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自然生活情况水螅是腔肠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是动物实验室中不可缺的材料。它生活在有水草的小河或池沼里,附着在水草的茎和叶上,捕食水蚤和小的环虫为生。春秋雨季里比较多,但是随时可以采集到的。在春季三月里它们用发芽的方法来繁殖。从四月初开始,它们停止发芽而生出精巢或卵巢。它们大多数是雌雄分体的,但有时也可以看到一个水螅生长着两种生殖器官。精巢是很小的白色的丘状突起(直径约有0.2毫米),分散着生在水螅的上一牛,数目可以从三、四个到十几个。卵巢比精巢晚生出十来天,长在水螅体的中  相似文献   

2.
我培养褐水螅已近三年的时间,在培养的过程中,我发现水螅能捕食比它身体(在正常情况下)还大的食物。有一次我看到一只水螅吞住一条有它身体四倍长的水丝蚓,后来只吞入约1/4剩下的一段掉入水底。我就想到在水螅的主要饲料(水蚤)缺少时,可用人工方法以水丝蚓来餵飼。餵飼的结果水螅生长和发育的快、长的大、体色(?)。兹将此法介绍如下,仅供读者们参考。一.饲料的准备用水丝蚓做为饲料,在秋季采集水螅的同时可在浅的停滞水池中近池底连同水草一起取到。冬季可放在玻璃器内于室内培养,器内放入极薄一层泥土(不放亦可),再将采集到的水丝蚓、水草连同水一起倒入即可。同时可根据水螅的数目取出数条,放在小蜡盘内将每条水丝蚓用刀或尖锐的镊子截成数条,使每段稍  相似文献   

3.
水螅在洁净缓流富水草的小河渠或小池塘中生活,附着在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上,以小的甲壳类为食。在自然环境中,水螅的数量一般较少。以水螅为材料开展研究和实验,必须首先进行采集和人工培养。采集在清洁的水域中,于岸边水浅处水草丰盛的地方常有水螅分布。在不扰动水域环境,晴天光线良好时,仔细寻觅,可看到附着在水草上完全伸展的淡褐色  相似文献   

4.
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在北方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不易找到,在有些条件稍好的地区可采到。为了保留这些活体,夏天可以到市场去买水蚤喂养,但了冬天,小水蚤已买不到,如何能让水螅很好地越冬,我利用水丝蚓(鱼虫)来替代水蚤喂养水螅,已获得成功,方法如下:1培养食物准...  相似文献   

5.
水螅是教学中重要的实验材料,人工饲养很困难。为探索在城市人工养殖的新途径,现介绍经验如下:人工饲养水螅主要是食饵问题,传统采用的食饵是水蚤。城市里采集水蚤非常困难。经观察和探索,发现水蚯蚓、摇蚊幼虫、孑孓等都是水螅的食饵。这些在夏秋季广泛存在于水沟、水凼、水池、石山盆等中。入冬后可采水蚯蚓或摇蚊幼虫喂养。尽管冬天它们都钻入水中的污物里,由于不断活动,往往使水面微微波动,可连同污物夹出,经冲洗后得到。如上述饵料都采不到时,可将小的蚯蚓切成小段以滴管进行喂养。水蚯蚓是人工饲养水螅的最好食饵,南方全年均可采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水草附着法,藻苔贴壁法和苔丝附着法。作者利用18—25℃的高水温,充足的水蚤,喂食后及时换水和藻类的光合作用等几个条件,将水螅人工地附着于水草、藻苔和着生绿藻的玻璃绳上,高速、省工、适时地繁殖水螅,十分成功。夏季室温(20—25℃左右)较高,水蚤较易得刭,又是教学使用水螅的旺季.利用水螅的出芽繁殖,几年来为几百所学校提供了数万条活水螅用于教学。冬季保留少数螅种喂水蚯蚓越冬,亚甲基蓝和(口了)啶黄水溶液可防冶水螅的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7.
每年我们按照常规去水流缓慢、水草丰富的清水中采集水螅,但几乎每年徒劳无益,即使采到也很少。但去年我们到一些坑塘采集水蚤时,却惊喜地发现,用捞网一次可以从捞上来的杂草浮萍上找到上百头水螅。头头体肥个大,且有近85%的虫体正在出芽生殖,有的虫体竟有7~8...  相似文献   

