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污染对人体的损害也越来越大。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能通过各种途径引起各系统的疾病,甚至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研究发现,长期暴露或急性暴露在某些空气污染物中可以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或污染物引起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有害因子,通过外周循环到达大脑,导致大脑的神经炎症、神经毒性、氧化应激等反应,最终产生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  相似文献   

2.
许德润  刘力  郎明林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12):2707-2718
阿尔茨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AD) 与帕金森症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人类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与P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无法缓解或阻止疾病进程。慢病毒载体 (Lentiviral vector,LV) 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载体,由LV介导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疾病机制研究、临床药物开发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近年来LV应用于AD、PD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细胞代谢或细胞应激均可以引起DNA氧化损伤。DNA氧化损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碱基切除修复在抵抗脑细胞DNA氧化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碱基切除修复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系统中,受损的神经胶质细胞对周围的神经元可以产生毒性作用,造成神经元功能障碍,从而死亡。同时,受疾病影响产生的一些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保护神经元,清除神经元周围的有害物质,暂缓疾病的恶化。本综述将讨论星形胶质细胞在部分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同时总结了星形胶质细胞对这些疾病发挥的共同作用,旨在进一步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衰老是机体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死亡的自然过程,也是各种老年相关疾病发展的驱动因素,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等。而以AD和PD为代表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是21世纪老龄化社会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之一。m6A甲基化在多种修饰酶的作用下调控基因转录和翻译,也是最常见的RNA修饰类型。m6A修饰酶表达异常引起m6A甲基化水平失调,从而引起RNA表达紊乱是m6A甲基化参与调控疾病发展的基本机制。近期研究表明,METTL3、FTO在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中发生显著变化,它们通过影响神经炎症、细胞周期、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以AD和PD为例探讨了m6A修饰对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调控作用,这将为抗衰老和治疗老年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药物缓解病程的发生和发展。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PD)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牙周致病菌是其主要始动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与AD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围绕牙周致病菌与AD的相关性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建议AD患者应重视口腔健康,PD的防治选择对AD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找寻AD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7.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发病年龄,AD可分为早发性(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EOAD)和迟发性(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两种,两者均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知3个致病基因导致家族性EOAD的发病: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基因(presenilin 1,PSEN1)和早老素2基因(presenilin 2,PSEN2)。而近年来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者相继发现并报道了一系列影响LOAD易感性的风险基因多态性位点。试对上述AD相关致病基因和主要风险基因加以简要介绍,深入探索这些基因的功能有助于对AD病理生理机制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缺失以及胞浆内涵物Lewy小体的形成。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已经明确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阐明PD的病理生理机制,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迫切需要与PD密切相似的模型。本文将就目前发展的各种PD模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十分沉重的负担。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假说是AD发病机制的重要学说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同时家族性老年痴呆(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在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相关的FAD致病基因导致了AD的遗传性。本文将结合Aβ假说、产生过程和FAD的遗传因素进行讨论,浅析FAD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的MRI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规MRI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和在常规MRI上测量黑质致密带(pars compacta of substantia nigra,SNc)宽度对PD的评估价值。方法:对90例PD患者(Hoehn-Yahr分级为Ⅰ-Ⅱ级57例、Ⅲ级18例、Ⅳ级15例)、6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MRI检查,分析PD患者的常规MRI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PD组和对照组中MRI的白质高信号(包括侧脑室周围和半卵圆中心的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并对比分析PD组和对照组的SNc宽度。结果:PD组比对照组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但PD组的半卵圆中心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D组比对照组SNc宽度明显变窄,并且PD患者随病情加重其SNc宽度更加变窄。结论:PD常规MRI的影像学表现不具有诊断上的特异性,但在常规MRI上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的观察和SNc宽度的测量对PD的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危险因素。已有报道表明,AD和PD患者脑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损害。这一发现使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研究,并显示出良好效应。临床前期试验表明,胰岛素或长效肠促胰岛素肽(incretin peptide)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AD和PD转基因模型动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肠促胰岛素的类似物)阻止了神经退行性变进程,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减轻了疾病的症状。在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GLP-1类似物阻止了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突触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在PD动物模型中,GLP-1类似物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AD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表明,鼻腔给予胰岛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减少脑内的AD标志物。对PD患者的初步研究也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Byetta)对PD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另一种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liraglutide,Victoza)也正在AD患者中进行临床测试。最近,第三种GLP-1受体激动剂(Lixisenatide,Lyxumia)已经在欧洲被批准上市,该药物也显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以上抗糖尿病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可见,GLP-1类似物所显示的神经保护乃至神经再生作用为AD和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些作用是当前其它药物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是一种细胞核内体/溶酶体内的门冬酰胺蛋白酶。它有可能通过剪切淀粉样前体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相关的神经退化。在以德国人为对象中的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D基因(CTSD)C224T多态与AD发病风险紧密相关。然而,此结果未能在另一些群体中得到重复。为此,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CTSD基因C224T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多态性在成都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了CTSD C224T多态与散发AD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TSD基因C224T多态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CTSD基因C224T多态与散发AD不具有关联;但比值比的比较提示CTSD等位基因T和ApoEε4有弱的协同作用。Abstract: Cathepsin D is the major lysosomal/endosomal aspartic protease and exhibits β- and γ-secretase-like activity in vitro. Data from German suggest that the C224T polymorphism in the Cathepsin D gene (CTSD) exon 2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D).Meanwhile other studies have not been able to replicate the result. It’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genotype of the polymorphism in CTSD in Chinese sporadic AD patients and age-matched controls with normal cognition and examine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the polymorphism with the disease. We find no strong evidenc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TSD C224T polymorphism and Chinese sporadic AD. Whereas there may be a weak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ApoE ε4 and CTSD T allele.  相似文献   

