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一篇报告里作者发现了,活动性的叶抽出汁,以及化学药品如甘油、乙酸盐、丙酮、乙醯乙酸、β-甲基巴豆油酸等加入在培养液里,可以增加银色橡胶菊幼苗中的橡胶的形成。作者进一步利用无菌的组识培养方法,研究叶抽出汁和这些化学药品对於离体的茎组识中橡胶形成的影响。取一年生植物的茎部,经过小心消毒及剥去表皮后,切成约长1.5—2压米长,培养在含有无机堕类、搪和生长物质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多数的研究都倾向于一种思想,认为植物中用作合成橡胶的原始材料是碳水化合物。已经知道,植物在强烈的割股情况下,发生围绕着乳管组识中碳水布匕合物质的勤用。也已经确定了,橡胶植物在饥饿状态中,橡胶的增加伴隨着碳水化合物的减少。直接以糖饲养离体根或山橡胶草(在无菌培养下)引起乳管系统的形成及其中橡胶的累积。虽然这一些材料证实了碳水化合物和橡胶之间明显的联系的存在,而不是直接的证据说明植物在正常环境生活中橡胶的综合是用碳水化合物来实现的。本工作的目的是想直接应用C~(14)作实验来解决这个部题。用橡胶草做实验材料,盆栽,使主根突出穿过盆底的小孔。每天将含有C~(14)的塘液(0.1%)  相似文献   

3.
以[2-C~(14)]-乙酸饲喂水稻黄化幼苗,研究了乙酸在体内的呼吸途径。从饲喂试验获得了以下结果:1.以80%酒精提取萌发5天的水稻幼苗,将提取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 AmberliteIRA-400,收集洗脱液进行纸上层析。从层析谱上得到异柠檬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及苹果酸。结果表明在水稻幼苗中存在着三羧酸循环的中间成分。2.以[2-C~(14)]乙酸饲喂水稻幼苗,经过不同时间2至40或60分钟保温,立即以80%热酒精提取。提取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 Zerolite 225及阴离子交换树脂 AmberliteIRA-400,以分离出有机酸、氨基酸及糖三类化合物。这三类化合物放射性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放射性最初只在有机酸中出现,随后为氨基酸,而糖类几乎始终不出现放射性。3.从饲喂乙酸的水稻幼苗提取液中分离出的有机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Zerolite FF进行柱层析,分部收集各种有机酸,浓缩并测量其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柠檬酸、异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及苹果酸均被 C~(14)标记上。当饲喂乙酸时,同时加入丙二酸,则乙酸渗入到有机酸的总量降至50%以下,而标记琥珀酸的放射性强度却相对增加,纸层析谱的放射自显影也证明有琥珀酸的积累。4.从不同时间饲喂乙酸所分离出的有机酸,其放射性强度测量结果表明,2分钟标记琥珀酸出现最多,至10分钟后,苹果酸和柠檬酸同时随之增加,纸层析谱的放射自显影也证实了这点。5.当饲喂乙酸时,同时加入亚砷酸钠或α,α′-联呲啶,则乙酸的利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分别为68%及44%,而 C~(14)渗入琥珀酸的量只分别受到46%及29%的抑制,即施用抑制剂后仍有相当数量标记琥珀酸的积累。6.氨基酸的纸层析及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天门冬氨酸及谷氨酸的放射性分别占氨基酸总放射性的17%和20%。饲喂乙酸时加入丙二酸,C~(14)渗入氨基酸下降50%以上,由此亦可见乙酸最早渗入到与三羧酸循环有直接联系的氨基酸中。7.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水稻整体幼苗中存在着三羧酸循环。同时根据短时间饲喂乙酸首先出现大量标记琥珀酸以及亚砷酸钠和α,α′联呲啶抑制后仍有较大量琥珀酸积累的事实,可以认为乙酸的利用除了主要通过三羧酸循环以外,还可能通过乙醛酸循环及二羧酸循环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用“C~(14)-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机理的研究(第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是一种有效的小麦化学杀雄剂。用C~(14)标记的“乙烯利”进行示踪结果表明,它易被小麦叶片吸收,并通过输导组织,运转到植株的其他不同部位,尤以进入穗部为多。雌蕊、雄蕊之间分配差异较大。P~(32)根施示踪试验证实,“乙烯利”处理,对小麦植株各部分正常磷代谢有一定的影响,雄蕊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受到严重的抑制,从而导致败育;雌蕊部分则受影响较小。“C~(14)-乙烯利”进入小麦植株15天后,经纸层析和放射扫描鉴定,在雌蕊和雄蕊中仍以“C~(14)-乙烯利”形式存在。同时通过人工授粉结实,测定了“C~(14)-乙烯利”在籽粒中的残留情况,初步认为应用“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制种,对人畜是没有危害的。  相似文献   

