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钩盲蛇孤雌生殖的再证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孤雌生殖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行这种繁殖方式的动物,其卵细胞不需与精子发生受精作用即可开始卵裂及发育。换句话说,行孤雌生殖的动物,其雌性单方面就可繁衍后代。孤雌生殖的后代只承受了来自母体的染色体,它们也都是雌性,由之继续行孤雌生殖。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种类绝对没有雄性个体。其中某些种类在其分布的某些地区也曾发现少数雄性动物。孤雌生殖在较低等动物中是较普遍的一种繁殖方式,尤其在无脊椎动物中较为多见。在脊椎动物中,少数鱼类行孤雌生殖。爬行动物中,过去只知道一些蜥蜴行孤雌生殖。如壁虎科中的少数种类,其中包括产于我…  相似文献   

2.
油菜孤雌生殖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开展了人工诱发油菜孤雌生殖的研究,并将诱发的孤雌生殖纯合自交系初步应用于杂交油菜的生产。通过几年来研究,在理论上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以下结果: 1.初步找到了人工诱发油菜孤雌生殖的有效方法。以胜利油菜作材料,用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来诱发孤雌生殖,试验结果表明,用远缘花粉授粉,特别是种间花粉授  相似文献   

3.
无脊椎动物的不少门类中,如海绵动物、轮虫、线虫、环节动物和部分昆虫,具有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现象,这是大家熟知的。至于脊椎动物,已知无羊膜的鱼类和两栖动物中极少数物种有全雌居群,但其生殖方式则是雌核发生(Gynogenesis)。而在爬行动物这样的高等羊膜动物中确认存在着孤雌生殖的居群和物种,确是十分有趣的生物学问题。1958年苏联学者达莱夫斯基(I.S.Darevsky)首次报道了分布于亚美尼亚地区孤雌生殖的蜥蜴  相似文献   

4.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叫做“单性生殖或处女生殖”。孤雌生殖的定义是:“雌性个体产生的卵,无需受精.可发育成新雌性个体。”植物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但植物受精作用的细节多少有些不同,所以这个定义只适用于动物。  相似文献   

5.
虽然在古代就已经猜测某些昆虫可能有孤雌生殖现象,早在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蜜蜂有孤雌生殖的假说,但是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之前大部分学者却仍然完全不相信动物的这一种  相似文献   

6.
动物繁殖子代主要是以卵子的受精方式进行的,但也有一些动物是行单性生殖(孤雌生殖),后者所产的卵子不必受精就能正常发育,这种自然的单性生殖主要见之于昆虫,如蚜虫、蜜蜂等。至于脊椎动物特别在哺乳类则甚为少见。为了研究卵子的受精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受精后的发育机制,许多学者往往采用人工激动卵子的方法来进行探讨,这就是人工单性生殖或称人工孤雌生殖。海胆和两栖类是研究这方面的好材料,特别在海  相似文献   

7.
棉花粉蚧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关于该虫在我国的入侵种群的生殖方式缺乏详细研究。本文在室内条件下对棉花粉蚧浙江金华种群的生殖方式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孤雌生殖的棉花粉蚧可以产下雌性和雄性后代。孤雌生殖的棉花粉蚧的产卵前期为14.8 d,显著长于两性生殖的6.9 d;孤雌生殖的棉花粉蚧所产后代为348.3头,显著少于两性生殖的棉花粉蚧的494.1头;孤雌生殖的棉花粉蚧的雌虫总历期为57.2 d,明显长于两性生殖的32.8 d。但这2种生殖方式产下后代的性比差异并不显著,孤雌生殖的为1.1,而两性生殖的为1.2。该棉花粉蚧种群的生殖方式为兼性产两性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8.
轮虫休眠卵形成和萌发的生态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休眠卵的形成是单巢目轮虫生殖行为中最显着的特征之一。作为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的产物,休眠卵具有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易于扩散和通过重组产生遗传多样性等特点。轮虫休眠卯是轮虫集约化培养的重要种源,通过轮虫快速的孤雌生殖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使得轮虫作为鲜活饵料为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孤雌生殖批量培养轮虫常会因难以预测的种群突然崩溃而造成水产经济动物苗种生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续1998年第33卷第1期第25页)所谓的转基因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动物的基因组内,使该转基因动物能稳定地将此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实验技术。此项技术使人类试图将某些动物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去生产各种有用的蛋白,特别是医用活性肽...  相似文献   

