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是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它作为一类新型绿色介质,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离子液体研究迅速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国际社会对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强烈愿望,以及离子液体本身的探索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值理论的成都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旭  姚建  孙辉 《生态学杂志》2011,30(12):2875
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以能值产出率、能值密度、能值-货币比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2009年成都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近几年系统能值产出率持续降低,环境负荷率由17.49上升到37.77,可持续发展指数从0.26下降到0.06;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由此造成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阻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市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应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入手,提高资源能值利用效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创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高科技的应用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3.
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是一类基于区域水-土-气-生-矿五类生态因子,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五类生态过程,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类生态功能,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功序范畴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阐述了城市复合生态的整合机制、体制、结构、功能的内涵,提出以净化、绿化、活化、美化、进化型安全生态保障目标,生物链-矿物链-服务链-静脉链-智慧链五链合一的循环经济耦合构架,以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模式为城市生态管理的3个支柱。城市生态管理是对城市涵养、调节、流通、供给和支持五类生态服务功能的调节、修复和建设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生物。城市生态空间是指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所占据的物理空间、其代谢所依赖的区域腹地空间,以及其功能所涉及的多维关系空间。通过天津、扬州、淮北、合肥等市复合生态规划与建设的案例,阐述了区域、市域、城域和社区/园区4尺度城市生态空间的管理方略。最后以延庆和北京主城关系的演变探讨了复合生态位势在城市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武志杰  张丽莉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45-1251
循环经济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推向循环经济的轨道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具有深刻的经济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生态社会最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世界发达国家已在发展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入手,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重要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并指出循环经济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熊朝勇  肖雍琴  李福泉  曾洪 《生态科学》2014,33(5):1005-1011
通过对内江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生态规划 , 赋予了内江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条件。同时, 提出内江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要从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和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来进行园林生态规划 , 促进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成渝经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效率的辽宁省循环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瑞玲  佟连军  宋亚楠 《生态学报》2011,31(16):4732-4740
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相辅相成。基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是考量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又基于目前对于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结合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以生态效率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辽宁省的循环经济发展作以综合衡量。通过生态效率度量模型与循环经济度量模型,以辽宁省1990~2008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分别计算了19a间辽宁省各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生态效率,进而综合评价了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轨迹。研究表明:在19a间,辽宁省生态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经历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19a间,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状态总体上处于循环性不断增强的状态,即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压力不断减小。研究证明了辽宁省2002年实行循环经济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全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业园的复合生态效率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晶茹  吕彬  张娜  石垚 《生态学报》2014,34(1):136-141
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在国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与国外不同,我国的生态产业园最终将演化为生态城市,其功能也从工业生产功能发展为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生态效率是评价一个研究对象投入产出效益的量化工具,将生态效率的理念融入生态产业园,从园区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作为生态城市演化的一个特定阶段的视角,提出了复合生态效率的概念,构建了园区复合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说明了复合生态效率指标在产业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杨建新  石垚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10,30(22):6289-6296
借鉴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物质代谢特点,建立了城市物质流分析的框架及指标体系。该框架以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物质通量的变化为核心,增加了对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的考察以及对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贡献的关注。论文识别了城市物质流分析中系统边界界定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指标体系在借鉴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对城市经济系统内部循环及不同城市经济系统间的物质循环的考察,增加了再生资源输入量、内部资源回收量、可回收废物输出量、新鲜水输入量、中水回用量等指标,用于表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玉峰  郭全营 《生态学报》2014,34(3):710-717
从系统的角度界定了循环经济和矿区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煤炭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框架,并以能值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山东某矿区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矿区循环经济系统2007—2011年5年间的能值效率变化趋势图和生态效率指数趋势图,研究结果与该矿区的实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运用能值分析法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并且对煤炭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和平 《生态学报》2015,35(9):2894-290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及政府相关决策的核心内容,生态效率则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它是资源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综合表征指标。基于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判别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其在2000-2010年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1) 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表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2) 各种资源和环境效率均有所上升,其环境效率总体上大于资源效率,按效率增加快慢的排序为:固体废弃物排放效率 > 建设用地效率 > COD排放效率 > 水资源效率 > SO2排放效率 > 能源效率;(3) 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由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到末端治理模式再到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道路,符合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发展规律,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进行了谨慎的探讨,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内9种树种叶凋落物34个月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次生针阔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初始N和P浓度存在很大差异,叶凋落物分解速率(k)与初始N浓度和C/N显著相关.有机物剩余百分率与C剩余百分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和P剩余百分率之间呈显著的二项式回归关系. N和P剩余百分率在初期阶段随有机物分解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 随着有机物剩余百分率的下降,C/N和C/P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种叶凋落物之间C/N和C/P的差异逐渐减小,分解末期分别趋近于23和350. 随有机物剩余百分率的降低, N/P变化不明显,当有机物剩余百分率低于25%时,不同树种叶凋落物之间N/P差异显著下降. 有机物剩余百分率可用来预测C、N和P的剩余百分率.   相似文献   

12.
