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边拾贝的情趣无限,除了亲情友情之外,更在于人们对贝类生物的喜爱。贝类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壳五个部分组成。很多贝类生物都有美丽的外壳,由碳酸钙构建的外壳色彩缤纷,形态万千,每一种类都使人惊叹不已。从远古时代直至现代,贝壳制作的各种首饰都被人们视为时尚的象征。贝壳也曾作为货币被人们视为财富的等价物,奇妙的贝壳在人类的智慧中形成了一种千古流传的贝壳文化。漂亮的贝壳吸引了无数的贝类收藏者,也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对贝壳的科  相似文献   

2.
网湖水域中绢丝丽蚌贝壳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网湖1368枚绢丝丽蚌贝壳形态研究表明:前排小棘或棘痕数介于3-5之间,4个者居多;所排小棘或棘痕数介于1-4之间,2个者居多。壳长与壳厚的直线回归方程为:L=7.2406T+2.4392,贝壳的角质层最薄,呈棕褐色或者黑色;核柱层稍厚,呈黄褐色;珍珠层最厚,皎白闪亮。生长轮在棱柱层上和珍珠层外表面清晰可见。贝壳外表面背部肋嵴细弱,只在近壳顶处较明显;其棱柱层背部和后部呈黄褐色者为雌蚌。贝壳外表面背部肋嵴粗壮,且整个背部都十分显著;其棱柱层背部和后部呈红色或红褐色者为雄蚌。  相似文献   

3.
贝类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一个大的门。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称贝类。进行贝类学的研究,必需根据课题的要求采集和制作标本。本文仅介绍贝类标本的制作。一、整体标本供分类鉴定的标本,贝壳及内脏团应保存完整。标本需用5%的福马林液固定10小时后移入70%的乙醇中长期保存,或直接以70%的乙醇固定保存。不能在福马林或福马林与乙醇混合液中长期保存,否则贝壳会被侵蚀破碎,失去研究价值。若要用两者的混合液或纯福马林保存,最好将内脏团与贝壳分别保存。易破碎的贝壳,如椎实螺、扁卷螺、蜗牛等,应保存于放有棉花的标本瓶内,以防压碎。并注意贝…  相似文献   

4.
沙角庚 《古生物学报》1995,34(5):602-610
复合模化石是贝壳被溶蚀后,由于早期成岩压缩作用的影响,原贝壳的内模和外模互相叠加压印而成的化石,其正、负模上均印有原壳的内面和外表的特征。这种石具有形态和沉积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对比观察法,研究黑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殖特点、死亡原因,发现黑蜗牛的螺旋贝壳短,只有壳顶和两个螺层,体螺层不能完全容纳软体,螺旋贝壳中碳酸钙含量约为60.3%,易软化。体背上生长着外套膜和外壳膜,外套膜在螺旋贝壳内包裹着内脏囊,外壳膜覆盖在螺旋贝壳的表面,能向不同方向伸展。壳口处的外壳膜上有排泄孔,排泄孔与外套膜上的呼吸孔连通,具有呼吸、排泄粪便和排泄尿液的多种功能。证明黑蜗牛是一种新的软体动物——最原始的蜗牛,也是陆生软体动物贝壳退化成内壳的过渡物种。隶属于琥珀蜗牛科(Zonitidae),夏威夷琥珀蜗牛属(Hawaiia),沂水琥珀蜗牛种(Hawaiia yishuiusculeLi)。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的几种主要中间宿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疾病的病源,也是引起人类嗜酸性脑膜脑炎的病原体。1945年首次在台湾报道此病例,至1979年已报告近300例。据不完全统计已知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坎体动物约有56种之多。现将该虫在我国已知几种主要中间宿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简介于后,以供有关调查研究参考。一、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图1)形态特征:贝壳呈扁球形、有5—6个螺层。壳面有细的生长线,螺旋部低矮。贝壳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梨色。在体螺层周缘和缝合线上,常有一条暗褐色色带,但有…  相似文献   