5.
大鼠口服C~(14)标記的N-甲酰溶肉瘤素(簡称N-甲C~(14))后,C~(14)很快进入血液,口服后1小时血C~(14)濃度达最高,此后緩慢下降。C~(14)在腎脏含量最高,肝、脾、肺、血等次之, 肉瘤含量并不比血中者高,心、肌肉、脑及睾丸含量很低。C~(14)在正常动物組織的分布形式与接种吉田肉瘤大鼠或梭形細胞肉瘤B_(22)小鼠者很相似。給药后不同时間(5小时或24小时)处死的动物彼此間,或不同途徑(口服、腹腔或靜脉注射)給药的动物彼此間,在相应粗織內,除C~(14)含量稍不同外,分布形式基本相同。正常大鼠靜脉注射N-甲C~(14)后3分钟,或吉田肉瘤大鼠腹腔注射后5小时,血浆的放射活性約为血球的5.6—6.8倍。将N-甲C~(14)在体外加入新鮮大鼠全血后,血浆与血球放射活性之比亦在此范圍內。 N-甲C~(14)腹腔注射(正常大鼠、肿瘤大员或小鼠)或靜脉注射(正常大鼠)后,C~(14)主要自尿排出,給药后5小时內,自尿排出的放射性为剂量的41.8—54.3%,主要是前2小时排出的。腹腔注射后24小时內,自粪排出者不超过剂量的6%。但給药后5小时却可自胃腸道内回收剂量的20.6%,其中几乎全由胆管而来。口服N-甲C~(14)后5小时及24小时,分別自尿排出剂量的7.2%及17.4%,自粪排出3.8%及38.9%,自胃腸道內容物却回收了剂量的80.4%及11.0%。无論口服或注射后,24小时內呼出的放射性不超过剂量的9%。  相似文献   

6.
用~(14)碳标记的核酸降解产物,~(14)碳-核苷酸、~(14)碳-尿嘧啶核苷和~(14)碳-腺嘌呤,研究了水稻秧苗对核酸降解产物的吸收和运转。水稻秧苗叶面和根部都能吸收这些~(14)碳标记的核酸降解产物,其中叶面对~(14)碳-核苷酸的吸收,在6小时后除去所涂叶片外其他部分吸收达70~80%左右,因此在实际应用核酸降解产物中,如喷施6小时内降雨,需要补喷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同位素实验结果证明葡萄糖可以直接变成葡萄糖醛酸。Douglas和King用莰醇(冰片)饲豚鼠,再向腹腔内注射葡萄糖-1-C~(14)或葡萄糖-6-C~(14),然后从尿中分离出莰醇葡萄糖醛酸苷。发现给1-C~(14)葡萄糖时约61%的C~(14)位于葡萄糖醛酸分子的C-1上;给6-C~(14)葡萄糖时约67%的C~(14)位于葡萄糖醛酸分子的C-6上,说明葡萄糖的碳链并不分裂即直接转变成葡萄糖醛酸。但是许多学者证明葡萄糖不能直接氧化成葡萄糖醛  相似文献   

