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代历史文献记载,在赛罕乌拉地区(今天的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境内)曾经有一个称为兴国湖的水泡子,它是辽代皇帝专门进行秋猎仪式的地方.1985年夏,我终于有了一次机遇专程考察这心仪已久的湖泊.夏日的赛罕乌拉绿草如茵,百花争艳,远处的群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霭,在我想象中兴国湖该是一泓碧水,鱼翔浅底,水鸟嬉戏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但是想象与事实的落差却带给我莫大的失望……  相似文献   

2.
鹿鸣罕山     
黎明前的夜空是暗蓝色的。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高悬在天空,启明星的上方是一轮新月。前面的山峰像一排黑黑的兽齿,分割着天与地。寒气袭人。四周全笼罩在夜色之中。吉普车突突地发动了,发动机的鸣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车灯划破了夜空,在山路上吉普车上下颠簸,跨过冰封的溪流,穿过茂密的山林,我们来到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正沟。今天,与我同行的四人,赤峰来的张工程师,还有保护区的巴特尔,一位当地向导和一位司机,我们的任务是考察罕山的野生马鹿。  相似文献   

3.
每年六七月份,正是赛罕乌拉鲜花盛开的季节。听人说,这里的野生花卉观赏性极强,她们蓝的晶莹、红的艳丽、紫的高雅、黄的富贵……一种颜色的花刚刚凋谢,另一种色彩的花又展露姿色,广阔的草原犹如色彩斑斓的魔幻地毯,尽情地展示她们的美丽与华贵。我渴望着能亲身领略一回。  相似文献   

4.
有人把北纬43-50度的地带视为地球的脉博。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请教了专家。专家告诉我:这个地带正是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区域,过渡的特性决定了这里同时具有暖温带和中温带的气候特点及其生物物种。生态学家把这一地带称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或敏感地区。如果大的气候发生变化,这一区域就会有较为敏感的反映。被誉为“塞外绿色明珠”的罕山(赛罕乌拉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5.
大约九百多年前的深秋,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一代雄主辽圣宗耶律隆绪登上了赛罕乌拉北部的庆云山.秋日的庆云山云蒸霞蔚,层林尽染,圣宗深深地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不由的发出"吾万岁后,当葬此"的感叹.  相似文献   

6.
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是岭南山地最具诱惑力的地方.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哺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早在五千多年以前,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便在这里耕耘,至今保存着的人面岩画就是当初先民们祭天的偶像.魏晋时期,这里走出一个英雄的民族契丹,他们驰骋大漠南北,逐鹿华夏中原,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草原文明.这里留存下来的契丹先民遗迹中,辽庆州白塔是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沧桑罕山     
作者原本是一位考古学家,但是在对赛罕乌拉考察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被环境以及生态问题所吸引。他文章的视角是独特的,既不同于普通考古学家局限于对史料的掌握和收集,又不同于一般的环保工作者只从当下环境入手,分析生态方面的问题。他的目光跳出现代,投向了遥远的辽代,从历史的角度对人类保护和伤害自然的种种活动做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很早以前,就听朋友说他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见到过青羊。我半信半疑,但却引起了我这个动物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我好想亲眼见到它,但一直没能如愿。参加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终于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赛罕乌拉,蒙古语意为美丽寓饶的大山。这里森林繁茂,草原宽广,天地生和,万物共荣,被人们誉为华夏大地上一座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乐园。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总面积10.04万公顷。她的前身为罕山林场,1997年4月由巴林右旗组建为罕山自然保护区,1998年2月升级为自治区级,并更名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人与生物圈》2011,(3):88-89
内蒙古赛罕乌拉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总面积为1 004平方公里,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2001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古北口→承德(走辅路)→锦山→赤峰→大板。地方特产:黄花菜、蕨菜、牛肉干、鹿肉干。旅游资源: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处在草原向森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有一外面积为10.04公顷的中国北方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这就是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走进赛罕乌拉,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茫茫的林海和广袤的草原。山杨林、白桦林、蒙古栎林、色木槭林、粉枝柳林、山丁子林等 广泛分布于山麓、沟谷和河漫滩,云杉、落叶松等原始针叶林植被更显夺目。林带以下大针茅等各类草原植被广阔无垠,令人心旷神怡。大小沟壑长年流水不断 ,跳跃的山溪水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时而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色壮观。 走进赛罕乌拉,遍地的奇花异草,时时出没的飞禽走兽令您目不暇接。这里四季景色迷人,春有山花,夏有鸟鸣,秋  相似文献   

12.
我曾无数次走进赛罕乌拉,十次登上海拔1951米高的顶峰,饱览了这里的旖旎风光,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奇妙感觉。曾跟随考古工作者,倾听他们讲述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故事。考察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遗存。更多次陪同中外科学家,考察这里的一草一木和飞禽走兽。我把赛罕乌拉视为生态学的天然课堂,一本厚重的自然、历史教科书。考察的  相似文献   

