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骨骼肌发育过程生肌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yoD家族生肌因子MyoD、生肌素(myogenin)、myf-5和myf-6/herculin对脊椎动物肌细胞分化和骨骼肌系统的发育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生肌素的作用尤为突出,是肌细胞终末分化的关键因素。采用Northern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鸡胚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生肌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动力学,发现在胚胎发育第9d已有鸡肢体骨骼肌生肌素mRNA表达,第13d达到高峰,第15d开始下降,第18d至出生后两周几无可检测的mRNA;而生肌素蛋白则在胚胎发育第13d方可被检测到,第15~18d达到高峰,至出生后两周仍维持在一定水平,表明生肌素的表达存在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利用鸡生肌素基因上游-223/+40调控片段为探针对发育不同时期的鸡肌肉组织细胞核抽提物进行Southwestern印迹分析。发现一种约35kD的核内蛋白与探针有较强结合,结合活性第9d时出现,至第18d达到峰值,出生后两周时降至难检测水平;另外有一种约11kD的核内蛋白的DNA结合活性恰好在转录活性下降的第15~18d发生,按此情况两种核因子可能对生肌素的转录激活分别起正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肌蛋白的功能与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肌蛋白(myogenin)是MyoD家族的成员之一。胚胎发育过程中生肌蛋白在肌肉形成区持续表达,决定骨骼肌的特异表型,在骨骼肌分化过程担当着独一无二的角色,是其它M蛋白不能替代的。同时,生肌蛋白还是控制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基因表达必不可少的转录调节因子。生肌蛋白的上述调节功能受蛋白激酶C(PKC)催化的磷酸化反应调节,参与质膜-PKC-受体基因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肌源性调节蛋白MyoDl和肌球蛋白m yosin 在38例横纹肌肉瘤(RMS) 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yoDl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RMS瘤细胞的胞核中; m yosin 的阳性表达定位于RMS瘤细胞的胞浆中, 二者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8% 和55.3% 。在RMS不同病理分型中MyoDl和m yosin 的阳性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但RMS分化程度低,MyoDl阳性表达增强,m yosin 阳性表达下降。Myo-Dl在Ⅲ级(低分化) 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级(高分化)、Ⅱ级(中等分化) 中的表达阳性率(P< 0.05,P< 0.05)。m yosin 在Ⅰ级中的阳性率显著高Ⅲ级中的表达阳性率(P< 0.05)。本文认为, MyoDl表达增高、m yosin 表达下降,不仅是RMS生物学行为的重要特征,也为改进低分化RMS的病理诊断和RMS早期诊断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用无血清、无胚胎抽提液培养液(Eagle’s,MEM)培养孵育8d的鹌鹑胚胎骨骼肌细胞,接种后圆形的生肌细胞可发育、分化形成线状的肌管,历时4—6d。对培养72h肌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照相和电镜观察证明肌细胞在本实验条件下能分化形成肌细胞特有的横纹结构和肌丝结构。  相似文献   

5.
鸡胚骨骼肌组织M-CAT结合因子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偶联CATTGCT寡核苷酸的DNA亲和层析柱从发育13d鸡胚骨骼肌核抽提物中分离到两种核蛋白.SDS-PAGE结果表明,被DNA亲和柱滞留的两种核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0kD和32kD.凝胶阻滞结合竞争分析显示,纯化的核蛋白可与M-CAT共有序列CATTCCT特异结合.Southwestern印迹技术确定仅30kD分子可直接识别、结合CATTCCT元件,但32kD分子却不能.结果提示,30kD分子为依赖DNA的M-CAT结合因子,32kD分子属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Xmyf-5是爪蟾胚胎肌细胞决定的关键基因之一,研究Xmyf-5的表达调控有助于揭示肌肉原基的形成和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从爪蟾部分基因组文库筛选到Xmyf-55‘上游4.9kb片段。该片段指导报告基因在爪蟾胚胎内的表达以及其缺失片段指导的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结果显示,Xm6sf-55’上游4.9kb片段内含有指导Xnyf-5在胚胎内的表达以及其缺失片段指导的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结果显示,Xmyf-55‘  相似文献   

