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顶丝藻科(Acrochaetiaceae)新记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日孝  战景旭 《植物研究》1996,16(4):436-440
继续报导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柯狄旋体藻Audouinelacodi,栖松旋体藻A.codicola,半露旋体藻A.emergens,紫色旋体藻A.pur-purea,疏枝旋体藻A.ryukyuense,桑托旋体藻A.sancti-thomae。  相似文献   

2.
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密集旋体藻Audouinelledensa,亮管旋体藻A.hyalosiphoniae,小旋体藻A.parvula,羽状旋体藻A.plumosa,顶生旋体藻A.terminalis,图氏旋体藻A.thuretii。  相似文献   

3.
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日孝  张淑梅 《植物研究》1997,17(4):366-370
继续报导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渐尖旋体藻Audouinella attenuata,球状旋体藻A.globosa,纤细旋体藻A.gracilis,无柄旋体藻A.hypneae,偏枝旋体藻A.secundata,连续旋体藻A.seriata。  相似文献   

4.
继续报导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柏桉旋体藻Audouinella bonnemaisoniae,网地旋体藻A.dictyotae,德氏旋体藻A.drewii,网状旋体藻A.netrocarpa,太平洋旋体藻A.pacilica,异形旋体藻A.vaga。  相似文献   

5.
继续报道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4个种;豪氏旋体藻Audouinella howei;矮生旋体藻A.humilis;斑点旋体藻A.macula;细枝旋体藻A.tenuissima。  相似文献   

6.
1 吉林星球藻 新种 图 1AsterocapsajilinicaH .X .Xiao,sp .nov.Fig.1图 1 吉林星球藻Fig .1 AsterocapsajilinicaH .X .XiaoSpeciesaffinisA .rubraeC .Z .Wang,sedteg  相似文献   

7.
从嗜热蓝藻优雅粘囊藻(Myxosarcina concinna Printz.)中分离到具有放氧活性的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它的吸收峰位于680、628、490、438和420 nm ,在低离子强度(0.1~0.4 m ol/L)磷酸缓冲液中的664 nm 荧光发射峰随离子强度的降低而升高,718 nm 荧光发射峰与此相反(77 。K,Ex= 580 nm )。当把游离的藻胆体和已解离去藻胆体的类囊体膜在蔗糖磷酸缓冲液中重组时,随时间延长(0~60 m in),718 nm 荧光发射峰逐渐升高,685 nm 荧光发射峰逐渐下降(77 。K,Ex = 580 nm ),表明藻胆体与类囊体之间的解离和结合对光能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管藻目绿藻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特性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敏  周百成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0):1019-1025
采用温和的PAGE法从管藻目刺松藻(Codium fragile (Sur.)Hariot)和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 Setch.),丝藻目绿藻软丝藻(Ulothrix flacca (Dillw.)Thur.),及菠菜(Spinacia loeracea Mill.)中分别得到11、11、7和9种色素蛋白复合物,对复合物的多种特性,包括分子量、Chl a/b比值、叶绿  相似文献   

9.
发状含珠藻藻殖段的分化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状念球藻(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存在着两个重要而明显的个体发育阶段,即营养藻丝体和藻殖段。采用弱光(铺垫闰遮光),红光或在白光下向培养基中加入DCMU(3,4-dichlorophenyl-1,1-dimethylurea)等藻丝体与藻殖段的光合特性,表明营养营丝体和藻殖段的可见光吸收光变和光合放氧活性表示发状念珠藻藻丝体与藻殖段的光合特性,表明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优雅粘囊藻藻胆体的特性。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可证明,它的PBS含有一种红色藻胆蛋,两种C-藻蓝蛋白和三种别藻蓝蛋白。但是,用PAGE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和纯化所得藻胆蛋白,一般仅得到一种C-PC和一种亚基组成特殊的别藻蓝蛋白APC。这种APC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相同于已报告的APC660nm。但是它的亚基组成是(αα'ββ')2而不是(α'α2β2β')Lc^10或α  相似文献   

