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茨藻的碎屑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大茨藻(Najas major)死亡前后的形态变化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临界期或死亡前期;细胞核变色期;细胞质收缩期和胶体形成期。作者把细胞核变色期定为大茨藻的碎屑开始期。同时,还考察了天然条件下大茨藻死亡后形态的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1962—1964年和1972—1982年对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群落面积和生物量的逐年变化,物候相和种子发芽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对大茨藻群落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1980—1982年武汉东湖桡足类生物量及生产量的测算结果。三周年来在东湖Ⅰ、Ⅱ采样站上共观察到5种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 vicinus)、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hyalinus)、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和5种哲水蚤: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incongruens)、右突新鳔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a)、中华原镖水蚤(Eodiaptomus sinensi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其总年平均生物量为321.74毫克干重/平方米。其中剑水蚤为194.70毫克干重/平方米,占60.5I%;哲水蚤为127.04毫克干重/平方米,占39.49%。总年生产量为16.959克干重/平方米。其中剑水蚤为11.225克干重/平方米,占66.19%;哲水蚤为5.734克干重/平方米,占33.81%。年P/B比为52155;其中剑水蚤为57.63,哲水蚤为46.02。各发育阶段的年平均生物量以桡足幼体最高,其次为无节幼体,卵最低。年生产量则以无节幼体最高,其次为挠足幼体,卵最低。从各种类所占总年平均生物量、年生产量的百分比值来看,广布中剑水蚤的比值最大,其次为球状许水蚤、近邻剑水蚤和特异荡镖水蚤。  相似文献   

4.
武汉东湖后湖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敏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2002,26(2):123-129
武汉东湖后湖湖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从60年代至90年代发生了十分显的变化。浮游甲壳动物的物种丰度下降非常明显,枝角类的种类数从60年代的47种下降至90年代的17种,桡足类的种类数由60年代的14种下降为90年代的9种。60年代枝角类的优势种隆线Sou一亚种在90年代被短尾秀体Sou所取代,60年代的两种优势哲水蚤-长江新镖水蚤与特异荡镖水蚤的优势在90年代消失,而60年代很少的一种剑水蚤-台湾温剑水蚤在90年代跃升为优势种。随着滤食性鱼类密度的上升,枝角类的密度从60年代至90年代显下降。哲水蚤1997及1998年的密度明显低于60年代的密度。研究表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物种丰度的下降与后湖湖区沉水植被的退化有关,而优势种的演替主要受滤食性鱼类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武汉东湖主要养殖水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杨宇峰  黄祥飞 《生态学报》2002,22(3):318-325
报道了1994-1996年武汉东湖水果湖、郭郑湖、汤林湖和后湖4个主要鱼类养殖水域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调查结果,其目的旨在比较4个湖区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探讨甲壳动物群落变化与鱼类养殖,水生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东湖Ⅰ、Ⅱ站,蚤类平均密度明显低于Ⅲ、Ⅳ站(P<0.05),而近邻剑水蚤在3个周年里一直占据桡足类的优势地位。Ⅲ站从1995年,Ⅳ站从1996年起,近邻剑水蚤均取代了广布中剑水蚤成为桡足类的第一优势种。甲壳动物的体长频度分布表明,在3个研究中,11-12月份和1-4月份体长大于1mm的甲壳动物频度均显著高于5-10月份,体长大于1mm的枝角类个体数以Ⅲ、Ⅳ站较多,而大于1mm的桡足则以Ⅰ、Ⅱ站较多。  相似文献   

