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携带质拉pBR322的大肠杆菌8021经亚硝基胍诱变后,获得一批温度敏感突变株。携带这些质粒的宿主细胞在含药(氨基苄青霉素、四环素)培养基中,于30℃能正常生长,而于42℃则不能正常繁殖;接种于无药培养基中,即使42℃亦能正常生长。这些突变株中,有四株在37℃亦能表现温度敏感性。对其中一株进行了高温(42℃)敏感细胞分离的观察,在42℃时,耐药细胞数目基本稳定,而敏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通过这些突变株对药物抗性的温度敏感性观察、突变质粒DNA的转化及高温分离现象,证明宿主对药物抗性的温度敏感性是由于质粒复制部分发生突变所致。 从它们的电泳及Eco RI酶解图谱来看,在突变质粒的分子量及切点数目上未看到与出发株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单倍体或二倍体烟草叶片诱发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培养,然后用0.25%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引起突变。在1%牛肉膏培养基(没有无机氮的)上筛选突变细胞。正常细胞迅速褐化死亡,而突变细胞能继续生长,培养14天后鲜重增加了14倍。把突变细胞转入没有牛肉膏的无机氮培养基上,经6代42天培养,仍能生长,表明突变型的特性是比较稳定的。在牛肉膏含量为零时,正常细胞仍保持活力,只是生长十分缓慢。突变细胞虽能在1%牛肉膏培养基上生长,但达4%时生长也停止了。表明在牛肉膏中有某种抑制正常细胞生长的因子,而突变细胞具有对此抑制因子的抗性。为了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植株,突变细胞移入牛肉膏分化培养基(每升含2毫克苄基嘌呤和0.5毫克萘乙酸)。一月后得到约10个芽,其中2/3是绿芽,1/3是白化芽。其他突变细胞株不具备再分化芽的能力。表明突变细胞株之间有差别。绿芽在牛肉膏培养基上生长越来越慢,也不能出根,除非把它们再移到无机氮的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3.
曼陀罗单倍体细胞,在无水层情况下,经紫外线诱变,在氯酸盐培养基上筛选得到一株缺少硝酸还原酶活力的突变细胞株。经3年培养证明突变性状稳定。对它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看到它核内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减少。结合蛋白与细胞分裂素结合后能够促进核内 RNA 聚合酶活力,加速基因转绿。在正常细胞中,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硝酸还原酶诱导活力,而在这些缺少核内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的突变细胞中,外源细胞分裂素对酶活力的诱导没有作用。从而猜测,在突变细胞中,由于激素不能充分与结合蛋白结合,降低了细胞中转绿的总水平,可能是硝酸还原酶活力提不高的原因。本文还讨论了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调控基因表达上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与皮肤癌的发生(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53基因长期的UV照射之后,能导致p53基因发生突变。在角化细胞中,p53突变可能是UV诱导的皮肤癌变发生的原发因素,因为p53突变将阻止UV损伤的修复以及严重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突变细胞争夺周围正常的角化细胞的营养,以克隆繁殖形式扩增,导致上皮表现出p53突变细胞增殖。长期太阳光暴露还会引起其他未知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5.
紫云英根瘤菌突变株96号,只有增强了原来培养基的缓冲能力并增加了氮源后,才能使其正常生长。96号突变株产生细胞分裂素的能力随着生长过程的不同而异。它产生细胞分裂素的最大量在菌体生长的稳定初期,为15.01μg/L,比出发菌株的2.18 μg/L提高了近7倍。经修改后的根瘤菌常规培养基能用于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并能正常产生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培养液中加入腺嘌呤对菌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有强烈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6.
