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汉杰  邱同铎 《昆虫知识》1998,35(5):280-282
在设计出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后,以60、135、240、480个/km2诱杀器田间处理,看出以135个/km2诱杀器处理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经在不同的虫口密度果园试验,以诱蛾量下降率、为害率和雌蛾交配率3项指标考察,该诱杀器1次挂出,在田间有效期达70~80天,取得了较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重要的蛀果类害虫之一,目前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防治,为明确性信息素陷阱诱捕器的诱捕效果,针对开口方式设计四面开口和两面开口两种处理的陷阱诱捕器;针对口径的大小下设计2、3、4、5、6 cm的5种口径的对口瓶陷阱式诱捕器,分别在桃园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诱捕试验,诱捕结果显示两面开口的诱捕器诱捕效果比四面开口的诱捕器效果显著,口径为2 cm和3 cm的陷井式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诱捕量显著高于5 cm和6 cm,诱捕量达34.6头/日和20.4头/日。通过试验明确了陷阱诱捕器的最佳诱捕效果的参数,同时为测报及田间大量诱杀的诱捕器使用提供依据,为防控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提供标准化参数。  相似文献   

3.
【背景】在中国,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经常混合发生,但有关苹果蠹蛾迷向设置对梨小食心虫影响的研究却较少。【方法】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同时发生的果园中设置2种迷向发散器,使用三角胶粘式信息素诱捕器监测2种昆虫的发生动态,以观察苹果蠹蛾性信息素是否会对梨小食心虫产生诱捕效果或类似的迷向作用。【结果】无论是否设置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均能诱集到梨小食心虫的雄性成虫。在2009~2011年的田间试验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诱集量最多能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的1.1倍,占2种诱捕器诱集总量的51.7%。在设置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诱集量受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影响而下降:相比无迷向设置的对照果园,同时设置2种昆虫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90.9%,梨小食心虫自身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92.4%;在仅设置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87.5%,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60.6%。【结论与意义】苹果蠹蛾迷向发散器对于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存在"迷向"作用。在2种害虫同时发生的情况下使用2种迷向发散器,对于2种害虫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槐小卷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芬  阎晓华  韩艳  盛承发  孟宪佐 《生态学报》2001,21(10):1583-1588
林间试验研究了用合成性信息素(反,反)-8,10-十二碳双烯-1-醇(E8,E10-12,OH)和(反,反)-8,10-十二碳双烯乙酸酯(E8,E10-12,Ac)(2:3)诱捕法防治行道树害虫槐小卷蛾(Cydia trasias Meyrick)的防治效果,诱捕区长500米,宽40米,三角形粘胶诱捕器悬挂在距地面约3m的国槐树侧枝上,诱捕器间距约15m,共悬挂62个诱捕器,对照区长250m,与诱捕区相距400米,防治效果用活雌蛾诱捕器,粘翅活雌蛾交配率以及国槐叶柄和果荚的受害率进行评价,槐小卷蛾一年有3次成虫发生高峰期,雌雄性比接近1:1,在诱捕区内,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发生期间分别诱集到雄蛾2268,2149和2342头,在越冬代和第二代成虫发生盛期,诱捕区内活雌蛾诱捕器诱捕雄蛾的数量比对照区明显减少(P<0.01),诱捕区内粘翅雌蛾的交配率比对照下降86.0%,在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虫为害盛末期,诱捕区内叶柄及果荚被蛀率分别比对照降低63.51%,68.47%和73.45%(P<0.01),试验结果表明,用合成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槐小卷蛾效果明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梨园、桃园重要的果树害虫。本文比较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梨园、桃园悬挂不同高度、设置不同密度对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梨树树冠范围内,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最佳设置高度为2 m;在桃树树冠范围内,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最佳设置高度为1.5 m;同时,田间诱捕效果与性信息素设置密度密切相关,梨园中,每0.067 hm2设置密度为610个诱芯时,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影响不大,而桃园中每0.067 hm2设置8个诱芯时,有最好的诱集效果。本研究可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是世界性分布的果树主要害虫之一,可危害多种果树。多年来,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并不理想,且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导致农药残留。利用自然天敌防治梨小食心虫高效、无毒、无污染,符合当前社会对环保的要求。本文结合前人工作,从病原微生物、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性信息素、化学信息物质等方面,综述了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迷向丝和迷向管在田间防治使用时悬挂数量多、人工费时等问题,并实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整个防治区域均匀释放。