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咪子阳……咪子阳、咪子阳……咪子阳”.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向导老陈一边模仿,一边向我们解密说,这就是路上我们一直听到的画眉乌的叫声。  相似文献   

2.
三种蝙蝠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信号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马铁菊头烟、萨氏伏翼与白腹管鼻蝠在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铁菊头蝠的回声定位为长恒频一调频声(CF-FM)叫声(叫声持续时间均长于10ms),具有两个谐波;萨氏伏翼与白腹管鼻蝠的回声定位均为宽频调频声(FM)叫声,叫声持续时间分别为3.0±1.3ms和3.6±3.0ms,具有两个或三个谐波。这些回声定位叫声的特性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生命世界》2008,(10):7-7
以色列和瑞士科学家近日研究确定了一种特殊的蛋白,它对于大脑记忆的形成必不可少,这一发现将有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记忆生成和加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鸣禽鸟的基本发声中枢——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nucleus dorsalis medialis of the intercollicular complex,DM)对叫声的调控模式是诱发单次叫声。应用电生理与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鸣禽鸟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DM核团对声音调控的模式。经语图和频谱图分析,结果显示:燕雀左侧DM诱发单次叫声的声长和主能量区的带宽分别为右侧DM诱发叫声的2倍和1.7~3.1倍,提示燕雀DM对叫声声长和声强的调控能力,均呈明显的左侧优势。这与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和古纹状体粗核(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alis,RA)等发声控制核团在控声模式中具有左侧优势的特征相似,从而为鸣禽发声控制通路高、低级中枢具有内源投射关系提供了声学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实验条件下社鼠个体相遇时的叫声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捕自杭州市郊的11只社鼠(3♂,8♀)个体相遇时的叫声与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其结果表明,社鼠不同个体相遇后存在4种叫声,即雄性个体相遇打斗时败者的叫声、雌性个体相遇打斗时败者的叫声、异性成体相遇时雌体的叫声和成幼体相遇时幼体的叫声。进一步比较分析显示,各种叫声的主要声学参数之间大多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同性个体打斗后,败者的叫声和幼体见到成体时的叫声均呈现为多谐变音的频谱结构,这可能是对强者的惧怕叫声;而异性个体相遇时,雌体的叫声呈现为多谐恒频的频谱结构,这可能是对雄体的拒斥叫声。  相似文献   

6.
酒精对发育中大脑有严重的损伤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Olney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 ,在大脑的发育期间 ,酒精通过阻断NMDA受体和过度激活GABA受体的双重机制 ,广泛地引起大脑中神经元凋亡。他们发现酒精损伤的作用最敏感的时期正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突触生长的阶段。在人类 ,这一阶段开始于受精后六个月并延续到出生后的数年。在这个时期 ,短暂的酒精接触便会使大脑中上百万的神经元死亡。这一结果解释了人类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酒精破坏大脑发育的新发现@朱晓松 @邵黎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11,(1):I0004-I0004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1月2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利用核磁共振检测大脑中乳酸盐含量。可了解人类大脑的老化程度。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及早诊断老年人脑神经系统疾病。这一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1,(14):I0004-I0004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1月2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利用核磁共振检测大脑中乳酸盐含量,可了解人类大脑的老化程度。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及早诊断老年人脑神经系统疾病。这一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9.
2005年3~12月,在江西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对华南梅花鹿的声音通讯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4种特点较为分明的梅花鹿叫声类型,即警戒叫声、求偶叫声、呼唤叫声和团体合唱声,并对这4类叫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动物除了开辟生活领域,占领生活环境,瓜分食物,即占领生态位置谋求生存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它们在这方面的生存之路可谓丰富多彩。如集群、社居、共生、智生、共栖、寄生、错开活动时间、抢夺食物、使用工具等。人们历来认为只有大脑发达的高等哺乳类和人类才能用智谋生活。其实有很多动物也能用计谋生活。昆虫中的蚁蛳的捕食方法十分巧妙。在沙地挖一个陷井,它藏于井底微露大牙,等侯猎物的到来。蛾类中的盗蜜蛾能仿效蜂王的叫声,骗过蜜蜂的耳目,盗食蜂蜜。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生活着一种沙漠蛇。它  相似文献   

