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北方冬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河北保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京、冀,鲁,豫等北方小麦主产省份近年来育成的15个小麦推广品种的16种品质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可分为2大类,第1类为优质型品种,加工品质表现较好,其中豫麦34表现既优质又高产,中优9507具有突出的优良品质特性;第2类品种为高产型品种,产量高但品质性状较差,不同性状具有各自的遗传变异特点,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和丰富我国小麦育种材料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变异性,沉降值作为重要品质性状,遗传力较高,与大多数面粉,面团品质参数显著相关,在育种早代选择中应予重视,基于所有品种的相关分析得出产量与沉降值,粉质仪测定参数存在负相关,但以10个优质品种为材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以及品质必状间的不利相关被打破,使对生产有利的性状得到了协调与结合改良。  相似文献   

2.
木豆CMS杂交种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ICR ISAT成套引进最新培育成功的早、中熟组木豆CMS杂交种各6份,进行了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早熟组的成株率高,育性恢复好;其中ICPH2363的成株率、单株荚数、百粒重等性状均表现较好。(2)中熟组中有2份杂交种在成株率、株高、分枝数等性状上远超对照品种;特别是ICPH3381的分枝数极显著多于对照品种。(3)早熟组杂交种的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等指标普遍高于对照品种;特别是ICPH2364各品质性状指标均较高,干子粒平均单产也高于对照,作为精饲料、配合饲料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木豆CMS杂交种资源农艺性状令人满意,在我国亚热带省区应具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43个不同来源的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5个农艺性状中,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86%,其次为百果重、百仁重,分别为19、43%和17.17%,出仁率的变异系数最小。品质性状中不同地方品种间在硬脂酸、山嵛酸、花生烯酸、花生酸等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41.94%、39.27%、27、88%、22.87%,而在蛋白质含量、舍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上的差异不大。采用最长距离法对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可以将各地方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为普通型花生地方品种,第Ⅱ、Ⅲ类群分别为多粒型花生和珍珠豆型花生地方品种。本文还对类群间和类群内不同品种群间的性状分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引进意大利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新引进的25份意大利小麦品种进行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这批材料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植株高度、穗粒数等方面表现较优良,相关分析还表明较高的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矮秆和较早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云南茶树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发掘具有优异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茶树品种资源,对51份云南茶树地方品种进行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树地方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25.84%,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4;生化成分变异系数平均为16.53%,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8;茶叶感官审评红茶品质总分达87.5分~94.2分,绿茶品质总分达78.8分~91.5分,茶树品种红、绿茶适制性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2和0.94;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品种主要适合制作红茶,第Ⅱ类品种主要适合制作绿茶,第Ⅲ类为生化成分特异性品种。并从中筛选出18份优异品种资源,为今后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6.
繁殖世代对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家长期库躬存种质为对照,选择在生产上一直种植的同一品种为高繁殖世代材料,一起进行田间种植以了解两者之间在田间出苗率、生育期、植株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6个供试粳稻品种中,有5个品种的高繁殖世代种质,其稻米垩白品质出现了退化现象,而其他稻米品质特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来自库存的种质,其每穗粒数都比一直在生产上种植的种质少,这可能与母本长时间低温贮藏有关。此外,来自库存的种质,其田间出苗率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不结球白菜营养品质和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0.4~0.6mg·g~(-1)(种子)和20~40μg·mL~(-1)浓度范围内壳聚糖拌种及喷叶处理都能提高不结球白菜叶片中可溶性蛋白、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改善不结球白菜的营养品质,同时不结球白菜的单株总鲜重、株高、最大叶面积、根鲜重以及根长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莲藕主要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莲藕(NelumbonuciferaGaertn.)原产中国,品种资源丰富,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特别是黄河以南地区栽培更为广泛。黄国振〔1〕、王宁珠〔2〕等对莲藕细胞学及花莲的部分质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在藕莲品种的改良中做了大量工作〔3〕,育成新品种8个。但对藕莲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莲藕繁殖虽为无性繁殖,但可以通过有性杂交育种,实生苗播种后,无性繁殖一代即将性状固定。因此,对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对有目的地进行杂交育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98年对17个藕莲品种的5个营养品质性状、15个农…  相似文献   

9.
