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动物卵巢排卵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卵泡成熟破裂后,卵母细胞从卵巢中排出。卵泡细胞感受排卵刺激,并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恢复及其随后的释放。卵母细胞及其周围颗粒细胞的旁分泌在对此起关键性作用,其中卵母细胞对其释放具有决定性作用。作者先前已经阐述过颗粒细胞在哺乳动物卵巢排卵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该文将从卵母细胞的发育及其调控角度重点阐明其在排卵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旨在进一步理解哺乳动物卵巢的排卵过程,同时为不孕不育等卵巢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鼠排卵前后卵巢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以训  冯强 《生理学报》1989,41(3):284-290
给幼龄小鼠注射PMSG刺激滤泡生长,随后注射hCG以诱发排卵。在激素处理的不同时间取出卵巢,制备卵巢匀浆液或从卵巢中分离颗粒细胞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并做离体培养。样品中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经SDS-凝胶电泳分离,用纤蛋白铺盖技术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注射hCG 8h后15%的受试动物排卵,而卵巢匀浆液和颗粒细胞中tPA和uPA活性分别也在hCG注射后4和8h达到高峰。排卵后酶活性下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主要含tPA,注射hCG 12—24h达到高峰。上述资料证明,tPA和uPA都参入小鼠排卵过程。因为排出的卵子中仍含有大量tPA,卵细胞的tPA除参与排卵外,可能对排卵后的一些生理过程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排卵技术研究甲醛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和体外受精以及脏器等的影响.甲醛对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释放,影响卵母细胞的存活率和破坏卵母细胞成熟,并可降低体外受精率和超排卵的卵母细胞数量,影响小鼠的正常生殖功能.而且,高剂量的甲醛还对小鼠的肝脏以及卵巢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尾两栖类的输卵管直段在卵子的受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输卵管直段的分泌物可以改变南美洲蟾蜍(Bufo arenarum)卵母细胞的糖代谢途径,促使卵母细胞成熟(Legname et al.,1972)。非洲爪蟾(Xenopus laeuis)、南美洲蟾蜍和日本林蛙(Rana japonica) 的卵母细胞经过输卵管直段时,卵黄膜的结构发生改变(Grey et al., 1977;Yoshizaki et al., 1981;Mariano et al., 1984)。南美洲蟾蜍的输卵管直段能分泌出类胰蛋白酶,此酶可使卵母细胞的卵黄膜结构改变(Miceli et al., 1978,1980)。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黑眶蟾蜍输卵管直段上皮在排卵前、排卵时和产卵后的变化,以期阐明直段上皮的变化与卵巢中卵母细胞的成熟排放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排卵后老化卵母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排卵后的卵母细胞停滞在MⅡ期, 如果此时的卵母细胞未能及时受精, 随着在输卵管中停留时间的延长, 卵母细胞会逐渐发生老化。这种卵母细胞的老化会导致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异常, 所以很有必要研究排卵后卵母细胞的老化机理。本实验主要研究小鼠排卵后的卵母细胞在体内老化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变化, 发现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 有更高比例(65%, hCG后34 h)的卵母细胞的染色体呈不对称和松散的状态, 进一步研究表明, 这种染色体的变化可能与H3K14、H4K16的乙酰化升高, 及H3K9的甲基化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华大蟾蜍卵巢中长足的卵母细胞外被三层包膜:卵巢膜(包括卵巢上皮和结缔组织层)、滤泡上皮与透明带。卵巢膜和滤泡上皮可以分别从卵球表面剥除,透明带因与卵母细胞质膜的微绒毛紧密相连,无法分离。适当培养条件,和垂体促性腺激素或孕酮的作用下,中止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卵母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并作从滤泡排出的准备。在此过程中,随着胚泡和细胞质的一系列活动,卵外包膜结构也有相应变化,我们观察到: 1.