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泌的许多毒力因子与胃部疾病有关,其中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表达的蛋白CagA得到特别关注.cag致病岛(cag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T4SS)将CagA运输到胃上皮细胞,一旦进入胃上皮细胞,CagA通过依赖或不依赖酪氨酸磷酸化与多种细胞蛋白作用,调控细胞生长和运动相关的信号通路,使胃上皮细胞发生转化而致癌变.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cag PAI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定植于人胃部特定的病原菌,感染呈全球分布,感染率高达50%以上。现已证实它是轻度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主要病因。Ⅰ型H.pylori菌株含有一个约40kb的特殊基因片段,即cag致病岛(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pathogenicity island,cag PAI),该片段只出现于致病相关菌株,基因呈高密度分布并编码一个分泌转运系统称为Ⅳ型分泌系统(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TFSS),通过转运相关毒素而参与H.pylori诱导上皮细胞细胞内的酪氨酸磷酸化、细胞骨架重排、基垫结构形成、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等,故在H.pylori的致病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Ⅳ型分泌系统的功能,但是对于这个装置是如何转运蛋白进入宿主细胞的确切机制还是知之甚少,因此,对Ⅳ型分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H.pylori致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株中cagA和hrgA基因对胃癌的致病作用及其检测的意义。方法: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术后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法和PCR检测。结果:40例标本经组织学检查24例为胃腺癌,2例为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瘤,14例为消化性溃疡。经快速尿素酶法检测,胃腺癌中,12例H pylori( ),消化性溃疡中,12例H pylori( )。经PCR检测,胃腺癌中,18例hrgA( ),6例hrgA(-),20例cagA( ),4例cagA(-);消化性溃疡中,6例hrgA( ),8例hrgA(-),12例cagA( ),2例cagA(-)。结论:H 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CR检测较快速尿素酶法准确。检测cagA和hrgA基因对了解Hpylori菌株的致病性、估计疾病程度、了解病变预后及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分泌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是目前已知唯一能被H.pylori注入胃上皮细胞并模拟细胞内蛋白发挥作用的癌蛋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比较H.pylori东亚株和西方株CagA结构差异,初步探讨H.pylori-CagA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对H.pylori东亚株和西方株CagA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含东亚株和西方株cag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gA蛋白的表达,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pylori东亚、西方菌株CagA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存在特征性差异。构建了含东亚、西方菌株cagA基因的表达载体[命名为GZ7/cagA(东亚株)和26695/cagA(西方株)]。与空载体组比较,GZ7/cagA和26695/cagA转染组均表达CagA蛋白,两组比较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GZ7/cagA转染组细胞生长显著增加,而26695/cagA转染组细胞生长显著降低(P0.05)。GZ7/cagA转染组、26695/cagA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23±0.96及9.17±1.40,均高于空载体组(5.0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亚株与西方株CagA之间有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东亚株CagA能促进细胞增殖,而西方株CagA却抑制细胞增殖,但两者均能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可导致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多种临床表现,但这些类型是否与Hp菌株的不同有关,迄今尚未得到共识。有别于一般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多标本、多参数实验设计,对Hp毒力株携带的cag致病岛(cagPAI)的功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多数地区感染达50%,细胞空泡毒素(VacA)及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在Hp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Hp菌株的VacA和CagA存在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研究Hp的vacA和cagA基因及其产物对于进一步阐明与临床的关系、Hp感染疾病的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是一类基因组结构变异很大的细菌,除具有共同的一般特征、看家基因、插入序列、致病岛、质粒外,还具有特殊的毒力基因,如尿素酶基因、鞭毛基因、粘连蛋白基因、vacA基因、cagA基因等。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结构的不断阐明,为它的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预防和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将3个非等位PAI基因的启动子与其编码区5'端序列及GUS报告基因拼接成表达质粒,并转化拟南芥.GUS活性分析表明,PAI基因编码区5'端序列对维持PAI启动子所驱动的GUS活性是必须的, 有无该序列对GUS活性影响极大,在PAI1和PAI3中相差60~100倍, PAI2中相差1倍左右.GUS组织化学定位有相似结果,具5'端序列时,PAI启动子所驱动的GUS在植株的不同组织器官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叶片的叶肉细胞、保卫细胞中表达, 但在无叶绿体的表皮细胞中不表达.因此认为PAI基因的5'端片段所编码的多肽确有PTP的功能,PAI基因产物主要在质体(叶绿体)中表现出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扩增幽门螺杆菌全长cagA基因的方法并对扩增的原因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巢式PCR与TD-PCR结合的方法扩增cagA,运用EcoRI T HindⅢ酶切PCR产物。结果 20例标本中有13例的目的基因片段得到了扩增并得到了相应的EFLP指纹图谱。结论 (1)我们所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扩增cagA全长基因。(2)cagA基因含有重复序列,并显示RFLP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用PCR方法构建 10个赖氨酸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的融合基因Lys10 PAI 1,并克隆于pET2 8a(+ )和pET32a(+ )原核表达载体 .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PAI和pET2 8 PAI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IPTG诱导后可获得分子量分别为 6 3kD和 4 3kD的目的蛋白 ,表达蛋白占菌体蛋白2 0 %以上 ,大多数重组蛋白以不溶形式存在 .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超滤、透析和亲和层析等步骤 ,可以得到纯化的Trx·PAI 1和rPAI 1重组蛋白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目的蛋白具有人PAI 1的抗原性 .凝胶阻滞实验发现 ,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与质粒结合 ,使质粒的迁移率明显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Trx·PAI 1和rPAI 1有希望成为受体介导基因转移的配体  相似文献   

11.
