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  赵洁  庄智程  顾思浩 《生态学报》2022,42(14):5708-5720
人类活动扰动加剧了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结构演变,从而导致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冲突加剧。明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05年、2019年碳储存、粮食生产、生境质量、产水量和氮输出量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演变,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指数和冗余分析方法,测度权衡强度并揭示权衡强度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分别与碳储存、生境质量和产水量之间,以及氮输出量与生境质量和碳储存之间,碳储存与产水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权衡关系;权衡强度空间异质性显著的粮食生产与碳储存,粮食生产与产水量的权衡强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北部粮食主产区和南部山区。氮输出与碳储存、碳储存与产水量之间的高强度权衡关系主要位于南部地区。粮食生产与生境质量以及氮输出与生境质量的高强度权衡区域多集中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坡度、林地覆盖率、农田覆盖率、降雨、气温、建设用地率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稻谷、大米的储存方法,总结出粮食入库的最佳储粮方案,旨在和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3.
呼吸作用是一个释能的过程,植物体如何储存能量和利用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其余部分通过ADP磷酸化形成ATP,而暂时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三磷酸腺苷中的高能磷酸键是最重要的能量携带者,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要靠ATP.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自然降氧法保管粮食、油料和在控制粮温、杀灭仓库害虫、减少霉菌和保持粮食品质等方面的初步效果。并介绍了自然降氧法的辅助手段——新鲜树叶降氧的方法和效果,为提高自然降氧法的降氧速度找到简便易行的措施。自然降氧法储存粮食、油料,方法简单,便于操作,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便于在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社队推广。  相似文献   

5.
谷蠹感染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轩  唐多  朱广有 《昆虫知识》2012,49(2):490-495
在25℃和密闭条件下测定了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密度分别为0、2、5、10和20头/kg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含水量为12%的小麦,未感染谷蠹成虫时,在180d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增加到1.157%;以2头/kg密度感染后,同样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上升到9.910%。害虫密度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都相应地增高,但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害虫密度不是相应地成比例升高。感染不同害虫密度的粮食,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S"型曲线增长。这些结果表明,小麦感染谷蠹后在很短时间后即可检测到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与虫口密度相关。同样害虫密度时,储存时间延长,二氧化碳浓度呈"S"型曲线增加。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反映粮情和虫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实现了粮食“十一连增”之后,中国粮食供给“结构性紧平衡”、粮食价格高位运行以及粮食持续增产动力不足等“隐患”日渐浮出水面,凸显出现行粮食政策体系中“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刚性发展”与“粮食生产区域分工”两大问题。为实现粮食安全新战略目标、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新体系,建议“按需生产、强化储备、高效流通、节约消费”应成为制定粮食“新政”的重要理念标准,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的价格支持体系,探索新粮食生产方式,注重总量、区域和品种平衡,重新构建综合性粮食安全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等植物中铁的代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类的耕作及土壤的盐碱化,缺铁已成为一个世界性植物营养问题。高等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对环境铁信号响应的体系。本文围绕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铁营养的吸收、转运、分配和储存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植物中铁营养代谢调控的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只是 DNA 或 RNA 等遗传物质的表达形式,其单独不具有储存和传递生物信息的功能,而储存和传递生物信息却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 . 随着近年来 prion 生物学的出现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单独就具有储存和传递生物信息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蛋白质也是一类遗传物质 . 所以很有必要站在这个角度对 prion 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再认识,通过对哺乳动物 prion 生物学和真菌 prion 生物学各自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以及它们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总结出蛋白质储存和传递生物信息的一般规律并指出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  相似文献   

