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肺部感染、胸水葡糖糖(Glu)水平的相关性,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并发胸腔积液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6例,术后无并发症,观察组患者40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Pearson分析法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胸水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一般资料进行Pearson分析显示,肺部感染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正相关,胸水Glu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负相关(P0.05)。17例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阴性菌为11例,构成比64.71%,革兰氏阳性菌为6例,构成比35.29%,无真菌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胸水Glu水平呈现负相关,与肺部感染呈现正相关,且肺部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相对较多,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沙培林胸膜固定术治疗Ⅱ、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Ⅱ、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26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在胸腔闭式肺复张后给予沙培林胸腔内注射,对照1组在胸腔闭式引流肺复张后给予50%高糖胸腔内注药,对照2组仅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比较3组患者自发性气胸复发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自发性气胸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培林胸膜固定术治疗Ⅱ、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与高糖胸膜固定术及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陈燕飞  陈萧 《蛇志》2012,24(2):217-218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利用重力学的原理引出胸膜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重建胸膜腔内负压,平衡压力,促进肺部复张,恢复肺脏有效的呼吸功能,改善缺氧状态。胸腔闭式引流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胸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治疗胸外伤血气胸、脓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猪尾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1-2015.1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30例,胸腔彩超或胸CT提示胸腔积液包裹或分隔及纤维索条形成。所有患者行18F猪尾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自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注射尿激酶1-5次。结果:18例患者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完全消失,8例患者胸腔内残留少量胸腔积液伴胸腔增厚。4例患者因胸腔内分隔明显,胸腔纤维板较厚,疗效差,转为开胸手术治疗。结论:猪尾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对于分隔少,纤维条索粘连不紧密的患者疗效好;对于分隔明显,胸膜腔明显增厚及纤维条粘连紧密的患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5.
马军 《蛇志》2005,17(2):118-119
在临床内科,胸腔穿刺术常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需行多次穿刺引流,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7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中心静脉导管组30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积液引流完后胸腔内注射顺铂和人白细胞介素-2;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穿刺抽液术,积液抽吸净后于胸腔内注射药物的剂量同导管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治疗有效率(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明确,操作简单、安全,可控性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对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积液中蛋白量以及白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胸膜壁厚度等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胸腔积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823例胸腔积液患者给予抗返流引流袋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细导管装置,系带根据患者活动场所来固定于床边或者病员服上面。结果:全部病例应用抗返流引流袋应用于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抗返流引流袋装置使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术后护理工作大大简化,易于护理人员更换及临床观察,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胸腔感染与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腔感染与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6例行胸腔闭式引剃且排除胸腔感染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每天更换水封瓶(A组)、每3天更换(B组)、每周更换(C组)、超变1周用至拔管(D组),追踪监测一次性水封瓶内生理盐水和胸腔引流液作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则对该病例停止亩验;同时对196例患者的胸腔内胸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cm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世水封瓶生理盐水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4组水封瓶中胸腔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共13例,共检出细菌8种,才封瓶内引流液中细菌出现最早的为A组中第4次(即第4天)更换,出现最迟的为C组中第2次(即第14天)更换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196例患者的胸腔内胸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cm进行细菌培养,其结果例与一次性水封瓶内胸腔引流液相一致,1例与一次性水封瓶内胸腔引流液不一致,余194例无细菌生长。结论一次性水封瓶的更换时间与胸腔感染无直接关系;水封瓶更换时间与水封瓶内细菌定植无明显相关性,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一次性水封瓶以每周更换一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顶胸膜部分切除翻转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同时行胸顶胸膜部分切除翻转或机械摩擦进行胸膜固定的患者103例,其中行胸顶胸膜部分切除翻转者46例(A组),行机械摩擦者57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不愈、出血二次手术、神经损伤、漏气7天)发生率、术后1年内术侧气胸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不愈、出血二次手术、神经损伤、漏气7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比B组长(p0.05),但术后1年内术侧气胸的复发率较B组低(p0.05)。结论:胸顶胸膜部分切除翻转应用于VATS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在诊治病因不明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11年4月196例病因不明胸腔积液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均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探查,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切口部位.