霉病是危害西葫芦植株生长的一项重要病害,影响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加强对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陆地开放式栽培香菇技术是通过人的行为给香菇创造一个接近野生的自然环境,使香菇在这种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长出的香菇子实体菌盖厚、纯香、味浓、花菇率高,是生产优质香菇的最佳途径。1陆地开放式栽培香菇的优点1.1栽培地域广阔只要生态环境适宜,栽培面积可自行确定。农田、林下、院落、房前屋后,只要土壤肥沃就可以大量种植。一个农民在管理自家作物的基础上,可以间种香菇2-3亩1.2可与粮食作物和林果间种在不影响粮食作物和水果产量的情况下,既能生产出优质香菇,又能达到一地双收、增产、增收的目的。如在玉米地里种植香…  相似文献   

5.
甘薯抗线虫病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甘薯线虫病是危害甘薯的主要病害,危害甘薯的线虫种类主要是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甘薯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最为经济有效.本文综述了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病的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的遗传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抗线虫病育种.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粮食作物高产之王。甘薯的用途更大,植株的各个部位——自茎叶至块根都具有极为广泛的用途。但其中以块根的用途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高。因之收获块根是栽培甘薯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甘薯传统栽培法是通过甘薯上炕育苗,育成秧后移至大田定植,既费工、误时、投人大、成本高,而且易感染病害,长势弱,产量也低。自1990年以来,我们与山东农业大学协作,对甘薯的传统栽培进行革新,用切块母薯直播大田,并应用地膜覆盖,充分利用早春光热资源,比传统栽培早播一个月,而且发根、生芽早,生长势旺,减少7—10天的返苗期。经药剂浸种的母薯直接播种,在地膜下,温度、湿度均有提高,所  相似文献   

8.
甘薯病毒是一种常年发生的系统性病害。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了病毒,其体内的病毒会不断积累,使病情逐年加重,最终导致甘薯品种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同步下降,大面积生产上,常年一般团甘薯病毒病减产叨叽以上。甘薯病毒种类复杂,已报道的有10多种,我国主要有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病株表现为花叶、皱缩、黄化,老叶出现紫红色羽状斑驳或环斑,块根表皮粗糙,皮色变浅,出现龟裂。由于甘薯病毒种类多,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且与细胞质共存于细胞中,不同于一般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病害,目前尚无法采用杀菌剂抗生素等药…  相似文献   

9.
<正>甘薯蚁象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锥象科Brenthidae,是危害甘薯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危害甘薯,而以幼虫在薯块内取食危害最为严重,常造成甘薯产量损失达20%以上。成虫体长5~8 mm,体形类似蚂蚁,所以也叫甘薯蚁象。前胸、触角末节和足桔红色,身体其余部门为蓝黑色有金属光泽。头部延伸成喙,触角10节;前胸长为宽的2倍,基部1/3处缢缩成颈状;腹部长卵形,鞘翅隆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与工程马铃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又是粮菜兼用作物及重要工业原料。中国种植面积4000万亩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玉米、小麦、豌豆等。但因病毒侵染引起马铃薯严重减产与种质退化,薯块逐年变小、产量逐年降低,使我国马铃薯单产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业生产上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的侵染造成极大危害,它们的复合侵染后果更加严重,可导致减产80%以上。 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高温等不良条件使退化加速,而病毒危害程度又与栽培条件和管理技术密切相关。解决退化最根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选育高抗性良种是有效防治病虫的危害,增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了解水稻本身抗性的遗传信息是进行抗性育种的基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叶蝉抗性基因定位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的最新发展,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水稻抗性育种及抗性基因克隆提供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抗性基因定位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选育高抗性良种是有效防治病虫的危害,增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了解水稻本身抗性的遗传信息是进行抗性育种的基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叶暗抗性基因定位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的最新发展,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了水稻抗性育种及抗性基因克隆提供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3.
福建南部植物线虫的研究——Ⅰ.垫刃目的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作物由于植物线虫寄生而产生严重病害,损失常常很巨大。国外一些国家曾统计,一地区农作物因植物线虫寄生损失达年收成的10%左右,经济上损失以若干亿美元计算。我国是一农业国,在辽阔的土地上栽培各种经济作物,据初步了解几乎全国各地,各种作物都有植物线虫寄生。但关于各地各种作物线虫种类、区系分布、对作物危害情况及传播规律等方面的资料都极贫乏。如何提高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除各种农业技术上的措施以外,寄生虫病害的问题也是一个应注意的方面。作者近年来检查我省南部  相似文献   

14.
甘薯抗黑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及育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黑斑病(black rot)是危害甘薯严重且普遍发生的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性品种是防治甘薯黑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围绕甘薯抗黑斑病种质资源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系统地概述了甘薯抗黑斑病种质资源鉴定、筛选,以及甘薯对黑斑病的抗性遗传特点和抗黑斑病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并展望了甘薯抗黑斑病资源与育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在四川省攀西地区的石榴上发现一种毁灭性的新病害,且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已对石榴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通过对发病植株的症状观察,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显微形态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最后确定该病害是由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侵染引起的。该病害在印度和中国云南蒙自石榴产区曾有发生报道,但在四川省石榴产区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茄子黄萎病是危害茄子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茄子栽培的保护地面积愈亦增加。但是,由于茄子黄萎病的危害,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从而大大地限制保护地栽培茄子面积的发展。目前,防治该病的药剂虽多,但效果均不理想,本试验采用了高锰酸钾,不仅效果好,且因其低毒,低残留,使用方便而倍受欢迎,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互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病原菌茄子黄萎病菌(大雨花轮枝抱VerticilliumdahliaeKleb)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1.2.1病原菌培养基PDA培养基(常规配方)。二.豆.3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栽培面积上或产量上,苹果是占重要地位的一种果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苹果年产量约为20万吨。栽培地区分布在北部、中部及云贵高原的18个省份中,目前主要产区是辽宁、山东、河北三省。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地进步,但粮食的供应却依然赶不上人口的剧增。那么小麦作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提高它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可喜的是,小麦遗传育种工作者潜心攻关,大胆探索,默默耕耘,在转基因小麦改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带来了作物栽培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为解决粮食问题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人们为保证小麦产量往往施用大量的除草剂和杀菌剂,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小麦化感作用是利用小麦活体或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产生作用,它克服了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抑制杂草控制病害的潜力.本文对已有的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其中小麦对杂草、虫害及病害产生防御功能的主要化感物质为异羟肟酸和酚酸类物质.小麦化感物质活性的发挥除了取决于化感物质的种类外,还由小麦自身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决定.小麦化感物质在根际土壤中的滞留、迁移和转化过程、小麦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作用机理是小麦化感作用研究的薄弱环节。其研究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改进.小麦化感作用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促进了小麦抗逆性的增强以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占世界首位,在我国,面积居第二位,仅次于水稻。然而,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尤其是白粉病。目前,克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采用基因标签法(gene tag-ging),但由于小麦基因组过大,难以针对特定的目的基因进行克隆。二是基于遗传图谱的克隆方法。目前,美、英、日等数家实验室已先后发表了基于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