所有幽门螺杆菌菌株均有vacA基因,但部分菌株不表达VacA蛋白,不同的vacA等位基因组合后组成sla/ml、sla/m2、slb/m1、elh/m2、s2/m1和s2/m2等亚型。cag毒力岛是部分幽门蠕杆菌具有的与致病力相关的基因组。CagA和VacA可能不是幽门螺杆菌不变或可靠的毒力标志,不能单纯以I型菌株(CagA^ /VacA^ )和Ⅱ型酋株(CagA^-/VacA^-)来区分细菌致病性强弱。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具有宿主依赖性,其遗传多样性和毒力因子差异、基因型地理分布不同、宿主易感性及环境因素不同也可能手致感染后出现不同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菌株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感染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常规获取胃窦、胃体部粘膜,进行HP分离、培养,提取HP基因组DNA,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分析法检测菌株基因多态性;125例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H2受体拮抗剂、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治疗,治疗后4~6周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情况;获取HP根除失败患者的胃窦、胃体黏膜进行HP分离、培养、鉴定,并采用RAPD指纹分析法检测菌株来源,评估HP基因多态性对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cagA、iceA1、iceA2、vacAs1、vacAm1、babA2阳性率分别为92.80%、36.00%、93.60%、93.60%、29.50%、53.50%,cagA、iceA2、vacAs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基因类型阳性率(P0.05或P0.01),其他基因类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HP根除率为86.4%(107/125),14.4%(18/125)根除失败;18例根除失败患者中,1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菌株具有相同的指纹图谱,证实为原菌株复发,其中cagA、iceA1、iceA2、vacAs1、vacAm1、babA2阳性率分别为93.33%、13.33%、86.67%、93.33%、6.67%、20.00%,cagA、iceA2、vacAs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基因类型阳性率(P0.05或P0.01)。结论:cagA+、vacAs+、iceA2+为淮南地区HP感染的优势基因型,该基因型易导致HP根除失败;未发现babA2与HP感染结局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THFR基因、PAI-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的关系。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患儿285例并分为四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目的基因MTHFR基因C677T、PAI基因的提取、扩增及检测。结果:MTHFR基因C677T扩增片段198 bp,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野生CC型(片段198 bp)、纯合子突变TT型(175 bp、23 bp)以及杂合子突变CT型(23 bp、175 bp以及198 bp);PAI基因扩增片段142 bp,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三中基因型,分别为4G/4G型(96 b p、46 bp)、5G/5G型(22 bp、46 bp以及74 bp)以及4G/5G型(22 bp、46 bp、74 bp以及96 bp)。早产儿童与足月儿童MTHFR基因67 7位点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5),早产儿童与足月儿童PAI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发生的易感性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方面MTHFR基因677位点T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生儿早产相关,而PAI基因启动子675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Zhang L  Wang P  Wei SL  Liu CJ 《遗传》2011,33(6):558-56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能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H.pylori列为胃癌第一级因子。H.pylori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结局主要与H.pylori致病因子和宿主遗传易感性有关,大部分重大疾病发生在特定的细菌毒力因子(如cagA,vacA)与易感宿主遗传背景共同存在时。文章综述了H.pylori菌株的毒力基因的分型和宿主的遗传多态性对胃病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cagA、vacA和iceA1毒力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从52例病人胃黏膜活检组织(3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胃癌)中分离培养H.pylori,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cagA、iceA1、vacAs,i,m区毒力基因片段,统计并分析上述毒力因素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52例菌株中,cagA、vacAs1/i1/m1、vacAs1/i1/m2和iceA1的阳性率分别是92.3%(48/52),48.1%(25/52),48.1%(25/52),90.4%(47/52);所有的胃癌分离株中均为cagA(+)vacAs1/i1(+)型,vacAm1、vacAm2和iceA1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47.6%(10/21),52.4%(11/21),95.2%(20/21),与胃炎组相比,上述基因型的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A、vacAs1/i1/m1、vacAs1/i1/m2和iceA1是中国东部地区H.pylori的优势基因型;cagA、vacAs1、vacAi1和iceA1毒力基因型的存在与胃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Ⅳ型分泌系统(T4SS)广泛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细菌可通过该系统将生物大分子或毒力因子等运输至靶细胞中并发挥相应功能。