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迷迭香从北京植物园引入云南,在昆明栽种一年后剪嫩枝叶及花序蒸油,精油用GC-MS 和GC—FTIR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精油化学成份中24个成份,占精油总量的92.91%。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江西迷迭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迷迭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来研究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测定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来研究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迷迭香精油中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9.46%,其主要化学成分有α-蒎烯(39.05%)和1,8-桉叶素(16.86%),其次是莰烯(4.22%)、D-柠檬烯(3.87%)、龙脑(3.74%)、β-石竹烯(3.11%)等,α-蒎烯的含量高于国内其他产地;迷迭香精油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还原力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76.42、51.40和49.15μL/mL;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4.40±0.66、11.41±0.19、11.70±0.27 mm,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10.00、10.00μL/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迷迭香的引种栽培和抗氧化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蒸气蒸溜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生长于云南的迷迭香茎叶植物精油,测试2种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的驱避作用,并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2种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迷迭香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是(5.82±1.13)h,达到国标驱避剂评价的B级标准。2种精油化学成分中都含有驱纹活性物质:柠檬烯、樟脑、Eucalyptol、(+)-4-Carene、1-methyl-4-(1-methyle thylidene)-cyclohexene、Beta-pinene等,且驱蚊活性成分在挥发油中占有较高比例,显示该植物精油在驱蚊方面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提取部位、栽培地区、采收季节和株龄对迷迭香精油提取率、成分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栽培的迷迭香叶子中精油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31.88%–39.09%)、1,8-桉叶素(8.82%–10.97%)和樟脑(7.63%–11.59%);茎中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龙脑(26.62%–39.05%)、樟脑(11.41%–15.27%)和α-蒎烯(7.23%–17.80%);茎中精油的抑菌活性强于叶中精油。北京地区栽培的迷迭香,其叶子中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27.92%)和L-β-蒎烯(25.28%),抑菌活性强;茎中精油和贵州栽培的成分和活性均相似。对于采收季节,夏季采收的迷迭香精油提取率高,抑菌活性强。而株龄对精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影响不大。该研究为我国引种迷迭香的合理配置栽培、采收、生产条件和高效开发利用其抑菌活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鸡肝散(Elsholtzia blanda)种子在低温9℃左右,密藏24个月以上,种子发芽率仍可保持87%。种子从发芽生长至枯黄止,整个生育期为8—9个月。栽培植株精油含量随着生长发育日趋成熟而逐渐增加,为0.42—0.88%,主要成分芳樟醇、1,8-桉油素、苯乙酮、反-氧化芳樟醇、樟脑、龙脑等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它成分含量变化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
玫瑰天竺葵从摩洛哥引入云南已试种成功,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其各生长期精油分析结果表明,随月份的推移,香叶醇含量下降。其香气特征与云南产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精油不同,更接近印度波尔蓬香叶油的香气。  相似文献   

8.
云南引种的玫瑰天笑葵精油主要化学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迷迭香细胞悬浮培养及挥发油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迭香幼芽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转移至B5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每g细胞的增加5g多。最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量为:NAA0.25mg/L、2,4-D 1mg/L、KT0.5mg/L。此种细胞也能产生类似于原植物的挥发油,其组分主要有十六烷酸、2,6-二异丁基-4-甲基苯酚、樟脑、桉油精以及在原植物中未曾发现的柳杉烯。  相似文献   

10.
狭叶阴香的引种及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牛蒡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乙醚抽提牛蒡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6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63个组分,占总挥发油量的87.67%。牛蒡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亚油酸、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2-萘甲醇、苯甲醛等。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产生姜精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秀珍  全德健  邓和兴   《广西植物》1992,12(2):129-13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三种广西产生姜的精油,并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GC/MS/DS技术对姜的精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出53个成分,鉴定其中34个,占精油的92.2%。  相似文献   

13.
小果蔷薇净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心毅   《广西植物》1989,9(3):271-274
从贵州的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花制备净油。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了34个化合物。占净油的93.75%。主要芳香成分为苯甲醇(46.26%).丁香酚(10.02%),苯乙醇(9.17%),肉桂醛(6.87%),苯丙酸乙酯(4.11%)。芳樟醇(3.76%),苯甲酸乙酯(3.19%),柠檬醛(2.07%)等。该油具有特殊芳香。适用于调配化妆品、食品、饮料等香精,具有增香、定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竹叶精油和头香的CGC-MS-DS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贵州老鹰茶(红果黄肉楠)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贵州老鹰茶(Actinoaphne cupularis(Hembsl.)Gamble)的挥发油,挥发油得率0.21%,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Actinodaplme cupularis挥发油中检出138种成分,鉴定出66种成分,占挥发油组成的47.83%,主要成分是异丁子香烯(I*socaryophillene),含量8=28%;其次是大根香叶烯B(Germacrene,1,2,3,4,4a,5,6,8a-octahydro-7-methyl-4-methylene-1-(1-methylethyl)-(1.α.,4a.α.,8a.α.)-),含量6.57%,其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  相似文献   

16.
贵州宽叶缬草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贵州产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油,用Finnigan-4510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共检出了29个成分,鉴定了其中21个成分,占全精油的92.33%,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乙酸葛缕酯,二氢乙酸葛缕酯等。该油芬芳,适于调配烟用香精,亦用于调配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岷山毛建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共鉴定出 6 1种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3 ,5 双烯 豆甾烷、N ,N 二苯基 [1,1 联苯 ] 4,4′肼、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十七烷、二十九烷、三十二烷、十八烷酸乙酯、二十二烷酸乙酯等 ,其中十六烷酸和十六烷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 14 2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 6 3 3%。  相似文献   

18.
蛇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我国四川省峨嵋山地区蛇苔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38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91.157%,其中单萜、倍半萜类成分较多,顺异丁子香酚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14.4%,并且我们从乙醇浸膏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3,4-二甲氧基苯乙烯、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联用技术对茶树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出47个峰,共确认了其中3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7%。其主要成分是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1-甲基-4-(1-甲乙基)-1,4-环己烯、桉叶油素、( )-4-蒈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