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德青  杨典成  崔俊生 《蛇志》2012,24(1):41-42
目的探讨室温条件下虎斑颈槽蛇的孵化及幼蛇饲养情况。方法选用同一条虎斑颈槽蛇产的同窝蛇卵31枚,随机为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A组16枚,B组15枚。两组蛇卵分别置于2个完全相同的打孔整理箱中进行孵化,孵出幼蛇用小泽蛙饲养。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孵化期58天,孵化率为96.77%。出壳后7~9天,幼蛇第1次蜕皮,蜕皮周期在11~16天不等。结论对虎斑颈槽蛇进行工厂化人工养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虎斑颈槽蛇多态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立 《蛇志》2003,15(3):20-23
目的研究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Phabo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 (Berthold)]在不同分布地区存在的多态现象和变异性。方法在分析已经报道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辽宁、吉林等地野外采集到的标本,并对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色斑变异和腹鳞的多态现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腹鳞数目与纬度呈强正相关,与经度呈中等正相关,与年均温度呈强负相关,与体长呈弱相关关系,年均温度高产卵时间早,而孵化时间长。结论分布范围相对较窄的蛇腹鳞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分布范围广、跨越纬度大,腹鳞的数目差异亦很大。  相似文献   

3.
黄淮平原虎斑颈槽蛇的繁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虎斑颈槽蛇在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产卵、孵化、幼蛇的形态变化和行为等方面皆有其独特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蛇胸腺胚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应用光镜、电镜和细胞计数技术对胚胎发育期虎斑颈槽蛇胸腺的发育分化进行了研究。在胚胎发育11期,胸腺原基内出现前淋巴细胞。从胚胎发育12期至出生前(16期),淋巴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小淋巴细胞逐渐增多,而淋巴母细胞和中淋巴细胞逐渐减少。胸腺皮质和髓质形成于16期。巨噬细胞以及肌样细胞和胸腺APUD细胞分别形成于胚胎发育14期和15期,随后数量有所增加,分别分布于胸腺皮质和髓质。  相似文献   

5.
和七一  余晓东 《生物学杂志》2007,24(3):55-57,63
虎斑颈槽蛇是中国数量较多、分布最广的蛇类之一,但一直被当作无毒蛇而忽视。为了使人们对虎斑颈槽蛇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虎斑颈槽蛇的分布,形态,生活习性以及毒腺的研究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虎斑颈槽蛇小肠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虎斑颈槽蛇孵化出壳后一月内的幼蛇小肠组织结构做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在孵化出壳的一个月内,小肠的组织结构呈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绒毛的个数、绒毛高度、粘膜上皮细胞高度、粘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等均随幼体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开口前、后(即孵化出壳后十天左右),其小肠组织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鲍元锋  陆宇燕  李丕鹏 《蛇志》2010,22(2):89-92
目的了解虎斑颈槽蛇肾脏两性异型性的结构基础。方法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为性成熟个体,共19条,雄性12条,雌性7条。于2005~2008年的7月份对蛇及其肾脏进行测量和称重,应用光镜和电镜对肾脏进行观察。结果雄性蛇肾脏不仅颜色呈黄色,而且相对长度和重量也均大于雌性;雄性蛇肾脏富含由远曲小管膨大而成的肾性节,而雌性则没有。肾性节细胞呈高柱状,具有典型的分泌性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虎斑颈槽蛇肾脏的两性异型性是由于雄性的肾脏富有特化的肾性节所致。  相似文献   

8.
虎斑颈槽蛇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雅风 《四川动物》2002,21(1):29-31
本文报道了虎斑颈槽蛇的行为。虎斑颈槽蛇一般栖息在水域附近。在辽宁省西部地区,10月份陆续进入冬眠,翌年4月醒眠。以无尾两栖动物为食,采用偷袭和伏击方式捕食。有回缩、逃遁、藏匿和威吓等反捕行为。  相似文献   

9.
参照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PCR扩增虎斑颈槽蛇的Sox基因,采用SSCP技术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在雌雄个体中共筛选出3个Sox基因,其中一个为雄性独有,显示出性别差异性,3个Sox基因DNA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相应SOX3,SOX11,SOX22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1%,92%,91%和98%,96%,96%。显示出高度的保守性,实验结果为虎斑颈槽蛇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10.
蛇类半阴茎形态在研究蛇类的形态进化、分类和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颈槽蛇属八种蛇(虎斑颈槽蛇、海南颈槽蛇、颈槽蛇、九龙颈槽蛇、缅甸颈槽蛇、黑纹颈槽蛇、喜山颈槽蛇和红脖颈槽蛇)的半阴茎进行详细描述和比较,并以此探讨部分物种的有效性和推断它们之间的进化及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