目前在H.pylori中已发现了至少三种T4SS,其中研究较为透彻的是cag致病岛(cagPAI)编码的cagT4SS系统,此外可塑区编码的tfs3系统和comB系统也有相关的报道。H.pylori的T4SS作为其与致病相关的重要结构已受到很多学者关注,对该菌T4SS系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H.pylori的致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将对H.pylori的T4SS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构建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cag4,并表达重组融合蛋白cag4,分析重组融合蛋白的酶活性,为新型抗生素(或是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作用靶位。【方法】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NCTC11637中克隆了cag4基因;经T-A克隆,酶切鉴定,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cag4;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进入大肠埃希菌 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利用IPTG体外诱导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ol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后,采用Ni2+-NTA柱在变性条件下纯化目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透析复性处理。将SDS煮沸法获得的溶壁微球菌肽聚糖掺入SDS-PAGE作为底物,进行酶谱分析。【结果】在大肠埃希菌 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 经SDS-PAGE和Western Bolt鉴定表达后,采用Ni2+-NTA柱在变性条件下纯化,并进行透析复性处理。将SDS煮沸法获得的溶壁微球菌肽聚糖掺入SDS-PAGE作为底物,进行酶谱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具有明显的肽聚糖水解活性; 通过监测浊度下降速率,比较其在不同pH条件下活性的变化,即?A/(min?mg protein),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cag4蛋白具有溶菌糖基转移酶活性。【结论】幽门螺杆菌cag4蛋白具有溶菌糖基转移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能专一性地抑制纤溶酶原活化物,在纤溶系统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四种PAI的来源、性质、基因结构、生理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真菌之一,可产生9种寄主选择性毒素(host-selective toxins,HST)。根据寄主不同,将链格孢属的7个生理小种称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7种致病型。每种致病型产生的HST都是低分子质量的次级代谢产物,只对敏感品种有毒,对抗性品种无毒。参与HST生物合成的基因都是多拷贝的,这些共同表达的基因组成基因簇。各致病型的基因簇位于一条小于2.0Mb的conditionally dispensable(CD)染色体上,CD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不影响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但与菌株的致病力有关。从链格孢菌6种致病型得到毒素合成基因,日本梨致病型、草莓致病型、橘致病型有共同的EDA结构域,这3种致病型有很多EDA生物合成需要的同源基因。HST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为链格孢菌不同致病型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ATF-PAI2CD融合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克隆、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的氨基末端片段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2型(PAI 2 )突变体所构成的融合蛋白基因 ,并在Pichiapastoris中表达 ,应用PCR获得了人ATF PAI2CD融合蛋白基因cDNA(简称ATF PAI2CD) ,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 ,获得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ZWY ATF PAI2CD .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 ,用G4 18 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然后用甲醇诱导表达 .工程菌用摇瓶发酵 ,表达产物ATF PAI2CD占培养液中总蛋白 5 0 %以上 .经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的目标表达产物纯度达 95 % .Western印迹检测具有PAI 2与uPA的免疫原性 ,经牛奶板法检测具有纤溶抑制活性 .经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 ,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 .结果表明 ,ATF PAI2CD融合蛋白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且具有抑制uPA及与肿瘤细胞表面uPAR特异性结合的双重功能 .提示该融合蛋白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