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由于分布范围小,种群数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神农架保护区的金丝猴属川金丝猴,它披着一身金色艳丽的长毛,长着一对蓝宝石般的眼睛,机敏灵活,十分招人喜爱。它们象大山的精灵,常年生活在海拔1800-2700米左右的林莽之中,游人一般很少能见到它们的踪影。保护区的朋友告诉我,拍摄金丝猴  相似文献   

2.
张斌 《生命世界》2006,(6):60-69
川金丝猴有一张淡蓝色的脸,全身体毛为金黄色,背部的毛可长达40厘米,披散下来,犹如一件漂亮的“披风”,显得威风而潇洒。它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一个奇特的“朝天鼻”,两只鼻孔仰天朝上,这在所有猴类中是独有的。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均有川金丝猴分布,它们栖息于海拔1500~3500米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以树叶、花朵、果实、昆虫和鸟蛋为食。除了川金丝猴,我国还有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当然,其中最美丽的还是川金丝猴。  相似文献   

3.
金丝猴的牙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牙齿对古生物、古人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牙齿也是动物分类学所依据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所提供的亲缘证据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材料多是相吻合的。在讨论和评价现生灵长类时,牙齿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就目前所知,已发表的金丝猴(Rhinopithecus)牙齿的研究资料较少。Hooiier(1952)和Swindler(1976)对川金丝猴的牙齿只作了一个简单的记录和扼要的形态描述。至于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牙齿的研究纯属空白。为此,有必要对这三个类群牙齿的形态结构作一个简要的比较观察,试图找出它们之间和属间的异同点,为今后的综合性探讨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向左甫 《生命科学》2020,32(7):692-703
金丝猴栖息于热带雨林,亚热带森林,温带高山、亚高山森林等多样自然生态系统中,对理解非人灵长类生态与行为适应的灵活性和复杂性非常有益;以一雄多雌为基本结构的重层社会,其形成与演化机制能为揭示早期人类社会形成及演化提供线索。由于栖息生境地形险陡、长期狩猎导致不易接近和个体识别困难等,其社会生态学研究难以取得进展。近年来,辅助投食种群突破了研究瓶颈,该文综述了几十年来金丝猴社会生态学的部分研究成果,以期抛砖引玉,推动金丝猴社会生态学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5.
《动物学研究》2012,(5):522
该团队自200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对秦岭川金丝猴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经过对秦岭川金丝猴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的系统调查,结合对400年来中国金丝猴群分布变迁的分析,揭示了秦岭成为它们最后的避难所,并且仍受到生境破碎化的威胁。2)对秦岭川金  相似文献   

6.
金丝猴属的DNA序列变异及进化与保护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亚平 Ryde.  OA 《遗传学报》1997,24(2):116-121
金丝猴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测定了2只川金丝猴、8只滇金丝猴、1只越南金丝猴和1只灰叶猴的253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其中47个位点(19%)检出变异。我们采用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距离法构建了一系列的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从而可能在分子水平澄清了金丝猴属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云南金丝猴与越南金丝猴间的关系较与川金丝猴的为近。金丝猴属的分化大约发生在2~6百万年以前。这3种金丝猴均是独立的种,且都应归入金丝猴属。对8只来自野外的滇金丝猴(其中包括了昆明动物研究所圈养群体的所有6只创立者)的非损伤性遗传分析提示,编号为YK2的母猴是维持该圈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关键猴。我们建立的这种非损伤性遗传分析方法广泛适用于珍稀濒危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云芳  王慧平  李保国 《生物学通报》2004,39(10):10-11,F004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物种。秦岭地区是川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金丝猴分布的最北限依据近年来对笼养川金丝猴繁殖生理学和野生川金丝猴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成果,并结合已发表的资料,对秦岭地区川金丝猴的社群组成、行为、等级序位、繁殖与生育等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金丝猴长骨的异速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14副成年金丝猴骨架(包括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黔金丝猴R.brelichi)对其长骨与体重间的异速生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金丝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前肢的生长速度大于后肢。这种形态特征与金丝猴在运动过程中攀爬垂直支撑物相联系。从肢间指数和生长系数看,金丝猴的前后肢与其它灵长类相比较,相对于体重来说比较短。这是在树上攀缘过程中使重心更接近支撑攀物和使身体稳定的一种适应。对躯干长(STL),肱骨、桡骨、股骨和胫骨经多维变量分析说明了金丝猴的长骨与体重之间的关系,长骨的结构特征与狮尾狒(Theropithecus)、狒狒(Papio)、叶猴(Presbytis)、猕猴(Mcaaca)及长鼻猴(Nasalis)更为接近。在金丝猴的运动特征上,我们据此推测,它们有一部分时间在地上活动,但休息、睡觉、寻食及逃避敌害等时在树上。因此,在运动中,跳跃、臂摆荡和悬吊不是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丝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金丝猴彭燕章(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650223)非人灵长类是人类的近亲,在人类健康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疫苗的发展方面它们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认识和了解大量疾病,如糖尿病、疟疾、爱滋病、黄热病、精神错乱和一些癌的形成等方面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  相似文献   

