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葵杂3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内蒙古地区的栽培品种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了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34,各具一对随体染色体。三交种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且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4.105%~7.703%,核型公式为2n=2x=34=32m+2sm(2sat),核型类型属于1A型;单交种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3.661%~8.128%,其核型公式为:2n=2x=34=34m(2sat),核型类型属于1B型。  相似文献   

2.
三尖杉科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种三尖杉科植物的核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如下:它们的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分裂前期 染色体属于中间型,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核型为:(1)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i Hook.F.,K2n= 24=21m+1M+2sm(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A型,着丝点端化值(T.C.%)为53.99;(2)高山三尖 杉C.alpina(Li)L.K.Fu,K2n=24=19m+3M+2sm(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A型,T.C.%值为 53.93;(3)海南粗榧(西双版纳粗榧)C.mannii Hook.f., K2n=24=22m(1SAT)+2sm(2SAT),核型不 对称性属于2A型,T.C.%值为54.47;(4)篦子三尖杉C.oliveri Mast.,K2n=24=22m+2sm(2SA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B型,T.C.%值为53.53。4种三尖杉的染色体结构都是1~22号染色体为m染色 体,23和24号染色体为sm染色体并具随体,其随体较大而稳定。它们的核形态结构较为相似,从核型 参数上看似乎三尖杉和高山三尖杉的亲缘关系最近,种间的中期染色体结构也有一些细微差异。除三尖杉C.fortunei仅有染色体数目的报道外,这4个种的核形态研究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甜瓜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萌发种子根为材料,研究预处理取样时间和预处理药剂对甜瓜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午8:00左右为最佳预处理取样时间,可以观察到近14%的中期分裂相;在4种药剂预处理活体根尖中,以添加对二氯苯(饱和)的放线菌酮(40 m g.L-1)水溶液的效果最佳.用此方法对厚皮和薄皮两种类型甜瓜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两类甜瓜核型相似,都具有一对随体,核型均为2A型,核型公式均为2n=2x=24=14m+10st(2SAT).但两类甜瓜的染色体总长、平均长度以及随体在染色体上的分布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中间锦鸡儿(caranaga intermedia)染色体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间锦鸡儿(caranaga intermedia)种子根尖染色体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了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类型.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正常核型为2n=2x=16=14m+2sm,还发现了核型公式为2n=2x=16+1B=1st+9m+2sm+1m(sAT)+1sm(SAT)+2m(SAT)+1B;核型公式为2n=2x=16+1B=6sm+8m+2m(SAT)+IB;以及核型公式为2n=2x=15=7sm+8m的变异类型.本研究首次发现了中间锦鸡儿存在B染色体和中间随体,此外还发现存在单体植株.随体具有个体差异,有中间随体和端部随体两种,且无论个体间和个体内B染色体均存在数目和结构的多态性.对其中120粒种子根尖染色体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具有15条染色体的植株占0.83%;具有16条染色体的植株占89.17%;具有17条染色体的植株占3.3%;具有18条染色体的植株占2,5%,其中有一个体中多于的一条染色体始终呈点状;19条染色体的植株占1.67%,5条多于染色体的占0.83%,而多余染色体条数在1~3之间变动的植株占1.67%.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域乌拉尔甘草基因组的FISH分析与染色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核型分析与染色体识别基础上,分别以番茄45S和5S rDNA为探针,对3种不同地域的乌拉尔甘草进行FISH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乌拉尔甘草核型公式为2n=2x=16=6m+10sm (2SAT),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乌拉尔甘草核型公式为2n=2x=16=4m+12sm(2SAT),内蒙古喀喇沁旗乌拉尔甘草核型公式为2n=2x=16=4m+12sm(2SAT);其第8染色体均带有随体.3种乌拉尔甘草基因组内均有1对5S rDNA和1对45S rDNA杂交位点.核型分析显示,5S rDNA杂交位点均位于第2染色体的短臂部位,45S rDNA杂交位点均位于第8染色体的次缢痕和随体部位.45S与5S rDNA在3种乌拉尔甘草中期分裂相上的位点数和分布情况高度一致,表明来自3种不同地域的乌拉尔甘草在染色体结构水平上没有较大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滇韭形态及染色体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昆明地区滇韭的 8个当地居群开展了形态及核型研究 ,并对形态及染色体性状进行了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滇韭的形态性状在居群内具丰富多态性 ,在居群间具明显多型性 ;核型较对称 ,存在两种倍性的分化 :梁王山居群为二倍体 (2x) ,昆明居群为四倍体(4x)。二倍体核型公式为K (2n ) =2x =16 =14m 2sm ,四倍体核型公式为K (2n ) =4x =32=2 8m 4sm。滇韭的染色体因存在倍性变化、B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及随体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变化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白花丹参的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进行了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白花丹参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8m+8sm,其中2条染色体具有随体,没有观察到多倍体细胞和B染色体;1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正常配对形成8个二价体,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在白花丹参的减数分裂前期I观察到频率较高的细胞融合现象.白花丹参的核型为2B型,其花粉母细胞中的细胞融合现象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冬珊瑚(Solanum pseudocapsicum)为茄科多年生小灌木,根入药.冬珊瑚的染色体数目,Darlington and Wylie 和徐炳生均报道2n=24,我们的观察结果与其一致.冬珊瑚的核型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测量了5个分散良好、着丝粒清晰的冬珊瑚中期细胞染色体(图1,2).按Levan 的染色体分类标准,冬珊瑚的核型公式为K(2n)=2X=24=16m 8sm.第2、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我国广东佛山栽培的菊科(Astcraccae)植物黄莺花(Solidago canadensis var.gilvocanescens Rydb.)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染色体数目为2n=18,带有一对随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2SAT),核型类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核型和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番木瓜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表明,番木瓜染色体数目为2n=18,由9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2n=2x=18m。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在终变期和中期Ⅰ观察到9个二价体,未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