【方法】采用相分离法制备获得了稳定的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并参考《农药田间使用准则》进行了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结果】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使用两次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后,150 g/667m2和200 g/667m2处理区的平均蛀果率分别为0.17%和0.13%,对照处理的平均蛀果率为1.75%,而未施药果园的平均蛀果率为5.04%。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150 g/667m2和200 g/667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对照处理和未施药处理。【结论】相分离法可制备稳定的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6月下旬至7月下旬,使用两次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150200 g/667m2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进行防治,可获得良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的成功制备对于生产无公害和有机水果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糖醋酒液能有效诱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而性诱剂辅助正好使糖醋酒液诱捕效果得以补充。【方法】本文对6种配方的糖醋酒液、3种窗口形状诱瓶、有无性诱剂辅助、4种高度、5种间距在梨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糖醋酒液对梨小食心虫最佳诱捕效果的设计方案。【结果】结果表明,在梨园利用糖醋酒液防治梨小食心虫时,选择红糖∶食用醋∶白酒∶清水=3∶1∶3∶80的糖醋酒液配方,窗口形状为长方形的诱瓶,辅以性信息素诱芯,挂瓶高度为1.5 m,间距为4 m时诱捕效果最佳。【结论】合理利用糖醋酒液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性信息素大面积诱捕法防治东北越冬代水稻二化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和2003年,在吉林省柳河县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开展了应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越冬代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试验。与对照区相比,2002年和2003年两年诱捕区诱蛾量分别下降84.54%和83.75%,雌虫交配率分别下降54.10%和47.67%; 同时,诱杀区二化螟卵孵化率下降25.50%,卵块密度也显著降低。2002年二化螟雌雄性比由对照区的1.14上升为诱捕区的3.96,而 2003年由1.12上升到3.84;诱杀区二化螟幼虫为害率,无论是枯鞘、枯心,还是白穗,也较之对照区显著下降,造成稻谷产量损失也明显降低。通过上述一系列评价指标表明性信息素诱捕法能有效控制东北越冬代水稻二化螟,可为东北绿色大米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孟宪佐  汪宜蕙 《生态学报》1984,4(2):167-171
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的试验于1978—1980年在辽宁省绥中县的梨园中进行。1978、1979和1980三年的诱捕防治面积分别为2、100和780公顷。在田间试验中每公顷使用10—15个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水碗诱捕器。在对照区,每年8月至9月喷2次杀虫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在诱捕区不喷这两次药。 试验是成功的。1978、1979和1980年,诱捕区梨小食心虫的虫果率分别为1.4—4.4%、0.4—2.0%和0—1.2%,而化学防治对照区分别为7.6—8.6%、3.3%和0.3—2.7%。诱捕区梨小卵的寄生率为32.6—75.9%;在化学防治对照区只有10—26.6%。诱捕区的防治费用比化学防治区节省78—89%。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不同诱芯对诱蛾活性及持效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一种为害梨、桃、李、杏和苹果等的果树大害虫。自从Roelofs等(1969)鉴定其性外激素的主要成份为顺-8-十二碳烯-1-基醋酸酯以来,用合成的性外激素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研究迅速开展。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成功地将性外激素诱捕器用作虫情测报;大量诱杀和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Roelofs,1975;孟宪佐,1979)。 诱芯,也叫散发器,是释放合成性外激素的载体,其性能对性外激素的诱蛾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对天然橡胶、硅橡胶和聚乙烯塑料等载体以及性外激素的剂量、载体的配比、诱芯的形状等对性外激素的诱蛾活性和持效期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jor component, (E1–10–hexadecenal (E10–16: Al,), two minor components, (Z)-10-hexadecenal(Z10-l6:Aid) and hexadecanal (16: Ald) were identified as components of the sex pheromone of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 Analysis of single sex pheromone gland extract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ve ratio of 16:Ald, E10–16:Aldt and 210–16:Ald was equal to 13. 0:80. 4:6. 6 respectively. Field trails indicated that 210–16: Ald and 16: Aid alone caught no males. The most attractive was a blend containing 16: Ald, E10–16:Ald, and 210–16: Ald at a ratio of 16:100:8, and a two-compound blend of E10–16:Ald and 210–16:Ald at a ratio of 100:8.  相似文献   

14.