6.
武汉东湖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武汉东湖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湖区 ,即站 、站 与站 浮游生物进行了群落级 DNA多态性的 DNA指纹研究 ,并就其拓扑结构与富营养化特征参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1)各站点总氮、总磷及叶绿素 a分别为 1.14 6~ 2 .2 35mg/ L、0 .0 13~ 0 .2 10 mg/ L 和 4 0 .2 5~ 10 9.2 2 μg/ L;(2 )所筛选的 5个随机引物共获得 2 9个扩增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占75 .9% ,各引物扩增谱带数在 2~ 6间。站 的扩增条带数最多、谱带多态率最高 (6 9.6 % )、特有带最多 ;(3)特定浮游生物类群的特异性 PCR扩增谱带为 1~ 6条不等 ,站间差别甚小。聚类及综合分析表明 :DNA指纹拓扑结构与浮游生物及特定浮游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丰度相吻合 ,并与富营养化主要指示参数存在明显相关 ,即在一定范围内浮游生物群落 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程度呈反方向发展 ,而原生动物则表现出同向性发展趋势。因此 ,群落级 DNA指纹分析不仅能为生态学研究洞开一片新颖的视窗 ,并有可能孕育出一种简便而灵敏的水体富营养化危机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7.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了东湖Ⅰ、Ⅱ站1974—1975,1979—1980四个周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调查结果。束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在减少,Ⅰ、Ⅱ站间种类组成的差别亦在缩小。浮游动物现存量的总趋势为逐渐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一般有夏季和秋季两个高峰,秋季高峰比夏季高峰更为突出。浮游动物总数的消长完全受原生动物数量的支配。年生物量的变动曲线不甚规则,不同的年份,Ⅰ、Ⅱ站均有所不同,以冬、春两季的生物量较高。四年年平均生物量统计结果:Ⅰ站原生动物占浮游动物总量的18.93%,轮虫占25.25%,枝角类占46、02%,桡足类占9.80%;Ⅱ站原生动物占总量的13.92%,轮虫占15、24%,枝角类占58.93%,桡足类占11.91%。本文还对影响浮游动物现存量变动的生态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武汉东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1973—1975年对东湖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结果,列出了31种东湖底栖动物的名录,比较了各湖区各类动物的现存量及其在不同年份的变动情况,进而估算了全湖底栖动物资源的蕴藏量。此外还分析了7个优势种在现存量中的意义及分布型式。环境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的密度有随水深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昆虫和寡毛类在密度和生物量方面从属于湖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它们的生物量与湖水的有机物耗氧量也有从属关系。对以上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数学描述。讨论了底栖动物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测算了湖中底栖动物的供饵能力,提出了青鱼和杂食性鱼类的增放量。从水质生物监测的角度,根据底栖动物的密度或生物量推算出五项生物指标数值,对各湖区污染程度和年变化情况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的演变(1956-1975年)和富营养化问题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根据1956-1957、1962-1963和1973-1975年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进行的三次调查资料,总结了过去二十年内在东湖两个代表性采样站上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主要变化(包括数量、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初级生产力)。年平均总数在二十年内由每毫升几百个增为几千个。由甲藻和硅藻占优势逐步转变为以绿藻和蓝藻占优势,蓝藻中的大型种类明显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原来呈春季和秋季两个高峰,但60年代后,已变为夏、秋季的一个蓝藻高峰,而且数量大,延续时间长。浮游植物的年初级生产量和日最高初级生产量也有明显增加。作者以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变化作为主要指标,结合其他因素,对东湖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根据浅水湖泊在利用上的特点,提出了关于防治东湖这样一个多用途(供水、游览、渔业)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8年7月、8月、12月及2019年1月, 对武汉东湖沿岸带的浮游动物群落分夏冬两季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5属50种, 其中轮虫22属37种、枝角类10属10种、桡足类3属3种。夏季优势物种为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和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 冬季优势物种为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疣毛轮虫(Synchaeta spp.)、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犀轮虫(Rhinoglena sp.)。将观察到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图像信息采集, 并确定了部分物种SSU rRNA序列, 为淡水浮游动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参考武汉东湖浮游动物研究的历史文献数据, 东湖数十年来浮游动物物种数逐渐下降, 轮虫优势物种由寡污型转为β-中污型甚至α-中污型。夏冬两季东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夏季轮虫平均密度(56.2 ind./L)和生物量(0.22 mg/L)低于冬季(476.3 ind./L、0.44 mg/L), 而甲壳类密度(137.8 ind./L)和生物量(2.88 mg/L)高于冬季(53.1 ind./L、1.12 mg/L)。夏季浮游动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冬季, 夏冬两季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 水质评价表明东湖夏季(中污染)优于冬季(重污染)。夏冬两季温度、溶解氧、pH、盐度和ORP五种环境因子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RDA分析表明, 其中温度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星形柄裸藻与附生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它是偏利者,而对宿主无很大影响;当其在宿主体表大量附着时,才对宿主有偏害作用。它的种群密度(N,个/L)与宿主密度(Na,个/L)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N=0.0858e0.0528Na(r=0921,pT,天)对星形柄裸藻的平均附着量(m,个/每个甲壳动物)和附着量(B,个/L)的影响是:在一定的蜕皮间隔时间范围内呈正相关性:m=aebT和B=aebT(a和b为方程常数,下同);超过这个范围呈负相关性:m=aT-b和B=aT-b。而宿主蜕皮间隔时间(T,天)对星形柄裸藻附着率(R,%)的影响则仅为正相关性:R=a+blnT。星形柄裸藻对宿主的附生有一定的选择性。水温(t,℃)与星形柄裸藻种群密度(N,个/L)的关系为:在5-12℃时呈正相关性,N=0.309e0.624t(r=0.914,pN=0.0000617e190.2/t(r=0.941,pR,%)的影响则仅呈负相关关系:R=bln(30-t)-a。水的透明度(d,cm)与星形柄裸藻种群密度(N,个/L)的相关方程为:N=0.020e0.037d(r=0.838,pS,mg/L)与种群密度(N,个/L)有一定的正相关性:N=0.00254e0.178S(r=0.816,pN,个/L)与4个主要因子:宿主密度(N,个/L),透明度(d,cm),水温(t,℃),含钙量(S,mg/L)的多元回归方程为:N=1.208Na+0.698d+5.584t+2.942S-357.957(R=0.853,df=11,k=4,p<0.01)。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东湖浮注重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从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每月定期从东糊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26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7个门的990个属,其中有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硅藻门次之;各站基本上均以夏季种类最多,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冬季最低;四个站中分布的种类差异不明显,各站都出现的种类数占全部种类数的39.6%;不同的站或同一个站在不同的季节其优势类群亦不同。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藻类群落的两种指标-多样性指数和硅藻商。对东湖浮游灯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与水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指出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剧。  相似文献   

