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2009,(6):I0003-I0003
澳大利亚科学家一项研究显示,沃尔巴克氏共生菌能让蚊子寿命减半,从而可较为简单经济地减少借蚊虫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上。  相似文献   

2.
沃尔巴克氏体在中国三种稻飞虱中的感染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用PCR方法检测了采集于不同地域稻田的3种稻飞虱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发现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沃尔巴克氏体所感染。克隆了编码沃尔巴克氏体外膜蛋白质的wsp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对wsp的RFLP分析证实了这些飞虱为单一沃尔巴克氏体感染。研究了灰飞虱中沃尔巴克氏体所诱导的胞质不相容性及其在不同地域灰飞虱中的分布。还发现能寄生于上述3种飞虱的稻虱红螯蜂也受同种沃尔巴克氏体感染。沃尔巴克氏体可能通过这种寄生蜂在不同昆虫间横向传播。  相似文献   

3.
刘锐  李志红  孙晓  沈佐锐 《昆虫知识》2006,43(3):368-370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生殖组织内的一类共生细菌,泰国等已发现Wolbachia感染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tau(Walker)的现象。利用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的1对通用引物(81F,691R)从我国南亚果实蝇的总DNA中扩增到1段500 bp左右的wsp基因片段,并克隆得到了Wolbachia相关序列,首次发现了沃尔巴克氏体对我国南亚果实蝇的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4.
我国麦蚜体内的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龚鹏  沈佐锐  李志红 《昆虫知识》2002,39(3):188-190
沃尔巴克氏体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细菌 ,它们参与多种调控其寄主生殖活动的机制。本研究通过wsp基因的特异性扩增证实了沃尔巴克氏体在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体内的共生。而且在麦长管蚜的两种体色型 (绿色型和红色型 )中都检测到了沃尔巴克氏体的共生。  相似文献   

5.
Hafer N  Pike N 《动物学研究》2010,31(6):623-626
Wolbachia属共生菌的侵染是引起跳虫——白符虫兆孤雌生殖的原因。对带有正常沃尔巴克氏体菌群的白符虫兆卵和通过利福平处理剔除沃尔巴克氏体菌群的白符虫兆卵的胚胎发育进行实验观察。白符虫兆的活性卵产出3到4天后,卵体大小显著性地增大,并伴随卵体形状从球形到圆饼形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利福平处理的或者是7%自然失活的非活性卵中都没有出现。推测沃尔巴克氏体在白符虫兆卵产出后的3天之内或者3天之前的受精卵发育或胚胎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沃尔巴克氏体对白符虫兆卵发育可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昆虫知识》2009,(6):940-940
蚊子是多种寄生虫的传播载体。英国科研人员最近发现,用一种特殊细菌感染蚊子,不仅可缩短其寿命,还能促使蚊子的免疫系统攻击寄生虫,从而有助于防控淋巴丝虫病。英国牛津大学10月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以前曾有研究发现,一种沃尔巴克氏菌可使蚊子的寿命缩短一半,而淋巴丝虫病的病原虫需要在蚊子体内繁衍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使人患病的程度,缩短蚊子的寿命就相当于降低这些病原虫繁衍到致病程度的几率。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当蚊子感染沃尔巴克氏菌后,蚊子的免疫系统还会受到“调动”,对淋巴丝虫病的病原虫等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7.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118-121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在节肢动物生殖组织中的一类细胞质遗传的细菌,它们可以调控宿主的生殖活动。利用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的1对通用引物(81F,691R)从新入侵我国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雌成虫的总DNA中扩增到1个550 bp左右的片段,并克隆得到了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首次发现了沃尔巴克氏体对扶桑绵粉蚧的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海燕  丛斌  田秋  付海滨  董辉 《昆虫学报》2006,49(3):433-437
在16℃、20℃、24℃、28℃和32℃恒温下,观察了温度对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5个温度下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世代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3.2、17.8、13.2、11.1和7.8天,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40℃和212.69日·度,内禀增长率(rm)和净生殖力(R0)分别介于0.2448~0.4584和28.00~84.03之间。结果提示温度24℃~28℃为繁殖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的理想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来自巴西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感染沃尔巴克氏体或许可以明显降低蚊子传播寨卡病毒的风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HostMicrobe上,而这一研究为开发新型方法来阻断寨卡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提供希望。如今在诸如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等国家中研究者已经大量释放沃尔巴克氏体来感染蚊子作为抑制登革热的新型策略,而如今  相似文献   

