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唐利平  卢兰芳  覃淑英 《蛇志》2014,(3):347-34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均获成功,5例患者出现反复室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生室颤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万玉清 《蛇志》2017,(3):339-340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和肿胀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彭先美  黄雪梅  纪建波 《蛇志》2011,23(1):74-75
严重的颅底骨折并发难以控制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凶险,短时间内会因大出血致窒息或休克,往往救治不及而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提高颅底骨折合并鼻腔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09年12月院前急救严重颅底骨折并发鼻腔大出血患者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心肌损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7例,分为研究组(n=39)、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心肌损害指标、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的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相比,两组患者复苏1 h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苏1 h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减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5.
裴志凤 《蛇志》2009,21(3):227-22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然而.治疗时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的恢复期或迟发性神经病发病前。多在急性中毒后48-96h。病情会出现危急变化,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在临床上称为“反跳”。此症状在中毒早期如果治疗、护理不及时.发生率极高。因此,在救治时应把握有机磷中毒反跳发生的原因与规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反跳的先兆症状.及早治疗,降低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2005年1月~2008年3月收治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由于抢救护理措施得当.56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中5例发生反跳1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方善双 《蛇志》1997,9(3):79-79
一例重症心肌梗塞抢救及护理方善双广西忻城县中医院546200重症心肌梗塞,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抢救一例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0岁,离休干部,于1995年4月15日下午5时,因与家人发生口角而出现头晕,口唇及肢体麻木,心...  相似文献   

7.
陈月媛  韦小金  王淑萍 《蛇志》2007,19(1):44-45
毒蛇咬伤危重症患者,病情凶险,症状复杂,生命体征变化快,容易造成多个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往往会延误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其病情特点及护理措施。现将我们抢救成功的16例毒蛇咬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根据创伤救治原则,首先正确评估患者伤况同时,将护理人员合理分工,分别紧急施行止血、建立静脉通路以及严密观察病情等措施。结果治愈102例,治愈率89.47%;好转6例,好转率2.63%;伤残4例,伤残率4.38%;死亡2例,死亡率1.75%。结论护理合理分工能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急诊创伤评分(ETS)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急诊抢救提供更加合适的临床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由抢救医师依照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急救诊断;观察组则由抢救医师根据ETS评分进行记录判定,辅助其作出急救诊断。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情况、院内转运时间及抢救时间,分析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明确诊断及抢救成功方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院内转运时间及抢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未使用ETS评分及合并多处创伤均为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结论:ETS评分可较好的判定出急诊创伤患者的伤情,利于抢救治疗,有效增加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周莉莉  李自立 《蛇志》2013,(4):443-444
目的总结银环蛇咬伤中毒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银环蛇咬伤患者进行彻底的伤口清创处理,及时有效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型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21例患者中,治愈20例,1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是银环蛇咬伤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调查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沙市第四医院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197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所有受试者的心理韧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作A组(CD-RISC评分≥60分)76例以及B组(CD-RISC评分<60分)121例。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此外,以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评估所有受试者的创伤后成长状况,并比较A、B组患者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得: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与年龄、性别、创伤严重程度以及性格有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年龄、创伤严重程度以及性格均为创伤性骨折患者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A组患者的C-PTGI各维度(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变化、对生活的欣赏)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B组患者(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创伤性骨折患者CD-RISC评分与C-PTGI各维度评分以及C-PTGI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创伤严重程度以及性格,且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吴红女 《蛇志》2007,19(2):157-158
颈椎外伤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还会继发其他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我科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并发高位截瘫患者2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对出现的心律失常者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55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48例,临床治愈45例;出现心室颤动7例,4例及时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3例抢救无效死亡。本组心律失常均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周内,尤其是发病24小时内,出现最多。结论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心电监护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指导抢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姜向文 《蛇志》2011,23(3):312-3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及时抢救,加强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将我院救治的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大咯血先兆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常见的突发急症之一,来势凶猛,抢救难度高,随时可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咯血先兆症状,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并及时做好抢救准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影响转归的关键,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79例,现就在护理工作中如何观察病情及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曾翠雄 《蛇志》2004,16(3):47-48
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病情发展凶、险、急,如不及时有效抢救,休克继续发展,将造成生命危险.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156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周到,无1例发生意外,平均住院天数为8.75天,均为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多脏器损伤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多脏器损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过程并进行总结。结果:抢救护理成功的经验在于: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提供临床信息,以保证病人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②术后加强专科和基础护理;③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技术,不受专科束缚,对病人进行细致、系统、全面的观察。结论:严密观察和科学护理,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多脏器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体会,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8例中治愈117例,死亡11例.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机制复杂.重视院前急救,重视合并其他部位的多发伤,及时准确判断生命体征,尽快采取有效生命支持,及时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吴晓华  严明忠  周敏  曾波 《蛇志》2011,23(4):407-408
创伤后肾损害应及时处理、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现将我院收治的37例创伤后肾损害患者的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郑洁英 《蛇志》2014,(3):343-345
目的:总结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3例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在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前、中、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2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全部患者度过了危险期。结论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抢救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加强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