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
4.
5.
天麻幼苗菌根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萁小茹侵入天麻幼苗以后,在根的皮层细胞内形成两类不同的染菌细胞:外部1-2层是包含紧密缠绕的菌丝团的细胞,简称为菌丝结细胞;内部一层细胞形态较大,只含少量菌丝,称为真菌消化细胞。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表明,菌丝结细胞内酶活性很低,只在少数老的菌丝内部具有酸性磷酸酶活性,未见植物细胞释放水解酶,因而菌丝结细胞内少量菌丝的溶解应属于自溶。真菌消化细胞内大量的小颗粒和小液泡中具有很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墨兰菌根的结构及酸性磷酸酶定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细胞化学方法,对墨兰菌根的结构和酸性磷酸酶定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墨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根结构,发现该兰花的根的外皮层不具薄壁通道细胞,菌根真菌通过破坏部分根被和外皮层细胞而侵入根的皮层细胞并在细胞内形成菌丝结,侵入的菌丝被染菌皮层细胞质膜和电子透明物质包围,进一步被消化并聚集成衰败菌丝团块。酸性磷酸酶在染菌皮层细胞及包围菌丝的皮层细胞质膜和衰败菌丝细胞壁上有强烈的酶反应,衰败菌丝周围分布有许多单层膜的含酶小泡,它们可相互愈合形成大的含酶泡或与包围菌丝的质膜融合,类似于兰科植物共生原球茎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皮层细胞可主动释放水解酶参与对菌丝的消化 相似文献
7.
8.
小鼠子宫系膜三角区在妊娠后出现上皮样细胞群,群内的细胞称颗粒子宫腺细胞(granu-lated metriial gland cells,GMG细胞),该区改称子宫腺细胞区(metriial gland cell area,MGCA).取孕12~19天MGCA,液氮速冻,恒冷箱切片,偶氮偶联法显示碱性磷酸酶(ALP)与酸性磷酸酶(ACP).结果为,ALP主要分布于GMG细胞群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GMG细胞为阴性反应.ACP主要位于GMG细胞内,群间结缔组织含量较少.两种酶的活性随胎龄增加而减弱.ALP与ACP的定位与活性变化特性显示它们与GMG细胞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镉对鲫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重金属镉对鲫鱼肠、肝胰脏、鳃组织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4、0.8mg/L镉浓度条件下静态染毒12h、24h、48h、96h后,鲫鱼肠、鳃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降低,肝和胰脏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升高。 相似文献
10.
11.
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增殖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未成年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生长因子、催素及性激素对前列腺细胞增殖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转铁蛋白、霍乱霉素和牛垂体提取物对前列腺细胞的增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催乳素刺激细胞的增值,但与双氢睾酮或雌二醇无协同作用。单独的双氧睾酮或雌二醇对细胞的增殖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豆子叶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花后35~50 d 期间和萌发早期(播种后4~8 d)的大豆(Glycinem ax L.)种子中,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子叶细胞中的蛋白体内;在内质网内也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此外,在萌发早期的部分子叶细胞的质膜外侧及其细胞壁基质中可见密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而且在近质膜的胞质中常见到一些富含磷酸铅沉淀的胞质小泡,似与质膜融合 相似文献
13.
薏苡种子萌发过程中盾片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酸性磷酸酶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酶电镜技术,观察了薏苡种子萌发过程中其盾片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酸性磷酸酶的动态分布。发现蛋白质体的降解发生在萌发旱期,接着发生了超微结构的明显变化包括:(1)脂肪体的大量降解;(2)各种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质体等的形成、发育及增殖。萌发早期,酸性磷酸酶主要是在种子形成时业已合成的,被贮存在蛋白质体中、细胞核内及内壁上。后期,酸性磷酸酶主要是由内质网新合成的。所有这些存在于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可能是通过质膜或胞间连丝进入胞间进而释放入胚乳细胞内。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体内及体外二个方面研究了棉酚对大鼠前列腺细胞的影响。在体内研究中,给成年SD大鼠口服棉酚对其前列腺作组织学观察;在体外研究中,将棉酚溶液直接加入培养系统中,对包括组织学结构、细胞生长速度、DNA合成状态及细胞分裂周期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指出,在形态学上,经棉酚处理的大鼠前列腺的体积及重量均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二组前列腺的腺泡在组织学结构上也有明显不同:对照组前列腺的腺泡中充满突出的褶襞,由饱满的立柱形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些褶襞及腺泡壁;而在实验组的腺泡中褶襞较少,构成褶襞及腺泡壁的为方形或扁方形的细胞。而腔内具有褶襞的腺泡总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约14%。根据体外实验的结果,可见随着棉酚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水平和DNA合成水平也相应下降,而呈剂量及时间的相关效应,其中10μg/ml的剂量能引起最大的抑制作用。根据对细胞分裂周期的分析,在棉酚组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仅为全部细胞的31%,而对照组则为41%,这进一步说明了由于棉酚阻碍细胞进入S期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丁酸钠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增殖和甲胎蛋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丁酸钠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形态、生长和甲胎蛋白合成产生的影响。5mM丁酸钠作用24小时后,细胞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呈现上皮样;细胞生长率降低;~3H-TdR脉冲标记细胞,显示细胞的标记指数明显下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表面形态,结构特点近似于这株细胞的G_1期,说明细胞生长受抑制与细胞被阻止在G_1期有关。