7.
小麦HMW-GS1Dx5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异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显微切割了普通小麦钢82-122(Triticumaestivum2n=42)具有1Dx5+1Dy10亚基的1D染色体长臂端,利用PCR扩增得到了HMW-GS1Dx5亚基的5(端400bp序列片段.以此作为探针从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特定发育阶段的表达两个方面研究了HMW-GS1Dx5基因表达的规律.结果表明,干种子及萌发种子中存在此基因,而在发育的幼苗中此基因未表达.HMW-GS1Dx5基因可能从开花初期开始表达.HMW-GS1Dx5基因在籽粒成熟期表达,然而在营养器官如叶片中未表达,其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HMW-GS1Dx5基因在蜡熟期籽粒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乳熟期籽粒.从开花15d至蜡熟期籽粒,表达趋于增加.开花15d其mRNA水平是蜡熟期籽粒mRNA的28%,灌浆期为40%、乳熟期为72%、完熟期为54%.这为进一步研究其表达调控和改善小麦品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凝胶阻滞实验比较分析了鸡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AChR)亚基基因-275/+36片段与分化/未分化肌细胞核抽提物的相互作用.发现未分化肌细胞核内存在两种直接识别AChR启动子的结合活性,其结合反应不能被AChRα亚基基因增强子(含E盒子)竞争阻断,揭示此结合活性与MyoD家族无关,并表现为基因特异性结合;两种结合活性中一种结合活性既存在于未分化细胞,也存在于分化肌细胞,另一种结合活性只存在于未分化肌细胞.存在于未分化肌细胞、特异识别基因的结合活性不同于MyoD家族,也不同于已发现的Id和I-mf(两者不能直接结合DNA),可能与基因在未分化肌细胞中表达的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MMP-2基因表达与胶原转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立主动脉内皮剥脱后血管再狭窄大鼠模型,用Northern 印迹分析、含明胶SDS-PAGE、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及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MMP-2基因表达与胶原转换及血管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血管内皮剥脱后,MMP-2基因表达被显著诱导,MMP-2活性及胶原转换明显增高,在第7 d,MMP-2表达活性及胶原合成与降解均达到峰值;第21 d,MMP-2表达恢复正常,胶原合成和降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剥脱后进入增殖状态及发生凋亡的细胞显著增加,增殖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凋亡细胞,且两者均随内皮损伤后的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人骨形成蛋白-3羧基端肽段(hBMP-3C),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8.5%.目的蛋白为25kD、含hBMP-3C端2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包括hBMP-3成熟肽和一部分前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含TritonX-100的洗涤液和5mol/L以下脲溶液连续洗涤,可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3C端肽.经复性处理成可溶性蛋白,植入小鼠肌肉内,第14d组织切片显示有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形成,第21d可见成骨细胞和骨基质形成.将rhBMP-3C与脱矿去免疫原性异种骨粒复合后作小鼠肌肉植入试验,21d组织切片上可见硬质骨形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表达的hBMP-3C经复性后具有诱骨活性,糖基化并非BMP-3活性所必需.  相似文献   

11.
Ren JP  Xia HL  Cheng JS 《生理学报》1998,50(4):367-37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致痫时海马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时程变化及海马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5-methyl-10,11-dihydro-5H-dibenzo[a,d]cycloheptan-5,10-iminemaleate)和非NMDA受体拮抗剂DNQX(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对大鼠海马内nNOS表达的影  相似文献   

12.
将含有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观察hIL-3基因在小鼠肌肉及体内的分泌表达情况。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后,第14天重组质粒全部进入到骨骼肌细胞内并有IL-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究甲基转移酶METTL21C在家禽骨骼肌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检测METTL21C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绘制其组织表达谱;选取3个时间点,检测其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酶消化法从鸡骨骼肌组织中分离得到原代细胞;将METTL21C超表达载体转染至原代鸡骨骼肌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ax7、MyoD、Myf5、MyoG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ETTL21C在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胚胎期和幼龄期骨骼肌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超表达METTL21C后,成肌相关基因Pax7、MyoD、Myf5、MyoG的表达量显著升高。本研究初步发现甲基转移酶METTL21C具有促进家禽骨骼肌发育分化的作用,为骨骼肌发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及相关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Ruan HZ  Fan XT 《生理学报》2000,52(2):119-122
用高原低氧模型及原位杂交、NADPH-d组织化学法,探讨氯氨酮和L-NAME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生长抑素mRNA(S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高原低氧引起下丘脑NOS和SS mRNA过度表达,如先用NMDA受体拮抗剂氯氨酮和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NOS和SS mRNA的表达均明显被抑制。结果提示,NMDA受体参与了急生高原低氧引起的下丘脑NOS和  相似文献   

