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肋螺蛳(Margarya mansugi)是仅分布于云南省的特有螺类。受过度捕捞、栖息环境破坏等人为因素影响,光肋螺蛳自然种群急剧萎缩,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由于光肋螺蛳的研究资料匮乏,其生物学特征尚未被完全掌握,制约了光肋螺蛳保护对策的制定。为此,通过室内人工驯养观察,记述了光肋螺蛳的形态、活动习性、食性、生长和繁殖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光肋螺蛳壳质厚且坚硬,呈长圆锥形,褐色,角质厣,螺壳一般有5~6个螺层,体螺层有4条环肋,雌螺体型一般比同龄雄螺大;喜栖息在水体底层,夜晚活动频率明显高于白天;主要以藻类为食,成螺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仔螺、幼螺和成螺的生长速度顺次降低;性成熟时间需要两年以上,卵胎生,终年生产,一般在白天交配,交配时间7~10 h,分批产仔,每次产仔1~2只,观察到的一只雌螺分9批产仔,共产仔螺14只。从受精到仔螺产出需85 d以上。本研究可为光肋螺蛳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同时也可为高原湖泊特有螺类的人工驯养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滇池西岸螺蛳属(Margarya)的亚化石及其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武平 《动物学研究》1982,3(4):339-347
螺蛳属(Margarya)是云南省各湖泊特产的腹足类,属田螺科(Viviparidae),其分类问题已有详细的研究(张玺、齐钟彦,1949)。在研究滇池西岸两种螺蛳,即螺蛳(M.melanoides Nevill) 和牟氏螺蛳〔M.monodi (Dautzenberg et Fischer)〕的变异问题(张玺、夏武平,1949)时,曾发现螺蛳从滇池西岸北部水域向南到牟氏螺蛳分布地区海口之间,壳的形态有向牟氏螺蛳接近的趋势。这一现象的产生,是两个种的发展有趋同的趋势,还是两个种的地理分离还不够完善呢?当时未能探讨。近年来又有机会到昆明,注意到湖滨土层中存有大量的螺壳,而且两个种都有,故又收集了一些材料,从亚化石上再探讨一下此类问题。探讨中确知上两螺种在过去是同域分布,以后逐渐地理分离,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有关演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魏根 《生态科学》2018,37(6):122-130
采用两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 19 个湖泊螺类 beta 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 Legendre 方法分析单个螺类物种(SCBD)和单个湖泊(LCBD)在 β 多样性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分布范围居中的螺类, 如大沼螺(Parafossarulus eximius), SCBD 值大, 分布范围窄的和分布范围广的螺类 SCBD 值均会降低; 花马湖 LCBD 值最大, 单个湖泊的 LCBD 值和其中分布的螺类物种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二是采用 Baselga 方法分析螺类 β 多样性中的周转和嵌套成分。多位点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中螺类 β 多样性主要原因是物种在空间上的周转。配对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泊对间的 β 多样性周转和嵌套组成比例不同, 并且存在着完全的周转和完全的嵌套格局。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著名盐碱湖密集区之一,其盐碱湖面积虽小,但成群成组分布。该地区大于1km2的湖泊中,有盐碱湖61个,占总湖泊数量的65.8%,碱湖总面积为189 km2,占湖泊面积的56.1%。1996年10月底,内蒙古农业大学螺旋藻课题组在巴彦淖尔碱湖发现,当地碱厂利用湖水生产碱的贮卤池中漂浮着厚厚一层蓝绿色的水华,在显微镜下观察几乎是很纯的螺旋藻(后鉴定为钝顶螺旋藻)。该课题组先后对鄂尔多斯高原9个盐碱湖进行了调研,仅在碳酸盐型的盐碱湖——巴彦淖尔、查干淖尔、白音淖尔和察汗淖中发现了四种螺旋藻(图见插页四),其中两种是新种。该地区螺…  相似文献   

5.
布氏姜片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及北方部分地区,危害人民健康与养猪事业的发展,是各地畜牧场中严重疾病之一。病原是由片形科的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9),Odhner,1902]所引起。流行是由中间宿主扁卷螺(Planorbidae)的传播,为查清此病流行的原因和规律,弄清何种螺在当地起主要的传播作用与掌握病流行的季节动态,都必须掌握查螺技术。同时灭螺措施也是防治吸虫类疾病的关键之一,本文对查螺技术及试验灭螺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高产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但单位面积产量仍然不够高,丰欠年份之间产量相差悬殊,而且与同一年份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地块之间产量也很不平衡。为此:于1962年曾对玉米产量不高不稳做过调查,1965年深入样板田蹲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影响玉米产量不高不稳的原因;除品种退化混杂,粪肥少质量差,缺苗,耕作粗放,调槎不合理及病虫危害等外,三类苗和薄弱地块是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玉米红苗正  相似文献   