除主组分反-10-十六烯醛(E10-16:Ald)外,还鉴定了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性信息素的两种微量组分:顺-10-十六烯醛(Z10-16:Ald)和十六醛(16:Ald)。采用单腺体提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测定16:Ald,E10-16:Ald和Z-16:Ald的相对比例为13.0:80.4:6.6。田间试验表明,16:Ald和Z10-16:Ald单个组分诱不到雄蛾.引诱力强的是三组分诱芯(16:Ald:E-10:Ald:Z-Ald为16:100:8)和两组分的诱芯(E-10:Ald:Z-10:Ald为100:8)。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合成性信息素田间诱蛾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应用小菜蛾Plutclla xylostella合成性信息素,顺-11-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以及增效成份顺-11-十六碳烯醇的天然橡胶诱芯,于1982年和1983年在北京郊区和苏州郊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顺-11-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的比例为5:5,另加入10%的顺-11-十六碳烯醇制成50微克的诱芯,诱蛾效果最高,超过5头活雌蛾。按以上成份比例和载置,含有1%或5%的反式异构体时,诱蛾效果低于纯顺式异构体,但仍有很强的诱蛾话性。当反式异构体含量为1.5%时,诱蛾效果相当于3头活雌蛾。用以上3种成份,纯顺式或含有1.5%反式异构体,制成的诱芯在北京郊区和苏州郊区于春季或秋季均可测出蛾高峰,可有效地用于虫情测报。  相似文献   

16.
荆慧荣  刘孟英 《昆虫学报》1996,39(2):126-132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性信息素的主要活性组分为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顺5,反7-十二碳二烯基乙酸酯、顺5,反7-十二碳二烯基丙酸酯,在橡胶塞诱芯载体上很快发生异构化。半月后以顺反式为主的三组分已改变为以反反式为主体,反顺式和顺顺式也增加了。因而,此类材料不宜作为共轭二烯类信息素的载体。本文报告了一种硅橡胶材料对共轭双键具有相当小的影响,并可望成为含有共轭双键结构的昆虫信息素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18.
蓖麻蚕雄蛾触角的嗅觉感受细胞对性信息素各组分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才宏  刘启渊 《昆虫学报》1996,39(2):121-125
本文用单个嗅觉感受细胞电反应的记录方法,测定了蓖麻蚕Philosania cvnthiaricini)雄蛾触角的毛形感器对其性信息素组分及雌蛾腹部性腺提取物的反应。发现反-4,反-6,顺-11-十六碳三烯醛和反-4,反-6,顺-11-十六碳三烯乙酸酯能引起反应。对前者发放大脉冲,对后者发放小脉冲,对雌蛾腹部提取物发放大、小两种脉冲,但以大脉冲为主。选择性适应试验表明,蓖麻蚕雄蛾触角的毛形感器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嗅觉感受细胞。  相似文献   

19.
槐小卷蛾性信息素活性成份的鉴定和林间试验(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和微量化学反应,槐小卷蛾性信息素的一个活性成分被鉴定为(反,反)-8,10-十二碳双烯乙酸酯(E8,E10-12∶AC)。林间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E8,E10-12∶Ac对槐小卷蛾雄蛾有强烈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