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纹夜蛾(Phytometra agnata Staud.)群众众叫“豆青虫”、“豆步曲”,是近年来我区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豆害虫。1960—1962年曾连续发生,1961年8月初全县发生面积达13万多亩,一般单株虫口3-5头,多至数十头,大豆被害减产15%左右。 经过两年的饲养观察,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生活习性 银纹夜蛾在我县一年发生1—2代。6月下旬始见成虫,7月后蛾量增多。成虫白天潜藏在茂密的豆棵间,傍晚开始飞舞,飞翔很快,阴天白昼也有活动。趋光性弱。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散产于豆叶背面,经三、五天孵化幼虫。7月中下旬幼虫  相似文献   

2.
高建发  杜进琦 《昆虫知识》2010,47(4):794-796
小红珠绢蝶Parnassius nomion Fischer von Waldheim在甘肃甘南1年发生1代。翌年5月上旬幼虫孵化,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该虫以卵越冬。  相似文献   

3.
戴贤才 《昆虫学报》1965,(3):274-284
大栗金龟(虫甲)是四川西北部重要农林害虫之一,幼虫为害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甜菜等作物及森林苗圃中的幼苗,成虫为害杉树、桦树、杨树等森林。1955—1963 年在炉霍虾拉沱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查明大栗金龟(虫甲)在炉霍虾拉沱六年发生—代,幼虫越冬五次,成虫越冬一次。卵于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孵化为幼虫,卵期由于产卵时期的温度和土壤湿度不同而为45—66天。幼虫于10月中旬开始下降至40厘米以下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上升至5—15厘米的土层为害;五次越冬后,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12—44厘米的土层中化蛹,幼虫期58个月强。蛹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蛹期约两个月。成虫当年不出土,第二年5月上旬开始出土,中下旬最盛:出土后,飞往附近林缘杉树上取食交尾。5月下旬末,雌虫开始飞回田间产卵,成堆产在13—26厘米的土层中,每堆12—28粒。成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死亡,成虫期约10个月。  相似文献   

4.
《昆虫知识》2009,46(6)
女贞瓢跳甲Argopistes tsekooni Chen是2003年在山东泰安地区木犀科植物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严重危害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等植物的叶片。成虫在叶背啃食,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该虫在山东泰安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冠下的疏松土、沙石缝和枯枝落叶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出蛰。3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张丽峰 《昆虫学报》1959,(6):540-547
一、大叶黄杨尺蠖(Abraxas miranda Butler)是重要的园林害虫之一,为害卫矛科的两种植物,即:大叶黄杨与爬行卫矛。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贵州及东北等地。 二、大叶黄杨尺蠖在上海一年发生三代,但在室内饲育可完成四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自4月上旬开始羽化,幼虫自4月下旬开始为害,至5月下旬进入蛹期。第二代成虫自6月上旬开始羽化,幼虫自6月中旬开始为害、直至8月下旬进入蛹期。第三代成虫自8月中旬开始羽化、幼虫自9月上旬开始至11月中旬进入蛹期。 三、根据室内饲养,成虫的寿命第一代雄虫平均7.8天,雌虫平均9.6天;第二代雄虫平均11天,雌虫平均15.4天;第三代雄虫平均9天,雌虫平均10天;第四代雄虫平均12天,雌虫平均14.5天。卵期第一代为14.5天,第二代8.6天,第三代9天,第四代12天。幼虫期第一代平均34.9天,第二代平均23.4天,第三代平均25天,第四代平均58天。蛹期第一代平均11.4天,第二代平均45.8天,第三代平均15.9天,第四代为越冬蛹。 四、成虫飞行力很弱,白天栖息在大叶黄杨树下或附近草丛中,晚上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多在下午3—5时,羽化后即可交尾,一般交尾时间为6—7小时,最长可达11小时,交尾后7小时即行产卵,每一雌蛾可产卵360余粒。 五、幼虫共五龄,羽化后3、4小时就开始取食,受  相似文献   

