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F0003-F0003
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3月21-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9年工作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方智远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副司长吴晓玲,作科所所长刘春明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李立会主任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刘春明代表专项牵头实施单位致辞,高度评价了在全国协作下,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一是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0万份。新收集各类资源9704份,入国家库圃资源10485份,长期保存资源总量达502307份(其中国家长期库435550份,43个种质圃66757份)。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2日,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先生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与共享利用"成果进行了鉴定。该项成果实施12年。在实施过程中抢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黍稷种质资源,并经鉴定评价向国家种质库提供了1025份,使我国累计保存黍稷种质资源数量达9045份,数量和质量均居世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收集蔬菜种质资源501份,对已有的1642份蔬菜种质进行了繁种和农艺性状鉴定,入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库(GVG)保存蔬菜种质1400份,同时对182份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或营养品质分析,从中鉴定出高抗资源8份,抗病资源16份;完成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其中包含了1019份已入库保存蔬菜种质的植株或果实图片,实现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网上共享。2003-2005年,共有12个利用优异蔬菜种质资源育成的蔬菜新品种通过广东省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本文论述了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提取并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调查数据、评价数据和保存数据等数据信息,采用基于数据元技术方法制定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标准和数据元目录;定义了种质资源调查数据集以及对象和属性的映射关系;给出了基于XML数据标准存储及交换策略。标准的制定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在"数据层"上达到统一,规范了数据库构建,促进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业种质资源平台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农业种质资源开放共享,江苏省于2005年启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四位一体""库圃结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涵盖农作物、林木、水产和家养动物4大类共计30个省级种质库(圃),有力地支撑了江苏现代农业品种创新与产业发展。由于平台跨学科、跨行业建设,种质库(圃)遍布全省不同地区,涉及不同性质的责任主体,给平台运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存在平台运行服务数据采集时间滞后、统计程序繁杂、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等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平台的运行管理效率,促进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设计构建了一套B/S模式的农业种质资源平台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用于平台线上工作流管理,实现运行服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运行服务成效的可视化展示。该系统的建立为平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视化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农民日报社、中国种子协会联合开展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里程碑事件"推评活动揭晓,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榜上有名。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与研究中心,于1986年10月在中国农业科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论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编制原则、适用范围及应用策略,对于促进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整合、规范鉴定评价,以及信息与实物共享机制与体系的建立,推动野生稻优异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至关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借助于本中心保存的近21万份种质资源的信息,开发了一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数据库设计和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数据库的架构、运行环境以及主要功能模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平台系统利用多层逻辑架构实现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外部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平台系统,浏览查询种质资源信息。内部管理员可使用平台的受限功能,需要认证成功后才可使用后台管理功能,实现对整个平台数据的管理。注册用户还可通过基因资源数据库提交引种申请,管理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外供种全流程的网络化,借此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运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多样,但长久以来缺乏统一、有效的保存管理,许多珍贵的种质资源面临丢失和灭绝的危险。本文简要阐述了建设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类型、功能、技术指标及入库保存和运行服务情况,以期为其他单位建设种质资源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项目实施13年。收集、保护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黍稷种质;对国家长期库黍稷种质进行了繁殖更新与补充鉴定;研究制定了黍稷种质资源繁种更新与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为国家长期种质库提供了黍稷新的种质资源、数据资源;建立国家黍稷种质中期保存库;评价创新了一批黍稷种质资源,为生产、育种、加工提供了优异种质(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重庆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调查荞麦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重庆项目组,于2015年10月至11月初在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石柱县3个县开展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通过深入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作物种类与品种多样性情况,收集和挖掘古老、特有和稀少种质资源。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41份,其中粮油作物136份、蔬菜86份、果树57份、茶树5份、烟草22份、牧草30份、麻类5份。本文重点介绍在粮油作物中的荞麦种质资源调查和资源收集情况,在收集到的19份荞麦资源中,既有珍稀、古老的地方品种,也包括特有野生资源。荞麦承载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荞麦的古老、珍稀和特有种质资源正在流失,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对古老、珍稀和特有的荞麦种质资源,进行农户或原生境保护,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基础上,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识别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服务域,提出基于SOA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详述了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定义了各个服务模块功能。该参考模型为系统进一步编码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于1984年1986年在北京建成两座国家种质库,90年代初又在青海建立一座复份库,形成了国家库中,长期配套和异地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截止1993年底,国家库保存种质资源达27万余份,到1995年保存总数将达到30余万份。与种子入库时,在国家库的管理,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干燥以及低温保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今后将继续扩大种质贮存、加强贮存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无破坏性检测技术,贮存生理和  相似文献   

16.
