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菘蓝叶片组织培养分化成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菘蓝(Isatis tinctoria)。材料类别:幼嫩叶片。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附加水解乳白蛋白 500mg。诱导芽的形成每升附加 BA2mg,NAA0.2mg;诱导长根每升附加NAA0.2mg或不加生长素。培养温度为24—28℃,每天光照10—12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外植体培养15天后,明显膨大并形成少量白色愈伤组织。20天后开始分化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得到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探讨其诱导分化潜能,并初步研究ADSCs的来源。方法:用脂肪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原代人ADSCs。第三代ADSCs进行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分别用油红O和茜素红S染色进行鉴定。脂肪组织块培养七天后取脂肪组织进行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ADSCs组织分布。结果:用脂肪组织块培养法成功培养出原代人ADSCs。ADSCs传代到第8代,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形态。ADSCs能成功诱导成脂肪细胞和骨细胞。通过对培养七天后的脂肪组织块进行HE染色,发现ADSCs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的间质血管和结缔组织周围。结论:用脂肪组织块培养出来的ADSCs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的潜能。ADSCs主要定位于间质血管和结缔组织周围。  相似文献   

3.
植物名称:竹节参(Panax japonicum)。材料类别:嫩茎、根茎。培养条件: 培养基:(1)MS IAA1 2,4-D1 KT0.1(浓度单位:mg/l,下同);(2)MS IAA1 2,4-D0.5 NAA2.5 KT0.1;(3)MS IAA1 2,4-D0.2 KT2。培养物置于23±1℃,1600—2000lx照光12小时的条件下静置培养。生长与分化情况:嫩茎和根茎截段当置于(1)培养基上,10天后便可见到外植体变粗变厚,切口处凹凸不平,略带白色或微黄色,15天后出现瘤状突起,并逐渐形成致密的淡黄色愈伤组织,初时愈伤组织生长缓慢2~3个月以后生长稍快,将愈伤组织移至培养基(2)后,约经1个月可见愈伤组织表面  相似文献   

4.
植物名称: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又名地槐、山槐等。材料类别:幼茎段。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的2,4-D0.5~2.5mg/L(单位下同)及BA1.0~2.0以0.5为浓度梯度构成不同的配合。其中(1)MS 2,4-D1.5 BA1.5对芽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2)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2.0~4.0。生长及分化情况:苦参无菌苗茎伸长至2cm左右时切割成约0.5cm的小段,接种于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所有外植体均在5天后略显膨大并开始于  相似文献   

5.
石刁柏外植体组织培育成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材料类别二年生未出土的嫩茎。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 MS。培养温度27±1℃恒温,每天10~15小时光照,光强2000Lux。生长和分化情况接种2~5天后,接种物逐渐变绿,出现绿色小芽,并不断增加。接种20天左右的茎切段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长出向地性的根,  相似文献   

6.
植物名称: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材料类别:叶片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无机成份,附加(单位mg/l,下同)BA1,NAA0.5;分化培养基为MS无机成份,附加BA1NAA0.1;发根培养基为1/2 MS无机成份,附加NAA0.05。培养温度为25±2℃,光强1200lx,每日照光10小时。生长分化情况:取消毒过的叶片,切成0.5cm~2的小片作为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10天后,  相似文献   

7.
虎杖的茎段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材料类别:多年生植株当年抽出的嫩茎。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生芽培养基为:MS+6BA1.5mg/L(单位下同)+NAA0.05。生根培养基为:(1)1/2MS;(2)1/2MS+NAA0.5~7.5+KT0.5;(3)1/2MS+IAA0.2~2.0+BA0.1。蔗糖浓度为3%,琼脂为0.6%,培养基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5士2℃,每日光照10小时,光照度1000~2000Ix。生长及分化情况:取带节外植体消毒后切成长0.5~1.0cm的切段,按极性生长方向插入住芽培养基上,使腋芽刚好接触培养基。外植体接种10天后,腋芽即开始萌动生长;同时,与培养基接触的基部茎  相似文献   

8.
植物名称:甜樱桃(Prunus avium)。材料类别:纳翁(Napo leon)、大紫(BlackTartarin)、保加利亚品种两个(、xespyc)、红灯等品种的茎尖及侧芽。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①芽分化培养基每升附加BA0.5—1.0毫克;吲哚乙酸0.2毫克;蔗糖30克。②生根培养基为1/2 MS(大量元素),其它成分同MS培养基,每升附加吲哚乙酸1—3毫克;蔗糖 20克;琼脂 5克。③培养条件:25±2℃,光照强度1500lx;24小时光照。生长与分化情况:接种10天后即可见到茎尖明  相似文献   

9.
花叶万年青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名称: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 picta)材料类别:带腋芽的茎段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芽诱导培养基附加BA1mg/L,NAA0.1mg/L;增殖培养基去除NAA,仅附加BA10mg/L,培养温度25~30%,光照强度2000lx,每日光照10小时。生长和分化:剪取茎段,剥去叶片,经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8~9次,在无菌条件下,切成约1cm长的茎段,每段带一腋芽,或者切成带芽的片状三角形。接种在芽诱导培养基上,接种7天后,可见芽肿胀隆起。其后,芽逐渐萌动,但生长缓慢。约10周  相似文献   