7.
螺蛳是一种很普通的软体动物,无论生活在大城市或农村中的大人和小孩都认识它,在菜场上也有卖,如有机会度假或探亲访方到海边的城镇,也一定会兴冲冲地到海滩上去拾些贝壳,这种大小不同的贝壳其中会有不同种类的螺蛳,这种螺蛳是生活在海水中,不同于菜场上卖的属淡水生活的田螺类。螺蛳在生物学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本文要介绍的尸种特殊的螺蛳——海蛾螺,它有奇怪的特征,它的大小与现生的一般较相似,大的可达30cm,小的直径仅1—2mm,在外  相似文献   

8.
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的牧食对苦草生长有显著影响,牧食损害使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明显降低、块茎数量及重量下降。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也有明显影响,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在营养盐相对丰富的湖泥处理组中要远高于岸泥处理组,而根须数与块茎重量在湖泥处理组中显著低于岸泥处理组。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的各项生长指标无明显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螺类组成生态指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螺类作为湿地的重要生物类群,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这使得螺类成为潜在的环境指示物种。为了研究中国东北沼泽湿地不同类型湿地螺类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螺类作为不同类型湿地指示物种的可能,在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对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臌囊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漂筏苔草湿地共17个采样点进行螺类样品采集。共采集到了螺类8科13属17种4452个。研究表明,螺类以扁卷螺科Planorbidae、椎实螺科Lymnaeidae、膀胱螺科Physidae为主;4种不同类型湿地螺的种类组成不同,这些螺类的种类组成与不同类型湿地的水深、植物类型组成等湿地特征是相对应。螺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lef指数)在不同类型湿地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筛选了指示螺类6种,无褶螺是小叶章沼泽化草甸的指示物种,小土蜗、半球多脉扁螺和虹蛹螺是臌囊苔草湿地的指示物种,琥珀螺是毛苔草湿地的指示物种,平盘螺是漂筏苔草湿地的指示物种,这表明了螺类是沼泽湿地类型的重要指示生物。也为螺类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恢复和生态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和意义 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为太湖中的名贵鱼类之一,也是太湖中的优势种类之一。调源丰富,产量较高。渔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又为我国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根据过去记载,渔产量不断提高,尤以今年上半年又获较大丰收(接近100万斤),就春季繁殖生长的个体,在银鱼汛期的种群分析中占有一半左右(另一半为秒季繁殖的个体)。由于这一鱼类古今中外久享盛名,目前已列入国家水产资源中的重点繁殖保护对象之一。关于它在春季生殖时期的发育和孵化规律方面,目前尚缺乏参考资料。为此,作  相似文献   

11.
软舌螺动物是华北板块寒武系小壳化石基本组成之一,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见证者。本文系统描述了华北板块南缘-西南缘(河南-陕西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化石9属14种及1未定种。包括直管螺类6属9种:Conotheca australiensis、Cupitheca holocyclata、Cupitheca costellata、Cupitheca? decollata、Tegminites hymenodes、Triplicatella disdoma、Triplicatella xinjia、Protomicrocornus triplicensis和Longxiantheca mira;软舌螺类3属5种及1未定种:Microcornus eximius、Microcornus petilus、Parkula cf. esmeraldina、Parkula bounites、Parakorilithes mammillatus和Parakorilithes sp.。基于大量保存的精美聚合标本,本文准确重建了锥壳和口盖在软舌螺不同属种中的配置。此外,新材料显示华北辛...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流域各地区的渔获物中,鲤鱼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在黑龙江本流,每年夏季捕捞的主要对象是鲤鱼。在冬季生产中,鲤鱼的产量在整个鱼产量中亦占优势。著名的达赖湖的鱼产中,占主要成份的也是鲤鱼,冬季渔获物中鲤鱼约占70%左右,在夏季也占50%左右。鲤鱼在这一地区,除了天然捕捞生产的以外,也是一种主要的饲养鱼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圆田螺生殖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Heude,1890)系我国最常见的淡水螺类,张明俊(1928),李赋京(1935)。张玺、刘月英(1960)曾作过系统的解剖,孙振中(1963)对其神经系统作了仔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生殖系统而作的,并与同属的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Heude)和胀肚圆田螺C.ventricosa(Heude)二种作了简单的比较;在同科的环稜螺属的双旋环稜螺Bellamya dispiralis (Heude)中也具有同样的构造。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区,历史上是以小麦为中心的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旱作区。粘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尤以东部湖洼地区发生为重,屡见猖獗为害。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充分调动了广大贫下中农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治水改土,实行科学种田,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成了新栽培制度中的重要结构,作物产量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粘虫发生情况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发生范围由湖洼区向上湖水浇高产区扩展,水稻成了粘虫在当地的又一种重要寄主作物,粘虫防治工作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本文记述的中侏罗世海娥螺类系采自西藏北部双湖县达尔沃错、阿木岗日以及索县以南的雁石坪群,而晚侏罗世的海娥螺类则采自拉萨附近的多底沟群(插图1)。双湖地区的标本是西藏地质科学研究所板块专题组于1983年8月采集的,索县及拉萨附近的标本是夏金宝、毛力等于1982年9月和1983年8月两次采集的。上述地区的海娥螺动物群经研究,共9属11种,其中2个新种。这一研究成果增添了我国侏罗纪海娥螺动物群新资料,并且对藏北和  相似文献   