11.
范亚文  包文姜 《植物研究》1997,17(4):371-37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东北异极藻科植物3属8个分类单位即:异极藻属2种2变种1变型:细异极藻箭头变处G.sabtile var.saggita(Schum..)Cl.K.,缢缩异极藻头状变种意大利变型G.constrictum var.capitatum f.itallica Mayer.,柔弱异极藻G.tenellum Kutz.,半孔异极藻G.semiapertum Grun.长异极藻延长  相似文献   

12.
从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藻胆体中分离出四种不同光谱形线的变藻蓝蛋白(APC)复合物:API,APⅡ,APⅢ,APB,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室温和低温)以及荧光激发偏振光谱比较了APC复合物三聚体和单体的光谱特性,四种APC复合物三聚体的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峰位置各不相同,APⅡ和APⅢ位于短波区(最大吸收波长在~650nm,最大发射波长在662~664nm)API和APB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藻基因工程的选择标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6种海洋微藻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Ehr.)、牟勒氏角刺藻(Chaetocdros muelleri Lemm.)、三角褐指灌(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绿光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Parke 8701)、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Wille)Hazen)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latoria sp.rDNA 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latoria 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透射电你国南近岸水中的微型硅藻时,发现了菱形藻属Nitzschia Hassall在我国首次记录的5个种,它们是:趋光菱形藻N.agnita Hustedt,金色菱形N.aurariae Cholnoky,沟坑菱形藻Nklacuum H.Lange-Bertalot,极细菱形藻N.perspicua Cholnoky和 毛菱形藻N.pubens Cholnoky。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atoriasp.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atoria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tRNAIle)。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序列中核苷酸差异值探讨了颤藻科属间界定的分子标准。提出了rDNA基因间隔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赤潮”或“水华”蓝藻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对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藻胆体在室温和77K处于不同浓度磷缓冲溶液和不同解离时间的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藻胆体在0.9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由于没有发生解离,光能传递效率高,在77K荧光发射光谱中只有一个峰,位于687nm,属于别藻蓝蛋白-B。当藻胆体悬浮在0.3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1分钟,77K荧光光谱的主峰出现在684nm.又出现655nm和666nm荧光峰,它们依次属子C-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在2小时;655nm荧先峰成为主峰,684nm荧光峰为次峰,666nm荧光肩消失。这表明C-藻蓝蛋白所捕获的先能已不能传递给别藻蓝蛋白,但能传给别藻蓝蛋白-B。我们提出在螺旋藻藻胆体中存在两类C-藻蓝蛋白,一是与别藻蓝蛋白相连接,另一是与别藻蓝蛋白-B相连接。  相似文献   

18.
胶丝藻属Gloeotila由kutzing于1843年建立,在中国为首次报道,我国已知有3种:美丽胶丝藻G.caldaria,普罗胶丝藻G.protogenita和略缢胶丝藻G.subconstricta.标本自安徽黄山和芜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优雅粘囊藻藻胆体(PBS)的特性。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可证明,它的PBS含有一种红色藻胆蛋白,两种C-藻蓝蛋白和三种别藻蓝蛋白。但是,用PAGE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和纯化所得藻胆蛋白,一般仅得到一种C-PC和一种亚基组成特殊的别藻蓝蛋白APC。这种APC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相同于已报告的AFC660nm。但是它的亚基组成是(αα′ββ′)2而不是(α′α2β2β′)Lc10或(αβ)3。  相似文献   

20.
用pUC19质粒作载体,克隆了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grolissegetumgranulosisvirus,简称AsGV)DNAPstI-D.E.F.G.H.J.K.等7个片段。以[ ̄(32)P]-dCTP标记的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uzurasuppressarianuclcarpolyhedrosisvirus简称B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为探针,在37℃条件下对AsGV)颗粒体蛋白基因进行了定位,将其分别定位于BslⅡ-S或TPsTI-A或B和EciRI-A片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