8.
正常大鼠或吉田肉瘤大鼠腹腔注射N[C~(14)]-甲酰溶肉瘤素后第一次所排尿中,最少含有三个代謝产物。代謝物1为未变的N[C~(14)]-甲酰溶肉瘤素,其含量为尿中放射性的51.5—52.7%。代謝物2为未脫掉甲酰基的含羥基化合物排出量約为尿中放射性的20.2—23.1%。代謝物3可能是C~(14)-甲酸,排出量約为尿中放射性的9.5—12.6%。自梭形細胞肉瘤B_(22)及Krebs-2腹水癌小鼠尿中亦得到相似的結果。溶肉瘤素并非N[C~(14)]-甲酰溶肉瘤素的主要代謝产物,但并不能排除N[C~(14)]-甲酰溶肉瘤素通过溶肉瘤素轉变为溶肉瘤素羟基水解物的可能性。 N[C~(14)]-甲酰溶肉瘤素在正常动物体內的代謝在质与量上与肿瘤动物者并无不同;在对N-甲敏感瘤动物(吉田肉瘤大员、Krebs-2腹水癌小员)与不敏感瘤动物(梭形細胞肉瘤B_(22)小鼠)之間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银色橡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为材料,培养在完全可以控制的琪境条件下。因为这个植物的橡胶生成对于温度非常敏感:在恆温80°F下很少橡胶累积;但在8小时65°F的书温和16小时55°F的夜温下,则橡胶急剧的增加,故温度条件很重要。取高约2—3厘米2—4月的幼苗培养在小玻管中,管中装15毫升营着液并加各种可能的前身物(Precursor)。试验结果指出,如以活勤性的集抽出汁(卽生长于有书夜温差而盛行橡胶形成的植物)加在培养中,可以增加橡胶的形成,与对照相比约增加一倍。如用非活性的叶抽出汁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木瓜蛋白酶与不同当量的1-C~(14)-溴代乙酸作用結果,后者虽远为过量时亦只有半当量与每克分子酶結合(假定酶分子量为21,000)。C~(14)-羧甲基木瓜蛋白酶氨基酸图譜的放射自显影中仅发現一个被标記了的衍生物,可能是羧甲基組氨酸。看来活性中心组氨酸殘基与溴代乙酸的反应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可能与溴代乙酸結合的基团,初步計算結果表明反应速度常数比至少在八百万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在以前的报导中曾經指出带标記原子的S~(35)-硫噴妥鈉和C~(14)-双乙基巴比妥鈉穿透入机体中樞神經系統的速度有显著的差异:前者在注射到机体內5分钟时,脑中各部位即已达最大濃度,而后者却要在注射后1小时才达到。同时实驗又表明,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所引起睡眠的快慢,是与它們穿透入中樞神經系統脑部速度有关。但是有关它們透入脑組織后的詳細弥散部位和彼此間的定量关系,还不了解,有必要加以进一步闡明。因此,在研究中我們用微型放射自显术观察了S(35)-硫噴妥鈉和C~(14)-双乙基巴比妥鈉在脑組織各部位的細胞体內和細胞体間的弥散状况,因为微型放射自显术能够清晰的辨明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內后在組織中的精确部位。  相似文献   

12.
定量生育期内植物光合碳在植物组织-土壤的分配规律,对于理解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意义。采用~(13)C-CO_2脉冲标记结合室内培养,通过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联用(Flash HT-IRMS)分析植物各部分及土壤δ~(13)C值,比较了不同生育期下水稻光合碳在不同组织间的分配规律,并量化了水稻光合碳向土壤碳库的转移。结果表明:(1)水稻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随水稻生育期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不同的生育期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而整个生育期的根冠比为0.2—0.4,分蘖期的根冠比最高,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增加而递减,到抽穗期以后根冠比稳定在0.2左右。(2)脉冲标记6h后,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根系)的δ~(13)C值在-25.52‰—-28.33‰,不同器官的δ~(13)C值存在明显分馏效应,且趋势基本一致,即茎杆(籽粒)叶片(根系);这种由于水稻生育期特性导致的各器官碳同位素分馏的现象,可用于指示不同生育期下水稻光合碳的分配和去向。(3)不同生育期~(13)C-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的分配规律不同,生长前期光合碳向根系及土壤中分配的比例高,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而随生育期光合碳在根系及土壤中的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但积累量不断增加。(4)不同生育期~(13)C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比例差异明显。水稻分蘖期有近30%光合碳用于根系建成并部分通过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有机碳库(10%),而到成熟期则向籽粒中分配较多,而且光合碳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也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和调控机制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C~(14)-光合同化产物调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文报导了生长调节物质赤霉素(GA)和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CCC)对C~(14)-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用20ppm的GA处理棉花幼铃,可由叶片获得较多的C~(14)-光合同化产物,这表明GA对光合产物的运输具有调配的作用,使幼铃的养料供应得到改善,这可能是GA防脱保铃的原因之一。用40ppm的CCC处理幼铃,结果与GA相反,叶片中C~(14)-光合同化产物输送到幼铃的数量明显下降,看来这种化合物阻碍和削弱了幼铃的调配能力。用GA喷全株与只处理幼铃的有显著不同,结果绝大部分G~(14)保留在叶片中而很少输出,幼铃获得的C~(14)-光合产物减少。用40ppm的CCC喷全株,结果与GA处理相似。但用GA CCC混喷与两者单喷比较,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混喷后幼铃从叶片获得的C~(14)-光合产物比对照和用GA直接处理的幼铃都高,表明混喷可以促进光合产物向幼铃中运输。对激素控制光合产物的运输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6—苄基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细胞激动素中的一种。为了满足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激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研制了氖标记的6—苄基腺嘌呤。碳14和氚标记6—苄基腺嘌呤的制备国外曾有过报告。捷克Veres等人报告用[苯基~(-3)H] 苯甲酸钠作原料,化学合成法  相似文献   