此时,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方法显示细胞内合成的甲胎蛋白受抑制。除去丁酸钠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率恢复,甲胎蛋白合成增多,表明CBRH-7919细胞的甲胎蛋白合成能力与细胞的增殖分裂有平行关系,丁酸钠通过控制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的增殖,可以调节肝癌细胞的甲胎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电镜及酶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了鸡胚脾脏不同胚龄组巨噬细胞溶酶体酸性磷酸酶(AcP酶)的变化、凋亡实验组巨噬细胞及其AcP酶与凋亡细胞的关系。取10天、13天和17天鸡胚脾脏,按Gomori法显示AcP酶,各胚龄脾脏巨噬细胞AcP酶细胞化学反应阳性,按AcP酶染色阳性做溶酶体计数,结果显示随着胚龄的增加溶酶体数随之增加,尤以第17天组溶酶体数增加最为明显,所得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各胚龄组间溶酶体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凋亡实验组采用放线菌酮诱导15天鸡胚脾脏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凋亡细胞为各类幼稚血细胞,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巨噬细胞未见凋亡,而是吞噬了大量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AcP酶反应颗粒不仅出现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吞噬体,还见于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等。细胞AcP酶反应强度数字化结果表明:凋亡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胚胎巨噬细胞在凋亡细胞出现时AcP酶活性增强,说明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是通过AcP酶等活性物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缺磷是限制目前农林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传统的农林业生产主要通过施肥和土壤改良来满足植物对磷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开始发掘磷高效利用植物来替代传统方法提高磷的利用效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在中国人工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揭示磷素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的变化规律和筛选磷高效利用杉木无性系,通过土培试验,设计4种磷素处理水平(正常供磷16 mg•kg-1、轻度磷胁迫8 mg•kg-1、中度磷胁迫4 mg•kg-1、重度磷胁迫0 mg•kg-1),进行磷素胁迫条件下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APA)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1年生杉木叶片和根际的APA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处理。随缺磷时间的延长、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的变化规律不同,其中8号、24号、37号无性系叶片和根际的APA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处理;5号、9号无性系根际APA活性虽然增幅较大,但其叶片酶活性变化较小;3号、23号、34号无性系整体而言对磷胁迫不敏感,缺磷条件不对其叶片APA及根系APA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在磷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可通过叶片及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强来适应环境磷缺乏,但不同杉木无性系对磷缺乏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能否将APA活性作为杉木无性系磷效率的评价指标之一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对离体大鼠垂体细胞促黄体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垂体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了米非司酮(MP)对GnRH,高浓度细胞外K^ ([K^]e)和蛋白激素C激活剂PMA诱导的LH分泌的影响,结果证实MP可以剂理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GRH诱导的LH分泌,并可拮抗P 调节GnRH诱导的LH分泌效应,同时发现10^-7mol/L MP短时间处理4h能抑mmol/LKCl和10^-8mol/LMA诱导的LH分泌,而10^-7mol/LP短时间处理则起促进作用,当处理时间延长为52h时,P对60mmol/LCl和10^-8mol/LPMA诱导的LH分泌无明显作用,P也仅对60mmol/LKCl刺激的LH分泌起抑制作用,但不影响10^-8mol/L PMA诱导的LH分泌,当P和MP同时处理时,则MP可逆转P对高[K^ ]e和PMA诱导的LH分泌的调节作用,表明MP影响GnRH诱导的LH分泌的机制可能与MP影响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和PKC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水稻叶片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及其部分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稻叶片部分纯化了水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磷酸酯酶,其Km(PEP)为0.1mmol/L,最适PH5.3.在偏酸性PH条件下(PH4.0~7.2)稳定,对热亦较稳定.酶活性受Pi强烈抑制.它对其底物要求不专一,能水解多种含磷酯键的化合物.表明它是一种非专一性的酸性磷酸酯酶。各种含磷酯键的代谢物对酶活性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且表现出叠加性.Cu(2+)、Zn(2+)和Fe(2+)抑制酶活性,Mg(2+)、Mn(2+)、Ca(2+)、Co(2+)和EDTA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RCS大鼠和Wistar大鼠视网膜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年龄组RCS大鼠和Wistar大鼠视网膜中酸性磷酸酶的动态变化及其与RPE细胞消化功能的关系。运用偶氮偶联法显示12d、21d、2m的RCS大鼠和7d、2m的Wistar大鼠视网膜中的酸性磷酸酶;通过图像分析仪测定RPE细胞层和光感受器外节部分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磷酸酶阳性反应呈暗红色,主要位于RPE细胞层,视网膜外核层、内核层,节细胞层亦有少量阳性反应颗粒。2m的RCS大鼠视细胞内、外节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则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其余结构的酸性酶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CS大鼠和Wistar大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