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共价连接方式将专一切割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mRNA片段的锤头状ribozyme(hammerheadribozyme)固定在SepharoseCL-4B上,ribozyme与载体之间有19个原子的距离,研究并比较了该固定化ribozyme与游离(非固定化)ribozyme的底物专一性、催化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以及热和保存稳定性。讨论了固定化ribozyme与固定化酶在性质上的相似性以及固定化ribozyme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清学性质可作为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为此作者提纯芹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SfaMNPV-D)与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MNPV),粉蚊夜蛾颗粒体病毒(TnGV)等四种杆状病毒的病毒粒子和多角体蛋白(颗粒体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取抗血清,经1%琼脂糖免疫电泳,结果发现多角体病毒之间血清关系比与颗粒病毒血清学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3.
张传溪  林欣大  吴峻 《昆虫学报》2000,43(3):233-241
用PCR方法扩增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几丁质酶基因,测定了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全序列。基因编码区全长1.713 bp,可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预计分子量为63.6 kD。将所推导的HaSNPV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杆状病毒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进行联配比较,结果表明HaSNPV 与谷实夜蛾H.ze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同源性高达90.7%,与苜蓿丫纹夜蛾Autographa californica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家蚕Bombyx mori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黄杉毒蛾Orgyia pseudotsugata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OpMNPV)和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核型多角体病毒(CfMNPV)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4.4%、64.9%、64.2%、62.9%、66.2%和61.5%。根据氨基酸序列用PC\GENE程序绘制已知杆状病毒几丁质酶的分子系统树,并与杆状病毒中最为保守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系统树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基因和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进化速率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采集并纯化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NEFU)。用蛋白酶K消化,提取了病毒基因组DNA。用PCR方法,克隆出了该病毒的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是一个含有735个碱基对的开放阅读框(ORF),该阅读框编码245个氨基酸。有5对碱基与加拿大病毒株LdMNPV-G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存在差异。LdMNPV-NEFU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第54,109,379,508和701位(从起始密码子中的A开始)分别是C,G,T,C和G,而LdMNPV-G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RF)相应位置上的碱基分别是G,C,C,T和T,两个ORF编码的对应位置的氨基酸绝大多数相同,只有一对不同,即由LdMNPV-NEFU编码的天冬氨酸和由LdMNPV-G编码的对应位置的组氨酸。以质粒pT-7-7为载体,多角体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了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5.
混合Ribozyme联合切割小鼠腺苷脱氨酶mRN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针对小鼠腺苷脱氨酶mRNA的4种ribozyme,它们均能在各自的切点切割RNA分子,4种ribozyme经组合后成混合ribozyme,它们分别含有2种、3种和4种ribozyms。通过对体外转录靶RNA分子的联合切割研究表明,随着ribozyme种数的增加,其中以(Rz262+Rz455+Rz583)组成最为理想,由此证明混合ribozyme中,各种ribozyme不仅保  相似文献   

6.
不同世代及中肠病变类型的松毛虫单头幼虫多角体含量许再福(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杭州310029)戴冠群(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关键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含量,世代,病变中肠源于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  相似文献   

7.
杆状病毒部分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丁翠 《病毒学报》2001,17(2):183-187
杆状病毒以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研究最为深入,到目前已有三种NPV的基因组全部测序: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1]、黄杉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MNPV)[2]、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GenBank accession no.L33180)。   杆状病毒基因组除编码病毒复制必需的基因及结构基因外,还编码一些有利于病毒充分增殖但对病毒复制并非一定必需的基因,这些基因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执行特定的功能,这类功能基因体现了杆状病毒的复制策略、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与杆状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决定有关。本文综述了杆状病毒部分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用ribozyme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细胞核抗的(PCNA)是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它是细胞染色体DNA复制所必需的。人工设计的ribozyme具有可特异地切割PCNAmRNA的性质,将此ribozyme的自剪体内表达质粒导入HeLa细胞,从细胞决RNA中分离相应部分能在体外切割靶RNA片段,证明此表达质粒在细胞内能表达出有活性的ribozyme分子。与对照相比,导入ribozyme表达质粒的HeLa细胞进入S期的时间从12h  相似文献   

9.
王立娟  钟江 《病毒学报》2003,19(1):64-68
颗粒体病毒的增强蛋白(enhancin)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对昆虫感染力的病毒蛋白。构建了一种不形成多角体但表达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增强蛋白的重组病毒AcBBH-TnEn,将它与野生型AcMNPV共同感染SF21细胞,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荧光免疫等方法检测证实,增强蛋白与多角体可在同一细胞中同时表达,而且发现所形成的病毒多角体带有增强蛋白。这表明,可以通过混合感染的方式生产带有增强蛋白的病毒多角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培养细胞,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MNPV)(K-3、G1-2和G10-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SpltMNPV日本分离株K-3、G1-2和G10-3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切图谱,分别属于3种基因型(A型、B型和C型); (2)3个分离株的芽生型病毒(budded virus)产生能力和多角体产生能力有差异,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多角体蛋白的分子量也不同;(3)日本株SpltMNPV核型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由747个核苷酸编码序列(编码249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与中国株SpltMNPV的同源性为98.9%,与其他6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61.7%~74.2%),但其5′端侧翼序列(nt-1~-100)与AcMNPV和BmNPV相比差异显著,在对该基因表达调控起决定性作用的8个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中(nt-44~-51)有2处发生自然突变。  相似文献   

11.
多角体蛋白的结构多样性和杆状病毒的进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测定Ls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并推导出多角体蛋白氨基酸顺序的基础上,与22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氨基酸变异曲线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推测一个模式多角体蛋白(MPh)氨基酸顺序;用PROSIS软件对MPh及其它5种代表性病毒的多角体蛋白进行了氨基酸亲水性分析,还对24种多角蛋白的二级结构作出了推测,指出了特征性结构区与氨基酸高变区,亲水区多样性变化的相  相似文献   

