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山花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首次报道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巴山花椒(ZanthoxylumpashanenseN.Chao)根中分到9种结晶性化合物,经物理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了两面针碱(Ⅰ)、β-谷甾醇(Ⅱ)、氧化两面针碱(Ⅲ)、胡萝卜甙(Ⅳ)、1-芝麻素(Ⅴ)、去甲白屈菜红碱(Ⅵ)、异地卡灵(Ⅶ)及另一化合物Yangambin(Ⅸ)。晶Ⅷ的结构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2.
从广西大瑶山产毛两面针中提取到了鹅掌楸碱(Ⅰ)、白屈菜红碱(Ⅱ)、氯化两面针碱(Ⅲ)三种生物碱,用薄层扫描法(TLCS)同时测定其含量,并与玉林、百色两面针中的同种生物碱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毛两面针和两面针均含Ⅱ、Ⅲ,在毛两面针还能检测到Ⅰ的存在,其含量为0.00957%。  相似文献   

3.
单面针的生物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植物单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var. fastuosum How ex Huang)的根皮中分得五种已知生物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ethoxychelerythrine)(Ⅰ);氯化光花椒碱(nitidine chloride)(Ⅱ);去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chelerythrine)(Ⅲ);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Ⅳ);鹅掌揪宁(liriodenine)(Ⅴ).  相似文献   

4.
波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曾对数种分布于我国的花椒属植物进行过较为详尽的化学成分研究[1~6],并讨论了花椒属中Zanthoxylum和Fagara 2个亚属可合并为广义的[ WTBX]Zanthoxylum的合理性[7].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其 中数个生物碱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心律不齐等方面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5.
自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植物单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var. fastuosum How ex Huang)的根皮中分得五种已知生物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ethoxychelerythrine)(Ⅰ);氯化光花椒碱(nitidine chloride)(Ⅱ);去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chelerythrine)(Ⅲ);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Ⅳ);鹅掌揪宁(liriodenine)(Ⅴ).  相似文献   

6.
刺异叶花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var. spinifolium)中分得五个已知的化合物,其中四个为生物碱:氧化勒(木党)碱(oxyavicine)(Ⅰ);铁屎米酮(canthin-6-one)(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ethoxychelerythrine)(Ⅲ);勒(木党)碱(avicine)(Ⅳ);另一化合物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  相似文献   

7.
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两面针中具有镇痛、抗炎和止血活性的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的不同溶剂、不同的提取时间和不同的提取温度用工业上常用的回流提取方法,进行了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发现不同的提取条件,两面针的提取液中活性成分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差别很大。在75%的乙醇、75℃温度、时间3h的条件下,两面针的提取液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最高,为0.76%;在水为溶剂、50℃温度、时间1h的条件下的条件下,两面针的提取液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最低,为0.00070%。  相似文献   

8.
小花花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等省。我们在进行湖北省药用植物研究时,对此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由其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三种化合物。经鉴定,晶Ⅰ为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晶Ⅱ为花椒碱Ⅱ(FagarinⅡ);晶Ⅲ为  相似文献   

9.
张红艳  罗杰 《植物学报》2018,53(3):289-292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是罂粟属的一种传统中药, 因其富含具有抗菌功能的血根碱(SAN)和白屈菜红碱(CHE), 可以作为牲畜抗菌生长促进剂的安全来源植物。中国科学家以博落回为材料, 利用从头测序手段测定了首个罂粟属植物全基因组序列。研究人员通过组织特异性代谢谱及表达谱分析鉴定了博落回中16个参与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合成的候选基因, 并结合同源克隆及饲喂实验对其中的14个基因进行了体外功能验证。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博落回中血根碱等苄基异奎宁类生物碱(BIAs)合成、调控及后续合成奠定了基础, 也为解析罂粟属其它植物的代谢途径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TLCS法测定不同月份血水草中四种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薄层扫描(TLCS)法测定了1996年3月至9月采集的血水草地下部分四种主要生物碱,即血根碱(Ⅰ)白屈菜红碱(Ⅱ),原阿片碱(Ⅲ)和α-别隐品碱(Ⅳ)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水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3月和9月最高,6月、7月和8月最低.四种生物碱之间,又以Ⅱ含量最高,Ⅰ和Ⅳ次之,Ⅲ含量最低.各生物碱含量高峰期也不一致,Ⅰ和Ⅱ为3月和9月,Ⅲ为7月,Ⅳ为3月和7月.  相似文献   

11.
12.
刺壳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壳椒又名三百棒 ,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其根、茎、果实均可供药用〔1,2〕。刺壳椒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曾对数种原产于中国的花椒属植物进行过化学成分的研究 〔3~ 12〕,并讨论了花椒属中Zanthoxylum和 Fagara2个亚属合并为广义的 Zanthoxylum的合理性〔13〕。为了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 ,并给花椒属的化学系统学提供一定依据 ,我们初步研究了刺壳椒的化学成分 ,从其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9个化合物 ,其中 6个分别鉴定为白藓碱 ( ) ,γ-花椒碱 ( ) ,6,7,8-三甲氧基香豆素 ( ) ,β-谷甾醇 ( ) ,胡箩卜甙 ( )和一长链混合脂肪酸…  相似文献   

13.
花椒属植物生物碱与其两个亚属合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治本 《植物研究》1985,5(2):61-69
花椒属植物约有250余种,大多分布于美洲、澳洲、非洲及亚洲。我国约有50余种,按Enzler分组法属于Mocqueria Triana et planch组,Paniculatae Engl.系,Gerontogaeae Engl.群[1] [2]。1931年Engler在其"Die Natürlichen pflanzenfamilien"一书中谈到他经过长期考虑后,决定将原来的花椒属分为两个亚属即Zanthoxylum亚属和Fagara亚属。  相似文献   

14.
刺异叶花椒中的生物碱和香豆素类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刺异叶花椒根的木质部中分得6种生物碱,分别为铁屎米-6-酮,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去甲基白屈苯红碱、白藓碱、勒碱、氧化勒碱,以及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和异东莨菪内酯。利用化学方法和光谱数据证实了它们的结构。这些生物碱和香豆素类成分在广义花椒属的化学分类和应用研究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