15.
棉铃脱落的生理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要控制棉铃的脱落必须弄清脱落的机理,本文主要讨论棉铃脱落的激素控制。根据一些报告,认为无子果实的形成与生长激素有关,因此我们比较了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里生长素含量,发现受精幼铃里比未受精幼铃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另一方面,未受精幼铃里含有较多的抑制生长物质。应用氯化铁-硫酸试剂的显色法和 IAA 氧化酶法,证明了吲(口朶)乙酸是棉铃里的一种内源激素。外加生长素于未受精幼铃,促进C~(14)同化物质的运入,减少脱落的百分率,而且促进幼铃的生长。根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分析和 C~(14)追踪试验结果,我们认为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之间存在着营养物质的竞争。受精作用和生长素起着调配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的作用。生长素可能通过调配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来控制棉铃的脱落。  相似文献   

16.
在花生花芽分化期、始花期,用~(14)C标记N,N-二甲基琥珀酰胺酸(B_9)涂布功能叶,显微放射自显影结果表明:B_9进入花生各器官非常迅速,处理后1小时,在茎、叶中就发现~(14)C-B_9踪迹。始花期处理后发现:~(14)C-B_9通过叶、叶柄和茎的维管束运输,其后,主要积累在同化组织茎的皮层和叶的栅栏组织中。~(14)C-B_9在花器官中首先在花丝、花柱和花瓣的维管束中出现,三天后大部分转移到花粉粒表面和浓集在花粉囊内壁。花芽分化期处理后发现大部分~(14)C-B_9踪迹进入花粉粒内。 花生植株提取的放射性物质的纸谱分析表明;B_9在花生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这可能是药效持久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Lissapol处理的大腸杆菌原生貭体的制剂具有C~(14)-甘氨酸的参入活性,RNA有提高参入的能力,但不稳定;碱水解的RNA則有更显著的作用。四种2′,3′-核苷酸对甘氨酸参入都有刺激,一般以尿嘧啶核苷酸的效应为高,核苷的刺激作用較核苷酸为差,核糖无影响,碱基稍有抑制,用羧肽酶水解及2,4-二硝基氟苯处理标記的蛋白貭,証明C~(14)-甘氨酸参入到蛋白貭的肽鏈中。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GA)不仅明显促进茶树体内贮藏的冬季~(14)C—同化物向新梢和根部分配,加速碳代谢,而且也明显提高春肥~(15)N的利用率和~(15)N向新梢中的分配;GA处理提高了根系中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降低芽稍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本文对GA在茶叶生产上的正确应用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萜类(包括橡胶)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问题有三种看法: 1.认为系保护作用,此学说无根据。 2.认为是物质转化的最终产物,卽排泄物质,而无生理作用。 3.为储藏物质。在这篇文章里,着重对于第三种看法的讨论,列举了许多旁人的工作驳斥认为橡胶为储藏物质的看法。最先提出橡胶为储藏物质者,为Spence同MacCallum(1936)他们将银色橡胶菊在矿质营养饥饿后发现橡胶消耗了,如饥饿65天后,橡胶减少  相似文献   

20.
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用O_2法和~(14)C法测定了桑沟湾主要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根据现场资源调查结果,估算了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结果表明:不同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53—6.8Amg·g~(-1)·h~(-1)(以碳计,O_2法)或0.29—1.93mg·g~(-1)·h~(-1)(以碳计,~(14)C法);~(14)C法测出的底栖植物的碳同化速率为O_2法测定值的19.0%—40.2%。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平均年生产力为1060g·m·~2·a·~(-1)(以碳计),每年总碳生产量为9750t。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与世界其它地区比较,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