12.
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主要感染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具有90~160kb长的双链,超螺旋DNA基因组。现已发现约500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这些病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亲缘关系如何?我们以甘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MbNPV)、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SeNPV)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SINPV)为材料,用限制性内切酪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它们的基因组DNA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其中一种病毒MbMV多角体蛋白基因进行了定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健康幼虫,病毒麦种MbNPV、SeN…  相似文献   

13.
昆虫质多角体病毒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质多角体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质多角体病毒属,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球形颗粒,具有3~5种结构蛋白,基因组由10或11个节段双链RNA构成。按病毒基因组R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或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图谱的差异,将质多角体病毒分为15个电泳型。随着RNA病毒序列测定策略的逐步成熟与完善,质多角体病毒的序列测定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家蚕质多角体病毒1的两个毒株(H株和I株),舞毒蛾质多角体病毒1和14,及粉纹夜蛾质多角体病毒15的基因组全序列得到了测定,但质多角体病毒的进化与起源的研究因缺乏足够的遗传信息仍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基因组DNA的HindIIK片段核苷酸序列。该片段全长3255bp,含可编码大于4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的开放阅读框(ORF)15个,包括多角体蛋白(ph)基因编码区3′端489bp和蛋白激酶HavPK基因编码区801bp。在ph和HavPK两基因之间鉴定出一个可编码412个氨基酸残基的ORF1236,转录方向与ph和HavPK基因相反。同源分析表明,ORF1236与谷实夜蛾(Helicoverpazea)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的ORF8推导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有95.9%同源性,与苜蓿丫纹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a)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ORF1629只有24.8%同源性,但三者均含有二组由多个脯氨酸残基串联而成的特征基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株AcMNPV-TKmt513。用EcoRI、PstⅠ、BglⅡ及KpnⅠ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它做了酶切分析,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全基因及其侧翼部分的片段。对所克隆的部分全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多角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内只出现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第25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由GGT变为GAT,该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天冬氨酸(Aspq)还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突变了的多角体蛋白基因部分片段,并将它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EV55,与不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HBsD4DNA共转染Sf9细胞,结果产生同样的大立方形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6.
将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晚期基因-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及5’端编码区,以两种不同方式置于缺乏启动子的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基因上激,使其分别终止在不同翻译终止位点,其宿主菌具有明显不同的氯霉素抗性,最高达200mg/LLB培养基以上,表明昆虫病毒启动子能启动原核基因表达,对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工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以Ac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为探针,定位了中国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的多用体蛋白基因。序列测定表明,Ha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为738个核苷酸,编码246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29kDa。同源性分析表明,HaSNPV与美洲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具有最高的同源性,在整个阅读框架中只有4个碱基的差异,其中第179位碱基的变化导致唯一的氨基酸变化,这种变化并未导致其二级结构的改变。此外,两种病毒该基因的启动子结构也完全一样。HaSNPV与其它的SNPV和MNPV的同源性明显要低。结果预示HaSNPV与HzSNPV可能为同种病毒的不同变种。  相似文献   

18.
曾报道经化学诱变剂MMC、9-AA和EMS诱变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形态出现异常,继代分离的诱变BmNPV基因组对EcoRI、BglII和BamHI的酶切谱发生变化。研究进一步揭示,诱变BmNPV的多角体外层蛋白晶格排列呈现紊乱;多角体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对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测序结果显示,3组诱变BmNPV的polh基因发生了多处碱基(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构建家蚕Bombyx mori肌动蛋白(BmA3)启动子驱动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基因(ph)和OpNPV极早期启动子(IE1)驱动的zeocin抗性筛选基因转座供体载体,与鳞翅目辅助转座质粒pie2piggyBac共转染家蚕卵巢细胞BmN,经200μg/ml zeocin抗生素筛选一个月,成功获得持续表达BmNPV多角体蛋白的稳定细胞系BmN-A3ph。多角体缺陷型重组病毒BmBac-GF P感染拯救细胞系BmN- A3ph, 细胞成功装配出病毒包涵体颗粒,其包装效率约为野生型病毒感染正常BmN细胞的8%。用拯救型包涵体病毒颗粒喂食家蚕幼虫进行复感染,结果表明稳定细胞系所包装的包涵体病毒与野生型病毒一样能够通过口服途径感染宿主,却并不在宿主体内形成包涵体,从而保证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拯救型包涵体病毒可望解决传统注射感染效率较低问题,通过喂食感染可促进杆状病毒介导的家蚕生物反应器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对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HaSNPV)基因组中EcoR I-N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了完整的解螺旋酶基因(hel),其开放阅读框大小为3762bp,编码一个分子量为146kD的蛋白质。在hel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0位有强晚期启动子转录起始信号ATAAG,在-112位和-189位存在两个TATA box,但未发现早期转录信号CAGT。其在终止密码子下游第12位有一PolyA终止信号AATAAA。在其它真核或原解螺旋酶中存在的7个保守基元(Ⅰ、Ⅰa、Ⅱ、Ⅲ、Ⅳ、Ⅴ、Ⅵ),只有5个(Ⅰ、Ⅰa、Ⅱ、Ⅲ、Ⅳ)在杆状病毒中保守。同源性比较发现,HaSNPV解螺旋酶的氨基酸序列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s MNPV,SeMNPV)的解螺旋酶具有最高的同源性(66%),与Xestia c-nigrum颗粒体病毒(XcGV)解螺旋酶的同源性最低(43%)。HaSNPV解螺旋酶基因是第一个报道的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的解螺旋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