王朝  李伟峰  韩立建 《生态学报》2019,39(4):1203-1211
能源作为城市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资源类型,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时代的结束,信息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以化石燃料为主要原料的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能源生产结构随着化石燃料比重下降而优化。城市群成为当前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其发展战略对区域能源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从地级市尺度核算了2001—2015年不同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析了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战略对不同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2001—2015年京津冀各城市能源生产结构整体上趋于优化,但能源生产化石燃料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点没有改变。例如,河北的邯郸和邢台市增加了一次电力生产,但原煤生产仍占比90%以上。(2)研究根据能源生产的主导类型,可将京津冀城市划分为两类,即原煤主导型与原油主导型城市。其中,原煤主导型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明显优于原油主导型城市,例如,北京、石家庄、张家口与承德等原煤主导型城市的煤炭生产比重显著下降,而天津与沧州市等原油主导型城市的原油生产无明显下降趋势。(3)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进能源生产结构的优化,但对不同城市的影响不同,其中,对北京和河北承德市能源生产结构优化最显著,2001—2015年原煤生产比例下降了近40%,与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无煤矿"目标方向一致,而对邯郸市、邢台市影响不明显。京津冀城市群能源生产结构调整仍具有较大潜力,对于原煤生产比例最高的城市(邯郸和邢台市),需要加快城市的能源生产转型,增加清洁能源产出,改善能源生产单一的结构特点;对于原煤生产产量较高的城市(唐山市),需要根据资源禀赋情况逐步调整原煤产量,进一步集约地区煤矿,同时鼓励发展煤炭洗选业,提高煤炭清洁生产技术;对于具有"无煤矿化"目标的高煤产城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依托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自然风力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  相似文献   

13.
孔伟  任亮  王淑佳  刘宇峰 《生态学杂志》2016,27(9):2941-2949
基于构建的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度模型,测算了河北省2000—2014年全省及2000、2006、2010、2014年11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及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度.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呈不断提高趋势,从濒临失调衰退到良好协调发展,经历了3个显著发展阶段.11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均逐年增加,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演化机理,认为政策、经济、产业和区位是其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河北省未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以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研究区2005—2016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生物制氢——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面临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开发新的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是未来重要的新能源物质。生物制氢技术利用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可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产氢,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少,成本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简要阐述生物制氢技术及其发展状况,提出我国发展生物制氢技术,实现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2003—2012年39个行业作为独立的决策单元,综合考虑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径向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各工业行业节能减碳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核算了各工业行业的CO2排放,并将CO2作为一种非期望产出引入到节能减碳效率模型中.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辽宁省工业行业节能减碳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辽宁省工业节能减碳效率总体不高,但呈现上升趋势;提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提高工业节能减碳效率的主要措施,尤其是提高规模效率.为了提高辽宁省各行业节能减碳效率,辽宁省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低碳排放高效益的产业;提高科技水平,合理调整产业规模;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误区、整合途径和潜势产业辨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如松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439-2446
运用复合生态系统方法剖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各种右的和左的偏差,分析了认识上的个误区,提出了观念转型、体制改革和功能重组的循环经济建设大3R原则,探讨了产业转型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功能导向、结构柔化、区域耦合、社会整合、能力组合、增加就业和人性化生产等9类生态整合途径,展望了当前循环经济建设中诸如化肥农药工业向农田生态系统保育业转型等10类复合型潜势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or national economy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sing meta-frontier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211 citi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1)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cities is low when the most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Only 10% of cities have achieved a win–win, defined as an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economy and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 at the same time for most of cities. (2)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ies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cities in five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a widely accepted business index) 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irst-tier cities possess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 higher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therefore, a higher overall win–win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le the fourth-tier and fifth-tier cities have a relatively large ga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3) To achieve a win–win 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different cities should develop appropriate policies that maximize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enhance both growth and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9.
生物经济是由生物技术高度产业化推动的人类历史上将达到的第四次经济浪潮,当前我们正处于生物经济的成长阶段。生物经济具有资源依赖性强,产品多样化但垄断性差,生物技术通用性强的显著特点。生物技术产业的崛起将促进新经济发展,对农业、工业、医药、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以及生物战剂的抵御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生物经济的发展态势及现状,指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China's CO2 reduction is crucial in mitigating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Land resources used by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come from official land transactions, which indirectly affects carbon emissions. The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carbon emissions can provide potential pathways and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For this purpose, we innovatively integrated land transaction data from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 and carbon emission databases. Using this integrated database, we estimated the carbon emission changes from land transactions from 2006 to 2013, focu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o industrial land in China's 331 c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transactions could cause high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The industry with the largest land transaction are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as the production and supply of electric power, steam, and hot water, and the one with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from land transactions was the smelting and pressing of ferrous metals. By further examining the typolog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transactions and carbon emissions for these cities,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pathways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cities was generated. Specif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ities with high land supply and carbon emissions were mainly resource-based or economic priority cities for development. For these cities, the entry threshold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must be raised, and the supply of land for clean energy enterprises should be increased. In contrast, cities with low land supply but high emissions primarily had depleting resources, high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nd relatively lag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responding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use the land supply to guide industries to reduce their dependence on traditional fossil energy.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city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land transactions, indicator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should be included and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land use planning and land transaction process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