山东地方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102份山东水稻地方品种抽穗期、株高、穗长等13个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RVA谱特征值等12个品质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山东地方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存在较高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1.42~2.05,株高、穗颈长、每穗粒数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01、2.02、2.05;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9~2.04,其中蛋白质含量、胶稠度、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0、2.04、2.04、2.01、2.04。结果表明,山东地方水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存在较为广泛的多样性,可为山东地方水稻品种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河南省花生农家品种资源的农艺和品质性状,为花生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128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河南省农家品种为材料,田间调查株型、分枝型和开花习性等植物学性状,收获考种测定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产量、百果重和百仁重农艺性状,并测定蛋白质、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结果表明,农家品种以密枝型为主,农艺性状中百仁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1%,其次为单株产量和总分枝数,分别为27.5%和22.2%,变异系数最小的为侧枝长,为12.5%;品质性状方面,河南农家品种资源的脂肪含量较高,脂肪含量55%以上的有10个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偏低,最高仅25.3%,油酸含量中等,平均45.4%,最高的52.4%。本研究表明河南省农家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品质方面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合理利用河南省农家品种资源,可为花生品质改良提供优质性状的亲本。  相似文献   

11.
灌溉频次和时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模式,2006—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冬小麦品种科农9204为试验材料,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研究了灌溉次数和灌溉时期对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相关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一次灌溉分别有利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千粒重的形成或提高;两次灌溉处理中,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60mm处理籽粒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产量有随灌溉时期后移而降低的趋势;冬小麦生育期间随灌溉次数增多和灌溉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均显著降低。综合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WUE、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试点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高品质的需求日益迫切。未来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CO2 浓度升高、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等将可能影响作物的生理过程,继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为此,选择两个试点(CO2 浓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不同) ,同期进行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冬小麦品种(中育5号和中优970 1)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对小麦经济产量最有利;小麦生育后期增加灌溉可提高千粒重,尤其浇灌浆水对增加千粒重有利。在小麦拔节后期,随灌溉增加,小麦品质性状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但个别品质性状因品种而异,即灌溉增加,对中优970 1的面包体积影响不大,对其沉降值、面团拉伸参数反而有利。同一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小麦开花至成熟期,大田环境CO2 浓度较高(增幅6 9.0μmol/ mol)、日均温度高2℃多的北京试点,与安阳试点相比,产量表现较低,多数小麦品质性状较优。说明北京试点的环境条件有益于品质改善,不利于产量提高,而且在小麦生育后期较高温度可能更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从而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小幅增加将可能改善小麦品质,但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解决井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探究华北平原广泛分布的地下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始于200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设置1、2、4、6、8 g·L-1共5个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其中1 g·L-1灌溉水(取自当地地下水)为对照,研究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当灌溉水矿化度≥4 g·L-1时可显著增加籽粒吸水量、面团形成时间、沉淀值、湿面筋和粗蛋白含量,但显著降低出粉率、面团稳定时间和面筋指数;长期灌溉高矿化度咸水(4~8 g·L-1)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穗数(44.0%~60.7%)和籽粒产量(35.6%~64.7%)。在连续多年咸水灌溉条件下,与对照相比,2 g·L-1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且能提高吸水量、面团形成时间、沉淀值、湿面筋和粗蛋白含量等籽粒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出2 g·L-1灌水处理综合效果最优。本研究可为华北平原咸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高籽粒品质和产量是当前国内小麦生产的核心。小麦品质和产量取决于基因型、生态环境 (如土壤肥力等 )和栽培技术(尤其是养分管理技术 )。长期肥料试验是研究养分管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有效手段 ,迄今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报道很多 ,但对籽粒品质的影响报道很少。在 2 0 a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主效应对小麦籽粒产量有显著作用 ,而对大部分品质指标无影响 ;无机肥处理主效应及有机无机肥交互效应对籽粒产量和大部分品质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提高了小麦大部分品质性状 ,有利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 ,但不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改善。