遗传不稳定性与人类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进化历程中,突变可自然发生。保守的估计,自人类与黑猩猩区分的那一刻起,人类每代每个二倍体基因组平均发生4.2个氨基酸的突变(aminoacidaltering)。虽然这些突变至少有38%为自然选择所去除,但每代二倍体细胞中每个基因组仍可保留1.6个新突变[1]。已经证实,肿瘤细胞中存在许多生长调控基因(growthcontrollinggene)的突变。这些突变可分为4类:①DNA序列改变;②染色体数改变;③染色体易位;④基因扩增。这4种突变通常发生于一定类型的肿瘤,在正常细胞中难以见到。但是肿瘤中突变的存在并不说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GDNF启动子1区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以期探讨其对于GDNF在胶质瘤中高表达的影响。方法:基因测序检测10例胶质瘤与5例正常脑组织中GDNF基因序列,比较其基因是否有突变发生;重亚硫酸盐修饰后基因测序检测20例胶质瘤(10例低级别和10例高级别)与5例正常脑组织中GDNF启动子1区甲基化修饰状态。结果:GDNF启动子1区基因在胶质瘤中没有发生突变;GDNF启动子1区甲基化修饰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高级别中发生率分别为72.25%、86.25%、86.75%。在胶质瘤中的甲基化修饰水平比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P<0.05),而高低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GDNF启动子1区发生了高甲基化修饰,这种修饰很可能会影响GDNF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通过DNA序列测定在一名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SRY基因启动子区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nt.-81G→A.该突变不见于正常男性,因此不是DNA多态性.为了检测这一点突变对SRY基因表达功能的影响,构建了分别由正常或突变的人SRY基因启动子区片段调控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表达的两个质粒,寡核苷酸探针杂交证实该启动子片段正常或携带有G→A突变.这两个质粒分别与pSV-β-半乳糖苷酶内对照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后,瞬间表达分析显示这一突变对CAT酶活性水平无显著影响(0.50>P>0.20).上述正常和突变的SRY基因启动子片段与K562细胞核抽提物的凝胶阻滞实验也表明,突变对K562细胞核蛋白与SRY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影响不大.研究SRY基因的表达调控对阐明人的性别决定机制及性反转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是保证其能正常行使功能的前提,泛素化修饰是维持细胞正常蛋白质水平和活性的重要翻译后修饰类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在诸多肿瘤与遗传疾病中存在突变,这些突变主要集中在识别底物的MATH结构域影响了与底物之间的结...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为了初步揭示PCV2 Rep基因启动子区类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vISRE)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感染性克隆技术构建了2株vISRE点突变的重组PCV2,对突变病毒在PK15细胞上的增殖特性、遗传稳定性及对干扰素刺激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Rep基因启动子区ISRE点突变后PCV2仍可在PK15细胞中正常复制,但病毒滴度比亲本毒株下降。PCV2 1740G-C在PK15细胞上3至10代之间遗传稳定,PCV2 1741A-T在PK细胞上第3代病毒保持突变基因的特征,但传至第7代时1743和1744位的AC突变为TT,并一直保持到第10代。100U/mL的PoIFN-α处理感染病毒的PK15细胞后,亲本毒株和2个突变毒株的阳性感染细胞数量均有增加,但亲本毒株病毒粒子数的增加显著高于2个突变毒株。【结论】Rep基因启动子区vISRE的突变影响PCV2在PK15上的增殖和对干扰素刺激的反应,推测其可能在干扰素促进病毒增殖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缺损胞外多糖根瘤菌突变体侵染莒蓿根的方式与前人描述的一般根瘤菌的侵染有明显不同。突变菌贴近根毛时,根毛外层壁被降解,突变菌陷入根毛外层壁中。突变菌由外层壁移入内层壁后,在菌体周围形成大量新的壁物质。被新沉积的壁物质形成细胞内生包被的突变菌进一步形成宽的感染线,这种感染线内不舍有细的颗粒基质,突变菌被包埋在壁物质中,以后感染线解体。说明突变菌感染线的发生与一般根瘤菌在巳降解的根毛壁侵染原位直接发生感染线是不一样的。突变菌诱导的根瘤起始于根的维管柱中的薄壁细胞不规则分裂,以及与木质部极相对的皮层细胞。随着根瘤进一步发育在皮层细胞内形成一个宽的分生组织带,根瘤细胞内不含突变菌,说明突变菌诱导的根瘤与野生苜蓿根瘤菌诱导的根瘤的发育途径是十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PCR扩增了蓝细菌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 sp.PCC6803)的agp基因(编码ADP-葡萄糖焦磷酸羧化酶),进一步以pUC118为载体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构建了pUCA质粒。通过DNA体外重组,以红霉素抗性基因部分取代agp基因片段,构建了既含agp基因上游及下游序列、又携带选择性标记-红霉素抗性的pUCAE质粒。该质粒转化野生型集胞藻6803细胞,获得了能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ag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该突变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验邝了其基因结构的正确性。突变株细胞生长速度较野生型细胞快,胞内的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细胞高,表明该突变株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在突变株中未检测到糖原的存在,进一步从生理水平上验证了突变株构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亨廷顿基因(Htt)发生突变而导致的,突变的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 Htt)会在胞内产生聚集引起细胞功能异常并引发神经退行.亨廷顿病的具体分子机制有多种假说,例如氧化压力、线粒体功能异常等.2017年《自然》(Nature)杂志发文认为DNA损伤修复异常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共同机制.