6.
云南木蠹象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吕军 《昆虫学报》2004,47(1):130-134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et 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森林蛀干害虫。该虫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产卵, 产卵部位为当年生或头年生枝梢。7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幼虫有4个龄期。11月中旬后,幼虫开始在受害枝内越冬,次年2月中下旬恢复活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蛹期,4月中旬开始羽化。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幼树,常造成受害树长势下降和树干畸形,连续危害2~3年可导致树木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7.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玉兰  林仲桂 《昆虫知识》2010,47(5):918-922,F0004
夹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Linnaeus)是夹竹桃上的重要害虫,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点。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松土及土壤缝穴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6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第1代成虫于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危害最历害,9月中旬开始化蛹,化蛹持续到10月中旬。第2代蛹发生分化,一部分成为越冬蛹,另一部分则羽化为成虫。第2代成虫于10月上旬开始产下第3代卵。10月上旬第3代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中旬第3代幼虫开始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8.
刘健  马凤鸣  赵奎军 《昆虫知识》2009,46(4):592-596
2005~2007年,对中国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天敌昆虫开展系统调查。共发现5目、12科、33种天敌昆虫。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隐翅甲Ischnosoma sp.成虫和花蝽Oriussp.为大豆田优势种天敌昆虫。其中,隐翅甲Ischnosomasp.成虫于6月上旬至下旬田间发生。花蝽Oriussp.成虫6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生,异色瓢虫成虫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龟纹瓢虫幼虫、异色瓢虫幼虫和花蝽Oriussp.若虫多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即大豆生育中期发生;龟纹瓢虫成虫田间发生期较长,大豆生育期中6月中旬至9月下旬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在豫南每年主要发生两代,个别发生一代或三代。通过饲养和测螟灯观察:越冬代蛾一般始见于4月下旬或5月初,盛发于5月中、下旬至6月初,终见期为6月中、下旬;第一代蛾一般始见于7月上旬,盛发于7月中、下旬,终见于8月上、中旬;第二代蛾一般始见于8月中、下旬,盛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8月底或9月中旬。今将各虫态历期和出现期分别制为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0.
黄檀丑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檀丑舟蛾是南岭黄檀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疏松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雌虫产卵于嫩叶上,成块。每雌产卵82-306粒。幼虫5龄,各代幼虫的危害盛期;第一代5月下旬至6旬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下旬,第四代8月中旬,第五代9月下旬,第六代11月上旬至中旬。试验表明,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汉林  周发成  林樟信  陈惠明 《昆虫知识》2006,43(5):718-720,F0004
橙黄后窗网蛾Dysodia magnificaWhalley是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的食叶害虫,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油桐上普遍发生。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茧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第1、2代成虫分别于6月下旬和8月下旬开始羽化。饲养中育出幼虫-蛹期寄蝇—蚕饰腹寄蝇,是橙黄后窗网蛾的一种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12.
吴铱  彭中允 《昆虫学报》1954,(2):125-138
1.沟金针虫需2年以上完成一代生活史。越冬成虫2月下旬出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产卵在1至2寸表土内,卵于5月初孵化,卵期为5至8星期。老熟幼虫8月下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起羽化,蛹期约2星期。成虫羽化后即行越冬。 2.越冬幼虫2月底至3月中旬开始向表土活动(10厘米处地温8—12℃左右),3月中旬及4月全月是为害盛期(80%以上幼虫集中在1至2寸之表土内),8月至12月表土之幼虫密度极小(仅有虫1.2—6.8%),不致为害成灾。 3.沟金针虫之天敌除一种壁虱(Cheyletus sp.)和一种蜘蛛及蚂蚁外,尚有寄生菌2种,具中一种经鉴定为冬虫夏草(Cordyceps sp.)之一种。 4.小麦整地时适当深犁(5—7寸)并精耕细作能毁杀大部分蛹体及成虫,并可将幼虫翻上来供鸟类捕食(9,10月间97%老熟幼虫,在5—7寸土内化蛹及羽化,同时88%幼虫分布于1—7寸土内)。此外以芝麻与豆类为小麦前作及夏季休间结合翻耕曝晒亦能减少虫害损失。 5.沟金针虫在河南的主要为害期系在春季,所以早春於麦行间耩666毒土或毒沙以毒杀向表土上升之幼虫是值得继续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正> 粟叶甲Oulema tristis(Herbst)又名谷子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陕北主要为害谷子和糜子,偶而为害小麦、高粱、玉米。 该虫在延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产卵于谷子、糜子叶背面,卵期  相似文献   

14.
杨礼传 《四川动物》1989,8(3):29-29
黑翅拟毛萤叶甲Doryidomorpha nigripennis属叶甲科Chrysomelidae。据调查该虫分布于四川省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1987年毛尔盖林业局阿基坝苗圃60多万株5年生云杉幼苗被该虫毁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元。1985年以来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主要生物学特性黑翅拟毛萤叶甲在松潘县毛尔盖林业局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跨两个年头,以幼虫在土内越冬。第二年5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6月中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羽化为成虫。成由于7月中旬开始产卵,7月下旬出现下一代幼虫,幼虫于10月中旬开始越冬。幼虫期长达10个月以上,都在苗圃…  相似文献   