16.
农田杂草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化学除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杂草控制的主要手段.乙酰乳酸合酶(ALS,acetolactate synthase)也称乙酰羟基酸合酶(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是植物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第一步的催化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也称ALS类除草剂,其通过干扰AL...  相似文献   

17.
典型养殖湖泊大通湖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于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0 月按季度对大通湖水质及软体动物资源监测, 并通过纵向比较, 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及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 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 大通湖水质全年呈碱性 (8.62 0.07), 具有较高的还原性 (-88.40 9.10) mv, 属富营养水体。软体动物共计 5 科 15 种, 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圆顶珠蚌(Unio doug lasiae)是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时间上呈现由春夏季到秋冬季逐渐升高的趋势, 空间上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氧化还原电位、pH、溶氧、水深、电导率和水温与大通湖软体动物时空变化的关系最显著。与 1960 年相比, 大通湖水体碱性显著增强 (7.0-7.5 vs 8.4-8.8), 电导率增加了 9 倍 (0.25-0.27 vs 2.17-2.56 mS/cm), 环境类型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湖区喜好水草 (白旋螺、光亮隔扁螺、萝卜螺) 与流水生境 (德氏狭口螺、湖沼股蛤、橄榄蛏蚌) 的物种消失, 软体动物优势种群呈现由双壳类向腹足类演替的特征。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是大通湖软体动物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与人类和饲养动物生长发育,关系甚为密切。在食品工业与医药工业中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品种,年消耗量很大,所以每年都要大量生产(见表1) 目前,需求量大的谷氨酸,赖氨酸等,都是采用发酵法生产,所用的菌株大多是棒状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的菌株。由于这两类菌没有杂交系统,所以菌株的改良,产量的提高只有依靠诱变与筛选。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基因工程方法的发展,为了提高氨基酸产量,在这二类菌中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一级支流小江上游的汉丰湖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采样点(影响组:A, B;对照组:C, D),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探讨人类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汉丰湖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水平生物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组POM(颗粒有机物)和螺类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5.93‰--24.63‰、4.12‰-9.86‰,-14.28‰--21.60‰、7.97‰-19.99‰;对照组POM(颗粒有机物)和螺类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5.62‰--22.51‰、0.01‰-6.56‰,-22.96‰--19.21‰、6.75‰-8.89‰;不同组间POM和初级消费者螺类碳同位素比值无明显空间变化(P>0.05), 而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空间变化显著(P<0.05)。因此,在汉丰湖食物网中,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更好地反应了营养物质(人为输入)吸收和富集的信息。与固着藻类、鱼类等相比,POM和软体动物螺类更适合作为环境评价的指示物。影响组A、B样点的部分生物类群已经受到了人为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影响强度B样点区域>A样点区域。结果建议加强汉丰湖水环境保护,控制污水排放量及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对于保护小江和三峡库区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米曲霉两株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的条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溶壁酶加1%玛瑙螺酶(褐云玛瑙螺消化液的冷冻干粉)的混合酶,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两株营养缺陷型中获得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并比较了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丝体的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无机盐类稳定剂(NaCl、KCl)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而有机类(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做为稳定剂不甚理想。对120和720菌株的原生质体在高渗再生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试验,再生率分别为52%和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