10.
滇金丝猴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滇金丝猴目前仅存于金沙江和澜沧江间云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种群大小约1 700只左右.面临着栖息地高度破碎化、较为猖狂的盗猎活动和日益严重的放牧干扰等问题.分子遗传学和形态学数据都充分证明,滇金丝猴是独立的种.生态学研究表明,滇金丝猴的食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其某种程度上的海拔迁移是食物的空间分布和温度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表明,滇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个体间的遗传距离P平均仅为 0.052.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生态走廊,以促进滇金丝猴的遗传稳定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陕西佛坪国家级保护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很多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林业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对佛坪保护区当地的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探究“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野生川金丝猴的保护产生何种影响,我们于2015年至2016年采用访问调查和实地踏查方法对佛坪保护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川金丝猴种群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种群数量 (从少于500只增至671只左右) 还是栖息地面积 (从147.8 km2增至236.5 km2) 都明显增长; 家域范围随着年代的推移向低海拔位置扩大 (秋季平均海拔为1680m±304m),越来越靠近人类;川金丝猴在家域范围内,对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活动比例分别达到了40.11%和38.4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当地农业开发和经济活动在逐渐转型,减少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提升了栖息地保护的质量和生态环境。因此,此项工程的实施在该地区川金丝猴保护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当地金丝猴栖息地的改善,种群数量得以增加扩大,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
赵保国 《四川动物》1991,10(3):41-42
金丝猴是我国珍稀一类保护动物,在动物园里展览价值很高。今将我园1981—1985年饲养4只金丝猴(1雄3雌)的习性观察情况整理如下。1入园初期行为金丝猴在捕捉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为的干扰,往往出现精神疲倦、反应迟钝、食欲不好等现象。为了尽快地使其适应新环境,应立即将其安置在安静的观察室里,a.指定专人负责喂食、喂水,打扫环境卫生、细心观察各种行为等;b.给它们起呼名,反复呼唤,使其形成条件反射,熟悉主人的声音;c.饲料从单一的苹果、叶子,逐步增加精料,使动物获得较完全的营养。约半年后对饲养员的惧怕程度大大减弱,其采食、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西南,彩云之南,崇山峭拔入云,群岭蜿若苍龙;远甸阔谷,草儿如天空,花儿如海洋。 彩云之南的西北——滇西北,有着人类的精神家园——香格里拉,有着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有着极像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它眼眸如人类般深邃安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面庞双唇如人类般红润光洁,表现出健康与活力。 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莽莽森林中,它们长臂舒卷,弹跳荡飞,惊鸿难现。倏忽如林间之哨风,飘渺如山巅之幻云,善良、自由、高贵。 寻遍高山峡谷,经历千辛万苦,科学家为我们揭示滇金丝猴生存之难和生存之谜;摄影家为我们展示它们矫健身姿和生存百态。 面对那一双澄净的眼睛,人类的良知,人类的责任,促使我们深思、反省:可庆,我们的国土有这么美丽的生灵;可叹,美丽的生灵,劫后余生,一脉残存;可望,美丽的生灵与我们共享绿色家园。 如果说以往的有关报道更多地侧重于滇金丝猴本身的话,在这里我们为读者重点展现人对它们的栖息地、食物、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曾于1981年4-7月到滇金丝猴产区之一的白马雪山东坡,研究滇金丝猴的生态习性,对这种珍贵动物的夏季日周活动规律及活动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夏季日活动规律 对滇金丝猴的野外生态观察研究是在发现猴群后,整日跟踪观察记录,历时4个月,共观察到猴群11次。其中1次一瞬即逝,没有获得本文有用的资料;2次因人行动被猴群发现,猴群逃移;另1次刚看到猴群,因大雾笼罩了森林,待雾散后,猴群已消失于茫茫林海之中。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地区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比较有助于了解其对不同生境食物供应的适应性。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川金丝猴猴群食谱的长期记录,并汇集了国内对四川-甘肃和湖北的川金丝猴食性研究结果,集成了这三个地理种群川金丝猴各自的地域性食谱,共计有136 种植物(隶属35 科)被该物种作为采食对象。对来自这三个不同区域(陕西、四川-甘肃、湖北)的川金丝猴食谱组成的比较,发现有近半数的植物是三个地理种群共同的采食对象,但其食谱组成差异明显。这可能源于各地植物本身的多样性差异,及不同地理种群对各种食物采食偏好的不同所致。对其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和湖北的猴群在食谱组成上相近,但四川-甘肃的猴群与前两个地区猴群的食谱组成差异极大。然而湖北和四川-甘肃种群在食物的选择上采用了近乎相同的偏好倾向,而陕西的猴群与它们明显不同。我们初步分析认为造成食谱组成和采食偏好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各地理种群活动地海拔带重叠度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它们在不同林型中活动的时间分配不一。很明显,就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有关川金丝猴食谱组成来看,该物种不应该仅仅被认为是一个叶食性灵长类动物,而应该是一个泛化采食者。  相似文献   