10.
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虎 《生命世界》1996,(4):29-30
自1745年博内(Bonnet)在研究蚜虫中发现孤雌生殖以来,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也在众多的植物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生殖现象,迄今为止,已记录到36科300余种植株的孤雌生殖。为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相区分,植物学家把它定名为无融合生殖。 由于无融合生殖生理机制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对其概念的界定,植物学界一直没有统一。我国学者蔡得田和陈冬玲,在1993年提出:无融合生殖是指发生在植物胚珠中,不经过精卵融合形成胚,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此界定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它与无性生殖明显的区别是发生在性器官中;二是没有性融合过程而区别于有性生殖;三是以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11.
海带孤雌生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对海带雌配子体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培养,由此诱发起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所长成的孢子体有一部分是正常的,大部分是畸形的。从细胞学观察证明其染色体是单倍体。但这种单倍体孢子体中有些孢子体的某些细胞是二倍体,有些孢子体的某些细胞是多核的,有些孢子体的某些细胞有巨核的现象。这大概是造成畸形的主要原因;第二,造成畸形的原因可能与孢子体细胞中存在染色体组的染色体的缺少或不分离有关;第三,造成畸形的另一原因可能是单倍体的隐性基因能够得到表现。海带在人工条件下孤雌生殖的成功,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是危害樟树Cinnamonum campora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该虫的繁殖策略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模式。本研究旨在明确孤雌生殖在樟叶蜂生活史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樟叶蜂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在亲代生殖适合度(雌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和子代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死亡率、子代性比和产卵量等)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孤雌生殖的樟叶蜂雌虫寿命显著长于两性生殖的雌虫寿命,而雌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子代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死亡率以及子代单雌产卵量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但子代成虫性比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孤雌生殖大多产雄性子代,而两性生殖大多产雌性子代。【结论】樟叶蜂的孤雌生殖延长了亲代雌虫的寿命,且为产雄孤雌生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的孤雌生殖不但具有自身建群的能力,同时在种群繁衍中可以提供大量的雄虫以弥补两性生殖后代雄性个体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是危害樟树Cinnamonum campora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该虫的繁殖策略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模式。本研究旨在明确孤雌生殖在樟叶蜂生活史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樟叶蜂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在亲代生殖适合度(雌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和子代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死亡率、子代性比和产卵量等)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孤雌生殖的樟叶蜂雌虫寿命显著长于两性生殖的雌虫寿命,而雌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子代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死亡率以及子代单雌产卵量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均无差异,但子代成虫性比在两种生殖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孤雌生殖大多产雄性子代,而两性生殖大多产雌性子代。【结论】樟叶蜂的孤雌生殖延长了亲代雌虫的寿命,且为产雄孤雌生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的孤雌生殖不但具有自身建群的能力,同时在种群繁衍中可以提供大量的雄虫以弥补两性生殖后代雄性个体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单性脊椎动物具有三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即孤雌生殖、雌核生殖以及杂种生殖。本文比较了这三种生殖方式的异同,概述了各自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 昆虫种类繁多,其生殖方式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为两性生殖,但也有一些种类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可分以下类型。 一.偶发性孤雌生殖 这种生殖方法多是鳞翅目昆虫所具有,它们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交配,产生受精卵。但偶而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虫。如家蚕、舞毒蛾等。 二.产雄孤雌生殖 这些昆虫正常下进行两性生殖。但不交配的雌虫所产之卵孵化后全为雄虫,如长距茧蜂、石榴小爪螨、纵卷叶螟绒茧蜂、茶毒蛾黑卵蜂、菜蛾绒茧蜂、亚洲马蜂等。 三.产雌雄孤雌生殖 能进行两性交配,但不交配的雌虫能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有雌有雄。如沙潜。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孤雌生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无性的和有性的两大类别。孤雌生殖虽然没有受精的过程,伹它是由雌配子发生的,而且它与有性生殖有许多相同之点,一般把它看作为有性生殖的一种类型;而与另一类型的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生物拟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拟态朱晓林(山东泰安第二中学271000)拟态(mimicry)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现象,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最为典型的例子。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动物甚至植物拟态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相似文献   

18.
无融合生殖是指未经精卵融合而产生后代的特殊生殖方式,它可以分为单倍体无融合生殖和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对于作物改良意义更大的是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多胚囊和多胚现象SHI是无融合生殖的表现形式。本文运用石蜡切片法、子房整体透明法研究了雾灵山草地早熟禾〖WTBX〗(Poa pratensis〖WTBZ〗 L.)多胚囊和多胚现象。结果表明,(1)草地早熟禾多胚囊来源有两种:一是来自大孢子母细胞,二是来自珠心细胞;(2)草地早熟禾多胚来源有四个:其一是有性生殖胚,其二是孤雌生殖胚,其三是无配子生殖胚,其四是珠心胚。  相似文献   

19.
答否。在许多高中练习册中有此题目,参考答案一般是“拟态”。笔者认为把这种适应现象当成拟态,不如把它归属为拟势更合适。首先应明确:拟态和拟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拟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某些动物所表现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环境中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现象;而拟势是指某些动物受惊扰或受袭击等特殊情况下显示出异常的姿态  相似文献   

20.
生物的生殖现象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多种多样。昆虫纲由于其种类繁多 ,与人类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生殖方式多样 ,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昆虫纲中 ,单倍体化是一个广泛的生殖模式 ,如粉虱、介壳虫和膜翅目寄生蜂的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PI)方式。此外 ,昆虫纲中 ,生殖不亲和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是合子形成后的不亲和 ,被称之为细胞质不亲和 (CytoplasmicIncompatibility ,CI)。表现为杂交后不产生后代 ,或产生不育的雄性 ,但回交可产生正常后代。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