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三个主要体系:小鼠、大鼠和人杂交瘤体系中,大鼠系统具有某些特有的优点。本文以制备抗艾滋病毒和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大鼠单克隆抗体为例,较详细的介绍了大鼠杂交瘤的特点及大鼠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及其他生物领域中。本文阐述了农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介绍了农药单克隆抗体种类,总结了农药残留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并就农药单克隆抗体在农兽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导读     
<正>本期论文涵盖了纳米技术开发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重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药用天然产物的合成与应用、新型核酸药物开发以及生物技术工具的升级等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章。特别针对m RNA纳米递送系统、人tau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AKAV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基因编辑系统升级、AlphaFold2开发等论文予以简要推介。  相似文献   

4.
消减免疫法制备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克伦特罗(CL)单克隆抗体。方法:重氮化法制备克伦特罗完全抗原,消减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结果:消减免疫法使小鼠获得了对BSA的耐受,单抗筛选过程中获得了高达8.2%的阳性率。最后得到了针对CL的特异性抗体。结论:用消减免疫法制备针对小分子污染物的单克隆抗体,可减少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筛选的工作量,可增加获得预期抗体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来源稳定、后期易制备、产量高,是免疫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抗体。传统的耗时费力的杂交瘤制备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文中从抗原设计筛选、B细胞富集与筛选、骨髓瘤细胞的改造、融合技术的改进、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及单克隆抗体性能快速测定中所涉及的快速制备技术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系统化的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鼠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2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的5株进行了小鼠腹水的制备及相关鉴定.结果:5株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达到1:512 000~1:1 024 000,纯化后纯度高于90%,抗体亚类(型)均为IgGl...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Cancer testis 55(CT55)单克隆抗体,需构建带有人源CT55片段的原核表达质粒,把该质粒转化Rosetta感受态进行原核表达并得到目的蛋白,蛋白质被纯化后免疫6周雌性BALB/c小鼠。按传统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ELISA方法筛选及两次连续亚克隆,共获得多株能稳定分泌抗CT5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如3D8B7B12、4C8E1C9、3D8C10G9等。ELISA及Western blot(WB)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细胞株均能产生单克隆抗体,且该抗体均分别能与原核表达及真核表达的CT55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免疫荧光试验,且与P53发生互作的荧光主要位于细胞核边缘。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针对人源CT5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CT5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今后肝癌、胃癌、结肠癌等癌症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以及CT55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制备抗果蝇MRJ蛋白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研究果蝇mrj的生物学功能,使用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28a-mrj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IDA凝胶柱亲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然后取免疫好的小鼠的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克隆和筛选获得了能分泌抗果蝇MRJ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制备后获得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对所获得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于原核及真核细胞表达的MRJ蛋白,可用于研究mrj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特异性筛选时大量的人力消耗,建立了一种联合应用蛋白质芯片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方法。用8种重组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在传统的细胞融合的基础上,将8种抗原免疫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混合后进行克隆化、蛋白质芯片筛选,阳性细胞有限稀释克隆化制备相关抗体。实验结果:混合克隆化共得到单克隆细胞175孔,经蛋白质芯片筛选出阳性孔119孔,选择针对单一抗原阳性的细胞连续2轮克隆化,8种重组蛋白各获得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株。与经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相比,蛋白质芯片筛选与混合克隆化技术联合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1个筛选周期获得了8种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提高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效率,节省了在筛选中的抗原用量,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芯片技术应用于高通量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特异性筛选时大量的人力消耗,建立了一种联合应用蛋白质芯片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方法。用8种重组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在传统的细胞融合的基础上,将8种抗原免疫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混合后进行克隆化、蛋白质芯片筛选,阳性细胞有限稀释克隆化制备相关抗体。实验结果:混合克隆化共得到单克隆细胞175孔,经蛋白质芯片筛选出阳性孔119孔,选择针对单一抗原阳性的细胞连续2轮克隆化,8种重组蛋白各获得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株。与经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相比,蛋白质芯片筛选与混合克隆化技术联合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1个筛选周期获得了8种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提高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效率,节省了在筛选中的抗原用量,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