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诃子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诃子中总多酚。方法:考察了超声波的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三个单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结果:确立了诃子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料液比为1:20;超声提取60min。总多酚得率为13.27%。结论:此提取方法能够避免多酚在高温下的分解,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桦褐孔菌总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设计方法对超声提取过程中影响总酚得率的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及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总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55%乙醇,料液比1∶30,在52℃下超声提取4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酚得率为19.42 mg/g,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相对误差为+0.78%。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银杏叶多酚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填充率、球磨转速、球磨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七个因素对机械力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得率的影响,以银杏叶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设计优化工艺,同时比较了4种提取方法对银杏叶多酚提取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力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填充率26%、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银杏叶多酚的得率为7.33%。机械力辅助乙醇提取银杏叶多酚得率低于碱水提取法,但是抗氧化活性高于碱水法提取的银杏叶多酚;抗氧化活性与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银杏叶多酚相当,但是提取得率高于乙醇回流法。此提取工艺高效可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柿叶为材料,以总多酚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Folin-Ciocalteu法对柿叶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超声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及时间)和正交实验对柿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确定柿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用40%的乙醇溶液,按1:40的料液比,在50℃下提取20min.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率可达5.69%.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贯众多酚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贯众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为自变量,贯众中多酚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优提取条件如下: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6℃,料液比1∶40,乙醇浓度35%,经验证,贯众中多酚的提取率为8.11660%,理论值为8.12986%,RSD为0.15%。该工艺高效、稳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辣木叶多酚得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2%、料液比1∶30(W/V)、提取时间3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得率为27.32 mg·g-1,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优选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竹柏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参考指标,选取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时间4个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分别确立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回流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70%,回流时间1.0 h,回流温度80℃;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为:液料比25∶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水浴温度60℃。两种提取方法的最终提取效果比较,回流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15.522%,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得率为13.637%,回流提取法总黄酮得率高于超声波提取法。本实验结果为后续竹柏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柿子渣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柿子渣中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DPPH法检测了柿子渣多酚提取液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1)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多酚含量影响显著,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多酚含量影响不显著;柿子渣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20:1(mL·g-1),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4 h.(2)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量可达到21.402 mg·g-1,高于正交试验中任何一组.(3)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当柿子渣多酚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24 mg·mL-1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5.4%,与对照Vc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表明在该优化工艺下提取的柿子渣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大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然后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大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6,超声时间18 min,超声温度5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蒜总黄酮得率达到3.99%。最后进行邻苯三酚自氧化试验,发现大蒜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抑制率为60.43%,表明大蒜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得率和色价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的色素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虎杖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30,超声温度25℃,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20 min,其中料液比为显著影响因素;虎杖色素对热、光、蔗糖、NaCl、维生素C(Vc)等因素的影响较稳定,而pH、H2O2、柠檬酸对虎杖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月腺大戟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为研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月腺大戟根总黄酮进行提取,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实验因素,以提取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和结论:根总黄酮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乙醇浓度50%;影响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其中料液比和提取时间是影响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蕤核叶片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蕤核叶片中提取总黄酮.利用响应面法(RSM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务件为:超声时间50.1 min,乙醇浓度59.5%,液料比24.9:1,提取...  相似文献   

13.
核桃楸叶片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平  张莹  祖元刚  王文杰 《植物研究》2007,27(5):616-618
利用超声波法对核桃楸叶片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确立最佳提取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核桃楸叶片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辅助提取核桃楸叶片总黄酮的最适工艺参数是浸提剂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50℃,液料比为20:1,提取时间为20 min,且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458%。  相似文献   

14.
麻栎叶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麻栎叶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麻栎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麻栎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是以6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物固液比1∶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2 min,提取时间60 min,黄酮提取率为6.06 mg/g,回收率为96.5%.麻栎叶黄酮类化合物对自由基DPPH·、·OH以及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达到97.7%、97.6%和94.4%.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工艺合理,黄酮提取率高,麻栎叶黄酮提取液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红松树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剂回流提取的方法,以红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红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60%乙醇,提取温度50℃,料液比1:7,提取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真菌中,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研究以提取毛木耳子实体中总黄酮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超声功率、浸提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以获得提取毛木耳总黄酮的最优工艺。经响应面分析,各因素按照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浸提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且超声功率、浸提时间、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极显著。结果表明提取毛木耳子实体中总黄酮含量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168W、浸提时间50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总黄酮的最大预测提取量为2.1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平均为2.08%,与理论值基本吻合。本研究将为食用菌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提高果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度,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盐酸提取、真空浓缩、乙醇沉淀的方法,以果胶提取率和吸光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的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溶液pH值、乙醇用量和料液比等重要影响因素,对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果胶提取最优化组合,建立最佳的果胶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提取液pH1.5,浸提时间2h,乙醇用量80%。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到11.82%。结论:本实验所得的果胶制备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能获得较理想的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率。果胶产品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There is a growing request to find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olyphenols extraction from agro-industry by-product as pomegranate. In this stud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ree factors on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UAE) of total polyphenols (TP), total flavonoids (TF) and condensed tannins (CT) from pomegranate peel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phenolic compound using regression model equations and 3-D plots. The high TP, TF and CT content were obtained with, respectively, liquid/solid ratio of 20.00, 9.77, 9.77, extraction time of 36.38, 41.82, 30.39 min and 36.00, 83.64, 59.26% of ethanol percentage. In fact, liquid/solid ratio of 20, extraction time of 30.94 min and 59.26% of ethanol gives the highest contents of TP, TF and CT simultaneously.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using optimal conditions agreed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s. The pomegranate peels extract obtained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have an effective antioxidant activity as determined by ABTS and DPPH ass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