15.
含CD自杀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含CMV启动子、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经Southern杂交和RT-PCR鉴定证实,cd基因已克隆进入AdCMVCD,并在受染细胞中表达。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病毒滴度达1×1015pfu/L。经100m.o.i.的AdCMVCD感染的HeLa和C6细胞株在100μmol/L5FC处理后,细胞存活率<20%。同时也观察到AdCMVCD/5FC系统有很强的旁杀伤效应,将3.3%的AdCMVCD受染细胞与96.7%的野生型细胞混合,经50μmol/L5FC处理后,>60%的细胞被杀死。AdCMVCD/5FC系统的建立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胆固醇逆转运相关蛋白基因在骨骼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E(apoE)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病毒或非病毒载体,分别转染离体成肌细胞或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观察其表达程序及分泌人血等情况,探讨借用骨骼肌异源表达这些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候选基因,进而发展一种简易安全基因治疗方法的可能性。结果显示,质粒表达载体pCMVapoE3和重组腺病毒载体Ad-RSV-apoAI在原代培养小鼠成肌细胞和成  相似文献   

17.
抑瘤素M cDNA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瘤素M是一种我功能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从PMA刺激后的U937细胞系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分离到了抑瘤素M的CDNA;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UC19中,筛选三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与国外报导序列完全一致;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BV220后再转化DH5α进行模拟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有OSM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5%,经过初步纯化的OSM能明显抑制A  相似文献   

18.
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 n ACh R)是由 4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 .哺乳类动物出生后γ亚基由ε亚基取代 ,迄今为止鸡 n ACh Rγ基因是否存在上述置换规律尚无定论 .为探索发育过程鸡骨骼肌n ACh R基因表达是否存在γ/ε亚基的置换及其机制 ,采用 RT- PCR技术和凝胶阻滞试验检测了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6周小鸡 γ基因表达的动力学及骨骼肌核抽提物的 DNA结合活性 .RT-PCR检测结果显示 ,在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6周的雏鸡骨骼肌组织均检出有 γ亚基 m RNA转录 .提示与哺乳类不同 ,出生前后鸡骨骼肌组织 ACh Rγ亚基基因持续表达 ,不存在 γ/ε亚基的置换表达规律 .以 γ基因 - 2 60 /- 2 4 0 (含 E盒与 M- CAT盒重叠序列 )和 - 2 39/- 50 (含 M- CAT盒及 GC富含区 )片段为探针 ,分别与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2周小鸡骨骼肌的核抽提物进行凝胶阻滞试验 .在发育各阶段的骨骼肌核抽提物中均有识别 - 2 39/- 50片段的结合活性存在 ,但在出生后 2周小鸡骨骼肌的核抽提物中未检出 - 2 60 /- 2 4 0结合活性 .结果提示 ,在出生后第 1 4d的肌核抽提物中存在的、识别并结合 - 2 39/- 50片段的活性物质与鸡 ACh Rγ基因在出生后持续表达有关 .  相似文献   

19.
MAdCAM-1分子(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1)是一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在小鼠体内其主要表达于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及固有层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可与淋巴细胞上的配体分子整合素α4β7及选择素L-selectin结合,在介导淋巴细胞向粘膜部位的定向白 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人们开始对人体中MAdCAM-1分子的一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  相似文献   

20.
构建截断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原核及酵母表达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和Pichiapastoris酵母中高效表达.利用PCR扩增截断型可溶性u-PARcDNA片段,并分别连入酵母及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成表达质粒.后者经诱导表达的蛋白被用于免疫家兔,获得抗u-PAR的抗血清,用于对酵母表达产物的鉴定.前者在甲醇的诱导下表达,产物分泌至培养液中.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u-PAR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利用此抗血清所作Westernblot证实酵母表达蛋白具有u-PAR的免疫原性,表观分子量40kD左右.Mut-表型在第5d为最高(2.5μg/ml),Mut+表型在第4d为最高(7.5μg/ml).因此,构建的可溶性u-PAR表达质粒在Pichiapastoris酵母细胞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竞争拮抗受体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