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初中《生物》“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表达与交流中 ,课本对学生提出了“如果用其他有害刺激代替盐粒 ,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吗 ?”我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知识迁移 ,设计了“草履虫对各向磁铁的反应”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 ,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的素质。1 实验原理原生动物对于外界或内部的刺激 ,均可引起适当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 ,便发生了行为。2 实验目的本实验利用磁铁在草履虫四周所产生的磁场 ,试以各个方向刺激草履虫 ,观察和探究其反应。3 材料及用具  草履…  相似文献   

2.
一,反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动物的行为看成是对外界或内部感觉刺激的一种反应,最简单的反应就是反射。反射的特点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着极强的联系。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刺激总是引起完全相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动物学》原生动物门中讲到:“动物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反应,叫做应激性”。而是高中《生物》绪论中说:“生物都有激应性。任何生物对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既然都是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反应,却一个叫应激性,一个叫“激应性”。为了不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模糊,我认为这二者应统一。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生物学词典》的解释“应激性”是“生物体随环境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相应反应的特性。应激性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丧失这种特性,生命活动就随之停止”,我认为这种解释好,因此,还是叫“应激性”合适。  相似文献   

4.
连续脉冲磁刺激技术我们前述的磁脉冲,是每次只发出一个脉冲波的所谓单脉冲磁刺激。单脉冲磁刺激,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如在抑制疼痛方面,就不尽人意;在检查神经疾病技术领域,也存在一定困难。于是,上野照刚等人,研制出一种频率在2~11Hz之间的可调式连续脉冲磁刺激装置。〔6〕实验方法见图1。实验分三种情况进行,被实验者为成年男子。图1测量方法:(a)EMG测量(b)测量感觉和疼痛,(c)CAP测量〔6〕图1(a)的情况是:对肘部正中神经进行连续磁刺激。脉冲幅度为130~220μs,频率范围为2~11Hz。肌肉的活…  相似文献   

5.
引言发音是动物对内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之一;但这种反应发生时又足以刺激其他动物个体,使之发生一定的生理活动,这样的双重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如雏鸟或幼兽受饥饿刺激而引起发音反应,其亲受到这种声音刺激后便觅食或授乳以喂饲雏幼。受人类豢养的动物,在成长后仍以发音求食。发音以惊吓敌类而达到防御目的,以发音攻击或引诱猎物等等都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又如性器官活动所引起的发音反应,每足以收到求偶的效果。在森林或黑夜里、在遇险、迁徙或觅食时,藉发音以保持个体之间尤其是亲幼之间的联系等,都对种族的生存和繁衍起积极作用。在人类,发音除保存某些原  相似文献   

6.
李保兴 《生物学通报》2006,41(5):M0002-M0002
在高中课本中,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产生一定反应的特性,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从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应激性的内涵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生物体外:反射的内涵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反应。刺激既有外界环境的,又有内部环境的.反应的发生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二者内涵是不相同的.自然其外延也不相同。应激性的外延涉及到一切生物体,既包括植物也包括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动物和人,它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反射的外延仅是具有神经系统的人和动物,比应激性要窄。那么能否说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反射属于应激性呢?不能,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也属于应激性,人和动物对内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但不属于应激性。例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减压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又称加压反射),都是由内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反射,依照概念都不属于应激性,这样应激性与反射之间既有交叉重叠的地方.又有不相同的地方,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索经颅磁刺激工作机理并改进或研制出新的经颅磁刺激激励源.本文从经颅磁刺激的原理推导出了磁场、感应电流及激励源原理电路电流的表达式,利用大脑-线圈和大脑-线圈-铁芯两种经颅磁刺激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与头模型各组织的磁场和感应电流分布.对比分析表明电流的性质,线圈半径,线圈激励特性与铁芯对感应电流分布与电磁场分布有着本质的影响.对经颅磁刺激参数及结构要件的研究与分析可用于指导刺激线圈参数及激励源电路参数的设置,以及探索新的激励源制作.  相似文献   

8.
尾草履虫毒性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作为水生食物链中重要一环的原生动物,愈来愈受到重视,用原生动物作毒性试验的报道也逐年在增多。 利用原生动物作为毒性试验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作为单细胞生物它与周围介质能够充分接触,与多细胞生物相比,对毒物的反应一般更  相似文献   