13.
Hu ZH  Tian Q  Wang JZ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2):173-174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蛋白磷酸酯酶活性,可诱导tau的过度磷酸化和聚积。本文拟就近年来蛋白磷酸酯酶在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病理特征为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存在。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寻找完全治愈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症发展的有效疗法和药物迫在眉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基因和神经元功能与人类具有高度同源性,可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较好模型。本文综述AD的发病机制假说、秀丽隐杆线虫AD模型以及线虫模型在A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后续研究AD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动物模型的目的是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AD实验动物模型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D治疗药物的筛选。随着AD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完善的AD动物模型也在陆续出现。近年来出现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属于AD的病因模型,但也不能完整复制出AD的所有特征。最大的缺憾在于缺乏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和在某些转基因模型中(尤其是单转基因模型)无广泛的神经元丢失。虽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tau蛋白,但从未发现成对螺旋纤丝(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  相似文献   

16.
小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友  晏勇 《生命科学》2008,20(1):95-100
国内外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元病理和神经胶质细胞病理机制进行了大量探索,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它被激活成反应性MG,反应性MG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补体蛋白而损害神经元。尽管目前AD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激活MG引起的炎症反应是AD的核心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信号系统受损是加速AD发病的危险因素,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在糖代谢异常促使AD发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除调节β淀粉样蛋白降解和清除之外,还可能通过调节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协同载脂蛋白Ee4(ApoEe4)及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等参与AD的发病机制。本文就IDE生物学特性及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42)被认为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Aβ42由APP经β-和γ-分泌酶相继切割产生。γ-分泌酶是一个蛋白酶复合体,早老素(presenilin,PS)是γ-分泌酶的催化组分。因此,抑制PS/γ分泌酶的活性是治疗AD的关键,因而PS/γ分泌酶也是治疗AD的主要靶点。根据这些理论,人们提出了一些治疗AD的新方法,其中PS/γ-分泌酶抑制剂和调节剂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衰老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氧化还原失衡导致氧化应激,与包括AD在内的许多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本文综述了活性氧(ROS)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机制,特别是氧化应激与AD其他关键机制的相互作用,并总结了茶多酚、L-茶氨酸、虾青素、EGb761、大豆异黄酮和烟碱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对AD的防护作用以及在临床上对相关疾病的缓解作用。希望该综述能为AD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侯宛祺  戴雪伶  姜招峰 《生命科学》2013,(11):1071-107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老年人易患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可逆性、进行性的记忆力衰退,目前发病机制不清。AD患者脑内存在异常高水平的炎性因子及其受体、补体、调节蛋白以及化学因子等免疫炎性的标志物,提示炎性因子可能与A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炎性因子与AD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