16.
金丝猴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金丝猴的99项形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黔金丝猴应为三个独立的种;根据我国的地质变迁推测,川、滇金丝猴间分离最早,其次是川、黔金丝猴,最后是滇、黔金丝猴;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滇金丝猴是属中进化较完善者,而黔金丝猴是最原始者;至于分布在阿萨姆和上缅甸的金丝猴,如果存在,很可能是一个新种或属于滇金丝猴的一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被视为解决保护和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开展对野生动物造成影响的程度和方式还缺乏研究。为研究生态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否会对滇金丝猴(Rinopithecus bieti)产生影响,2017年7月5日至2018年2月8日,在云南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样法记录游客噪声、观赏距离、可见滇金丝猴总数量及其不同年龄-性别组滇金丝猴个体数量。结果显示,生态旅游行为显著增加了环境噪声值,向游客开放时段的噪声值(52.42 dB)显著高于非开放时段(47.51 dB),且游客数量越多噪声值越大;游客的观赏距离越近可见的滇金丝猴个体数量越少,且不同观赏距离下可见的滇金丝猴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当观赏距离在11 ~ 15 m时,游客可见滇金丝猴总数量最多(2 046只);在1 ~ 5 m的观赏距离内,不同年龄-性别组猴的理论可见数量不同,成年雄性猴的理论可见数量最高(2.9只),其次是青少年猴(2.2只),成年雌猴(1.8只)和婴猴(1.6只)最低。推测,不同年龄-性别组滇金丝猴个体抵抗干扰的能力不同,成年雄性猴抗干扰能力最强,其次是青少年猴个体,成年雌性猴和婴猴抗干扰能力较弱。由此,本研究认为,现阶段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活动增加了环境噪声,且对滇金丝猴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游客观赏距离越近、游客数量越多,干扰越大。建议在未来的生态旅游过程中,严格设立游客观赏距离,且观赏距离应在10 m以上;设立标语,提醒游客保持安静,减少噪音,从而减少对滇金丝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roxellanae)是我国的珍稀动物,由于其生性胆怯、体质娇弱,在动物园的环境和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活有一定困难。北京动物园自1986年开始对川金丝猴的繁殖生物学进行研究.1991年5月20日第一只人工饲养下的川金丝猴子二代(雄性)顺利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金丝猴与其他灵长类之间和三种金丝猴之间特征不同的56条肌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金丝猴的肌肉系统存在一些差异。纠正了Patterson(1942)对一例川金丝猴的一些错误观察记录。在金丝猴属的肌学方面除与猴超科共有的大部分特征外,还具有与类人猿和人相似的特征。在猴类中,金丝猴的肌肉系统更多地与叶猴相似,其中一些特征较叶猴更为进化。从进化观点看,金丝猴的肌学特征似介于叶猴与类人猿之间,故它们比其他猴超科动物更为进化。  相似文献   

20.
秦岭川金丝猴对高海拔栖息地的某些生理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也是海拔分布最高(4 167m)的灵长类,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研究金丝猴怎样适应高寒山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依据十几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资料,从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生殖几个方面探讨了金丝猴的指名亚种——川金丝猴对秦岭高海拔栖息地的适应及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