9.
任何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都与机体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的大量工作证明了机体内部环境的改变,对于外感受性反射具有巨大影响。(?)及(?)等人又详细研究了内部感受器,证明了内感受器的广泛存在。这些内感受器能够精细地鉴别来自机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从而反射地改变皮层或皮层下樞的机能状态,又相应地影响到内臟器官的活动。在我们以前的报告中,也着重指出了这事实:化学感受性反应的大小有赖于神经中樞的兴奋情况。无论在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以玻璃微电极记录PVH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当用双极电极刺激CG和LM时,观察PVH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其中,刺激CG时,在284个PVH神经元中发生逆行反应的有4个单位,发生顺行反应的有47个单位。顺行反应分为两型:Ⅰ型对单刺激发生反应,Ⅱ型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刺激IIM时,未能观察到PVH神经元的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PVH与CG之间有双向连接,而PVH与LM之间在电生理学上未能证明有连接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石臼湖原生动物种群分布及其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臼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通江淡水湖。为探讨湖泊与入湖支流不同生境中原生动物种群结构及其相似性,于2012年平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对石臼湖及其周边入湖支流进行原生动物调查,研究河流和湖泊区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同时与同一地区的相邻湖泊固城湖作对比,通过计算相似性指数,探讨原生动物对生境同质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原生动物57种,平水期种类多于枯水期;石臼湖河流区各站点原生动物相似性指数在Ⅰ~Ⅲ级之间,为完全不同-轻度相似;湖区站点相似性指数在Ⅱ~Ⅳ之间,为极不相似-中度相似;河流区种类季节之间的相似度极低(0.050~0.267),而湖泊区种类季节之间处于中等相似水平(0.250~0.375),说明河流区原生动物种类的季节变化较湖泊区明显,生物组成的异质性也高于湖泊;原生动物分布对水质有很好的响应关系,氮磷元素在影响原生动物种类组成和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通过石臼湖与固城湖及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境尺度的增加,生境的同质化会提高生物同质化水平,但超过景观尺度,原生动物地域性特征逐渐显现,即使生境同质,其生物也未必同质;且随着距离的增加,不同区域的生物相似性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对电刺激迷走神经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93只大鼠的1059个PVH单位的电活动,观察了电刺激颈部迷走神经对PVH单位自发放电的效应和所引起的PVH单位的诱发反应。电刺激迷走神经分别使46个及10个PVH单位呈诱发兴奋和抑制反应。给予迷走神经以不同强度的刺激时,发现PVH神经元对激活A和C两类纤维的强刺激反应,而对仅激活A类纤维的弱刺激则不反应。PVH单位对电刺激坐骨神经或迷走神经的反应有以下几种:对迷走神经和坐骨神经刺激均作出兴奋或抑制反应;仅对迷走刺激作出兴奋或兴奋-抑制反应,而对坐骨神经刺激不反应;对坐骨神经刺激作出兴奋反应,而对迷走神经刺激不反应。讨论了迷走神经到室旁核的中枢传导特点以及内脏传入和躯体传入信息在PVH单位会聚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刺激不麻醉动物的大脑皮层,所引起的反应包含以一串频率为10—20次/秒的表面负电位为主的重复反应。这种重复反应在大脑皮层广大区域都可以得到,而以在体感觉运动区得到的最为显著。它可以持续2秒以上,每一个负电位的时程为20—50毫秒,振幅可以达到1毫伏特左右。当这些表面负电位的任一个和另一刺激引起的第一个表面负电位同时出现时,後者减小;在大脑皮层表面局部施加阿讬品或普鲁卡因溶液後,这两种负电位有平行的变化。由於第一个负电位主要是代表锥体神经原顶端树状突的活动,重复反应的表面负电位主要也是代表顶端树状突的活动。在大脑皮层表面局部施加普鲁卡因後,虽然重复反应表面负电位的振幅迅速减小,但是重复反应持续的时间并不缩短。为了引起重复反应,在皮层表面刺激所需的刺激强度比将刺激电极尖端插在座层深1毫米处刺激所需的大几倍。由此看来,重复反应不是发源於顶端树状突。将脑干在上、下叠体之间切断,或将丘脑的感觉核吸去,重复反应的出现不受影响,但是如果将丘脑中央部分吸去,重复反应就不再出现。刺激丘脑这一部分也会在大脑皮层引起图形相同的重复反应。从这些结果看来,重复反应的表面负电位是大脑皮层和丘脑中央部分之间的闭合线路被激发以後,神经衝动周期性冲击顶端树状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刺激尾核,可以引起胃的诱发性舒张或收缩运动。业经证明,这种反应不能归因于刺激电流的扩散所引起。舒张或收缩的反应型式与胃的机能状态有关。在自发性收缩活动相对地较强的情况下,刺激尾核引起舒张反应;在自发性活动相对地较弱的状态下刺激尾核,则出现收缩反应。切断迷走神经,并不能加强刺激尾核所引起的舒张反应,而有时却可看到有收缩反应的加强或舒张反应的减弱。氯醛糖对尾核,比戊巴比妥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对电刺激蓝斑和中缝背核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室旁核(PVH)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它对电刺激蓝斑(LC)和中缝背核(DR)的反应。 在435个被试验单位中,5个单位对LC电刺激呈现逆行反应,75个单位呈现顺行反应。在这75个顺行反应单位中,27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48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对电刺激DR发生反应的有74个单位,其中15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59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单刺激不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有23个PVH神经元既对LG刺激又对DR刺激发生顺行反应。实验结果提示,PVH与LC、DR之间存在神经联系。  相似文献   

