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YAG、LD和Ar 三种不同激光辐照处理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通过对辐照前后盐生杜氏藻的生长速率和色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研究不同激光处理对盐生杜氏藻的生理刺激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YAG激光辐照剂量超过1min时,对盐生杜氏藻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其胡萝卜素的合成;LD激光在辐照剂量为3min~5min能促进细胞增殖,其中5min剂量的处理组,生长速率较对照组提高19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提高27.2%和24.4%;Ar 激光在辐照剂量为5min~30min范围内能促进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8.5%~130.9%,但在这剂量范围内,Ar 激光抑制其生长,同时对不同激光辐照对盐生杜氏藻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28、56rdγ射线单一和加5、15、25minN_2激光处理水稻干糙米,经发芽后,测定各处理胚芽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剂量的γ射线单一处理均能使所测17种氨基酸中的多数,其含量降低。而加适当剂量的N_2激光辐照,可使多数氨基酸的含量得到回升,甚至超过对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激光对于因γ射线辐射引起的氨基酸含量降低的异常生化现象,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功率密度为825mW/cm^2的CO2激光,对茄子干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辐照处理,在催芽过程中,每天观察发芽的种子数,计算发芽势、发芽率,通过多项式模拟,建立各处理的发芽模型,比较不同处理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辐照时间与发芽势、发芽率的数学模拟,筛选出了激光辐照的刺激剂量范围,最佳刺激剂量及半致死剂量,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法国产DATACHROM—5000型染料脉冲激光器处理葡萄“胜利”品种的愈伤组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了激光辐照对葡萄生长发育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发现:适当剂量的激光辐照能使葡萄愈伤组织明显提前分化;激光能够影响葡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的调控,适当剂量的激光能够促进该基因的表达;激光处理的愈伤组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与对照相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数目和活性上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激光诱变效应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激光与常规育种的试验中,我们采用不同波长和不同剂量的激光处理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研究生长发育状况有关的生物效应,并已改进少数基因控制的个别性状。  相似文献   

6.
激光诱导杨树花药出愈率高低因波长、剂量和品种不同而异。激光诱导出愈率最高可达37.37%,而CK最高中只有16.25%。在供试7个杨树品种的42种激光处理中,有近2/3高于CK。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氦氖激光辐照甘蓝种子,以探求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1.08J/cm ̄2的处理对甘蓝种子萌发期间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促进作用,而剂量为2.07J/cm ̄2的处理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倍频Nd:YAG激光对紫球藻生长与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紫球藻经Nd:YAG激光(波长1060nm)照射,以不同时间设置处理剂量,比较紫球藻细胞活力,生长速率,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等方面的变化。高剂量处理组(Y-20、Y-30和Y-40)致死率为17-44%,继代培养后生长迅速,K值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23.4%和15.3%,各处理组培养10天后收获的生物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胞外多糖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增幅达50-150%。此外,YAG激光照射对藻细胞叶绿素含量也有影响,YAG激光有望成为紫球藻优良藻株选育的较佳诱变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剂量(5 mW.mm-2)He-Ne激光辐照经增强UV-B辐射处理(10.08 KJ.m-2.d-1)后的‘ML7113’小麦幼苗,待小麦幼苗长7 d后,对各处理组小麦幼苗的核蛋白进行提取,通过紫外吸收法测定各个处理组幼苗核蛋白的含量。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进行电泳。结果显示:小麦幼苗经UV-B辐射后核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单独激光处理后,小麦幼苗核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经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后,小麦幼苗核蛋白含量低于UV-B辐射处理组,而高于对照组,推测一定剂量的He-Ne激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增强UV-B辐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强度氦氖激光对临床中风等缺血性疾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影响情况。方法:临床采集不同缺血性疾病患者新鲜血样,检测各组红细胞变形能力情况。对中风患者血样进一步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氦氖激光处理,讨论临床低强度氦氖激光量效关系,探讨具有临床疗效的有效剂量情况。结果:各疾病病组红细胞变形能力较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变形能力为低;缺血疾病组样品经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后,其红细胞变形能力较未经激光照射组有显著不同。结论:显示体外人红细胞变形能力因患者疾病情况、红细胞状态、低强度氦氖激光临床治疗输出功率等因素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倍频Nd∶YAG激光对紫球藻生长与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球藻经Nd:YAG激光(波长1060 nm)照射,以不同时间设置处理剂量,比较紫球藻细胞活力、生长速率、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等方面的变化.高剂量处理组(Y-20、Y-30和Y-40)致死率为17~44%,继代培养后生长迅速,K值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23.4%和15.3%.各处理组培养10天后收获的生物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但胞外多糖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增幅达50~150%.此外,YAG激光照射对藻细胞叶绿素含量也有影响.YAG激光有望成为紫球藻优良藻株选育的较佳诱变剂.  相似文献   