11.
《生命世界》2009,(1):5-5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睡梦对于鸟类学习鸣唱极其重要,甚至大脑中负责学习的神经只有当鸟儿处于睡眠时才能活跃起来。该结论对人的学习研究亦有影响,毕竟鸟类学唱的机制其实与人类学习说话和外语的机制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2.
猕猴(Macaca mulatta)叫声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冯敏  江海声 《兽类学报》1990,10(3):170-174
本文对海南岛南湾半岛野生猕猴的正常和受惊叫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成年母猴与幼体正常和受惊时的叫声是一种谐波结构,其叫声的变化表现为谐波频数上不同的幅值组台。成年母猴正常和受惊叫声的高幅谐波SHHA1,2 分别为300Hz、550Hz和300Hz、1.2KHz;幼年猴正常和受惊叫声的高幅谐波SHHA1,2,3. 分别为300Hz、1KHz、2KHz和350Hz、IKHz、3KHz。SHHA1是波形结构中周期波上叠加的低幅波动LAP在功率谱上的反映,而SHHA2,3,是与波行中高幅阵脉冲列HAPT相对应的,波形结构中周期波的平均周期T始终保持一致为20ms。  相似文献   

13.
栗鹀发声中枢对叫声的调控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鸣禽栗鹀(Emberiza rutila)高级发声中枢(HVC)的单一型调控模式产生单、双音节的单次叫声, 并对叫声的双音节、主频率提升和声强度增高的调控显示出明显的左侧优势. 栗鹀HVC的复合型调控模式产生多音节复合叫声, 对叫声的音节数、音调变化和声强度的调控具有明显的左侧优势, 提示左侧HVC控制频率较高和较复杂的句型结构. 鸣禽鸟的基本发声中枢(DM)对叫声的调控模式是产生单次叫声, 对叫声音节数和声强度的调控呈明显的左侧优势. 这不仅在声学上为鸣禽高级发声中枢的左侧优势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而且提示鸣禽高级发声中枢与基本发声中枢的左侧优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内源性联系.  相似文献   

14.
知识果味派     
<正>水蛭有32个大脑,这是真的吗?水蛭俗称蚂蟥,因擅长吸血而出名。不知是民间"科学家"们觉得水蛭不够奇特还是怎么的,他们硬给水蛭加了一个知识点,说它有32个大脑。很遗憾,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水蛭跟我们人类一样,拥有1个指挥身体运作的大脑,但是,和人类相比,它大脑的神经中枢数量特别多,有32个。也许是对知识的误读,人们把水蛭有32个神经中枢解读成了它有32个大脑。  相似文献   

15.
《遗传》2017,(10)
<正>8.5亿年前,生物开始感知世界,比如单细胞生物感受环境中的化学信号和电信号。然而,从细胞特化为神经细胞而出现最原始的大脑,到演化成具有复杂大脑结构的人类,这中间却经历了6亿年的时间。人类大脑的重量约为1.3千克,包含了约860  相似文献   

16.
一项由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表明 ,人大脑的衰老是老年人感觉系统异常 ,患上语言能力、视力及身体灵活性下降等老年疾病的重要原因 ,有可能在于其大脑无法得到足够量的化学物伽马氨基丁酸(GABA)。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 5月 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短尾猴的视觉功能同人类相似 ,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恶化。科学家通过短尾猴实验发现部分老年疾病缘于大脑缺少伽马氨基丁酸。这一研究成果 ,为开展人类脑衰老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课题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目前 ,中国…  相似文献   

17.
肥胖症是当今危急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研究肥胖的机制,并达到防御和治疗肥胖症是研究的最终目的.自2001年以来,研究发现,黑色素浓集激素受体2(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2, MCHR2) 与肥胖间存在紧密联系.但研究进展缓慢,主要瓶颈是没找到合适的动物模型.本课题通过对多种动物的筛选,首次发现豚鼠大脑中存在MCHR2的高度表达,并运用RT-PCR、Northern印迹和Western 印迹等方法进行了验证.这一结果为将豚鼠作为MCHR2功能研究的动物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神经机制问题阐述水平的迅速提高,所应用的神经成像技术、方法及各种工具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是神经成像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大脑直接刺激与神经成像技术同步记录方法的发展.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同步技术(TMS-fMRI)和经颅磁刺激-脑电技术(TMS-EEG)能为研究大脑网络的功能和有效连通性提供技术手段,该技术在多种认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神经信息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人脑的研究开启了多条通道,更加有利于深入地理解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13,(8):7-7
大脑中神经酰胺(一种体内脂肪酸分子)水平的降低对患病小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这是《自然-医学》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这项发现意味着开发出一种更有效治疗人类抑郁症的潜在新治疗方法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鬼鸮甘肃亚种繁殖期叫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古远  方昀  孙悦华 《四川动物》2006,25(1):28-33
利用叫声回放和声谱分析对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鬼甘肃亚种(Aegolius funereus beickianus)繁殖期的叫声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领域叫声、尖叫声等6种叫声,分析了各种叫声的特征及与行为的联系。发现不同地点录制的领域叫声存在差异,但同一个体的叫声也有变化。甘肃亚种的领域叫声和欧洲的指名亚种A.f.fu-nereus及北美的亚种A.f.richardsoni相比较,单音数量少,单音长度小,频率高,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