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是组成生命体系的基本元件。这些元件的序列信息决定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功能,但它们在生理活动或异常病理活动中的作用受到动态化学修饰的精细调控。生物大分子动态化学修饰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进展最为迅速的前沿研究领域,推动了表观遗传学的发展。化学修饰多态性决定了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复杂多样性,如发生在DNA分子上的化学修  相似文献   

2.
中国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 ,其中以丛枝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AM真菌遍布各生态系统 ,不仅大量分布于农田和森林土壤 ,而且还广泛存在于多种逆境环境中。绝大多数的植物包括苔鲜、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能被AM真菌侵染。我国的AM真菌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迄今为止 ,已经对多种生态环境中多种寄主植物根围的AM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报道了 7个属的 99种AM真菌。本文从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和寄主多样性等三个方面概括介绍了 2 0年来我国在AM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3.
生物大分子指生物体内存在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其对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从头合成和设计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和结构设计上具有自由度高、前体简单等特点,能够按照特定研究目的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全新设计和高效合成.近年来,从头合成与设计技术在人造基因组合成、新型蛋白质类药物设计、糖缀合物合成等领域已开始受到重视.基于生物大分子从头合成和设计技术,可以定向制备全新设计的DNA或全新的基因表达产物,以及具有识别功能的糖链或糖缀合物,将大大推进诸如细胞因子模拟物、基因治疗递送载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为人工生物系统的构建、罕见疾病的治疗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本文就DNA、蛋白质和多糖的从头合成和设计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相关方法及应用,最后概括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物大分子分离技术:过去、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大分子包括多肽、酶、蛋白质、核酸(DNA和RNA)以及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分离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为生物大分子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对以沉淀、透析、超滤和溶剂萃取为代表的传统分离技术,以及色谱,电泳等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生命科学的发展现状,展望了生物大分子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周然 《生物学通报》2009,44(6):24-27
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蛋白质和核酸是2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执行者。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进而体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6.
陈惠黎 《生命科学》2011,(6):525-525
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主要依赖于生物大分子及其相关的一些小分子。生物化学家一直认为:蛋白质和核酸是体现生命现象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20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才认识到另一类由不同单糖组成的糖链是除蛋白质和核酸外体现生命现象的第三类生物大分子,糖链的研究已公认为继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后探索生命奥秘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糖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糖链为对象 ,研究它作为生物信息分子在多细胞生物高层次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糖生物学 (glycobiology)这一名词是 1 988年由牛津大学生化系副主任德弗克 (Raymond ADwek)教授在《生化年评》上首次提出的 [1 ] ,这标志着糖生物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同年 ,牛津大学研制成功了 N-糖链的结构分析仪 ,并商品化。1 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糖与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作为生物分子中的 4大物质 ,早在 1个世纪前就已被人们认识 ,但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却远远滞后于核酸与蛋白质。 60年代 ,科学家发现细胞表面密布糖链 …  相似文献   

8.
朱丽霞  薛正楷 《四川动物》2000,19(2):96-96,F003,F004
追述世界生物科学的发展 ,直至 1 8世纪 ,生物科学还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的各种表现 ,生物科学工作者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搜集、积累事实资料上。跨入1 9世纪以来 ,生物科学有了巨大的进展 ,生物科学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生物科学家、生物科技工作者注意到了生命过程的发展、变化和联系。而我国直至1 9世纪 4 0年代才步入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表1 ) ,不过此时国人已经意识到了生物学的重要价值 ,许多生物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到了生物科学的研究行列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到了 2 0世纪 ,生物科学的进展更快了 ,已经从描述到实验 ,从定性…  相似文献   

9.
Ribozyme指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RNA,也称RNA催化剂、在化学本质上,它不同于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enzyme),Ribozyme发现于80年代初,近十年来,ribozyme研究进展深化了生物催化理论,提出了生物大分子和生命起源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动物学研究》2001,22(2):165
一本以介绍生物大分子多样性为主旨的学术著作《核酸结构多态性》 ,在 2 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问世了。显然 ,她是为了迎接 2 1世纪 ,即生命科学新世纪的到来而诞生的 ,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和祝贺 !在生物系统的分子层次上 ,核酸结构的多态性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 (DNA)和核糖核酸(RNA) ,乃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就DNA而言 ,经过多年的研究 ,科学家们不仅揭示了它的单链结构、双链结构中的A、B和Z型结构 ,而且还发现了与传统的双螺旋结构截然不同的三链和四链结构 ,乃至本书讨论的“亚多…  相似文献   