8.
水螅在室内周年地长期大量饲养,主要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采种一般采自野外,但因近年来水体污染比较普遍,故野外采集数量常很少。四川地区常见的水螅为褐水螅(Hydraoligactis),体呈浅褐色,雌雄异体,有6—8条触手,伸展时触手比身体长3—5倍,可在缓流的小溪,冬、囤水田,莲藕田和池塘等水体寻找。具体办法是取水中的枯稻茎、阔叶的水草和浮在水面的荷叶(枯叶或鲜叶贴水的一面)等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冻胶状直径约1.5毫米左右的球状物,色泽褐或微带红色,则极大可能是水媳。然后将它们放入有水的烧杯中,静置数分钟后,对着光看到有伸展的水螅,即可最…  相似文献   

9.
以前直到现在一般采集水螅都是凭经验找水草,然后将找得的水草和水带回实验室再观察,若有时就算采到了,若没有就是白跑了一次,我们在天津采集时也是如此,常常跑了好几次连一个水螅也找不到。最近,在十一月八日我在天津水上公园一个水池旁边的砖头下看见了很多肉色小点,将它用小镊子镊入盛有水之玻璃瓶中观察,发现是水螅,结果,就在该地砖头下一气就找了一百多个水螅,  相似文献   

10.
水螅是腔肠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是动物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验材料。关于水螅的培养 ,已有诸多报道。这里介绍一种比较方便、短期内就能繁殖大量水螅的方法。1 草履虫的培养培养草履虫的方法很多。玉米、玉米秆、稻草、麦粒、麦秆和槐树叶等的煮液或微小的蛋黄颗粒都是培养草履虫的好材料。2 水蚤的培养水质肥沃的水池或鱼塘 ,水蚤非常丰富 ,用浮游动物网采集并培养于室内的玻璃缸中。待澄清后 ,及时清除缸底杂质。用吸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上层 ,特别是培养缸边沿的培养液 (草属虫的密度很大 ) ,滴入水蚤培养缸内 ,饲喂水蚤。若饲养量大 ,可…  相似文献   

11.
水螅的摄食与生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水螅是一类只有散漫神经 (神经网 ) ,结构简单 ,在淡水中固着生活 ,体呈圆柱形的动物。在水螅的摄食和生殖等方面笔者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见本期封四彩色照片 ) ,现做简要介绍。1 摄食和消化水螅喜食水蚤、剑水蚤和小型的环节动物。水螅捕食没有数量选择。当游动的 1个或几个水蚤撞到水螅任一触手或几条触手时 ,触手上密布的具有捕食和防御功能的 4种刺丝囊同时放射刺丝 ,将其抓住、麻醉、杀死。同时受刺激的散漫神经引起水螅全身的收缩 ,触手和躯体已缩成一团 ,此时 ,如又一被捕获物撞到收缩的触手上 ,剩余的刺丝囊能够继续放射刺丝 ,…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水螅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是水螅室内培养成败的关键。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又经常出现干风,加上培养水容易变质,剑水蚤难买等不利因素,水螅生长缓慢,个体较小,稍一疏忽,就会引起死亡。我们在培养中摸索出以下“过夏”办法。 1.双层水域培养。将培养水螅的玻璃水槽放入盛有自来水或井水的大盆内,这样可使水温比气温下降2—3℃。 2.分盆培养。将原来一个水槽内的水螅  相似文献   