7.
提起贝类,大家一定会想到五光十色的贝壳。浩瀚无垠的海洋世界,孕育了丰富奇异的海洋生物,海洋贝类就是其中最迷人的造物之一,形状奇异,色彩艳丽,有精美的花纹。当你欣赏海洋贝类的时候,也许不知道大自然是如何造就了这一浑然天成的生物。本文将带你到奇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湛江地区的丽文蛤(Meretrix lusoria)、琴文蛤(M.lyrata)、文蛤(M.meretrix)、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杂色蛤仔(R.variegata)、伊萨伯雪蛤(Clausinella isobellina)、格粗饰蚶(Anadara clathrata)、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尖紫蛤(Sanguinolaria aauta)、锈色朽叶蛤(Coecella turgida)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这6科13种双壳类的贝壳形态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的贝壳表面和横切面微观结构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晶体的组成和排列方式两个方面。贝壳角质层根据表面形态特征分为5种类型:光滑平整、颗粒状、不规则多边形、蜂窝状和沟壑状。贝壳棱柱层的晶体形状有棱柱状、短柱状、片状和不规则形状。不同贝壳的晶体有两种排列方向,垂直于横切面和平行于横切面。13种贝壳珍珠层的晶体有颗粒状、砖块状、圆形、块状和不规则的多边形。不同种的贝壳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的厚度也不同。研究贝壳微观结构之间的差异,可以为分类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
珍珠传奇     
《生命世界》2008,(6):14-15
很早以前人类便发现了珍珠,将它视为纯洁、高贵的象征。也许是因为无法想象,生活在泥沼中的贝壳竟能生出如此晶莹剔透、灿烂滑润的珍珠,所以围绕着珍珠的来历,人们赋予了它无数浪漫而美好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正>天气晴朗,糖兄糖妹要乘着咸咸的海风去海滩上捡贝壳。可是,他们刚出门就被咕噜博士拦住了:"两个小鬼别走,留下来陪我喝杯咖啡如何?"说着他就把兄妹俩拉到了实验室。咕噜博士醉翁之意不在酒,喝咖啡完全是个幌子。我爆料,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要拖住兄妹俩,阻止他们去海边捡贝壳!这是怎么回事,快去真相实验室看看吧!不断消失的贝壳贝壳是一种很吸引人的东西,几乎所有去海边玩的人都会捡些贝壳留作纪念,也有人会把它们加工成装饰物或工艺品,这听起来再正常不过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太多人这么做,就会给我们的海洋生态带来不小的麻烦!生活在浅海水域的海藻附着在贝壳上长大,也离不开贝壳。  相似文献   

11.
常亚青  李云霞  罗世滨  赵冲 《生态学报》2013,33(9):2754-2760
研究了较长时间生活在3种不同实验遮蔽条件下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的遮蔽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活环境下海刺猬都保持着遮蔽行为。生活在以贝壳作为遮蔽材料环境下(遮蔽组)和以砖块作为掩蔽材料环境下(掩蔽组)的海刺猬初次遮蔽耗时要显著短于生活在无遮蔽(或掩蔽)材料环境下(空白组)的海刺猬(N=3,P<0.05)。3组海刺猬用于遮蔽的贝壳总数和有遮蔽行为的海刺猬总数都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掩蔽组有遮蔽行为的海刺猬总数要显著多于遮蔽组和空白组(P<0.05),后两者差异不显著。3组海刺猬用于遮蔽的贝壳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海刺猬遮蔽时对两种贝壳(菲律宾蛤仔和贻贝)存在显著的选择差异(P<0.05)。生活环境中一段时间内遮蔽物的缺失并不会使其失去这种行为,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行为的强度。因此,光照很可能是海刺猬遮蔽行为的一个进化压力,该行为也许只是作为一种避光策略。海刺猬对遮蔽材料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这可能与遮蔽材料自身特征和海刺猬的生理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斐济贝壳杉Agathis macrophylla实生白化苗与正常苗在形态、叶片显微结构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斐济贝壳杉白化苗的种壳大小、株高、株重、叶长、茎粗、主根长、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正常苗,但白化苗的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及色氨酸含量均高于正常苗。  相似文献   

13.
腹足类贝壳特征的测量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腹足类贝壳形态特征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做了小结,对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周缘形状和螺层发育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淡水贝类贝壳多层构造形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明 《动物学报》1994,40(3):221-225
对几种淡水贝(包括蚌、螺)进行形态及组织学观察,并通过实验方法重现贝壳三种物质,即:角质、棱柱质、珍珠质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外套膜外表皮细胞是由相同类型细胞组成,这些相同细胞在不同的作用条件下形成贝壳多层构造。  相似文献   