10.
周淑香  李玉  张帆 《生态学报》2009,29(9):4732-4737
研究了持续高温(31℃恒温)和高适温交替(白天31℃/夜间25℃变温)条件对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丽蚜小蜂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持续高温条件下,丽蚜小蜂的生殖力和羽化率降低、寿命缩短、后代雄性比例增加,丽蚜小蜂从F1代开始产生雄性后代,且雄性比例在45%以上,F2代雄性比例达到最高值,表明高温冲击会对丽蚜小蜂的控害潜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丽蚜小蜂的商业生产和田间应用中要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因高温带来的损失.在31℃恒温条件下连续培养3代或6代再转入25℃培养,丽蚜小蜂雄性后代比例和沃尔巴克氏体在丽蚜小蜂雌性群体中的感染率都能够很快恢复到高温处理前的水平.说明沃尔巴克氏体对环境变化有一个自动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变温条件下丽蚜小蜂从F2代开始产生雄性后代,但雄性后代比例较低(13%),表明短期高温冲击对丽蚜小蜂的生殖方式影响不大,但是短期高温冲击如果持续作用就会产生积累效应,影响丽蚜小蜂的后代性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不同来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果蝇延长寿命, 增强繁殖力和抗逆能力的功效。【方法】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实验材料, 比较研究从家蝇Musca domestica中提取的SOD、 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重组表达的人hEC SOD、 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重组表达的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nsis SOD (ps-SOD)以及商品SOD对果蝇寿命、 繁殖力和抗逆能力的影响。【结果】在饲料中添加4种SOD均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 雌果蝇寿命延长8.09%~12.38%, 雄果蝇寿命延长12.01%~15.86%; F1代雌性子代数量增加25.94%~30.07%, 雄性增加21.75%~39.54%。果蝇的耐高温和抗紫外辐射能力与添加的SOD浓度有关。在饲料中添加较高剂量的SOD, 使热暴露雌性果蝇的寿命延长7.45%~9.88%, 雄性果蝇延长13.46%~15.12%; 受紫外线辐射的雌性果蝇的寿命延长13.47%~20.47%, 雄性果蝇延长16.49%~23.73%。【结论】综合评价认为, 4种SOD均能延长果蝇寿命, 增强其繁殖力和抗逆能力, 但这些功效在本研究供试的4种SOD间无显著差异, 为不同来源SOD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研究爬沙虫提取液对果蝇繁殖力及寿命的影响,证实爬沙虫提取液具有增强果蝇的繁殖力和提高雌性果蝇寿命的作用。采用乙醚麻醉法,收集8 h内羽化的成虫,选择个体大小相近的雌雄果蝇,在不同爬沙虫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统计各组第一子代(first filial generation,F1)果蝇成体的数目及果蝇体重。收集各培养基中果蝇,区分雌雄,在原浓度爬沙虫培养基中培养,每日观察果蝇死亡数,直至全部死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爬沙虫处理组子代果蝇雄体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2.500%组的子代果蝇雌体数目差异显著(P<0.05)。各爬沙虫处理组刚羽化的果蝇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00%剂量组果蝇雌体平均寿命极显著增加(P<0.01)。本研究为更好地利用爬沙虫的药用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铃木氏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虫已传入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并不断扩散蔓延,对当地水果造成严重危害;该果蝇在我国的危害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有关铃木氏果蝇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其生物入侵过程,分析了其生物入侵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外针对铃木氏果蝇的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表明:铃木氏果蝇生态适应性强,扩散迅速,危害严重;加强铃木氏果蝇的入侵生物学研究,对于该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樱桃新害虫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建明 《昆虫知识》2007,44(5):743-745
果蝇是近几年发现危害樱桃果实的一类重要害虫,在国内外樱桃产区均有发生。天水地区危害甜樱桃的果蝇有3个种,分别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铃木氏果蝇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和海德氏果蝇Drosophila hydei(Sturtevant),黑腹果蝇为优势种。作者记述黑腹果蝇对甜樱桃果实的危害情况、寄主范围及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关系等,调查发现蚂蚁是樱桃果蝇的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究烟草的水浸泡液对果蝇寿命与衰老情况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分子机制。取羽化12 h内的新生W^1118系雄果蝇,分别培养于添加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的培养基中处理,每日统计果蝇死亡情况;每7日提取对照组与最高浓度处理组果蝇全RNA,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泛素化酶(Rpn11)和去乙酰化酶(Sirt6)等与寿命有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烟草影响使雄果蝇寿命显著缩短,且影响随烟草提取液浓度增加影响逐渐增大;烟草影响下果蝇的抗氧化基因出现显著上调,泛素化调节基因与去乙酰化基因等表达水平的变化均出现显著改变。表明烟草对果蝇的寿命情况有不利影响,可能通过引起氧化胁迫导致果蝇早衰。  相似文献   