进一步分析了土壤肥力及磷钾肥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8个冬小麦品种(系)于2002年种植在8个不同地点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品种(系)、环境以及品种(系)与环境的互作对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及其组成、面团揉混仪参数及烘烤品质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GMP、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有显著影响,说明GMP及其组成主要受基因型控制;沉淀值、峰值时间(MPT)、8min带宽(8TW)受环境影响程度比基因型小;而品种、环境及其互作对面包体积都有显著影响。小麦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地点品质性状问的相关系数不同。品种(系)和地点的互作效应在同一品种不同地点间是不同的,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下,也有表现好的品种(系)。综合考虑对烘烤品质的影响,烟台点和济麦20表现最好。因此,进行品质评价时,不同地点间不仅考虑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还要考虑蛋白质质量、GMP及其组成、沉淀值、中线峰值时间以及8min带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冬小麦品种衰老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 3个不同冬小麦旗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大穗型品种郑州 8761和小穗型品种温麦 6号 ,旗叶衰老过程中 ,O- ·2 和 H2 O2 产生、MDA积累 ,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降解及光合活性下降明显快于正常的中穗型品种洛阳 91 33,3个小麦品种产量高低顺序 :洛阳 91 33>温麦 6号 >郑州 8761。讨论了活性氧代谢在小麦旗叶衰老代谢中的可能作用 ,提出选择不早衰的小麦品种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淮平原冬小麦不同品种根系生长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黄淮平原地区当前主推品种郑麦9023,以及早期引进品种阿勃和丰产3号为材料,利用微根管技术,研究冬小麦活根长和根直径径级的分布动态,以及以活根长为基础的净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直径为0.05~0.25 mm的细根是冬小麦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根直径≤0.5 mm的细根占活根长的98%以上;冬小麦的平均根直径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变化,其变化范围为0.15~0.22 mm,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活根长与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根尖数是活根长增加的主导因素;返青期到拔节期是冬小麦根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阿勃和丰产3号具有较长时期的根系增长活力,郑麦9023自拔节期以后根直径≥0.1 mm的细根根尖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有所上升,这有利于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抗性和保证根系活性稳定,以满足籽粒灌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some agronomic and quality characters in whea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mmary A total of 256 selected lines derived from tissue culture of three hexaploid wheat cultivars were grown in a replicated hill plot experiment to examine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agronomic characters. The lines were derived by single plant selection for various characters from a total of 100 regenerants, and were either SC3 or SC4 generation in the test.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found in all the characters measured: height, grain number per spike, kernel weight, yield, total dry weight and harvest index. In most cases, variation could be identified which was both less than and greater than the parental controls. However, there was also an apparent effect of the parent cultivar on the total amount and direction of the variation. For two cultivars, lines could be traced back through the culture phase to individual explant embryos. Many of the original embryo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and most characters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arising from more than one embryo. In the following year, 32 lines selected from the hill plot experiment were grown in larger replicated plots and yield, harvest index and a number of grain and baking quality characters were measured. No lines selected for high yield or harvest index maintain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ver their parental controls. However,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displayed for many of the quality characters examin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kernel weight, hardness and protein content,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yellow pigmentation represented potentially useful improvements. Only unfavourable variation was seen in flour yield and in mixograph height, time and breakdown.  相似文献   

19.
姜宁  余昌霞  董浩然  周峰  李正鹏  李玉 《菌物学报》2021,40(12):3169-3181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第一大食药用真菌,随着香菇工厂化生产逐渐规模化、周年化、标准化,香菇工厂对环境集约化及智能化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光照是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本研究将转色后的香菇菌棒分别置于红光(R)、绿光(G)、蓝光(B)、红绿光(RG)、红蓝光(RB)、绿蓝光(GB)、红绿蓝光(RGB)7种光线下照射培养,以黑暗处理(CK)的香菇菌棒作为对照,探究不同光质光照对香菇子实体农艺性状与质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绿蓝光照射下单个菌棒蕾数最多,为24.33个,黑暗处理下蕾数最少,16.17个;蓝光和红绿蓝光照射下子实体产量较高,达到228.12g/棒和220.82g/棒;红光条件下子实体产量最低,为173.53g/棒。不同光质光照对香菇子实体的形态特征有影响,红光和黑暗环境会影响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颜色,使其颜色偏淡,色彩饱和度增加,并且促使菌柄的生长。绿光和蓝光照射下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质构品质好。本研究表明蓝光可以作为香菇工厂化生产出菇阶段的首选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