15.
在合浦珠母贝中,发现了一个边缘部分正在生长中的贝壳.该贝壳边缘部分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在棱柱层中存在中空的尚未被碳酸钙填充的有机鞘,更为独特的是在该边缘部位发现珍珠层的存在.与正常贝壳比较,这一独特贝壳的边缘处于急速生长中.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假设了贝壳"跳跃式生长"的概念.当外套膜相对于贝壳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贝壳即进入...  相似文献   

16.
何径 《生命世界》2014,(2):12-19
正在欧洲,贝壳收藏之风早在大航海时代就已经发端。在林奈奠定了现代分类学的基础之后,贝壳收藏之风大盛。随着需求增大,一批职业标本采集人和职业贝商应运而生,这又反过来促进了贝壳收藏,并使贝壳收藏由贵族的特权发展到普通人的寻常爱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观察,企鹅珍珠贝的形态差异较大,而去掉黑色角质层边缘的贝壳部分变化可能较小。为了更好地研究企鹅珍珠贝的生长及珍珠质颜色的形成,实验随机选取企鹅珍珠贝300枚,测量其总重、壳高、足丝直径等9个数量性状。杀贝后取左壳,用工具削去角质层边缘后测量壳重、壳高等11个相关指标。除重量性状、足丝直径和壳宽外,其余形态性状通过拍照结合Photoshop软件建立坐标系和像素测距测得。所得数据用SPSS 19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去掉黑色边缘的贝壳壳高、对角线与壳长之间的相关性优于完整贝壳,说明去掉角质层边缘的贝壳形态变化更规律,具有更好的研究意义和价值。除足丝直径外,绝大部分性状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依据逐步回归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Y1=-88.969+2.629X_(18)+8.321X_1+15.3X_2。通径分析中右壳重对总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壳高和壳宽。实验结果为企鹅珍珠贝的选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绝灭於白垩纪末期的菊石化石,现在只能见到贝壳、内膜或外膜。菊石的软体没有被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只能根据贝壳的构造上和、章鱼类、乌贼类、药乌鲗类和鹦鹉螺类等现代头足类生物的研究去推测它们。像现代的鹦鹉螺类(鹦鹉螺)一样,菊石的软体外面包着一个各种各样外形的薄石灰质贝壳。下白垩纪菊石贝壳有直的、弯钩状的、螺旋圆稚状的;由几个螺环组成的平旋状的贝壳是最广泛的形状。覆盖着套膜的长袋状菊石躯体就位於住室内,住室长达贝壳的3/4到1.5—2个螺环。其余的许多螺环是被隔壁分开的独立氣室,串管自体后沿腹面延伸。氣室内有氣体,其村力由串管加以调节。隔壁是由套膜的后部分泌构成的,并且被固定在贝壳的内部,被薄隔壁分隔为氣室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丽蚌及其经济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前言蚌系常见的软体动物,它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淡水水域内——江,河,湖泊或池塘。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无论是它体外的一对石灰质的贝壳,或是壳内的肉体皆可被人类所利用。其中以丽蚌的贝壳质量最佳,壳质坚厚,皎白闪亮,用来制造钮卸,在国际上享有特别的声誉。特别是近世纪来,人工培养珍珠事业的发展,丽蚌的贝壳是作为珠核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来,每年都  相似文献   

20.
红眼寄居蟹在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对贝壳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据适宜的贝壳对于寄居蟹的发育、繁殖和存活至关重要。尽管很多研究探讨了蟹类对贝壳的选择,但寄居蟹选择多大的贝壳仍不清楚。在实验条件下,本文作者用巴西Anchieta岛上野生红眼寄居蟹( Pagurusbrevidactylus)最常利用的黑衣蟹守螺( Cerithium atratum)和节桑椹螺( Morula nodulosa)进行了贝壳选择实验,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目标贝类及其大小。观察到寄居蟹对一种独特贝类的选择具有性别意义,从而验证了野外观察结果。雄性明显地倾向选择黑衣蟹守螺的贝壳,而产卵和非产卵的雌性个体对腹足类贝壳的选择差异不显著。尽管两性之间对适宜贝壳的选择存在差异,贝壳适宜度指数(SAI)表明,种群占据那些足够大的贝壳(SAI =1·20±0·23)。红眼寄居蟹对贝壳利用的这种模式可能是为了避免与体型相似同域物种的竞争,从而在后来的生长中减少频繁地更换贝壳。根据目前的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红眼寄居蟹对贝壳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贝壳的参数,而且还与寄居蟹的个体和性选择有关[动物学报51 (5) : 813 -820 ,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