16.
Wolbachia对赤眼蜂的性别调控机制及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生殖组织内的一类共生细菌。它们通过共生诱导宿主赤眼蜂的产雌孤雌生殖,在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Wolbachia在赤眼蜂中的分布状况,对赤眼蜂的性别调控机制,在赤眼蜂种群中的传播及限制因素,以及对赤眼蜂适合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粗多糖对果蝇寿命、果蝇体内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粗多糖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时间2 h、温度90℃、浸提2次、醇沉乙醇浓度70%、醇沉时间为24 h;在该条件下的粗多糖得率为8.65%。孢梗束粗多糖能明显延长雌雄果蝇的寿命,延长率分别为18.78%和26.23%;孢梗束粗多糖能显著提高雌雄果蝇的SOD活性,并明显降低了雄性果蝇体内MDA含量,说明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和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昆虫体内的共生细菌,对宿主的生殖具有多种调控作用,其中,最常见的调控方式称为细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即感染了Wolbachia的雄性宿主与未感染或感染不同品系Wolbachia的雌性宿主交配后,胚胎在发育早期死亡。关于CI产生的原因,目前人们认为是一种"精子修饰-卵子挽救"机制,本研究初步探索了黑腹果蝇中参与"修饰-挽救"机制的重要因子。本研究采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3种基因:yem-α(yemanuclein)、uif(uninflatable)、Prosα4T1(proteasomeα4 subunit,Testis-specific 1)在感染和未感染果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Wolbachia感染能够显著上调雌蝇中yem-α和uif的表达,并且显著下调雄蝇中yem-α的表达。尽管Prosα4T1在雄性果蝇体内特异表达,但是Wolbachia感染对Prosα4T1表达无明显影响。因此,yem-α可能是Wolbachia产生"修饰-挽救"机制的重要因子之一,Wolbachia可能通过调控果蝇体内yem-α的表达,影响卵子发生和精子发生进程,导致CI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结膜吸吮线虫中间宿主冈田氏绕眼果蝇的诱捕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大量采集和鉴定冈田氏绕眼果蝇,特将水果(苹果,梨等)切碎经发酵后,打成包并悬挂于树干,吸引果蝇进行诱捕或者置入蚊帐内诱捕,自1989-2000年9月经过数次现场实验,均可大量捕获冈田氏绕归果蝇,依据该种果蝇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特征进行种的鉴定,尤其是雄外生殖器的特征和冈田氏绕眼果蝇腹部第3-5节的背面各有一似“山”形黑褐色斑纹及足的胫节上,有3个黑褐色环以及雄性生殖器的形态等可作为该种果蝇的外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糖对果蝇寿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通过将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得到的两种虫草相关真菌蝙蝠蛾拟青霉和地生枝顶孢霉胞外多糖分别添加到果蝇饲料中,研究不同多糖组分对果蝇寿命及其体内SOD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胞外多糖组分P60能显著延长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分别达17.04%和18.36%,显著提高雌雄果蝇体内SOD活力(28.02%和26.85%),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0.67%和54.30%;地生枝顶孢霉胞外多糖组分G50显著延长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分别达到15.62%和15.96%,显著提高雌雄果蝇体内SOD活力,分别为42.55%和26.74%,明显降低MDA含量,分别为47.30%和49.00%。结论多糖组分P60和G50能显著延长果蝇寿命,提高其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