15.
周晓榕  陈阳  郭永华  庞保平 《昆虫知识》2012,49(6):1598-1603
2010—2011年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对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B.-Bienko)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种群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亚洲小车蝗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1~3龄蝗蝻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终见期在7月下旬;4~5龄蝗蝻于6月下旬始见,高峰期在7月上中旬,终见期在7月末;成虫于7月上旬始见,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终见期在9月上旬。应用最优分割法将亚洲小车蝗种群动态划分为3个阶段:(1)6月中旬,为蝗蝻开始出土期,数量稀少,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2)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蝗蝻发生盛期,密度低时为随机分布,密度高时为聚集分布;(3)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为成虫发生期,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大豆主要食叶性害虫种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健  赵奎军 《昆虫知识》2010,47(3):576-581
2005~2007年,对大豆食叶性害虫种类开展了系统调查。共发现5目、15科、29种害虫。大豆蚜Aphisglycines Matsumura、茄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on solani(Kaltenbach)、豆黄蓟马Thrips nigropilosus Uzel、二条叶甲成虫Monolepta nigrobilineata(Motsch.)、双斑萤叶甲成虫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üller et Denis幼虫及豆卜馍夜蛾Bomolocha tristalis Lederer幼虫为主要食叶性害虫。其中,大豆蚜、茄无网长管蚜田间发生较早,6月上旬已有发生;大造桥虫幼虫、豆卜馍夜蛾幼虫发生较晚,6月下旬后田间始见发生。豆黄蓟马成虫危害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上旬,若虫危害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下旬。二条叶甲成虫的危害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下旬,双斑萤叶甲成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核桃长足象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长足象AlcidodesjuglansChao在重庆城口县 1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在向阳处的杂草或表土 1cm处越冬。翌年 4月中旬开始活动 ,取食核桃嫩枝、幼芽、果实、叶柄 ,5月上旬在青果皮上钻孔产卵 ,5月中旬幼虫孵化后在果内蛀食 ,6月中旬开始在落果内化蛹 ,6月下旬开始羽化 ,成虫于 1 0月下旬开始越冬。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核桃大量落果时进行人工捡拾落果 2~ 3次 ,可控制核桃长足象危害落果85 %以上 ,大大降低其种群基数。 7月中旬成虫羽化盛期用从核桃长足象僵死成虫上分离获得的球孢白僵菌株 (剂 ) ,对该害虫有很强的致病性和专化性 ,其成虫的死亡率达 90 %以上 ,是一个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克里角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里角梢小蠹TrypophloeusklimeschiEggers为国内新记录种 ,近年来成为新疆杨 (PopulusalbawyPyramidalis)的重要害虫 ,在短期内可导致新疆杨死亡。该虫在新疆阿拉尔 1年发生 2代 ,主要以成虫在树干蛀盲孔越冬。危害部位集中于距地面高 40~ 2 0 0cm的主干。成虫出树活动 1年中有 3个高峰 ,即 :5月上旬至 5月中旬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 ,9月下旬。第 1代幼虫历期约为 3 0d。成虫出孔活动盛期是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1974—1975年,我们在我院大兴分校,进行了铜绿金龟子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的研究。现将所得结果整理出来,供参考。 一、生活史 铜绿金龟子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从7月上旬即出现初孵化的蛴螬,一直到第二年7月中、下旬才进入末期。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进入盛期,7月中、下旬为末期。成虫于6月上旬始见,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进行入盛期,直到9月中、下旬为末期。6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即盛期,9月中、下旬才结束(详见右图)。  相似文献   

20.
洪若豪 《昆虫学报》1966,(4):294-302
本文记述福建地区为害柑桔三种象虫科食叶性害虫,即(1)大灰象虫;(2)大绿象虫;(3)长角小绿象虫。长角小绿象虫系国内尚未记载的柑桔害虫。这类害虫在本省柑桔产区及茶区发生较多,成虫主要食害嫩叶及幼梢,大灰象虫还能为害柑桔幼果,严重影响柑桔生产和育苗,需加防治。 大绿象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为发生最盛期。初步观察成虫能食害16科24种植物,主要食害柑桔类果树及茶、桑等植物。长角小绿象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末开始出土活动,以5月末至6月初,田间发生数量最大;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11月幼虫进入越冬期。 文中对三种象虫形态特征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