大量证据显示,DNA损伤修复在HD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tt突变会引发多种DNA损伤以及修复通路的过度激活,HD细胞对离子辐射敏感同时存在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同时Htt突变会阻碍DNA修复关键因子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蛋白在DNA修复中正常功能的发挥.DNA修复通路还是HD发病年龄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将ATM做为治疗靶点能够减轻突变Htt引发的细胞毒性以及动物模型的疾病进程.ATM还在维持细胞稳态和线粒体信号中起着关键作用,鉴于线粒体异常与HD发病的相关性,ATM作为治疗靶点的分子机制也逐渐明朗.本文着重于介绍DNA损伤修复与亨廷顿病的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为阐明HD的发病机理,开发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一项研究称,线粒体mtDNA突变可以通过遗传获得的方式来纠正,正常代谢功能可以通过多能干细胞来恢复。利用线粒体DNA突变患者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重编程(iPS细胞)和体细胞核转移(SCNT)这两种方法,科学家可以获得相关的多能干细胞,最后可以恢复这些细胞线粒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这种针对携带线粒体突变细胞,得到多能干细胞或者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有望用于针对下一代的基因改造,使得女性患者的后代免遭这种线粒体突变带来的疾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线粒体DNA复制控制区(mtDNA D-loop)高变Ⅲ区(hypervariable regionⅢ,HVRⅢ)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对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的mtDNA D-loop HVRⅢ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在7例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样本中共发现72个(56种)核苷酸改变,其中51个(26种)为核苷酸多态性改变;3个肿瘤组织样本中共发现21个突变,其中16个位于HVRⅢ区范围内;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未发现突变;口腔鳞状细胞癌的mtDNA D-loop HVRⅢ区突变率为42.9%(3/7)。结论:mtDNA D-loop HVRⅢ区的变异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易感性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为寻找新的肿瘤基因诊断和肿瘤遗传易感性的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花椰菜的形状如此独特?庭院花椰菜是最早的一种被公认的花的变形,但其分子基础未知。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和分子遗传中心的Martin F.Yanofsky、Sherry A.Kempin和Beth Savidge已经在拟南芥属植物中对花椰菜基因(cal)进行了研究,该基因与apetelal(apl)一起作为双隐性突变,产生类似于花椰菜头的表型。双突变产生的细胞由正常的花分生组织细胞变成了花序分生组织细胞。Ca1基因的定序表明该基因与Ap1有亲缘关系,这种基因可以稳定表达于幼嫩花原基中(Science(Washington)267,523~526)。由Ca1编码的序列包括一个MADS区,该序列通常与转录因子联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人类线粒体DNA突变与癌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萍  宋书娟  李雅轩 《遗传》2008,30(3):263-268
细胞中的线粒体在细胞的能量代谢等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肿瘤形成与线粒体DNA (mtDNA)存在着复杂的关联, 在多种癌细胞中均检测到mtDNA的突变。文章综述了癌细胞中的mtDNA突变与癌症发 生的相关性, 并讨论了部分突变产生的原因及在癌症中进行mtDNA突变检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DNA、RNA及细胞水平上鉴定了叶绿体异常分裂纯合突变株parc6,子叶白化纯合突变株sco2,同时以真叶异常分裂及子叶白化双重突变株sl2作为参照,通过向培养基中施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含量来探究叶绿体异常分裂对子叶和真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sco2突变株子叶白化,而真叶生长正常;parc6突变株子叶生长势及生活力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相当于sco2突变株,而子叶白化与真叶异常分裂双重突变株sl2生长严重受阻。parc6突变株真叶的生长势与生活力也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相较于子叶则有所恢复。parc6突变株子叶生长受阻表型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上补充碳源而得到恢复,sco2突变株子叶生长受阻表型可以通过补充碳源得到恢复,但叶绿体荧光参数相较于野生型仍有差异。蓝色温和凝胶电泳结合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parc6突变株的子叶及真叶光系统高级结构组装正常,说明parc6异常分裂的叶绿体无法生成足够的能量进而影响子叶及真叶的生长。进化分析表明,PARC6与SCO2存在共同进化的趋势,说明子叶发育与叶绿体分裂存在一定的联系。结果指示,叶绿体大小与植物生长尤其是子叶的发育存在密切...  相似文献   

19.
黄建华  吴民 《遗传》1991,13(3):46-48
在癌变原理的研究中,分子肿瘤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现了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两类基因。第一类是所谓的癌基因(原癌基因),它们是细胞的正常基因,在演化中高度保守,在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点突变、DNA重排和基因扩增等方式使这些癌基因激活而导致肿瘤发生。在体外的试验中,用已激活的癌基因去转染特定实验动物细胞,可以使  相似文献   

20.
错配碱基套式PCR-RFLP检测K-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并与一步法PCR-RFLP作比较.结果显示套式PCR-RFLP可检测出500细胞中的一个突变细胞,比一步法PCR-RFLP分析的敏感性提高了100倍.利用该方法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收集的标本中的突变细胞,结果发现9例肺腺癌中有5例发生了K-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提示该方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