随着激素处理时间的增进,卵母细胞表面质膜延伸形成的微绒毛回缩,9小时左右(18±1℃),卵周隙出现。卵周隙自卵球动物极向植物极延伸,在出现卵周隙的区域,卵黄膜即自透明带衍生而成,并能与质膜分离。迄13—14小时,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时,卵周隙发展至植物极顶端,一层透明而坚韧的卵黄膜全部形成,可从卵球表面剥除。此后,卵周隙作不均等的增宽——动物极宽于植物极,卵黄膜增固。不论是已从卵泡排出的卵母细胞,还是仍留在卵泡内的卵母细胞,只要能够恢复进行减数分裂,抵达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周膜都有上述相应变化。可见,卵黄膜是长足卵母细胞在激素诱发成熟过程中,在透明带的基础上衍生形成,是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产物,不是排卵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卵母细胞成熟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一系列活动有直接关系。2.垂体促性腺激素体外培养3小时,卵巢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层内的微纤维仍是分散着的,基膜仍是平直的带条,未见明显变化。12小时左右,正在准备从滤泡排出的卵母细胞中,微纤维并列成束,呈收缩状;基膜增厚,扭曲为波浪形,上皮细胞和细胞核的形状也相应改变;结缔组织层中,部分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解体。蟾蜍卵母细胞的释放,是在滤泡外平滑肌和滤泡内液压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微纤维和基膜等的变化指出,在卵巢膜里可能存在着一个非肌肉的收缩体系,在排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同时,剥除卵巢膜的卵母细胞,在激素作用下,能够抵达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并形成卵黄膜,但却不能排离滤泡上皮的包裹。这进一步说明,激素诱发排卵,与卵巢上皮和结缔组织层(不是滤泡上皮)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剥除卵巢膜,就不见排卵。  相似文献   

7.
隆线溞孤雌溞生殖系统的组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隆线孤雌的生殖系统由一对卵巢、一对输卵管和一对雌性生殖孔组成。卵巢长管状 ,管壁由结缔组织膜和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末端渐细为一短小的输卵管 ,输卵管末端为雌性生殖孔。卵子的发生是由生发区细胞向卵巢内增殖分化 ,不同成熟度的生殖细胞在管腔内排列成生殖带。根据卵母细胞细胞核的大小及卵黄的累积情况等 ,将卵子的发生划分为三个时期 :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 ,其中卵母细胞的发生又可细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中期和后期。后期的卵母细胞含较多的卵黄颗粒 ,最后成为成熟卵子 ,排入孵育囊内形成夏卵。隆线孤雌的卵巢发育要经历五个幼龄期 ,不同的龄期 ,卵巢的形态结构不同。至第五幼龄 ,卵巢已基本发育成熟 ,准备排卵进入第一成龄  相似文献   

8.
隆线溞孤雌溞的生殖系统由一对卵巢、一对输卵管和一对雌性生殖孔组成。卵巢长管状,管壁由结缔组织膜和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末端渐细为一短小的输卵管,输卵管末端为雌性生殖孔。卵子的发生是由生发区细胞向卵巢内增殖分化,不同成熟度的生殖细胞在管腔内排列成生殖带。根据卵母细胞细胞核的大小及卵黄的累积情况等,将卵子的发生划分为三个时期: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其中卵母细胞的发生又可细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后期的卵母细胞含较多的卵黄颗粒,最后成为成熟卵子,排入孵育囊内形成夏卵。隆线溞孤雌溞的卵巢发育要经历五个幼龄期,不同的龄期,卵巢的形态结构不同。至第五幼龄,卵巢已基本发育成熟,准备排卵进入第一成龄。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的目的是,观察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物——消炎痛对大鼠排卵的抑制作用,并从形态学的角度对已排卵的以及排卵受阻的滤泡壁成份进行比较,藉此,探讨卵巢自身的前列腺素在滤泡破裂机制中的作用。25—27天龄Wistar大鼠用PMSG与HCG诱导成熟,其中部分动物作为对照,排卵率为100%;另一部分动物皮下注射消炎痛3.0mg/只,94%的动物被抑制排卵。处于动情前期的自然成熟鼠,注射消炎痛5mg/只或7.5 mg/只,排卵抑制率达100%,而对照鼠均排卵。从诱导成熟及自然成熟的大鼠卵巢组织切片所见,对照鼠已排卵滤泡的裂口处的白膜与膜层的结缔组织纤维断裂;被消炎痛抑制排卵的动物,卵母细胞因不能突破膜层或白膜而受阻。于电镜下见到,对照动物滤泡裂口附近泡壁的白膜细胞及外膜细胞出现退化、解体;与此同时,存在于这两种组织巾的胶元蛋白纤维也呈溶解现象。