12.
激光辐照洋葱L1代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CO2和He-Ne两种激光的三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洋葱品种的湿种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过氧化氢酶、叶绿素、总糖总量等三个方面考查研究洋葱L1各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洋葱L1代的过氧化氢酶、叶绿素、总糖含量的变异大于CO2激光辐照,可作为激光诱导变洋葱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CO_2激光0.8S及~(60)Co—r射线0.25KGy和0.35KGy剂量分别辐照大豆种子后,其三叶期叶片酯酶同工酶带数增加,酶活性增强,其变化特点反映出供试品种的辐射敏感性。r射线辐照后加以CO_2激光处理,其酯酶活性较r射线单一处理的酶活性降低,表明CO_2激光对0.25KGy和0.35KGy的r射线所引起的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修复作用的大小因品种的辐射敏感性而异。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激光与免疫抑制剂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连续14天照射健康大鼠,分别于照射后7、14,17、21、28、35天监测大鼠白细胞总数各类白细胞数目的变化。照射大鼠内眼角激光日剂量为13.2415J/cm~2以上,照射大鼠耳后凹陷部的激光日剂量为18.5381J/cm~2以上,照射大鼠脊背正中线皮肤的激光日剂量为23.8347J/cm~2以上,均可在照射后一定时期对大鼠上述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各类白细胞对激光抑制效应的敏感性不一,敏感顺序是:嗜酸性白细胞-杆状核白细胞-分叶核白细胞淋巴细胞。作为有效大剂量町选择日剂量18.5318J/cm~2作内眼角照射,26.4830J/cm~2作耳后凹陷照射,39.7245J/cm~2作脊背正中线皮肤照射。 应用日剂量为39.7245J/cm~2的He—Ne激光照射大鼠脊背正中线皮肤,并与环孢霉素A(CsA)和硫唑嘌呤(Aza)两种免疫抑制剂配合应用,以研究大剂量激光和免疫抑制剂两者配合对大鼠白细胞总数、各类白细胞数、T、B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S、I)、10~6个淋巴细胞CPM数的影响,大剂量激光和免疫抑制剂(CsA、Aza)及其配合均可在试验后一定时期对大鼠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剂量激光和Aza可降低大鼠B淋巴细胞数。大剂量激光、CsA、Aza及激光与二者配合均可使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S、I)在  相似文献   

15.
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Nd∶YAG(10 6 0nm)激光辐照花生种子后其M1代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剂量的YAG(10 6 0nm)激光辐照均能诱发胚芽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在功率密度为 35.84w cm2情况下 ,辐照时间由 3秒增至 8秒 ,畸变率相应由0 .16 %增至 0 .53% ,染色体畸变类型也随之增加。 8秒处理后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中 ,中期提早分离、数目变异、粘连、不均等分裂、多极分裂、核向细胞质突起等类型 ,在 3秒处理中均无出现。且根据种子萌发和生长情况 ,35.84w cm2 × 8s处理已达到致死剂量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聚γ—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的He—Ne激光辐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He Ne激光对聚γ 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ATCC9945A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了不同剂量激光辐射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0 .48mw·cm-2 、15min的剂量利于菌体的诱变。 2种激光辐射方式中 ,“生理盐水菌悬液”辐射方式诱变效果较好。延滞期的菌体细胞对激光辐射最敏感 ,随着菌体培养进程 ,其激光辐射抗性逐渐增强。另外 ,发现菌体的芽孢对激光辐射不敏感。经聚γ 谷氨酸发酵试验和菌体扫描电镜观察 ,发现He Ne激光对地衣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生物刺激效应和诱变作用 ,并初步筛选到产聚γ 谷氨酸含量有较大变化的辐射变异菌株 ;同时 ,通过对变异菌株的细胞外、胞周间、细胞内三位区的PGA、RNA、DNA分析和发酵过程检测 ,进一步证实了He Ne激光对聚γ 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激光处理对番茄幼苗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激光对番茄耐盐性的影响,用番茄(Lycoperslcon esculentum Mill)种子为实验材料,以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刚萌动的种子,用0.3%的NaCI溶液模拟盐胁迫,观察出苗时间、出苗率,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番茄种子的发芽率(Gr)和发芽指数(G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番茄幼苗游离脯氨酸积累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分析不同处理的各项指标可知,辐照量为23.04 J/cm2是较合适的处理.说明利用一定程度的激光处理可以提高番茄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8.
CO2激光对西瓜种子最佳辐射剂量的筛选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功率密度为898m w /cm 2 的CO2 激光对西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辐射处理,筛选出了最佳刺激剂量,并应用多项式回归进行数学模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不同波长激光辐照花生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考察了K+r、Ar+、Nd:YAG、HeNe和LD等不同波长的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适当剂量不同波长的激光辐照都能促进花生种子生长。在辐照剂量为0.128w/cm2×180s的条件下,较短波长激光对花生幼苗的促进作用比长波长激光显著;在辐照剂量为1.28w/cm2×18s的条件下,短波长激光对花生种子的萌发及胚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长波长激光有促进效应。在相同辐照剂量条件下,不同功率密度与时间的组合其辐照效果不同。1.28w/cm2功率密度的Nd:YAG(532nm)激光脉冲输出辐照对花生种子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提示,要得到相同的辐照效果,长波长激光与短波长激光相比,必须提高辐照功率密度或加大辐照输出剂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激光、高压静电场对自交不亲和的羽衣甘蓝的花粉进行处理,以期克服其自交不亲和。通过对处理后的花粉的表面结构和蛋白酶活性及其萌发情况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激光、高压静电场的生物效应。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经激光、高压静电场处理的花粉,在授粉后柱头上SLG和SRK基因表达的差异,以探讨激光、高压静电场对生殖反应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通过适宜剂量的激光、高压静电场处理,羽衣甘蓝的花粉萌发率提高,成熟花粉水溶性总蛋白,α-淀粉酶活力,总淀粉酶活力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自交亲和指数和结籽率提高。从花粉的表面结构的电镜显微观察分析,花粉壁的雕纹受到了伤害,网脊线有轻微断裂,网眼变大。授粉后,取不同时间间隔的柱头样品提取总RNA,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SLG和SRK基因的表达量,授粉后24 h激光处理和高压静电场处理与对照比较,SLG和SRK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