Food security is a global concern amongst scientists, researchers and policy makers. No country is self-sufficient to address food security issues independently as almost all countries are inter-dependent for availability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PGR) in their national crop improvement programmes. Consultativ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GIAR; in short CG) centr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erving and distributing PGR through their genebanks. CG genebanks assembled the germplasm through collecting missions and acquisition the same from national genebanks of other countries. Using the Genesys Global Portal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the World Information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WIEWS)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and other relevant databases, we analysed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Indian-origin PGR accessions (both cultivated and wild forms possessed by India) in CG genebanks and other national genebank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genebanks,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dicator of Indian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germplasm collection. A total of 28,027,770 accessions are being conserved world-wide by 446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in Genesys; of these, 3.78% (100,607) are Indian-origin accessions. Similarly, 62,920 Indian-origin accessions (8.73%) have been conserved in CG genebanks which are accessible to the global research community for utilization in their respective crop improvement programmes. A total of 60 genebanks including 11 CG genebanks have deposited 824,625 accessions of PGR in the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SGSV) as safety duplicat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accessions deposited by each genebank is 13,744, and amongst them there are 66,339 Indian-origin accessions. In principle, India has contributed 4.85 times the number of germplasm accessions to SGSV, in comparison to the mean value (13,744) of any individual genebank including CG genebanks. More importantly, about 50% of the Indian-origin accessions deposited in SGSV are traditional varieties or landraces with defined traits which form the backbone of any crop gene pool. This paper is also attempting to correlate the global data on Indian-origin germplasm with the national germplasm export profile. The analysis from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possible implications in the access and benefit sharing regime of both the International Treaty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and the newly enforced Nagoya Protocol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区玉米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于2015-2016年在重庆市石柱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奉节县、武隆县、秀山县、云阳县、潼南区、合川区、江津区和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12个重点区县75个乡镇的181个村开展了农作物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并向重庆市其他区县以普查的形式进行了优异资源的征集,通过这两种方式共收集到资源1379份,其中玉米地方品种122份。本文对收集到的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特点和特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玉米资源的水平分布来看,收集的资源多分布于重庆的东北、南部和武陵山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较少;从玉米资源的垂直分布来看,收集的资源多分布于800~1000 m的中山和1200~1600 m的高山地区。收集的玉米资源籽粒多为硬粒型,籽粒颜色多为白色。收集的特异玉米地方品种中,大籽黄高抗穗粒腐病;野鸡爪根系发达,具有极强的耐瘠性;铁籽白、青壳早、金黄早食用品质良好,具有良好的淀粉加工特性。这些资源对现代玉米品种在品质、抗逆性、适应性和营养高效利用等性状方面的改良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作物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根廷是南美洲第二大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之一。主要种植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水稻、向日葵、花生、棉花等。阿根延作物种质资源统一由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研究院(INTA)进行管理,全国生物资源设有首席项目协调员,统一管理和协调全国的生物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鉴定、研究与交换等项目工作。下设动物资源协调员、植物资源协调员和微生物资源协调员。阿根廷有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长期库1个,中期库9个,收集品库8个。长期库设在INTA生物资源所,中期库和收集品库分别设在INTA所属的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和试验站。保存有玉米、牧草、向日葵、花生、高粱等29040份作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