实验组排卵被阻的滤泡,白膜下与外膜细胞中间仍存在大量胶元蛋白纤维,因而使白膜与外膜层成为阻挡卵母细胞排出的屏障。另外,内膜与颗粒细胞的高尔基体发达,粗糙的内质网趋向光滑,说明这两类细胞分泌功能旺盛。关于前列腺素对胶元蛋白纤维降解的可能作用以及动物经消炎痛处理后仍产生类固醇激素的可能性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卵巢中的一氧化氮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具有双重作用的无机自由基,其在生殖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为生殖生物学家研究的新领域。卵巢是雌性动物的重要器官,而NO在卵巢生理中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本文着重介绍NO在卵巢中的表达、卵泡发育、甾体激素生成、卵母细胞成熟、排卵,以及黄本的形成和退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超排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几倍于正常排卵的卵母细胞或胚胎,为体外卵母细胞或胚胎的操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淘汰母畜或屠宰母畜的卵巢更是卵母细胞的一个重要研究资源。然而,如果供大于求,则需要一种较为满意的短期保存过剩卵母细胞或胚胎的方法。超低温(-196℃)冷冻固然是长期保存胚胎的良好方法,但对于只需短期(几个小时到几天)保存的胚胎而言,冷冻过程是烦琐的,且设备昂  相似文献   

12.
七星瓢虫雌成虫卵巢发育不同阶段体内保幼激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L.)为生测昆虫,应用蜡测定法(Wax test)测定了取食天然食物及人工饲料的七星瓢虫雌成虫在不同卵巢发育阶段体内保幼激素(JH)的含量。取食蚜虫者羽化后8日左右(卵巢管内出现第三卵母细胞,卵黄大量沉积即将排卵),雅虫JH含量达到高峰(593.3G.U.),但一经开始排卵(羽化后约10日左右)保幼激素的含量猛然下降。直至持续产卵达10次的雌虫(羽化后约25日)JH含量仍保持在比较平稳的状态。取食人工饲料者卵巢发育缓慢,羽化30日后不产卵个体的JH水平仍很低,仅及取食蚜虫组高峰的1/6。这一结果证实了JH对七星瓢虫雌成虫卵巢发育及排卵的调控,也指出了取食人工饲料的雌虫产卵率及产卵量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 在应用蜡测法的过程中肯定了JH浓度与大蜡螟蛾中胸背板保持的部分蛹皮面积之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00 年至2009 年,12 只固定于10% 福尔马林中非生殖系统疾病死亡的小熊猫卵巢组织,按常规组织学技术制作组织切片,HE 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不同发情时期卵巢均有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分布。发情期的卵巢未观察到典型的成熟卵泡和卵母细胞; (2)原始卵泡数量较少,初级卵泡数量较多,多数初级卵泡和大多数的次级卵泡都处在闭锁状态;(3)卵泡腔出现之前,卵母细胞的直径和卵泡直径同时增长;卵泡腔出现之后,卵母细胞直径增长较慢,卵泡直径增长较快; (4)不同发情时期的小熊猫卵巢均存在大量的间质腺细胞;(5)妊娠小熊猫和发情间期无妊娠小熊猫的卵巢均有发育正常的黄体;(6)卵泡细胞发育呈低柱状至柱状时出现透明带。结论:(1) 卵泡闭锁主要发生在初级卵泡阶段,仅少数卵泡能发育至次级卵泡;(2)卵母细胞和卵泡生长呈双相生长的趋势; (3) 不同发情时期的小熊猫卵巢间质腺都发达; (4)发情排卵后,非妊娠黄体与妊娠黄体维持的时间相似,证实了小熊猫存在假孕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产卵前的卵巢同时含有大量4时相卵母细胞及少量2时相和3时相卵母细胞。产后2时相及3时相卵母细胞增多而4时相卵母细胞骤减,8月份4时相卵母细胞的数量又增多,约占卵巢体积的80%,及至11月份其数量又下降。自11月至翌年1月,卵巢中3时相卵母细胞增多而4时相卵母细胞则消失不见。至2月份,新的4时相卵母细胞又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性成熟草鱼的卵巢以如此规律周而复始地产生成熟的卵子。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但在产卵前有大量的3时相卵母细胞向4时相演化,同时有为数不少的发育中的2时相卵母细胞存在。产后卵巢中亦同时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多甙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排卵技术研究雷公藤多甙(GTW)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和体外受精以及脏器等的影响,GTW对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释放,影响卵母细胞的存活率并可降低体外受精率和超排卵的卵母细胞数量。GTW可以破坏卵母细胞成熟,降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能力,影响小鼠的正常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6.