9.
缺乏叶酸培养基中自发及诱发的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缺乏叶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淋巴细胞染色体对环境因子有更高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个体系可能用于检测环境有害因子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先楷 《昆虫知识》2000,37(6):364-366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 80 %以上 ,按照传统储粮方式保管粮食 ,导致生虫严重。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 ,全国每年粮食被虫蛀绝对损失率达 8% ,个别农户高达 2 5 %以上。湖北是国家的产粮基地。近年来由于虫蛀造成粮食损失相当惊人。经常看到农户的储存粮食上黑压压地布满虫子。早期主要以第一食性害虫 (粮食昆虫学家将蛀空式、剥皮式、破坏式的品种称为第一食性 ,也称初期性害虫 ;只危害粮食的碎屑、粉末的害虫称第二食性或称后期性害虫 )为主如 :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 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麦蛾 Sitot…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SSCI来源期刊1998—2019年的“粮食安全”相关文献,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分析。粮食安全研究领域发文量多年来变化不明显,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政策是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多集中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内涵与评价体系,供给和需求、政策和国际环境等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动态上还表现出今后可能在粮食安全的概念内涵以及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政府粮食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等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2.
湿地作为地球表层物种丰富、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其发育和环境演变过程中储存了环境变化的大量信息,能反映湿地环境变迁。同时,湿地碳储量巨大,既是"碳源"也是"碳汇"。植硅体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剂、长期的陆地碳汇机制,近年来,在考古、古环境和全球碳汇研究中备受关注。研究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对探讨湿地中植被类型变化、重建区域古生态环境和碳"汇"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国内外关于研究湿地植硅体的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硅体在湿地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形态、含量与分布特征,以及植硅体碳的含量特征与在全球碳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进  胡澍  焦菊英  吴多洋 《生态学报》2017,37(12):4100-4107
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的重要措施。以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侵蚀环境下的小流域即黄土区坊塌流域和砒砂岩区满红沟流域退耕坡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有机碳密度(SOCD)在同一侵蚀环境不同群落下的变化以及在同一群落不同侵蚀环境间的差异,旨在探明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同一侵蚀环境下,与坡耕地相比,自然恢复方式下退耕地植被恢复初期SOCC、SOCD均显著降低,之后随植被恢复均显著升高(P0.05);人工恢复方式下退耕地20—25年柠条锦鸡儿群落和13—14年刺槐群落SOCC、SOCD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同一侵蚀环境内,退耕地在两种恢复方式下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2)同一侵蚀环境下,与相近恢复年限的自然恢复群落相比,刺槐群落SOCC、SOCD均显著高于长芒草+铁杆蒿群落(P0.05),砒砂岩区柠条锦鸡儿群落SOCC、SOCD均显著低于铁杆蒿群落(P0.05),黄土区柠条锦鸡儿群落SOCC显著低于而SOCD显著高于铁杆蒿群落(P0.05),说明相同恢复时间内,相对于自然恢复方式,人工刺槐造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均能累积与储存较多的土壤有机碳,而柠条锦鸡儿造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均不佳,在黄土区储存土壤有机碳效果好于砒砂岩区。3)同一群落下,黄土区人工和自然恢复群落SOCC均高于砒砂岩区;黄土区人工恢复群落SOCD均显著高于而自然恢复群落SOCD均低于砒砂岩区(P0.05),说明黄土区人工恢复累积和储存土壤有机碳及自然恢复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而砒砂岩区自然恢复储存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液泡膜转运蛋白在植物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磊  崔继哲 《生命科学》2009,(2):330-334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一个多功能细胞器,其主要通过膜运输系统执行功能。液泡膜转运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内物质的储存和运输,参与细胞内的应答胁迫反应,隔离毒性离子,防止细胞质受害,调节Ca^2+浓度和pH,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本文主要对液泡膜转运蛋白在营养储存、逆境胁迫、细胞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阐释液泡复杂生理功能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一种重要的短时程记忆,它负责对实时信息进行短暂的储存和运用。这个短暂储存的时间被称为记忆的"延迟期"(delay period)[1-3]。比如在做心算时(例如17×24),大脑需要按照运算法则对不同数位的数字进行依次运算,而中间结果需要在记忆延迟期内暂时存储下来,最后得到计算结果。又如在打电话时,当被告知一个陌生号码时,我们需要在工作记忆中把这个号  相似文献   

16.
从论述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入手,重点从环境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讨论环境标准在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植物铁蛋白转基因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物铁蛋白是一种铁存放蛋白,既可以储存大量的可被植物利用的铁,又能抵抗环境胁迫。利用铁蛋白的转基因研究不仅可以缓解由于铁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而且能提高植物对环境的耐受性,在生物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铁蛋白的结构以及铁蛋白转基因植物在上述几个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气候环境在过去的一百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粮食危机日益凸显:当前粮食产量不足以支撑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环境恶化也使粮食品质不断下降。也许,最为严重的环境恶化莫过于温室效应,由此带来的气候异常包括降水量分布的改变、气流活动模式的改变、暴风雨的频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19.
水势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可见水往低处流。可是,在植物生理学上,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是用“水往高处流”的观点来描述水分运动的。一、沿革植物体与其环境的水分关系问题的基础是细胞与其环境的水分关系问题。细胞水分关系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渗透原理。这个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压力概念体系和势能概念体系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人口、粮食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问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将环境教育渗于其内,寓于其中。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做法和体会。一结合教学,渗透环境意识环境知识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环境知识都作了充分准备。例如在植物学教学中通过对根叶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根系对固堤保土的作用,叶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中的作用,通过对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裸子植物讲述使学生了解藻类、裸子植物在净化污水、调节空气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