16.
原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对水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生动物和水细菌关系密切 ,Sanders等[1] 指出无论在淡水或海洋生态系统中 ,细菌和鞭毛虫的数量有着较为稳定的比例 (约 10 0 0∶1)。由于细菌细胞富含N和P ,原生动物通过对细菌的捕食作用成为重要的无机盐再生者 ,因而在水体的物质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2 ] 。原生动物是水细菌数量的主要调节者 ,它沟通了细菌与后生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原生动物中的三大类 :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都有一些专门吃细菌的种类 ,如波豆虫属 (Bodo)、屋滴虫属 (Oikomonas)、鼻吻滴虫属 (Rhynchomonas)、领鞭毛虫类 (Choa…  相似文献   

17.
应激性特别强调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而且刺激必须来自生物体以外的刺激;反应必须是生物体接受刺激后自身作出的反应。即:外界刺激存在,生物发生反应:外界刺激停止或消失,生物的反应停止:因此判断是否为应激性的依据主要有3:①是否存在外界刺激;②生物体是否对外界刺激作出了反应;③此反应是否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以逆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丘脑束旁核(PF)和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PVH-AHA)之间的神经连接。在 PVH-AHA 观察了150个神经元对 PF 刺激的反应。其中,7个单位发生逆行反应,42个单位发生顺行反应,101个单位没有反应。逆行反应的潜伏期为10—12ms,传导速度约0.4m/s.顺行刺激和逆行刺激的结果表明 PF 与 PVH-AHA 之间存在着交互连接。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就收缩,这是反射吗? 答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和肌肉是离体的。刺激神经,与神经相连的肌肉就收缩,这仅是一种应答性反应,不属于反射活动。因为反射是指人或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完成反射活动必须具有完整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  相似文献   

20.
法尔根氏核酸反应法(Feulgen reaction)是—种试验细胞核中含有胸腺核酸(Thymo-nucleic acid)的方法。这个方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物科学的领域里;不少种类动植物的细胞核,可以经过这个反应显出鲜艳的紫红色,在原生动物中,有人采用这个方法来研究草履虫和(?)体虫(Trypanosoma)的核分裂。原生动物在休眠状态的包壳时期和孢子时期,在细胞质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很坚固的包壳,有了这层包壳,在制作标本时,能阻挡染料的透入,所以一般的染色法,不能把包壳里面的结构染上颜色。如果应用法尔根氏核酸反应,就能透过包壳,把壳内的细胞核,照样起着反应,现出它的结构。像草履虫一类的包壳,疟原虫一类的胶孢子虫(寄生在鱼类肌肉内的原生动物,致鱼类在体外的患处形成肿瘤)的孢子,就能应用这种方法。但变形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则不起反应,就不能显出核的结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