性成熟草鱼卵巢发育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产卵前的卵巢同时含有大量4时相卵母细胞及少量2时相和3时相卵母细胞。产后2时相及3时相卵母细胞增多而4时相卵母细胞骤减,8月份4时相卵母细胞的数量又增多,约占卵巢体积的80%,及至11月份其数量又下降。自11月至翌年1月,卵巢中3时相卵母细胞增多而4时相卵母细胞则消失不见。至2月份,新的4时相卵母细胞又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性成熟草鱼的卵巢以如此规律周而复始地产生成熟的卵子。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但在产卵前有大量的3时相卵母细胞向4时相演化,同时有为数不少的发育中的2时相卵母细胞存在。产后卵巢中亦同时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哺乳动物卵巢移植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及借助卵巢异位发育研究卵巢卵母细胞发育机制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卵巢移植的不同技术方法,及移植后卵巢卵母细胞的发育、激素的调节机制,分析了卵巢移植早期卵泡生长和凋亡的分子机理及其在移植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并就新鲜和冻融卵巢如何用于动物辅助生殖进行了阐述.特别关注卵巢卵母细胞异种移植的潜在价值,卵巢异种移植不仅可以保存稀有和濒危物种,还可以为当前辅助生殖技术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雄性受体小鼠性腺对移植卵巢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雄性受体性腺对移植卵巢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日龄小鼠卵巢移植入成年雄鼠肾囊下,将雄性受体小鼠分为性腺摘除组和性腺在位组,于21d回收移植卵巢,以评价雄性小鼠性腺对新生小鼠卵巢移植体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移植后21d,性腺摘除组和性腺在位组卵巢回收率分别为80.0%和92.9%,移植体生长增大;每个卵巢平均回收卵母细胞数分别为(30.4±4.3)和(42.4±11.1)个,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性腺摘除组回收的均为GV期卵母细胞,性腺在位组大部分为GV期卵母细胞,有的达到MII期。结论雄性受体小鼠能够支持移植卵巢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雄性受体的性腺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卵泡的形成和分化是在激素、卵巢内调节因素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精密调控下发生的序贯过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在优势卵泡的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始生殖细胞在生殖嵴内的迁移和归巢需要诸多因素的协同调控,包括卵母细胞源性多肽生长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骨形态发生蛋白、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录因子肾母细胞瘤蛋白1(Wilms’tumour 1,Wt1)等,同时这一过程还需要原始生殖细胞在逐渐成熟的性腺刺激下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基质进行相互作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形成以及排卵的发生直接受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调控,同时需要卵巢颗粒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化参与其中。本文将对卵泡发育和分化以及排卵过程中涉及的细胞间作用以及信号转导的关键分子做一综述,重点关注卵母细胞以及体细胞产生的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20.
革胡子鲇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分化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革胡子鲇(Clariaslazera)原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卵巢在第1次性周期内的分化与发育以及各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原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有固定的迁移路线,进入生殖嵴后,生殖嵴进一步分化,出现卵巢腔分化成卵巢,卵母细胞在第1次性周期内的发育可分成6个时相,描述了各时相卵母细胞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同时,叙述了卵母细胞中卵黄发生的形态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