11.
自从荷兰人Leeuwenhoek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观察到微生物以来 ,1 9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发展了微生物的生理学。通过纯培养 ,人类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多样的微生物物种 ,并研究了它们的生命活动规律。 2 0世纪微生物学不仅发展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还在联系工业、农业和医药业方面获得进一步“专业化”的进展与应用。 2 0世纪后期 ,微生物已成为推进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发展的主力之一。微生物作为最简单的生物体 ,是研究生命规律的最基本的模式生物 ;微生物作为生命活动多样性的代表 ,是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业生产中不可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Phellinus pini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到一种水溶性多糖纽分PS1,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先进行热水提取,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sepharose CL-4B凝胶树脂分离纯化PS1,并利用GC色谱、FT-1R光谱进行组成成分分析,然后通过刚果红吞噬实验、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免疫器官指数评价其免疫活性。结果:PS1为一种β型杂多糖,总糖含量70.36%,蛋白质含量4.69%,分子量为230kDa。糖类构成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其摩尔比为2.14:2.36:0.44:4.28:5.17:85,61。多糖PS1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免疫力低下小鼠的肝指数、胸腺指数也有提高,但效果不明显.PS1均能提高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此外。PS1能显著促进脾细胞体外增殖能力(P〈0.01)。结论:多糖PS1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可作为一种生物效应调节剂应用于医药或保健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13.
黑色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及动植物的生物大分子聚合体,被认为是多数病原真菌的毒力因子,具有抗氧化、吸收紫外线、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及宿主免疫等作用.本文就黑色素的生物学特点、作用及其与常见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原始生物大分子动态的数学模型及其进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尚宏 《遗传学报》1993,20(2):185-191
本文应用生态学上关于种群增长及种间竞争的逻辑斯缔方程,提出原始生物大分子动态的数学模型,对从该模型推导得的几种可能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生命起源初期的原始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是很低的结论,即原始生物圈中较大量存在的只是一些种类单一的,可复制的原始生物大分子,因此,可以认为生物进化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并沿着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的途径演化,该模型还有助于对广泛存在于现代生物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起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代谢的话题几乎随着生命科学的诞生而同时出现,它的科学内容和本质则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而升华,不断地丰富着生命科学的内涵.21世纪以来,"基因组计划"从宏观和群体水平揭示着生命的遗传基础;"蛋白质科学计划"从微观和个体水平展示出众多生物大分子的相互和调控作用,推动着对生命过程的  相似文献   

16.
抗冻蛋白结构与抗冻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抗冻蛋白(amifreeze proteins,AFPs)是20世纪60年代从极地鱼血淋巴中分离的一种大分子抗冻剂,迄今为止科学工作者已从陆地昆虫、植物、细菌和真菌等各类生物中分离到多种抗冻蛋白,并测得了它们的基因序列及一些晶体结构,近些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类蛋白质抗冻机制的研究上。抗冻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但可以应用于食物的冷鲜贮存及移植器官的低温保存,还可通过转基因提高经济作物的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鬼毛针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多种真菌多糖的抑瘤活性被发现以来,真菌多糖作为一类新型药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已证实多种真菌多糖可以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和NK细胞、激活补体、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等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8.
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香菇多糖 (lentinan ,LNT)是从伞菌科真菌香菇(lentinusedodes)的子实体中分离到的一种 β 1,3 葡聚糖 ,2 0世纪 6 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先证明其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经临床验证 ,已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应用。1.香菇多糖免疫调节活性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础。香菇多糖是典型的T细胞激活剂 ,体内外均能促进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产生 ,提高CTL的杀伤活力 ,增强正常或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提高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ADDC)活性。香菇多糖在体…  相似文献   

19.
张尚宏 《生态学报》1994,14(1):90-94
通过论证及重新定义逻辑斯缔方程,本文提出和进一步发展了原始生物大分子动态的数学模型,对该模型的4种竞争增长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有可能的原始生物大分子的发展动态,并由此推导出原始生物圈中较大量存在的只是种类单一的原始生物大分的结论,对这一结论在生命起源和牲进化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生命起源初期的生物多样性是很低的,原始生物世界是一重复序列或重复结构的世界,生物进行是通过不断增加扩展生态位,使生物多  相似文献   

20.
液晶态生物膜结构及其相变同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晶态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据统计约每200种有机化合物中就有一种是液晶分子。生命系统中液晶态结构也普遍存在。液晶态为我们从物理角度理解和阐明生物大分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概念。目前低分子液晶的基本结构及特性已较清楚,但对生物大分子的液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