13.
隐藻门植物在各种淡水水体中很常见,其中卵形隐藻、啮蚀隐藻在国内被多次报道过。但是由于缺乏分类学的资料,国内关于隐藻门植物的报告并不完全准确,其类群也常常被忽视。我们在2009年6月到2010年3月间,不定期从武汉东湖的各个区域采集水样,共鉴定隐藻门植物4属8种:卵形隐藻、啮蚀隐藻、蛋白核隐藻、四蛋白核隐藻、马索隐藻、反曲弯隐藻、犀角织隐藻、具尾逗隐藻。其中四蛋白核隐藻和犀角织隐藻为中国新记录。作为具尾逗隐藻的异名,尖尾蓝隐藻此前也曾在国内被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东湖浮游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从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每月定期从东湖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 2 6 0个分类单位 ,隶属于 7个门的 99个属 ,其中有 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 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 :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 ,硅藻门次之 ;各站基本上均以夏季种类最多 ,其次为秋季和春季 ,冬季最低 ;四个站中分布的种类差异不明显 ,各站都出现的种类数占全部种类数的 39.6 % ;不同的站或同一个站在不同的季节其优势类群亦不同。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藻类群落的两种指标—多样性指数和硅藻商。对东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与水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从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指出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自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剧。  相似文献   

15.
在水生植物茨藻目中,茨藻科Najadaceae和角果藻科Zannichelliaceae植物由于其结构、尤其是花部结构的极度简化和趋同适应,系统关系仍不清楚。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上述2科4属的10种代表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系统描述了各属、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角果藻科植物花粉均无萌发孔,外壁纹饰通常为拟网状至浅网状。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Vleisia作为角果藻属Zannichellia的近缘属处理的观点。茨藻科植物花粉外壁光滑、稍皱波状或为疣状,具颗粒状纹饰,萌发孔的有无在种间存在变异。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角果藻科与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近缘,茨藻科可能与水蕹科Aponogetonaceae或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中具单沟花粉的类群有一定联系,而与角果藻科和眼子菜科则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6.
东湖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水质差异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东湖自 60年代以来 ,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 ,由于各湖区接纳污水的程度不同 ,使不同水域的水质状况呈现明显的差别。本研究对东湖污染程度不同的水域设立 6个采样站 ,进行原生动物的采集及鉴定 ,目的是研究水污染造成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同时也是对各种结构和功能参数在水生态系统污染的监测和评价中的作用进行比较。1 方法1 .1 采样及镜检在东湖共设 6个采样站 (图 1 ) ,采用PFU法[1]收集原生动物。于 1 995年 1月1 5日在各站挂上空白PFU ,2月 1 5日取回。用PFU挤出液进行活体定性观察 ,在高 ( 4 0× )、中 ( 2 0× )、…  相似文献   

17.
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毒性的研究Ⅰ.淡水蓝藻毒性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用国外检测蓝藻水华毒性的血凝法和小白鼠腹腔注射藻类提取液法。对武汉东湖蓝藻水华进行检测。发现八月份到十月份其间的藻类水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1991年武汉东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Ⅰ、Ⅱ、Ⅲ站浮游动物的数量为122782、70415和18184个·L(-1),并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增加而增加.生物量分别为8.639、5.872和2.082mg·L(-1)。大于1mm的甲壳动物个体频度为0.15、0.30、0.41.其体长随鱼产量的增加而缩小.最后,对影响东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记录──小金色藻在武汉东湖的季节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未曾在中国报道过的小金色藻(Chrysochromulina parva Lackey)在武汉东湖发现,此种在冬季出现,春末消失,高的种群密度(8357.6cells/ml及8737.0cells/ml)分别在1991年2月及1992年1月在水温为6─8℃时形成,持续时间近1个月,小金色藻的生物量在东湖营养状况不同的三个采集站是不同的,但季节消长的趋势基本上一致。此种喜生长在富营养的水体中。    相似文献   

20.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底泥总磷含量及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以武汉东湖为对象,研究了1998.03—1999.02期间不同营养水平湖区底泥中(0—5cm,5—10cm)总磷的含量及季节动态。6个站平均总磷含量为1.15mg/g,同80年代初相比,Ⅰ、Ⅱ站底泥中总磷含量分别增高1.42倍和1.03倍。受污水排放影响较重的0站磷含量高达2.78mg/g,而受污水排放影响较小的Ⅳ、Ⅴ站仅分别为0.52mg/g和0.50mg/g。东湖底泥中磷年平均含量与湖水中磷年平均浓度相关系数极高(r=0.997,n=5,p<0.02)。通过对不同湖泊的底泥磷含量、水柱磷含量和外源负荷的比较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水柱中磷含量较高,磷负荷较大的湖泊底泥中磷含量也高。可以预测,即使东湖的外源负荷得以控制,巨大的底泥磷内源负荷将会继续对东湖水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