13.
以卤虫幼体和水蚤为食物对水螅的培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蚤和卤虫幼体均是水螅培养上的常用食物,利用水蚤和卤虫幼体饲喂水螅,比较这2种食物下水螅的脱芽数和种群增长。结果表明,以卤虫幼体为食物时,水螅个体显著较大,水螅的脱芽数和种群增长明显快于以水蚤为食物时。通过卤虫卵孵化卤虫幼体喂食水螅的培养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水蚤和卤虫幼体均是水螅培养上的常用食物,利用水蚤和卤虫幼体饲喂水螅.比较这2种食物下水螅的脱芽数和种群增长。结果表明,以卤虫幼体为食物时,水螅个体显著较大,水螅的脱芽数和种群增长明显快于以水蚤为食物时。通过卤虫卵孵化卤虫幼体喂食水螅的培养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室外建0.5—1平方米、深50—80厘米的水泥池。往池中倒入30—50厘米深的雨水,再混入少量池水或田水,使水池里生长单胞藻与水蚤。如果池口在空旷处,夏季日照时间很长,需在池上搭上三分之一透光的荫棚,也可不用支柱,直接把棚顶搁在池口上。冬季日照短,气温低时,应掀弃棚顶。如果池子建于墙角,即可终年不必遮荫。准备就绪后,到郊外净水处(如有泉水的水库)寻找水螅,采到后将其放入盛有雨水的广口瓶内,让水螅附着在瓶壁上,再捞取少量水蚤投  相似文献   

16.
水螅是生活在溪水中的腔肠动物,是动物学教学中的代表动物之一.水螅有雌雄同体与雌雄异体两种类型,大部分种类为雌雄异体,只有少数水螅为雌雄同体。对于雌雄异体的水螅,它们的性别表型是由间质细胞决定的,还是由体壁细胞决定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查德·坎贝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坎贝尔做这个实验选用的水螅是雌雄异体的褐水螅(H·OLigactis)。他把雄性水螅和雌性水螅分别培养,使它们进行出芽生殖.实验前把它们产生的芽体再培养6周以上,以保证每个水螅个体大、出芽率高。从这些水螅中选出一部分制备“上皮水螅”,一部分用做供体水螅.实验主要分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17.
水螅是生物教学中必需的实验材料。但在自然条件下,水螅数量较少,加上受季节的限制,不易采到。因而掌握采集和培养方法很有必要。一、采集方法:水螅生活于池沼、水田、水沟和缓流中。只有在水质清洁、无污染、无臭味的浅水中才能采到水螅。采集季节在春季五月份、秋季九月份为宜,采集时以中午为好。水螅以基盘附着于水生植物、石块或木桩上,有时  相似文献   

18.
一种保存水螅的方法水螅在低温时,外胚层的间细胞能分化成临时性的生殖腺,进行有性生殖。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胎(在显微镜下可见呈乳白或淡黄色的小球,外有胚壳),坠落水底。入冬前,选取10几条健壮、较大、老熟的水螅放入盛有新鲜、洁净水和少量水草的烧杯(中等大小...  相似文献   

19.
水螅作为腔腸动物的代表在普通生物学中是常用的动物。因此水螅在实驗室中的培养就有着一定的意义。我們实驗室自1952—1968年間終年培养着水螅未曾間断过,现將我們一些經驗整理介紹。一、水螅的采集采集水螅以三、四月間最为合适,这时期水螅的增殖較盛。水螅多生活在淡水池沼以及緩流的小河溝中,有时在稻田中也能找到。水螅只是生活在清潔的水里,多附着在水生植物上。北京附近所采集到的水  相似文献   

20.
水螅的有性生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学铭 《生物学通报》2004,39(12):53-53
水螅(Hydro)是低等多细胞动物,单体生活.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生殖方式为无性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无论是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水螅,由于对其生活环境的长期适应,它们对发生有性生殖的外界条件相对来说是有严格要求的。影响水螅发生有性生殖的外界因子,主要是温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