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石香薷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中分离到10 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分别鉴定为:6-甲基三十三烷(1)、β-谷甾醇(2)、熊果酸(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β-D-吡喃木糖(3→1)-β-D-吡喃木糖双氢黄酮甙(5)、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6)、洋芹素(7)、山奈素-3-O-β-D-葡萄糖甙(8)、桑色素-7-O-β-D-葡萄糖甙(9)、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1→5)芹糖-4-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5和10 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圆果雪胆中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圆果雪胆(Hemsleya amabilis)的块茎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其中3个雪胆皂甙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光谱和化学的方法鉴定为齐墩果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1→3)-β-葡萄糖醛酸甙,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1→3)-β-D-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吡喃阿  相似文献   

3.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配糖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滇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Fr.)H-M,地上部分,分离出4个微量的配糖体,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25S-异钮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甙(A),26-β-D-葡萄吡喃糖基-纽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甙(C),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甙(D)。  相似文献   

4.
怒茶素--怒江山茶的一个新黄酮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葡聚糖凝胶和树脂层析技术从云南省昆明地区产怒江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的鲜叶中分离到11个酚类化合物,其中10个分别鉴定为已知的槲皮素类黄酮化合物及原花色素类化合物。另1个为新的黄酮甙,经光谱与化学方法测定,其化学结构为槲皮素-3-O-β-D-木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命名为怒茶素。  相似文献   

5.
慈溪麦冬甙A和B的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浙江慈溪产中药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m)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C27甾体甙--慈溪麦冬甙A(2)和B(3)以及已知甙ophiogenin3-氧-α-L-鼠李糖吡喃基(1→2)「β-D-木糖吡喃基(1→3)」-β-D-葡萄糖吡喃甙(2)和ophiogenin 3-氧-α-L-鼠李糖吡喃基(1→2)「β-D-木糖吡喃基(1→3)」「β-D-葡萄糖吡喃基(1→4)」-β-D-葡萄糖吡  相似文献   

6.
鞭打绣球中的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鞭打绣球(HemiphragmaheterophyllumWall.)(玄参科)的全草中分离到2个新的苯丙素甙,命名为鞭打绣球甙A和B(hemiphrosideAandB),2个已知的苯丙素甙,plantamajoside和plantainosideD,以及3个已知的环烯醚萜甙,globularicisin,globularin和iso-scrophularioside.通过化学和光谱分析,鞭打绣球甙A和B的结构分别鉴定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0-β-D-葡萄吡喃糖基(1→3)-4-O-反式阿魏醚基-β-D-葡萄吡喃糖试和2-(3,4-二羟基苯基)乙基O-[6-O-乙醚基-β-D-葡萄吡喃糖基(1→3)]-4-O-反式咖啡醚基-β-D-葡萄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7.
滇黄芩中五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根中分离到5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命名为滇黄芩甙甲-戊(amoeninsA-E)。经光谱分析,化学结构分别证明为:2’,4’,6’-三羟基二氢查耳酮4’-「O-β-D-半乳吡喃糖基(1→2)」-O-β-D-葡萄吡喃糖甙,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甙,(顺式)-5,7,2’-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O-β-D-葡萄  相似文献   

8.
仙茅根茎中的配糖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仙茅( 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 根茎中分离到7 个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推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2, 6 - 二甲氧基苯甲酸(A) ; 苔黑酚葡萄糖甙(B) ; 仙茅素A (C) ; 仙茅甙(D)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 O- α- L- 鼠李吡喃糖基(1 →2) - β-D- 葡萄吡喃糖甙(E)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F) 和胡萝卜甙(G) 。F为一新甙。  相似文献   

9.
蜘蛛抱蛋根茎中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蜘蛛抱蛋(AspidistraelatiorBl.)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两个甾体皂甙。经波谱解析及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薯芋皂甙元一3一O-[B-D-葡萄吡喃糖基(1→2)]-[B-D-木吡喃糖基(1→3)]-B-D-葡萄吡喃糖基(1→4)-B-D一半乳吡喃糖甙(即蜘蛛抱蛋甙aspidistrin)及新静诺特皂甙元-3-O-[B-D-葡萄吡喃糖基(1→2)]~[B-D-木吡喃糖基(1→3)-B-D-葡萄吡喃糖基(1→4)一B-D-半乳吡喃糖甙,后者为一新试,命名为新蜘蛛抱蛋甙reoaspidistrin。  相似文献   

10.
大火草根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a(Maxim.)Pei)根状茎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对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r)有较好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从该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5-二甲氧基-7-甲基香豆素(1)、4-甲氧基-5-甲基-6,7-二氧亚甲基香豆素(2)、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3)、齐墩果酸(4)、齐墩果酮酸(5)、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甙(6)、β-谷甾醇(7)、豆甾醇(8)、胡萝卜甙(9)、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10)和过氧化麦角甾醇(11)。这些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和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