13.
灰喜鹊一家     
灰喜鹊并不十分珍稀,广布于欧亚大陆的温暖地区,但是却因它们是很多害虫的天敌而受到人类的重视。 近几年,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采用的人工招引益鸟的方式,招来了很多鸟类,灰喜鹊便是其中之一,它的数量大幅度增长。现在,灰喜鹊已经成了赛罕乌拉保护区的留鸟。 灰喜鹊身材修长,通体以淡灰色为主,头顶至颈为灰蓝黑色。它们常栖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进行了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出308种,隶属于2门4纲14目45科108属。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等共8科,含195种,分别占总科数、总种数的17.78%和63.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蘑菇属Agaricus等共15属,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13.89%和54.87%。在地理分布上,以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为主,分别含有128种和107种,占总种数的41.56%和34.74%,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但不同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多样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旅行家,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旅游爱好者。只因多年从事地衣的研究,收集标本到过一些自然保护区和名山胜地。领略过那里的奇山怪石、湖光山色等别具一格的佳境,但在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同时兼备多种景观生境的是我最近到过的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离赤峰市300公里,距北京约600公里,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典型地段,处在东亚阔叶林向岭北针叶林、森林向草原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域。保护区集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放牧强度对赛罕乌拉草原蜘蛛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 对维系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放牧是人类利用草原最普遍的方式, 了解放牧对蜘蛛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原上5个不同放牧强度样地中的蜘蛛多样性,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比较各样地中的蜘蛛多样性, 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e, NMDS)和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比较各样地间的蜘蛛物种组成相似性, 再结合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植被高度对蜘蛛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度放牧强度样地的蜘蛛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未放牧及轻度放牧样地; 具体到常见科上, 放牧强度对织网型的园蛛物种数和个体数影响显著, 而对游猎型的狼蛛、跳蛛却不明显; 织网型蜘蛛主要受植被结构影响, 而游猎型蜘蛛更可能受潜在猎物可得性的影响。NMDS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 蜘蛛类群的物种组成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 放牧强度越低, 物种组成和未放牧样地越相近。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原植被高度与蜘蛛多样性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即植被高度越高, 蜘蛛多样性越高。其中依靠植物构建蛛网的园蛛科和在植物上层伏击猎物的蟹蛛科、逍遥蛛科等与植被高度显著相关。这说明植物资源及其空间异质性可能对草原蜘蛛多样性起着主导作用。因此, 降低放牧强度有助于保护草原蜘蛛群落的多样性, 特别有利于织网型蜘蛛。  相似文献   

17.
罕山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植被类型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淼  曲来叶  马克明  李桂林  杨小丹 《生态学报》2014,34(22):6640-6654
选取分布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的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这一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来研究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选取5种植被类型-山杨(Populus davidiana)(1250—1300 m),山杨(P.davidiana)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混交林(1370—1550 m),白桦(B.platyphylla)(1550—1720 m),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1840—1890 m),亚高山草甸(1900—1951 m),采用磷脂脂肪酸(Pho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以及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来解释单种特征PLFAs的分异以及土壤理化指标与微生物PLFAs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对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各类群(真菌(f)、细菌(b)、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及各类群的生物量随土层加深总体上表现降低趋势,G+/G-和f/b分别随土层加深总体上表现升高趋势。不同植被类型下,阔叶混交林土壤PLFAs总量及各类群生物量总体上最高;针叶林比阔叶林下的f/b和G+/G-高;亚高山草甸下低的p H值对有机碳的可利用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f/b和G+/G-的值相对较高。总之,不同植被类型下SOC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较低的p H对有机碳的可利用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真菌对植被类型的变化比细菌更敏感,而细菌更易受可利用性养分和p H变异的影响,这对预测不同林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谢艳  白学良  宋丽  王宇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7):1476-1481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梵净山和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丛藓科的2个新分布种——卷叶薄齿藓(Leptodontium pungens)和北美赤藓(Syntrichia amphidiacea)。卷叶薄齿藓为中国新记录种,首次在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发现,其主要特征为茎无中轴分化,具透明层,常分布于火山和温带高海拔地区。北美赤藓为内蒙古新分布种,发现于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特征为叶腹面近叶尖处生有大量芽胞,成熟芽胞棕色,多细胞,圆柱状。本研究对卷叶薄齿藓和北美赤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具体描述,并提供了图版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球根花卉37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百合科种类最多,14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37种野生球根花卉分为4个等级:综合价值高的Ⅰ级(R> 4.0)5种;综合价值较高的Ⅱ级(3.7 相似文献   

20.
鹿鸣呦呦     
十月的赛罕乌拉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深山幽谷之中,野生马鹿高亢的叫声此起彼伏,马鹿“恋爱”的季节到了。 森林中,一只在角斗中获胜的雄性马鹿,通常能围占5—8头雌性成年马鹿。雄马鹿带领它的“嫔妃们”来到森林内或林缘草甸,这时的雄鹿情绪高涨,很少进食,除了“警戒”外。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与其“嫔妃们”的交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