排净胸腔积液后,分离粘连,进行胸膜活检后恶性患者行胸膜固定术.结果:196例均明确诊断:140例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胸腔积液,20例炎性胸腔积液.胸腔镜手术178例,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手术18例.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4 min.出血量10~120mL,平均53 mL.10例出现术后肺漏气,胸腔引流量<50 mL/24h拔除胸腔引流管,胸管留置时间4~19天,平均9.4天.191例成功控制胸腔积液,全组无院内死亡.2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访14~34个月,平均23个月,复查胸片显示无胸腔积液、积气.结论:电视胸腔镜安全、有效、微创,便于操作,可作为诊治病因不明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观察组给予第5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给予第6~7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6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52/70)(χ~2=14.933,P0.01)。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16、0.217 9、0.237 9,P0.05)。观察组术后12、24、36h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467 0、3.024 9、5.984 5,P0.05)。结论采用第5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患者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32例由组织学或 /和细胞学诊断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 ,经针吸或置管排液后注入大剂量高聚金葡素 2× 10 4单位 (4 0ml)进行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 11例、缓解 16例、无效 5例 ,有效缓解率 84 4 %。毒副反应 :高热 2 1例 ;疼痛 12例 ,经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 :与其他胸水治疗方法比较 ,该方法具有疗效高、毒副反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精密可控负压吸引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SP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0例。给予对照组微创胸腔常规闭式引流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精密可控负压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6 h、1 d及3 d的疼痛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6 h、术后1 d以及术后3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精密可控负压吸引术治疗PSP的疗效肯定,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3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和4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VEGF、TNF-α水平。结果: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VEGF水平显著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论:胸水中VEGF、TNF-α水平的检测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静脉导管留置及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抽液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胸膜肥厚、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2例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于常规抗结核以及传统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等治疗;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者,予口服泼尼松30mg.d-1,每周减量5~10mg,疗程约4~6周。在以上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第一次穿刺时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穿针穿刺置入并保留于胸腔,抽液后从导管注入尿激酶10~20万U,保留24小时后再次抽液;可以再次或多次使用尿激酶10万u注入胸腔;此后不定时抽液,经B超证实抽尽胸水后拔除导管。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12.3±6.6)天,住院费用(2219.5±1171.9)元,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1.00±0.23)mm,无病例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胸腔积液。对照组住院时间(20.4±7.9)天,住院费用(2721.9±1711.7)元,治疗后第三个月胸膜厚度(2.1±0.31)mm,另有3例发生胸膜增厚、粘连,2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抽液及尿激酶胸腔内保留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少、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能有效预防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0年至1996年共收治癫痫发作致烧烫伤患者18例,现就烧伤原因,治疗体会及预防措施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7岁~58岁.12例为农民,6例城镇居民.烧伤总面积3%~50%,平均12%;其中Ⅲ度和深Ⅱ度平均为9%.18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20天.1.2 烧伤原因 18例均为病人正从事家务或在工作中,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致伤,其中炭火烧伤10例,热液烫伤8例,1例伴有轻度吸入性损伤. 1.3 癫痫发作及治疗情况 癫痫发作周期多数为10天~28天,均为平时不坚持系统治疗或根本不治  相似文献   

18.
胡聂  刘瑛 《蛇志》2014,(1):113-114
目的总结分析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37例胸部锐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救治35例,死亡2例;伤口感染3例,胸腔镜检查及治疗15例(其中改开胸3例),开腹2例。结论伤口深度及损伤范围的充分估计,以及伤口的及时处理,积极的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镜的应用,有助于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导管血透后并发穿刺口渗血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梅 《蛇志》2007,19(3):229-230
中心动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是将导管直接插入粗大的中心静脉,具有血透时血流量充足、方法简单易行、可反复使用的优点,因此,该技术成为当今最常见的临时性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但由于其管径较粗,置管时间较长,如护理不当,可导致出血、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也较常见[1]。我科2004~2006年共有40例患者出现穿刺口渗血,经过精心的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现将预防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2岁。透析前后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其中经颈内静脉置管32例,经股静脉置管7例,…  相似文献   

20.
陈世雄  丁文柏 《蛇志》1999,11(1):23-24
目的寻求治疗结核包囊性胸腔积液的新方法。方法胸膜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并经B超或胸部X线证实有粘连包囊的病人15例,经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每次10万单位,用60ml生理盐水稀释,每8~12h重复,连续5次,每次记录抽取胸水总量,并复查B超观察粘连包囊情况。对照组为单纯用抗结核治疗及间断抽胸水15例。结果实验组13例有效,总有效率86.7%。对照组2例有效,有效率1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是治疗结核性粘连包囊性胸腔积液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