10.
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球根海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名称:球根海棠(Begonia tuberhgbri-eda)。材料类别:叶片。培养条件:MS培养基,诱芽时每升附加 6-BA1mg(单位下同),NAA0.2—0.5,或6-BA2、NAA0.2、根皮苷3—5。生根培养基每升附加NAA2—1。每日光照10—12小时,光强1500 1x,温度白天25℃,晚上20℃左右。生长及分化情况:叶片切块接种5—7天后,开始长大增厚,3—4周后叶片的表面(主要是腹面)分化出许多不定芽,约1cm~2的叶块上可长出几十个不定芽,不久就长满整个三角瓶。新分化出的叶片在接触培养基处又能再次产生不定芽(即二次分化),  相似文献   

11.
植物名称: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材料类别:雌雄蕊分化期到小孢子母细胞期的幼穗。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N_6附加2,4-D2mg/L,CH500mg/L。分化培养基为N_6基本培养基,附加CH500mg/L,活性炭少许。培养温度25~  相似文献   

12.
以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koreana)的叶柄为材料诱导分生结节,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树脂包埋切片法研究了朝鲜白头翁离体形态发生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表明: 叶柄在MS+3 mg⋅L–1玉米素(zeatin, ZEA)+0.5 mg⋅L–1吲哚乙酸(IAA)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2天后, 分生结节诱导率为82.5%; 培养56天后, 95%的分生结节转化成不定芽。组织解剖结构观察结果显示, 培养7、14、28和42天时分别观察到前分生结节结构、形成层和拟分生组织结构、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结构。朝鲜白头翁的不定芽起源于分生结节内部的维管中心。新分化芽基部类似愈伤组织的细胞团的显微切片结果显示, 基部组织上分布着表皮细胞或下表皮细胞、维管束形成层和拟分生组织细胞, 它们在朝鲜白头翁器官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名称:山柰(Kaempferia galanga)。材料类别:块茎。培养条件:(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2,4-D1.0~2.0mg/L(单位下同);(2)诱导芽分化培养基 MS+BA 0.5~1.0+IAA 1.0~3.0;(3)诱导生根培养基 1/2MS或White附加BA 0.1~0.5,IAA 0.5~1.0。培养温度25~28℃,每天光照12~  相似文献   

14.
植物名称: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材料类别:带腋芽的幼嫩茎段。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长芽培养基中的激素成分为(Mg/1下同):2.4-D1、KT1、Zt0.5、BA0.5。蔗糖浓度为3%。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每升附加①Zt0.2、IAA0.4;②Zt0.2、IBA0.6。蔗糖浓度为2%。培养温度为25~28℃,自然光照。生长和分化情况:将带有腋芽的茎段插入长芽培养基中,以节部刚接触培养基为宜。10天后腋芽迅速萌发,同时在茎的节部开始形成愈伤组织。接  相似文献   

15.
植物名称:山野豌豆(Vicia amoena)。材料类别:2~4叶期无菌苗叶基,上、下胚轴。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经正交试验:(1)叶基诱导愈伤组织与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0~2.0mg/L(单位下同) NAA0~0.2;(2)上、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5~1.0 NAA0-0.1;(3)生根培养基均为1/MS NAA0.5。全部培养基均加蔗糖3%,琼脂粉0.5%,pH5.8,培养温度25±1℃,光照度2000  相似文献   

16.
丁香杂交胚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丁香属植物(Syringa)。材料类别:①授粉40~50天的丁香(Syringameyeri×S.microphylla)杂交胚;②授粉60~110天的丁香。(Syringa persica×S.VuZgarls"Albaplena”)杂交胚。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浓度3%,pH=5.8,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1000~2500lx,每日光照14小时。杂交组合①取授粉后40~50天的杂交幼胚进行培养。杂交组合②取授粉后60~110天的杂交胚培养,从授粉后60天开始,每周取胚培养1次。当授粉90天后,每隔1天取胚培养1次,直到110天  相似文献   

17.
罗汉果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腋生枝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琦丽  林荣   《广西植物》1989,9(2):103-104+194
用罗汉果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在MS+BA1.0+IBA0.1毫克/升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形成。观察了罗汉果茎段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腋生枝的形成。罗汉果茎段培养5天后,潜伏腋芽开始萌动和生长。培养10天后罗汉果茎段的基部一端开始膨大。培养20天后产生大量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这时腋生枝已经长成3—6厘米长。培养30天后基部的愈伤组织中有少量瘤状小突起,但再分化形成芽的频率极低。结果表明,罗汉果茎段组培形成的苗均是从腋芽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植物名称:党参(Codonopsis Pilosuta(Franch)Nannf)材料类别:幼嫩叶片。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加水解乳白蛋白500mg。诱导愈伤组织时每升附加2,4-D1mg,玉米素3mg;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每升附加玉米素3mg,NAA0.1mg;诱导长根时,培养基内不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物质。培养温度为24~28℃,每天光照10~12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一)愈伤组织的诱导:外植体培养15天以后,开始形成淡黄色愈伤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9.
岛田鸡耳肠花托的不定芽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岛田鸡耳肠(Kalimeris shima-das) 材料类别:花托。培养条件:成芽培养基:(1)MS+BA1(单位:mg/l,下同)。(2)MS+BA2+NAA0.2。生根培养基:MS。培养物置于25℃恒温,光照度1000~2000lx,日照10~12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在春夏季节,从开花植株上  相似文献   

20.
植物名称:苘麻(Abutilon avicennae)材料类别:子叶和下胚轴。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1)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附加BA1.0~3.0mg/L(单位下同),2,4-D1.5~2.5;(2)分化培养基:附加BA0.1~0.5,2,4-D1.0或BA1.0~2.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